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份】高二粤教版语文选修2同步测试卷及单元质量检测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3244211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224 大小: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份】高二粤教版语文选修2同步测试卷及单元质量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4页
【25份】高二粤教版语文选修2同步测试卷及单元质量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5份】高二粤教版语文选修2同步测试卷及单元质量检测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份】高二粤教版语文选修2同步测试卷及单元质量检测卷含答案.docx(2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5份】高二粤教版语文选修2同步测试卷及单元质量检测卷含答案目录第3课道山亭记19第4课百丈山记30第5课张中丞传后叙39第6课六一居士传49第7课陆文学自传59第8课方山子传67第9课山中与裴秀才迪书77第10课与尹师鲁第一书87第11课与微之书97第12课寄欧阳舍人书107第13课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117第14课后赤壁赋126第15课荔权赋并序135第16课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144第17课原毁153第18课心术162第19课鞭贾173第20课兴贤182单元质量检测卷(一)191单元质量检测卷(二)200单元质量检测卷(三)210单元质量检测卷(四)220单元质量检测卷(五)229第

2、1课小石城山记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古往今来,祖国山川的美丽景色,无不成为骚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文人们在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不可避免地要渗入个人的情感、意识或品行, 如李白的洒脱不羁、杜甫的忧国忧民、苏轼的豪放旷达那么,柳宗元于山水之中,又是寄寓着什么呢?(选自百度文库)温馨晨读自主学习赏美文柳宗元的时间和空间翻开愚溪诗序,刚开始我还无法把他和那个满腹经纶却被 贬再贬最后终于柳州的文人联系在起:他用平实的语调为我们叙述了一条溪水的过去,它风景绝佳,冉氏尝居,它水流清澈,曾可浣纱。 这过去讲完了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这里走来了一位落実、孤寂的诗人, 他说他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3、这时我感到了他的难过和抑郁。柳宗元来了,他个人缓缓而行,这多少使我想到当年的行吟泽畔的忧郁的屈原,他带着那场维持了 146天便归于夭折的政治革新带给他的命运和创伤,满腔忧愤,元处可解,坐拥山水,却元心观赏。失魂落魄的柳宗元又哪里想到这坐就是十年呢?余秋雨在他的柳州祠中这样写:“他的日子荒凉而孤寂。这期间,亲戚朋友不来理昧,地方官员又时时监视。”灾难使他万分狼狈,蓬头垢面, 我知道他将终生无法再从永州回来,回到他向往展宏图的长安 朝廷规定他终生不得量移,和他样遭受着老死贬所命运的还有另外七个司马,即使是这样,我依然没有读到他穷途末路的浓郁的感伤和寂寞,直到他的文笔将那些浸透了强烈情感色彩的景物在

4、文中展开、铺陈,从溪到泉,由池而堂,步至愚亭,回头张望,又见愚岛, 景物历历,迤通疏朗。就这样我们被他带入了那个世界,抬头是永州的山脉与天空,低头还是永州的丘壑与溪泉,天空无限,而永州却也没有他的自由;流水东逝,带不走他的愁思。柳宗元失去了他想要的空间那聪明人聚集的朝野,但那里却留着他的梦想和志向,对于如今坐在愚溪之上的他来说,长安是忘记不得也归去不得的远方了。 他原需要一席之地来施展自己的华,兼济苍生,造福百姓,然而命运使他仅仅做了封建版图上的一枚棋子,被宪宗轻轻移,就到了荒无人烟的永州,他需要更大的空间来稀释和缓解自己的哀愁与苦痛, 于是愚溪的一草一石就被哀痛的双眼染上了浓得化也化不开的愁

5、怨, 字字是景,句句是泪:然而柳宗元有的是时间,所以他熟悉这里每 条河流的每处细微的转折,他了解此处每一座丘壑的每一次无端的起伏,仿佛那就是命运本身,柳宗元用自己的生命去解读和剖析,他沉痛而缓慢,谨慎而孤独,我们就这样被他的眼睛和心灵带着,去涉过那些山山水水,反复、回环、舒展、迂曲,柳宗元用生命为我们做了永州风景的导航。因此他的笔下,景物是那样疏朗熟稔,又是那样井然有序。那是柳宗元的全部空间,那也是柳宗元的全部时间了吧(选自坐看云起的博客,有删改)写作延伸能力提升【课内挖掘】开凿水井传说柳宗元到柳州以前,柳州找不到口可以使用的水井,千户人家,万余人口,吃水用水都背负着小口大肚子的罂瓶,极其艰难

6、地沿着狭窄的崖路上下往返到柳江边汲水。如果天旱水浅,到江边的距离就更远了;到了雨季,路险泥滑,汲水更加危险,稍有不慎,脚下 滑,汲水的人就会从陡坡上翻滚下去,轻者跌断手足,重者还会送命。柳宗元到柳州后,体察民情,决定凿井供居民饮用。他命令部下蒋晏,率领数十名军士,在城北隍上开凿第一口水井。经过一段时间不分白天黑夜紧张的施工,一直凿到66尺深,打出井水来。这时, 柳州城里的百姓,都扶老携幼跑来观看这奇迹。在这些百姓当中有的活到七八十岁都还没有见过井的,当他们喝到清冽的井水时,都不禁高兴得欢呼雀跃起来。(选自读览天下网)【课外运用】柳宗元,我想对你说(节选)世事万变,你历经了由兴至衰,回首,读你的

7、一生,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两个字:坎坷。你出生于官宦,亦逝于官场,少有才名早有报国大志的你,一生波荡,但最后却落得客死他乡,凄凉收场。幼年的你生长在长安,所见所闻元不向你展示着朝廷的腐败与无能。或许也正是如此,你会在将来,义元反顾地支持“永贞革新”。冒着丢掉乌纱甚至掉脑袋的危险,毅然决定打击那些专横跋扈的官员,和那些官僚作斗争。虽只有半年的时间便宣告失败,但它却成为震惊全国的一次进步运动。而你,却被贬为永州司马,贬就是十年。十年在永州,你历经悲欢离合。而我,每次怀着颗懵懂的心, 品读你用“情写成的永州八记时,总会忍不住地,不住地感叹: “你若是一心想着那老老实实地当官,若是顺着那官场的洪流,又何

8、来的骂声不断、悲愤痛苦,又何来用十年的闲游来填补失意。而今如此,何必? ”但你就是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你一身的清正,又何来顺从?我只配尊重,我只想对你说:“好样的!(选自古诗词网)课时巩固迎战两考、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自西山道口貧北径:一直B.赫奇而坚益:格外C,愈以为诚有诚:真诚D,有积石横当其畢垠:边,界详细分析:C项,诚:真的,确实。答案:c佛印绝娄弥勒 诚宜开张圣听 欲信大义于天下 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项是()A.等智者所施设也B.神者傥不亶如是C.余未停之D.其上为睥睨、梁桐本形详

9、细分析:C项,动词,相信/通“伸,动词,伸张。A项,均为动词,像。B项,均为副词,应该。D项,均为结构助词,的。答案:C3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项是()A,投以小石B.有积石横当其垠C.又怪其不为之中州D.而列是夷狄详细分析:A项为状语后置句,B、C、D三项都是省略句。答案:A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题。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爽, 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史。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想,与古为俘。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 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

10、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国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 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 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理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朗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日:“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 胡忍见其若是? ”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项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

11、、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子周六、 周七,才三四岁。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 之。(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注:系孙:远世子孙。郁悼:通“郁陶”,忧思郁积。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与古为作侔:齐等B,与之用事图:谋划C.以男女原钱质:以人或财物抵押、担保D,时人义之义:通“议”,议论详细分析:D项,义:认为有义气。答案:D5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柳宗元的品行才学的组是()精裁密致,璨若珠贝 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埋厄,

12、蕴骚人之郁悼 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A.B.C.D.详细分析:写的是柳宗元遭遇放逐的经历和体验,是从“览之者”的角度间接表明柳宗元的才学,讲的是观察使裴行立为柳宗元善后的事迹。答案:C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A,柳宗元多次升官,又多次遭贬官,起起伏伏,而他生著述颇盛,坎坷的仕途境遇造就了他感时伤世的文学创作B,王叔文曾经将柳宗元等人引入禁宫之中,和他们商议大事, 后来运动失败,王叔文便和七名同辈起都被贬谪了C.柳宗元不忍心看到好朋友刘禹锡远赴边疆播州任职而不能与年老的

13、母亲团聚,因此主动提出要与刘禹锡交换任职的地方D.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间,大胆改革柳州恶俗,并且出私钱将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详细分析:B项,“王叔文便和七名同辈起都被贬谪了”不正确,应该是“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起都被贬谪了”。答案:B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译文:(2)江、岭间为进土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译文:答案:(1)于是立即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去播州上任。(2)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都不以数千里为远来跟随柳宗元学习。参考译文: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是后魏侍中济阴公的远世子孙

14、。曾伯祖父柳爽,是唐高宗时的宰相。父亲柳镇,是太常博士,终于侍御史 职。柳宗元小时候,聪明机警,超群出众,尤其精通西汉的文章和诗经离骚,构思落笔成文,可与古人相齐等。(文章)精心缜密安排,璀璨如同珍珠和贝壳。在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第,又应考中宏辞科,被授予校书郎、蓝田县尉的职务。贞元十九年,(柳宗元)任监察御史。唐顺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掌权,特别看重任用柳宗元, 将他和监察吕温悄悄地带入禁宫之中,和他们商议大事。柳宗元又转为尚书礼部员外郎。王叔文想重用柳宗元,但恰逢任职不久,王叔文就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起都被贬谪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

15、司马。柳宗元遭贬逐后,来到南蛮痺疣的地方,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内怀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写成文章。作骚体文章10多篇,阅览的人都为之感到凄恻哀婉。元和十年,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所亲近的人说:“刘禹锡老母亲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亲起去。如果母亲不去, 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为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 ”于是立即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去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刺史。柳

16、州风俗,用子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归债主所有。柳宗元到了柳州,便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归债主所有的人,柳宗元自己拿出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都不以数千里为远来跟随柳宗元学习; 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柳宗元著述很多,在当时名声震动,那时他的号是“柳州”。著有文集40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去世,终年47岁。当时他的儿子周六、周七三四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子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赘扬他很有义气。三、创新语用8.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照要求续写。要求:点明主题; 语意连贯;不少于50个字(含标点符

17、号)。磨盘围绕着磨心不停地转动着,圈,又一圈终于有一天,磨盘忍耐不住了,冲着磨心大发脾气:“我受够了! 我这么大个儿,凭什么要以你为中心,一天到晩围着你团团转?别在这里碍事,没有你,我会做得更好! ”磨心无法再待下去了,只好走开。磨盘心想,现在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它饼足劲地转,但转不了几圈,就一骨碌滚到地上去了。这时候,磨心平静地对磨盘说:“答案:磨盘兄,别生气,听我解释。你虽然围着我转,而我却要承担着重大的压,还要忍受不断磨损的痛苦,但这都是我们各自的职责所在,我们只有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共同完成我们的工作。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提起“三苏”,人们都会想到他们是文学家;提起苏轼,人们就

18、会想到他是通。其实,“三苏”都是通、全,父子三人不仅在文学史,而且在政治史、思想史、史学史、艺术史上都有巨大的成就,崇高的地位,只是苏轼的贡献更大,影响更深远而已。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但世上没有什么“无不相同”的人和事,三苏父子的性格、政治态度、学术思想及文学风格的差异都很大,苏辙政治主张的激烈、学术思想的复杂都趣过了苏轼。(选自光明日报曾枣庄)温馨晨读自主学习赏美文苏轼和苏辙父亲苏洵连同苏轼、苏辙两兄弟,世人尊称“三苏”。“二苏”的名字很有意思,都与“车”有关,里面大有乾坤:“轼”是车上的前列扶手, 在车的最显眼处,最易惹祸;“辙”是车轮压出的痕迹,有功而不赏,有难而不

19、担。“知子莫如父”,苏洵深知两个儿子的脾气性格,“大苏”性不忍事,每遇不平事,立刻“如蝇在口,吐之而快”,无意中得罪不少人, 就取名为“轼”,再取字“子瞻”,希望他做事能瞻前顾后,三思而后行。 对于沉静内敛的“小苏”,老苏取名为“辙”,再取字“子由”,希望他能自由洒脱,大可不必担心福祸。在苏轼十二岁,苏辙岁那年,苏老泉作了一篇“名子说”,颇见取名的良苦用心。元丰二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在湖州(浙江湖州)被捕。狱中,苏轼想到此次难逃劫,央求好心的狱卒将两首诗转交弟弟苏辙。其中一首这样写道:“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苏辙读了这首近乎是交代后事的“绝命书”

20、,声泪俱下,心如刀绞。难道就这样与兄长永诀了?不,绝不能让哥哥不明不白地冤死,绝不能让哥哥带着遗恨离开人间。苏辙要救哥哥。苏辙几次上奏神宗皇帝,欲学汉代“堤萦救父”的典故,愿免一身官职来赎兄罪,却被压下未报。于是,他四处奔走呼号,终于有人出来为苏东坡说公道话了。苏东坡朝中的朋友范针镇、张方平上书皇上,说苏东坡在文学上是旷世奇,希望宽大;苏东坡的政敌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也仗义执言,对皇上说:“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语罪人”,杀了苏东坡,“恐后世人谓陛下不能容”。最后还是深明大义的太皇太后要求:“放了苏东坡!” 苏轼免了死罪,贬谪黄州。接哥哥出狱时,苏辙特捂其口,以示三缄其口。古今中外的历史记载过许多

21、父子反目、兄弟成仇、手足相残的故事, 那些血淋淋的争斗,惨烈、悲戚。幸好,历史还有温情的一面,有过个苏轼,还有一个苏辙,他们手足情深,无论何时都会给人温暖,给人希望。(摘自茜茜奶奶的博客,有删改)写作延伸能力提升【课内挖掘】苏辙改对显华一天,苏轼带着年少的弟弟苏辙游巫山。山上一位老道听说神童苏轼光临,便想当面考考他。老道出了个异字同音对:“无山得似巫山好。苏轼不假思索,立即对出下联:“何叶能如荷叶圆?”老道连连称好。谁知,苏辙在旁却说:“兄长的下联对得还不甚工稳,不如改 改。苏轼问:“怎么改?苏辙便念道:“何水能如河水清? ”苏轼和老道一听,以“水”对“山”更工稳,齐声叫好。从此, 苏辙也远近

22、闻名了。(选自谷风冀雨的博客)【课外运用】兄弟情深(节选)苏辙说苏轼:“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说苏辙:“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苏东坡从刘巨门下读书时,夏日在学舍与同窗称建用、杨尧咨、 弟辙做大雨联句。称建用日,“庭松偃盖如醉”;杨尧咨曰,“夏雨新凉似秋”。苏轼对曰:“有客高吟拥鼻”;最后苏辙对曰:“无人共吃馒头众皆倾倒。苏轼、苏辙兄弟的手足情,与他们的文学成就一样,永远是历史长卷中璀璨夺目的华章。而苏轼将这种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贯注于词作之中。那一首首发自肺腑、贯注着充沛真情实感的关于兄弟亲情的词便如汩汩清泉喷涌而出。(选自旭日东升的博客) 课时巩固迎战两考、基础巩固1 .对

2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即会计之余功窃:利用B,其势至张益:更加C,不以物伤性以:因为D,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胜:成功详细分析:D项,胜:忍受、承担。答案:D2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项是()A.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B.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C有风飒然至者D,以其无礼于郑,且贰于楚也详细分析:C项是定语后置句,A、B、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答案:C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武昌九曲亭记苏辙子瞻迁于齐安,产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随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日西山,东日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栃,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

24、江水伏息, 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极而息。扫叶席草, 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 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峰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乐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

25、,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 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选自栾城集)注:此文作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氏兄弟贬官黄州与筠州已经3年。陂隋(pCtu6):不平坦。褰(q语n)裳:提起衣服。洒然:惊异的样子。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庐:结庐,居住B.仰瞻陵阜,旁瞩溪谷瞩:

26、注视,观望C.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效:验证,证明D,耳其所据,亭得以广斥:开拓详细分析:C项,效:呈现。答案:c4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A.从本文看,苏轼身处逆境,能通过遨游山水、结交朋友来自得其乐,冲淡与化解通常贬谪必然造成的度日如年的痛苦B.苏轼面对废弃的九曲亭“睥睨终日”,表现出对败落的九曲亭的痛惜以及对“遗址甚狭”难以重建的无奈;这和后文“子瞻于是最乐”形成对比,趣致盎然C.文章最后议论苏轼的“以适意为悦”“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这暗合了苏轼建亭的意图,但也流露出丝为人处世的消极情怀D.结合苏氏兄弟两人的政治处境,苏辙写这篇亭记,意在赞美其兄旷达洒脱的思想情趣,也间

27、接地表现了作者本人的乐观态度和坦荡襟怀详细分析:C项,“消极情怀”属无中生有。答案:c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译文:(2)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译文:答案:“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 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这座新亭子。(2)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 到了他已经厌倦(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参考译文:子瞻被贬到齐安,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

28、,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栃树丛中,寂寞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和来人的痕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 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岸群山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然忘了回去,往往就夜宿在山上。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 都不觉得时间过了很久。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

29、路,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坐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 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亭子旧址。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子瞻与朋友们进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 ”

30、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这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感到相当高兴。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 子瞻都未尝没有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有时他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 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 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饭, 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

31、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食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三、 创新语用6.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形式美”下定义。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具有自然属性(色、形、声)。这种自然属性(色、形、声)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如整齐、比例、 对称、均衡、反复、节奏、多样的统一等)呈现出种审美特征。这种审美特征就是形式美。形式美是指答案:(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 声)以及它们

32、的组合规律(如整齐、比例、对称、均衡、反复、节奏、 多样的统一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第3课道山亭记作为“唐宋八大家”最后一位的曾巩虽然不像其他几位大家那样名声显赫、光彩照人,但他以让人吃惊的执着和朴实同样写下了人生传奇。曾巩一生很谦谨,他和杜甫、东坡等同为大文豪,名声却不如他们,这正显示出他的可爱、他的高尚。名声有无无所谓,关键是有好的文章流传于世间,何况,还有人仍然没有忘记他,不然怎么会把他列入八大家之中呢?曾巩要的是实在,他崇尚的是文以载道,赞同的是畜道德而能文章的人。(选自百度文库江西才子曾巩)温馨晨读自主学习赏美文游曾巩读书岩蜜橘飘香的金秋十月,我携一好友,重游了曾巩读书岩。出南丰

33、县琴城南门,步行走过横跨吁江上的铁索桥,右转近200米, 就来到了位于吁水河畔半山腰的读书岩。读书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幼年刻苦攻读的地方,如今,这里已成文人墨客、莘莘学子常来观光的游览之地。进入读书岩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方水池,水池被一条石径小道一分为二,池内水不多,清水中游动的数十条小鱼清晰可见,池边石碑上刻有朱熹“墨池”手迹。相传,这里是曾巩幼年读书磨墨洗笔之处。 从“墨池”左边拾级而上,便是读书岩了。站在“墨池”、“书岩”前沉思,遥想曾巩当年苦读之境,我想,他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他幼年时在这里苦读是分不开的。而鲜为人知的是,曾巩其实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也写得很好,有 400余

34、首传世。其诗或雄浑瑰伟,或委婉超逸,无不含义深刻,妙趣横生。特别是七言绝句,清新雅淡,不乏佳作。如咏柳诗:“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以柳树隐喻奸臣和邪恶势,形象逼真,寓意深刻,别开生面。可惜只因曾巩的诗作存在宋诗言文言理的通病,又为其文名所掩,故不为人们所注意,使得后人有了曾巩能文不能诗之说。从读书岩右边石径继续往上走10余米,便是曾巩纪念馆了。馆内展示了曾巩生平的主要成就,展品以图片为主,有全国各地搜集的有关曾巩的拓片、报刊、评介、诗词、散文出版物或复印件等,并按年谱顺序介绍了曾巩不平凡的一生。通过参观图文并茂的纪念馆,我们从中又可发现曾巩性情耿直、

35、清廉刚正的另一面人生闪光点。宋仁宗嘉祐二年 (1057)曾巩中进士后,历任越阁校勘、集贤校理等职。后来又较长时间担任地方官,曾任越州通判,先后到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 亳州、沧州等地任职。他从政以仁为本,兴利除弊,抑强扶弱,政绩赫然。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时,总是以“仁”为怀,“除其奸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他任越州通判时,碰上荒年,他谕示属县富户,拿出余粮,以比官价略高的价钱卖给贫民,又由政府出谷5万石贷给农民作种子。在齐州时,他为地方除去不少恶霸。在襄州时,他亲自调查审问案狱,开释无辜良民100余人。由于曾巩关心民间疾苦,所以深

36、受人民爱戴。当他离开齐州时,老百姓堵住桥头,关上城门,恳切挽留。宋朝皇帝神宗对曾巩也很赏识,多次召见与其讨论国家大计,并特别赞扬他提出的“节用为理财之要”的方略。(选自临川文化网,有删改)写作延伸能力提升【课内挖掘】曾巩在济南曾巩在济南城市建设上的最大贡献,就是主持修建了北水门。由于齐州地势南高北低,过去南部山区和城内泉群的水流多涌向城北, 北门内外时常遭遇水患,曾巩为此在北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包括修筑堤堰、疏浚水道、开挖新渠、修建水间等。北水门的成功兴建,不仅解决了齐州的水患,更造福了子孙后代。在北水门基础上,后人又建成巍峨壮观的汇波楼,在美丽的大明湖映衬下,形成了历下八景之一的“汇

37、波晚照”。曾巩还利用盈余财,修筑桥梁,改建驿馆,并开通了由长清到博州(今聊城)、直达魏州(今河北带) 的官道。(选自游龙的博客)【课外运用】不经风雨怎见彩虹(节选)进士考试失败,曾巩一句埋怨的话都没有说。他没有攻击说那些考中的:他们不如我,他们的水平跟我比很差。你还记得韩愈吗?韩愈当然也不容易,考了四次最后考中,可是他每次考不中都很急, 然后就拼命地说,考试净考这种文章,我看了,那文章写得没有我的好,然后再不录取,就给宰相写信,个月里恨不得能写几封。曾巩没有,曾巩没有去埋怨,没有去嘲讽和诋毁那些考中的人。他也没有怎么样呢?去对那个考试的主管部门大放厥词。没有。曾巩告诉自己说,我回去了,我回去以

38、后增进我的学问,我会再来考的。为什么我们说曾巩的文章写得很醇厚很纯正呢?这当然一方面是来源于儒学的那种深厚的底蕴,儒家思想的纯正和醇厚。但更重要的是个人在做学问之前,在学习之前,他的心应该是端正的。心如果是端正的,什么样的知识放到他的心上,那个知识都会放出光彩。 个人的心要是歪了,学的东西越多越糟糕。曾巩家里很穷,自己担负着抚养这么多弟妹的责任,还要参加科举考试,还没有考中。欧阳修这么赏识他为他感到惋惜,但他居然没有一句埋怨的话。我回去“广其学而坚其守”,我会坚持我的操守,做个端正的人;我会增进我的学问,更加地博学。我相信我还会考中。欧阳修说,我见到曾巩“初骇其文又壮其志”。最开始为他的文章而

39、感到惊讶,真是一代之奇才。 后来听到他这番话“又壮其志”,觉得这个年轻人真是不可多得的有壮志的年轻人。所以一个人挫折和失败都是常有的事,关键是遇到挫折和失败之后,不要首先从社会和他人身上找问题。首先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问题,但这本身是种健康的态度。 如果你用健康的眼光健康的心灵去看社会的话,你自己就是个健康的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用这种健康的心态和眼光来看社会。这个社会和我们的人群就会是健康的。而曾巩就是这样个人。(选自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课时巩固迎战两考、基础巩固1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项是()A.其城之内外皆涂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

40、沛公军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详细分析:A项,“涂”通“途”,路途。B项,“颁”通“斑”,须发花白。D项,“知”通“智”,智慧。答案:C不正确的项是()隶:奴隶坂:山坡,斜坡蹶:跌倒埃墻:尘埃,尘世2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A.闽,故事周者也 B,其途或逆坂如缘组 C,非其土人,罕不摩也 D,又将抗其思于埃攣之外详细分析:A项,隶:隶属。 答案:A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项是()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B1三山者鼎趾立C,草木行列,烟消日出D.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详细分析:A项,名:名词作动词,命名。B项,鼎趾:名词作状语,像宝鼎的足样。C项,行:名词作动词,排列。

41、答案:D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徐孺子祠堂记曾巩汉元兴以后,政出宦者,小人挟其威福,相煽为恶,中材顾望, 不知所为。汉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然在位公卿大夫,多豪杰特起之士,相与发愤同心,直道正言,分别是非白黑,不、屈其意,至于不容,而织罗钩党之狱起,其执弥坚,而其行弥励,志虽不就而忠有余。故及其既殁,而汉亦以亡。当是之时,天下闻其风、慕其义者, 人人感慨奋激,至于解印绶,弃家族,骨肉相勉,趋死而不避。百余年间,擅强大、觊非望者相属,皆逡巡而不敢发。汉能以亡为存,盖其力也。孺子于时,豫章太守陈蕃、太尉黄琼辟皆不就,举有道,拜太原太守,安车备礼,召皆不至。盖忘己以为人,与独善于隐

42、约,其掾虽殊,其志于仁一也。在位士大夫,板其节于乱世,不以死生动其心, 异于怀禄之臣远矣,然而不屑去者,义在于济物故也。孺子尝谓郭林宗日:“大木将颠,非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此其意亦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孔子称颜回: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其惟我与尔有是夫!”孟子亦称孔子:“可以进则进,可以止则止; 乃所愿,则学孔子。”而易于君子小人消长进退,择所宜处,未尝不惟其时则见,其不可而止。此孺子之所以未能以此而易彼也。孺子姓徐名稚,孺子其字也,豫章南昌人。按图记:“章水北径南昌城,西历白社,其西有孺子墓;又北历南塘,其东为东湖,湖南小洲上有孺子宅,号孺子台。吴嘉禾中,太守徐熙于孺子墓隧种

43、松, 太守谢景于墓侧立碑。晋永安中,太守夏侯嵩于碑旁立思贤亭,世世修治,至拓跋魏时,谓之聘君亭。”今亭尚存,而湖南小洲,世不知其尝为孺子宅,又尝为台也。予为太守之明年,始即其处,结茅为堂, 图孺子像,祠以中牢,率州之宾属拜焉。汉至今且千岁,富贵埋灭者不可称数。孺子不出闾巷,独称思至今。则世之欲以智力取胜者, 非惑欤?孺子墓失其地,而台幸可考而知。祠之,所以示邦人以尚德, 故并采其中”之意为记焉。注:有道:汉代选举科目之一,即荐有德艺者为官。惟:考虑。中牢:祭祀的猪羊。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不少屈其意少:稍微B,抗其节于乱世抗:保持,坚持C.其速虽殊,其志于仁一也操

44、:节操D,故并采其岀处之意为记焉出处:出仕和隐居详细分析:C项,操:所持的处世方法。答案:C5 .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曾巩对徐孺子理解、肯定的项是()安车备礼,召皆不至异于怀禄之臣远矣此孺子之所以未能以此而易彼也义在于济物故也君子小人消长进退,择所宜处,未尝不惟其时则见,其不可而止 孺子不出闾巷,独称思至A.B.C.D.详细分析:是客观陈述徐孺子的事迹,是评价朝廷公卿土大夫。答案:D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说明,不正确的项是()A.汉元兴以后,宦官把持朝政,奸臣与他们互相勾结,制造冤狱,疯狂迫害正直的大臣B.朝廷的公卿大夫伸张正义,坚贞不屈,压迫愈深,反抗愈烈, 汉朝因为这

45、些股肱之臣得以再支撑百多年C,乱世中,徐孺子独善其身,还保持髙尚的气节,忘己为人, 济世救人,得到后人敬仰D,曾巩做了太守后,经过一番考证,在孺子宅的旧址修筑了徐孺子祠堂,目的是为了教化州民详细分析:C项,文中徐孺子没有“济世救人”,更没有“忘己为人”。答案:C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百余年间,擅强大、觊非望者相属,皆逡巡而不敢发。译文:(2)此其意亦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译文:图孺子像,祠以中牢,率州之宾属拜焉。译文:答案:(1)百多年来,掌握强大的权、对朝政有非分之想的人接连不断,都犹豫不决,不敢发难。(2)看这意思,他也并不是一个自足于隐居山林、超脱而不恋尘世

46、的人。(3)绘了徐孺子的像,用中牢之礼来祭祀他,率领州中的宾客来祭拜他。参考译文:汉元兴以后,政令出自宦官之手,小人依仗权势,相互煽孽,为非作歹;中等德之人徘徊观望,无所适从。东汉朝廷已失去了权柄, 法制伦常都败坏了。然而在位的公卿大夫,不少是才能杰出的豪俊之士,他们起发愤努力,同心同德,坚守正道,敢于直言,分辨是非黑白,毫不委曲求全,以至于为当权者所不容,罗织罪名,兴起党锢之狱,而他们的操守更加坚定,行为更加振奋,壮志虽未遂,忠心却有余。所以到他们死后,汉室也跟着灭亡了。在这个时候,天下闻知他们的高风、仰慕他们的亮节的人,个个感慨奋激,以至于丢官职、 弃家庭,骨肉亲人相互勉励,慷慨赴死决不退避。百余年间,掌握强大权、存着非分企图的人,个接着个,但他们都迟疑不决, 不敢行动。汉室能在危亡中苟安图存,是他们的力量呀!孺子就生活在这个时代,豫章太守陈蕃、大尉黄琼征聘他去做官, 他都推辞不去;荐举他为“有道”,拜他为太原太守,用安车、备厚礼前去召请,他都拒绝不到。这是因为忘却自己来为别人造福的人与在穷愁忧困中洁身自好的人,他们的处世态度虽然不同,但他们的志义仁道是一致的。在位的土大夫,在乱世中坚持高尚的志节,不因死生而动摇心志,他们同一味贪图功名利禄的臣子当然是大不相同的, 但还不屑弃官而去,这是因为他们把济世当作做人的准则。孺子曾对郭林宗说:“大树将要倾倒了,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