《唐代现实主义诗词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现实主义诗词大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唐代现实主义诗词大全 现实主义诗学认为:诗是现实生活在诗人心中的反映。只有现实生活,才是诗及一切艺术的源泉。诗人是生活的歌手,诗是对生活的歌颂。我在此整理了唐代现实主义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唐代现实主义诗词1 1、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这诗到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起先,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
2、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沉醉在鸟语花香,最终,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美丽诗歌来。 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溢”(王若虚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诗极深厚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田雯古欢堂集)。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爽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细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 2、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代 离离原上草
3、,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支配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望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望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
4、愁情,好像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唐人的咏物诗,往往仅在最终一句才能见到作者的本意。白居易一向提倡作诗要通俗易懂,但也不反对用隐喻的方法。古原草这首诗题目标有“送别”二字,很明显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篇。而通篇几乎都在写草,实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密显示友人之间依依惜别时的绵绵情意。情深意切,所喻尤为奇妙,不愧为、白居易的成名作。 唐代现实主义诗词2 1、卖炭翁 白居易唐代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5、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红纱 一作:红绡)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白描艺术手法的胜利运用。作者通篇没发一句争论,说宫市给人民带来怎样的苦处,人民在这种残暴的掠夺下,怎样难以生活。而是通过一个卖炭老人的身世、磨难、烧炭、卖炭以及炭车被抢的前后经过,向人们讲解并描述了一个催人涕下的悲剧故事,把老人的遭受和宫市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象地告知了人们,从而使
6、人们更加清晰、深刻地了解到当时阶级对立的现实,激起人们剧烈的爱憎感情。这是作者发多少争论也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 其次,诗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刻画细腻、逼真,使人们从人形象中受到剧烈的感染。一是对人物外貌的刻画,二是对内心世界的描写。试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简洁而深情的十四个字,活活地勾画出卖炭老人的辛苦、贫困、苍老、遭难的外貌,使人见之怜悯,思之痛心。“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是简洁而深情的十四个字,把老人瑟缩、委曲、冲突、希求的心理又描写得多么深刻、细腻。使人仿佛看到一个蜷缩在屋角冻得发颤的老人,在愁苦地思索筹划着自己可怜的生活。从而更加拽拉人们的心灵,使人感到残
7、酷的现实对老人是多么不公允! 2、忆江南 白居易唐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曾经担当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两年,后来又担当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当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活灵活现。 3、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唐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好像没有什么深邃、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季节绝晚”、
8、“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觉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详细可感,形象漂亮;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详细,天真可爱,栩栩如生,假如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酷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奇,构思灵活,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宠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诗人写这首小诗时,是在江州司马的任上。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
9、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曾面对琵琶女产生“同是天际沦落人”的沧桑感慨。这种沧桑的感慨,或许自然地融入这首小诗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纪游诗,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调。 唐代现实主义诗词3 1、花非花 白居易唐代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这首诗通篇都是隐语,主题当是咏官妓。当时各级官府都有肯定数目的娟妓,供那些腐朽的官僚们驱使。首句“花非花”是说官妓的容颜如花,但又并非真花。次句“雾非雾”中“雾”字是双关。借“雾”为
10、“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女性,上应女宿,但又并非云雾之雾。“夜半来,天明去”既是咏星,也是说人。语意双关,而主要是说人。官妓不同于一般的妓女,更不同于正式的妻子,她们与官僚之间互为依存,但关系又不便非常亲密,只能以夜来明去为限,可谓会短别长。故末二句发出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卜的感叹。上句言会短,下句言别长。其中“梦”、“朝云”的描写是借用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中关于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会面的典故,以喻男女之幽会。因为语言文字运用得奇妙,把男女欢爱之事抒写得很含蓄,富于诗意。 语意双关,富有朦胧美是这首小诗的最大特点。雾、春梦、朝云,这几个意象都是朦胧、飘渺的,意象之间又有意省略了连
11、接,显出较大的跳动性,文字空灵,精炼,使人咀嚼不尽,显示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功力。 2、梦微之 白居易唐代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这首梦微之是白居易在元稹离世九年后所做的一首悼亡诗。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浅品梦微之,我品尝到了这世间有一种真情相濡以沫! 3、夜雨 白居易唐代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斟酌。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整首诗贯穿着白居
12、易的大、简、妙风格,虽是写爱情,写思念,但不像多数爱情诗一样婉约,它大气、又不失细腻,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情感之至,一种浑然天成。这首诗不是唐代所流行的工整的今体诗,它共有七句话,前四句大量的重复用字,也并不合乎诗歌的习惯。意像的描写被放在了叙事之后,全诗没有比方、没有用典,也没有大量的兴、比之作,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格律的羁绊,用最直白的语言,抒发了最真挚的情感。 唐代现实主义诗词4 1、问刘十九 白居易唐代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挚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予,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情欢
13、快的色调和温馨炙热的情意,表现了暖和如春的诗情。 诗句的奇妙,首先是意象的细心选择和奇妙支配。全诗表情达意主要靠三个意象(新酒、火炉、暮雪)的组合来完成。 通览全诗,语浅情深,言短味长。白居易擅长在生活中发觉诗情,专心去提炼生活中的诗意,用诗歌去反映人性中的春晖,这正是此诗令读者动情之处。 这首五绝小诗写得特别有情趣,通过对饮酒环境和外面天气的描写,反复渲染饮酒气氛,自然引出最终一句,写得韵味无穷,同时,其中也蕴含了诗人和刘十九的深厚情意。我们可以想象,刘十九在看了白居易的诗后,定然是立即欣然而来,两人痛快畅饮,或许此时屋外正下着鹅毛大雪,但屋内却是暖和、光明,是多么温馨满意,令人身心俱醉。整
14、首诗语言简练含蓄,又余味无穷。 作品充溢了生活的情调,浅进的语言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和真挚的友情。 2、池上 白居易唐代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子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子公的天真无趣、活泼调皮的可爱形象,也就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了。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特别可爱、可亲。整首诗犹如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精确
15、地捕获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唐代现实主义诗词5 1、暮江吟 白居易唐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纯粹写景的作品很少,这是一首颇为人称道的小诗。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当地加入比方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心情和特性色调,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2、观刈麦 白居易唐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16、。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哀痛。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晰: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非常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怜悯。 唐代现实主义诗词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