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字方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调研组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情况开展了调研,全面了解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助力产业强、生态优、人文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基本情况(一)农业基础持续夯实,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坚持以工业思维发展农业,引导特色产业集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形成安宁河谷*万亩粮经复合、*区*万亩特色水果以及中高山区*万亩林果、*万亩烤烟、*个畜牧
2、养殖场“三个产业带”和早春蔬菜、特色水果、优质烤烟、畜牧水产、特色花卉“五大特色产业”。*年全县粮食生产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蔬菜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特色水果面积*.*万亩、产量*.*万吨。二是农业园区建设成效明显。编制*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出台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九条措施”。按照“三层四环十园区”产业发展总体布局,累计建成涵盖稻菜、枇杷、芒果等特色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园区*个,园区总面积达*.*万亩,综合产值达*.*亿元,初步构建起产业覆盖面广、种植作物多样、梯次发展、层状分布的现代农业园区格局。*蔬菜水稻现代农业园区*年获评为省五星级园区。三是产业发展基础不
3、断夯实。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占比达*.*。培育省市知名企业品牌*余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全国前*名最具影响力蔬菜区域公用品牌”。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达*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个。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稳定在*以上。成功纳入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四是产业融合深度推进。建成*时光实业食品加工厂和年处理*万吨果蔬农产品预冷保鲜设施,引进吉香居等一批食品深加工企业,全县农产品初加工率达*、商品化率达*、外销率达*;做实“康养农业”,一批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强力推进,全域、全龄、全时阳光康养旅游品牌在全国成功打响,特色乡村旅游成为农村
4、群众新的增收致富渠道。(二)乡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乡村宜居宜业水平稳步提升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面推行路长制,启用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平台,改扩建县乡村等道路*余公里。*年成功创建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入选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实施农村饮水工程维护养护、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不断改善农村水利条件。实施生态修复治理*亩,营造林*.*万亩,退耕还林面积*.*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二是综合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治理,成功创建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深入推进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城乡居
5、民健康档案管理,打造县域医疗次中心,有序提升全县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及水平。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通村公路硬化率、通客车率、乡镇集镇*G网络覆盖率、宽带网络通达率均达*。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前端减量*以上,垃圾桶、垃圾车和垃圾中转站等设施设备基本配齐,*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大力推进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新改建污水处理设施*台(套),推行厕污共治处理生活污水*.*万户,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污水有效处置率达*以上。按照“四有一能”(有门、有墙、有顶、有标准便器、能无害化处理粪污)
6、建设标准,实施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户,全县累计建成户用卫生厕所*户、农村公厕*个。大力实施农作物秸秆减量行动,实现农作物秸秆、农膜资源化利用率达*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以上。制定符合*乡土风情、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户型图*套,累计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户,“美丽*宜居乡村”达标村实现全覆盖。制定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个,持续营造共建共享、管护到位的浓厚氛围。(三)文明乡风蔚然成风,乡村善治能力和水平持续增强一是文明实践载体持续夯实。加快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成立志愿服务队*支,注册志愿者*.*万人,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助推农村形成
7、良好风气。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建立*县第三方调解中心,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经验做法得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的高度评价,并在全省应用推广。二是乡村文化持续丰富繁荣。建成乡镇图书馆*个、农家书屋*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站点*个,均免费向基层群众开放。常态举办“约德节”“火把节”等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和乡村艺术节、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实施农村生产生活遗产保护传承,开展傈僳织布、刺绣和土法熬制红糖传承人培养,入选全省生产生活遗产名录*项。三是文明创建成效明显。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文明村*个、省级文明村*个,市、县级文明乡镇*个、文明村*个,累计评选群众身边典型模范*人,文明乡风、良
8、好家风、淳朴民风正在*蔚然成风。四是乡村善治措施有力。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全部落实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常态开展村组干部乡村振兴培训。健全乡村人才分级分类评价体系,建立村级后备力量人才库,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人。建成“*县掌上办事大厅”,推进村级代办制度,打造村民议事协商规范化试点村*个,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辅警”实现全覆盖,以县全响应服务治理应急指挥中心和*个乡村治理服务中心为主体的乡村智能化治理机制全面建立,集体经济年增收在*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一约三会五员七个好”全县乡村
9、治理总模式在全省交流推广,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各*个,省级示范镇村*个,全省“六无”平安村(社区)*个。入选全国乡风文明典型案例*个。*年成功创建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四)有效衔接持续夯实,共同富裕步伐不断加快。高质量完成了*个贫困村和*户*人贫困人口脱贫的艰巨任务。*年全县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元,较*年实现翻番。抓实有效衔接,整合投入财政衔接资金*.*亿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个、巩固提升项目*个,发放贷款*户、*.*万元,统筹安排农村公益性岗位*个,建成就业扶贫基地*个、扶贫车间*个。常态开展对*个脱贫村、*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和*个集体经济薄弱村驻村帮扶。*年高质量筹办全省巩固拓展
10、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场会(*线),*镇*村、*镇*村点位经验做法获得与会嘉宾一致好评。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制定出台县级配套政策*余个,健全监测帮扶长效机制,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回头看”,持续推进就业、教育、医疗、低保、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政策措施落地落实,持续发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二、存在问题(一)现代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后劲不足。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中高山区依然薄弱,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数字农业发展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二是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培育不足。三是农产品加工仍处在初级阶段,精深加工和特色农业商品开发不够,农产品价值链延伸
11、不足。四是现代产业园区建设水平还不高,要素配套不完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深度不够。五是现代种业、农机装备、冷链物流“三大”支撑性产业发展不足。(二)宜居乡村建设存在短板。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有考核的管护长效机制还需持续建立健全。二是在村庄风貌打造中,缺乏科学统一规划,未充分结合村庄农耕文化、康养旅游文化、民族文化、古村落文化等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村庄风貌的打造提升,村庄风貌雷同。三是在宜居乡村建设中,主要依靠政府资金投入,在探索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治理、村集体负担和农民合理付费机制等方面办法不多。(三)乡村高效治理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乡村治理体制机制仍
12、有待优化,乡村公共服务供给仍存在短板。二是乡村人才特别是专业型、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三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特别是部分中高山区、民族地区集体经济薄弱,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制约了广泛动员、发动群众的能力。四是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待加强。三、对策及建议(一)坚持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统领,加快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因地制宜推进中高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农产品分拣定标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喜温蔬菜南繁基地”、*粮仓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建强优质水稻、早春蔬菜、早熟枇杷、晚熟芒果、生态养殖、优质烤烟等特色产业链条。二是高水平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
13、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强化科技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智慧农机装备、冷链物流设施、物联网信息技术等要素集成应用,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效。同时,按照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的思路,优化功能布局,充分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植入休闲观光、康养旅游、体验采摘等元素,持续丰富产业业态,助推产业深入融合发展,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三是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争创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为抓手,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和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立足产业发展现状,强化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培养,培育一批具有技术专长的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打造一支懂农业、善经营的乡村人才队伍。四是擦亮农产品
14、品牌。全面融入“攀果”营销,构建优质高效的农产品产销对接市场体系,实施“阳光*”品牌包装提档升级,培育一批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为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集群,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二)坚持以全域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乡村一是做好乡村建设规划。围绕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三种类型,突出“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禀赋等因素,最大限度保留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本底,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村庄建设,推动村庄组团式、集约式发展。二是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按照*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五年行动方案(*年)总体布局,接续实施以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为
15、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山体山脉和江河流域等保护和修复,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打造农村道路交通运输网络,配套完善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三是坚持建管并重。探索“政府补一点、集体出一点、村民筹一点”管护资金筹集方式,落实“诚信红线”“阳光用水”等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常态开展最美家庭、环境卫生“七个好”评比,推广环境整治费用“一元众筹”、公共区域卫生“排轮子”等一批接地气、愿参与的管护模式,引导群众共同建设生态美好、社会和谐的美丽乡村。(三)坚持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为引领,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文明善治一是做深做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后
16、半篇”文章。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建设,持续提升镇村干部服务“三农”工作能力和水平,强化村级后备干部培育,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加大从优秀村社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的力度,持续激发村社干部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二是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创新议事协商载体和形式,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支持和鼓励村民广泛参与村级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建设,构建“红黑榜”“积分制”“清单制”务实管用的村级自治机制,全面推广“一约三会五员七个好”全县乡村治理总模式,切实发挥好村民主人翁作用。三是推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县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实施方案(*年),加大农业、规划、住
17、建、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人才培养,强化院地合作,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出台引导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有效激励机制,持续优化人才结构,为助推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四是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出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意见,从资金、土地、金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大力开展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探索,指导*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依托乡村建设发展公司,深化股份合作发展模式,依法依规承接乡村建设项目,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五是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生产生活遗产保护传承,加强乡村文化队伍建设,加大文化服务供给,持续选树先进示范典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持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