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五篇.docx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3277762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教案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科学教案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教案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案五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科学教案五篇科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叶是多种多样,同一种树叶具有共同基本功特征。植物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也是有生命,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过程与方法:统计捡到树叶数量和树叶种数;根据一定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树叶。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研究树叶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态度和意识。【教学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科学概念。【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判断。【教学准备】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新鲜叶和落叶。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树枝。【教学过程】一、统计收集到树叶课

2、前大家分别从不同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是呀,树木是我们朋友,他们是有生命,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二、观察比较树叶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主要特征有哪些呢?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结构吗?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三、观察叶生命特征1、观察:比较新鲜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新鲜叶与落叶最大不同表现在哪里

3、?是呀,新鲜叶是活,而落叶是死。2、描述:观察一种植物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生长变化过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生长阶段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叶、老叶、将枯叶等)能从几张叶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生长过程吗?3、总结:叶也是有生命,它从叶芽长成小小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完整过程。科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科学教案。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

4、流。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一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

5、这样的现象?一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一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

6、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2、让电荷流动起来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板书设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电荷能流动起来科学教案篇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2、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水、空气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教学重点:通过

7、实验分析,植物生长离不开的因素有哪些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准备: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盒子、烧杯板书设计:绿豆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阳光水分空气教学过程:一、承接上一课,学生把绿豆种在土壤中,交流自己把绿豆种在土壤中的情况和发现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学生描述自己的绿豆长势情况,再看看别人的,进行比较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可能会提出绿豆生长需要阳光、水等,并让学生说出推测的理由是什么(意图:让学生把绿豆移植到土壤

8、中,就是让学生获取一定的感性认识,为研究绿豆的生长需要的条件奠定基础)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重点指导:(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

9、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记录单1:例如: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一周后科学教案篇4一、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3个字。认识1个偏旁“”。2

10、?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二、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科学童话,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既与课题呼应又引发学生思考。教学重点是认识生字和练习朗读,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1?花生生长过程的课件或挂图,几盆盛开的花。2?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树上、地里植物开花结果的情形。(二)认字、写字1?认字生字中注意读准翘舌音“找”、带后鼻韵母的“生、旁、种”,区别“言、艳”的声调。不仅在认读时要读准字音,读课文时也要读正确。可采用选正确的读音读一读的方法来强化。如花生(shOnshOn

11、g)旁(pdnpdng)边找(zao zhd。)到认记生字要用多种方法。“每”的上面是“卧人”,下面是母亲的“母”。其余生字尽量让学生通过熟字变形来认记。如,加一加记住“种、呀、外、艳”;减一减记住“生”;改一改记住“格、许、旁、找”。个别字常见如“语”,教科书封面上就有,只需提一提就能认得。2?写字三个要写的字中,“生”字只需稍加提示:竖在竖中线上,起笔要比撇高些。重点要指导“里、果”。里:先写“日,写扁一些,最后一横在横中线上。第五笔是竖,写在竖中线上。最后写两横,上横短,下横长。这个字的笔顺容易错,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果:先写“曰,写在上半格,然后写“木”,一横一竖分别压在横中线和竖中线

12、上,下面的撇、捺要左右伸展。(三)词句格外:表示超过一般,有特别、更加的意思。鲜艳:指颜色明亮而好看。奇怪:指不明白、不理解。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以上四个词语可采用形象、直观的方法,结合语言环境让学生了解意思,不能孤零零地解释。如,“鲜艳”可让学生看插图中的花生花,知道这个词说花的颜色明亮好看。再让学生看教室里还有什么也可以用上“鲜艳”,并口头填空:鲜艳的()。如,国旗、衣服、花朵等。老师再将花放在阳兆或灯光)下跟刚才比较,体会“格外鲜艳”就是更加鲜艳、特别好看的意思。理解“奇怪”“自言自语”则要放在句子里,联系上下文来体会。本课重点要读懂第四、五自然段的两句话。前一句讲小松鼠始终没看见

13、花生的果实,间接地说出花生的果不结在茎上这一特点。后一句讲小松鼠弄不明白,自己每天都来看花生,花都落光了怎么没见着一个花生,于是独自猜想:可能是被谁摘走了,摘花生的是谁呢?教学时可从词入手,把上下文联系起来理解,说说句中“奇怪”是什么意思,小松鼠不明白什么。“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这句话并没有对哪个人说,这种说法就叫“自言自语”。读到这里,可让学生想一想,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你从哪儿知道的?对这个问题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回答,一种是被摘走了;另一种不是被摘走而是花生没结果;第三是花生结果了,并没被摘走而是结在土里。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指导学生仔细读书。讨论之后再利用挂图或课件让学

14、生了解花生在土里结果这一特点。(四)朗读本课语言浅显,富有童趣。小松鼠看到鲜艳的花生花,想到能吃上香甜的花生心里很高兴,他天天看,日日盼却没见到花生,以为谁把它摘走了。朗读时要读出小松鼠心情的变化,可重点指导三句话。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突出“金黄色”“格外”,赞美的语气,欣喜的心情。)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用较慢的速度,表现出急切渴望的心情。)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心里犯嘀咕,口里低声说。)(五)实践活动1课后“我会读”,是巩固生字、拓展字义的练习。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读,再同座位互读。教师检查后可适当扩展,让学生说说还能组成哪些词,如,

15、“生”还可组成医生、先生、生活、生产。2以花生找到了为题,让学生把故事讲完,并说给家长听。3调查了解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哪些是长在泥土里的。这类食物很多,如藕、土豆、山芋、萝卜、山药、荸荠等,学生汇报后老师应充分肯定,但要告诉学生它们不属于果实,以后在自然课中会逐步弄明白。(六)教学时间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四、教学设计举例(一)揭示课题认识“找、生”。(二)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三)再读课文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说了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个自然段说了第二幅图的内容。(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认识两段中的生字。2理解“格外、鲜艳”。3指导读句子与对话。(五)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1认识三段

16、中的生字。2理解第五自然段。3讨论课后问题。4指导朗读。(六)练习朗读全文(七)续编故事花生找到了(八)复习巩固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2完成课后“我会读”的练习。(九)指导写字(十)布置作业问问爸爸妈妈,在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哪些是长在泥土里的。五、参考资料花生又称“落花生”“长生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或直立,有棱,被茸毛。羽状复叶。腋生总状花序,花黄色,受精后子房柄迅速伸长,钻入土中,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茧状荚果。我国栽培极广,黄河下游各地最多。科学教案篇5简单分析: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是教科版科学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教材共分3个部分。一、生食和熟食,这部分的目的只要让学生了解我们常

17、见到可以生吃的食物和必须熟吃的食物。二、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了解生、熟马铃薯的不同点。三、玉米由生变熟部分的目的不在于静态地观察生玉米粒和烤熟的玉米粒异同,重点是要求学生观察玉米粒从生到熟的动态变化过程。教学目标:技能目标: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生、熟食的不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多向思维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精神和树立正确的卫生观。知识目标:知道食物可以分生吃的和熟吃的。了解同一种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过程。教学重点:观察比较并描述生、熟的马铃薯的不同点和玉米粒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教学难点:观察比较和描述玉米粒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

18、实验器材:1.生苹果,煮熟的苹果;1 生、熟芋头;3 .生、熟马铃薯;4 .生、熟玉米粒;5 .铁碗,酒精灯;6 .实验记录表格。教学过程:、课前激我教师出示装有爆米花的礼物盒。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初次见面,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礼物。这堂课表现最好的同学将能分享这份礼物,想要吗?生:想!(本环节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表现自己。为以后的课程环节埋下伏笔。)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有关食物的问题.老师准备了一些食物,想请几位同学上来蒙住眼品尝一下。说说这种食物是什么味道?可能是什么食物?哪位同学觉得自己的味觉最发达的愿意来试试?再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帮老师蒙住品尝食物同学的眼睛。(教师戴上一

19、次性薄膜手套,向众学生展示后从苹果上切一小块用牙签喂给学生。)(本环节设计意图:从课堂映射生活,从教师实验操作细节上教育学生平时应注意卫生。)生:酸酸的、甜甜的、还很脆,我想是苹果吧!师:解说得真详细,再请你品尝一种。(老师再从一个煮熟的苹果上切一小块喂他吃)生:酸酸的、粘粘的,猜不出是什么。师:你觉得哪个更好吃?生:第一个。师:好,让他看看自己吃的是什么!(卸下这位同学的眼罩,全班同学一起确认食物的名称一煮熟的苹果,并请这位同学归位)谁还想尝?(老师又抽取另一个同学,并请上讲台,用同样的方法喂熟的毛芋。)生:软软的、有点甜,是毛芋吧(老师喂他第二种食物一一生的毛芋)生:脆脆的、有点麻,是不是

20、师:为什么不能确定是什么食物?生:好像平时从来没吃过这种食物。师:你觉得哪个更好吃?生:第一个。(让学生看看自己是否说对了。)师:通过刚才的小游戏我们知道有些食物(举起苹果)我们生吃味道好,有些食物(举起毛芋)烧熟了更好吃,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食物适合生吃?哪些食物需要烧熟了吃?(请学生来说说看)好,这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板书课题)(本环节设计意图:1.通过“猜一猜”辨别食物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趣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科学,仔细观察的能力。2.联系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说生吃,熟吃的食物,从而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二、新课教学(一)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师:(出示生

21、马铃薯)提问:这是什么?适合生的吃还是熟的吃?生:熟吃。师:我手中的两个马铃薯一个是生的,一个是熟的,哪个生的,哪个熟的,你能用什么方法判断出来?(双手快速在身后交换出示两个马铃薯)生:“看”、“摸”、“捏”、“切”、“闻”、“尝”、“剥”(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对已有知识和方法的选择,回忆先前学习的几种观察方式,并激发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对生熟马铃薯进行观察。)师:看来判断的方法真的有很多,下面我们小组合作仔细观察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究竟有哪些不同?请记录员及时做好记录。材料员拿出抽屉里的这盘生熟马铃薯,如果要用小刀请特别注意安全,开始吧!(小组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教师巡回指

22、导。)师:请材料员收拾好桌面的马铃薯扔进废物箱,我们要开始交流观察成果了: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有哪些不同呢?谁先来试试?(一生把小组的成果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汇报,其他学生质疑补充)(教师一旁板书重点)观察方法观察角度看颜色摸、捏软硬闻气味尝味道切水分剥表皮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啊,发现了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那么多不同点,看来马铃薯由生变熟之后在颜色、味道、气味,水分,软硬等许多方面会发生很多的一一生:变化!(本环节设计意图:1.让学生在已有的辨别方式之上掌握新的辨别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2.通过交流汇报,使学生总结出生熟马铃薯在颜色,味道,气味等方面的不同点,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

23、)(二)实验观察玉米粒由生到熟的变化师:刚才我们说了马铃薯由生变熟会发生很多变化,那是不是别的食物由生变熟也会发生变化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玉米粒来观察。(出示玉米粒,师:啊!糟糕,我怎么把生的玉米粒和熟的玉米粒混一起了),大家能帮我把它们先区分开来吗?。(请材料员从抽屉里取出装玉米粒的信封)生:能!(学生区分生熟玉米粒。)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区分生熟玉米粒的?”生:“熟的软,生的硬;熟的大,生的小;熟的好吃,生的不好吃;熟的香,生的不香”(本环节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先前区分马铃薯的方法区分生玉米粒和煮熟的玉米粒,借以巩固先前知识技能。)师:“看来玉米粒由生变熟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这次老师提供的

24、玉米粒是煮熟的,你们还能用什么方法让玉米粒变熟?”生:“蒸”、“烤”、“炸”、“炒”、“煮”(同步板书)(本环节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举例说说将玉米粒变熟的方法,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并为下面的实验做好铺设。)师:“好,一会儿我们就来烤玉米,看看我们在烤的过程中玉米粒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材料员将熟玉米粒收入信封放进抽屉)来,我们看看这次实验的器材,谁能说说你觉得这次实验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教师依次展示实验器材)生:“要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点火应该从下往上”,“灭火应该从侧面盖灯帽,熄灭后将灯帽向上提一提”,“用外焰加热。”(本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先前学习的酒精灯操作规范,

25、注意实验安全)师:实验之前老师还想给大家一些小提醒。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小提示”)1、正确使用酒精灯(打开,点燃,加热,熄灭)2、搅拌玉米均匀受热。3、不触碰发烫的铁碗。4、仔细观察并记录玉米发生的变化。5、分工合作整理材料。师:大家能不能做到啊?材料员拿出材料开始吧!(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实验并及时掌握学生实验信息。)(课件出示:说说我们的新发现!)师:“在玉米粒由生变熟的过程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分组汇报实验发现。(教师一旁辅以板书)煮蒸烤炸炒生玉米粒熟玉米粒硬慢裂裂开口子小膨胀,变大比较大淡黄色变深,出现小黑点深黄,黑没气味越来越香

26、,出现焦味香,有点焦味(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玉米粒变化过程中的状态,能对玉米粒变化过程中的重要特征进行描述。使学生认识到玉米粒由生变熟过程中存在渐变的过程。)(三)分发礼物,质疑设悬师:这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棒!现在我决定,把礼物送给你们每一个人。(展示先前出示的礼物一爆米花。)师:在分礼物前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师:你们看,这小小的玉米粒和这爆米花除了颜色,气味,味道之外还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思考“样子或形态”不同。(本环节设计意图:借此回顾之前总结的食物在由生变熟过程中颜色,气味,味道等会发生变化。并且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新的变化方面一一形态或样子。提升学生对食物由生变熟过程中几个变化方面的认识。)师:那你们想知道一颗小小的玉米粒是怎么样变成一朵可爱的玉米花吗?这就留待课后大家思考吧。(课堂结尾留设疑问:大家想知道一颗小小的玉米粒怎么会变成一朵玉米花吗?给学生课后探究学习的空间。)师:请大家选出自己组里这堂课表现最出色的同学上来领取你们的礼物。附实验记录表:实验记录表(1)观察方法生马铃薯熟马铃薯观察角度实验记录表(2)生玉米粒烤的过程中烤熟的玉米粒玉米粒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