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1月调研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323402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45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1月调研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1月调研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1月调研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1月调研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pdf(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武昌区 2020 届高三年级元月调研考试理 科 综 合 试 卷一、选择题1.一个物体在3 个恒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撤去其中两个力,保持第三个力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关于该物体此后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可能做圆周运动B.可能做圆周运动C.可能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D.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三个力是平衡力,如果其中一个力突然消失,剩余的两个力的合力与撤去的力等值、反向、共线,是非平衡力,物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共线解: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这三个

2、力一定是平衡力,如果其中的一个力突然消失,剩余的两个力的合力与撤去的力等值、反向、共线;A、若撤去一个力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恒定,而匀速圆周运动合力一直指向圆心,是变力,所以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故A正确,B错误;C、若撤去一个力后,物体受到的合力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撤去一个力后,物体受到的合力与速度的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共线,当其余两个力的合力与速度不共线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由于合力恒定,故加速度恒定,即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CD错误;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曲线运动的条件以及三力平衡的知识,关键根据平衡得到其余两个力的合力

3、恒定,然后结合曲线运动的条件分析2.如图所示,a 为地球的同步卫星,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 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轨道半径可认为等于地球半径),c 为放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以下关于a、b、c 的说法正确的是-2-A.卫星 b 转动的线速度大于7.9 km/s B.a、b、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acC.a、b、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关系为TaTbTcD.若卫星 a 和 b 质量相等,则a 和 b 比较,b 的动能较大,a 的机械能较大【答案】D【解析】【详解】A第一宇宙速度为卫星运转的最大速度,b 卫星转动线速度等于7.9km/s,则

4、 A错误;B地球赤道上的物体与同步卫星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所以a=c,根据a=r2知,a 的向心加速度大于c的向心加速度,根据2GMar得 b 的向心加速度大于a 的向心加速度,故B错误;C卫星 a 为同步卫星,所以Ta=Tc,根据32rTGM得 a 的周期大于b 的周期,故C错误;D根据GMvr得 b 的线速度大于a 的线速度,且质量相等,则b 的动能大于a 的动能,但由低轨道变轨到高轨道要加速,则轨道高的机械能大,则D正确。故选 D。3.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阴极 K和阳极 A是密封在真空玻光束璃管中的两个电极,阴极 K在受到某些光照射时能够发射光电子,阳极A吸收阴极K发出的光电子,

5、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如果用单色光a 照射阴极K,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用单色光b 照射阴极时,电流表的指针不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 b 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增加 a 光强度可使阴极K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C.a 光的波长一定大于b 光的波长D.用 a 光照射阴极K时,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电流表的读数可能不为零【答案】D【解析】-3-【详解】AC 用一定频率的a 单色照射光电管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知0a而单色光b照射真空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则说明0b所以 a 的波长一定小于b 的波长,用一定频率的b 单色照射光电管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6、,则说明0b因此不会发生光电效应,当增加b 光的强度,也不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故AC错误;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增加 a 光的强度不能使阴极K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故B错误;D用单色光a 照射阴极K,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时,电场对光电子的运动由阻碍作用,若反向电压小于遏止电压,则电流表的读数可能不为零,故D正确。故选 D。4.如图所示,一个同学用双手水平地夹住一叠书并使这些书悬在空中静止,已知他用手在这叠书的两端能施加的最大水平压力为F=280N,每本书重为4N,手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40,书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7、为2=0.25,则该同学用双手最多能水平夹住这种书的本数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58 B.56 C.37 D.35【答案】C【解析】【详解】先将所有的书(设有n本)当作整体,受力分析,竖直方向受重力、静摩擦力,二力平衡,有12Fnmg再考虑除最外侧两本书(n2)本,受力分析,竖直方向受重力、静摩擦力,二力平衡,有22(2)Fnmg联立解得37n故选 C。-4-5.如图所示,三角形传送带以v=2m/s 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两边倾斜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A、B两个小物块(均可视为质点)同时分别从左、右传送带顶端都以v0=2m/s 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

8、,两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已知 sin37=0.6,cos37=0.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块 A比 B先到达各自传送带底端B.物块 A、B同时到达各自传送带底端C.传送带对物块A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对物块B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D.物块 A下滑过程中相对于传送带的路程等于物块B下滑过程中相对于传送带的路程【答案】B【解析】【详解】ABC 对 B,因为sin37cos37mgmg则 B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两个物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sin37cos37mgmgma解得22m/sa两个物体匀加

9、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位移也相等,则运动的时间相等,同时到达斜面传送带底端,故 AC错误,B正确;DA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A运动的位移加上传送带的位移,B相对传送带的位移等于B的位移减去传送带的位移,由于A和 B运动位移相同,时间相同,所以物块A下滑过程中相对于传送带的路程大于物块B下滑过程中相对于传送带的路程,故D错误。故选 B6.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A和 B的质量分别是mA=3m0、mB=m0,在两物块间夹一压缩的轻质弹簧(弹簧-5-与两物块均不相连),再用轻细线将两物块连接起来,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现将连接两物块的细线烧断,在烧断后瞬间,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a,两物块刚要离开

10、弹簧时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v,则A.当物块 B的加速度大小为a时,弹簧的压缩量为03xB.物块 A从开始运动到刚要离开弹簧时位移大小为02xC.细线未烧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6m0v2D.细线未烧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2m0v2【答案】AC【解析】【详解】A当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胡克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003kxm a当物块 B的加速度大小为a时,有0kxm a联立解得03xx故 A正确;B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根据系统的动量守恒得0030ABxxmmtt又0ABxxx解得 A的位移为04Axx故 B错误;CD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6-0003Bm vm v得物块 B刚要离开弹簧时的速度3

11、Bvv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得:物块开始运动前弹簧的弹性势能为2220000113(3)622PEm vmvm v故 C正确,D错误。故选 AC。7.空间有平行于梯形区域abcd的匀强电场,已知梯形的a=45,c和d均为直角,且上底bc=2cm、下底ad=4cm,并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4V、8V、10V。将一电荷量q=2105C的点电荷从a点开始沿abcd路线移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梯形区域的下底ad中点的电势为6V B.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2V/m C.该点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为+2105J D.该点电荷从a点移到d点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功为+8105J【答案】AD【解析】【详解】A

12、设梯形区域的下底ad中点为M,由匀强电场的特点有cbMa代入数据解得6VM故 A正确;B根据匀强电场中的电势均匀降落得dMMa得-7-8Vdb、d即为等势点,连接b、d两点即为等势线,如图,由几可关系可得222210m210m2cN所以电场强度为22V/m100 2V/m2 10UEcN故 B错误;C该点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54P2 102 110J0JccEq故 C错误;D由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得552 10(48)J8 10JadadWqU故 D正确。故选 AD。8.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物块以初速度v0进入两水平平行绝缘木板a、b之间,木板足够长,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

13、两板间距略大于物块高度,物块与两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在运动过程中物块的电荷量不变,且经历变速运动后物块最终处于平衡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处于平衡状态,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可能为A.0 B.12mv0232222m gq BC.12mv02D.32222m gq B【答案】BC【解析】【详解】由题意对物块受力分析,因不知道开始时物块所受洛伦兹力与重力谁大,故弹力方向大小均不能确定,应讨论:-8-A由题意可知,由于物块经历变速运动后物块最终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块受到向上的洛伦兹力fmg洛则弹力一定不为0,摩擦力一定不为0,物块一定克服摩擦力做功,故A错误;B如果fmg洛,则

14、滑块受到向下的压力,在竖直方向满足N=+fFmg洛物块向右做减速运动,由动态分析知,当=fmg洛时N0,0Ff最终物块做匀速运动,此时满足qvBmg解得mgvqB对物块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2201122Wmvmv克解得322022122m gWmvq B克故 B正确,D错误;C如果fmg洛,则滑块受到向下的压力,在竖直方向满足N+=fFmg洛物块向右做减速运动,由fqvB洛知,洛伦兹力减小,弹力增大,摩擦力增大,最终速度减为零,由动能定理得20102Wmv克解得2012Wmv克-9-故 C正确。故选 BC。二、必考题9.利用单摆验证小球平抛运动规律,设计方案如图甲所示,在悬点O正下方有水平放置

15、的炽热的电热丝P,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MN为水平木板,测得摆长(即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为L,悬点到木板的距离OO=h(hL),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的大小可忽略。(1)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C点,测得OC=x0,则小球此次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为 _。(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改变释放小球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球落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x将随之改变,x2为纵坐标、经多次实验,以cos为横坐标,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则当=60时,x为_m;若摆长L=1.0m,悬点到木板的距离OO为_m。【答案】(1).02gxhL (2).1.0 (3).1.5

16、【解析】【详解】(1)1由212hgt可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22()hhLtgg初速度00002()2()xxgvxthLhLg(2)2当=60时,cos=0.5,由图象可知,此时221.0mx-10-所以1.0mx3 设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时,小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为v0,根据动能定理有:2011cos2mgLmv()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0 xtv下落高度212hLgt联立以上三式得244()cosxL hLL hL()可知x2-cos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为:4bL hL()由图象可知b=2.0m2,而L=1.0m,可解出:1.5mh10.实验小组需要组装一个单量程的欧姆表,所给电源的电动势

17、约为3.0V,内阻较小但不可忽略,除了导线足够多外,其他可供选择的主要器材有:电流表 A1:量程 0300A,内阻1000.0?电流表 A2:量程 03mA,内阻 100.0?变阻器R1:阻值范围0500?变阻器R2:阻值范围01200?(1)在图甲方框内完成组装欧姆表的电路图(要标明所选电流表和变阻器的代号);()-11-(2)电流表的表盘刻度分为3 等分大格(每大格还等分了10 小格),如图乙所示,其中 0 为电流表的零刻度。由于电源电动势的值不确切,实验小组想进一步精确测量组装好的欧姆表正常工作时的总内阻(即图甲虚线框内的电阻)R?和所给电池的电动势E。他们利用一电阻箱,在完成欧姆表的机

18、械调零和欧姆调零后,再把电阻箱两接线柱分别接在红、黑表笔上并只调节电阻箱。当电阻箱阻值为500.0?时,指针指在刻度线 B上;当电阻箱阻值为1000.0?时,指针指在中值刻度线上。由此可知,R?=_?、E=_V;(3)改装好的欧姆表的表盘上,刻度C表示的电阻值为_?,刻度A表示的电阻值为_?。【答案】(1).(2).1000.0 (3).3.0 (4).0 (5).2000.0【解析】【详解】(1)1如果选用电流表A1,欧姆表内阻为6131000030010gERI根据所给实验器材不能使欧姆表内阻为10000,因此电流表不能选择A1,应选择A2,电流表选择A2,改装后欧姆表内阻为3231000

19、3 10gERI内则滑动变阻器应选择R2,欧姆表如图所示:-12-(2)2当电阻箱阻值为1000.0?时,指针指在中值刻度线上,其示数为此时欧姆表的内阻,即=1000.0R3 当电阻箱阻值为500.0?时,指针指在刻度线B上,此时电流为=BI2.0mA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BEIRR即32.0 10=1000.0+500.0E解得=3.0VE(3)4改装好的欧姆表的表盘上,刻度C为满偏电流,所以此时的电阻为0,5 刻度A表示的电流为1.0mAAI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AAEIRR即33.01.0 10=1000.0+AR解得=2000.0AR11.如图所示,长l=0.8m 的细线上端固定

20、在O点,下端连着质量m=0.5kg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悬点O-13-距地面的高度H=3.8m,开始时将小球提到O点由静止释放,小球自由下落到使细线被拉直的位置后,在t=0.01s 的时间内将细线拉断,再经过t=0.6s 小球落到地面,忽略t内小球的位置改变,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细线刚要被拉直时,小球的速度大小v1;(2)细线被拉断后瞬间,小球的速度大小v2;(3)细线由刚拉直到刚断裂过程中(即t时间内)细线的平均张力大小FT。【答案】(1)4m/s(2)2m/s,方向竖直向下(3)105N【解析】【详解】(1)自由下落过程:212vgl得,14m/sv(2)忽略断裂

21、过程小球的位置改变,故细线断裂后的下落过程:2212Hlv tgt得22m/sv可以判断,求出的12,v v方向均竖直向下;(3)t内,由动量定理:取向下为正方向,研究小球,有:T21mgFtmvmvT100NFmg解得T105NF12.如图甲所示,真空中有间距为2R、长度为4R水平平行金属板M和 N,其间有一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虚线圆所围)内存在水平匀强磁场,磁场方向与纸面垂直。两板间的中心线O1O3与磁场区域的圆心O在同一水平线上。开始一段时间在金属板MN间加上一恒定电压(记为+U0),让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14-质点,从圆形区域最低点P以某一初速度(记为v0)沿指向圆心O的方向进入

22、圆形区域后,恰好做圆周运动并从圆形区域的O2点飞出(此时刻记为t=0)。此后,M、N板间电压UMN按如图乙所示变化,最后质点刚好以平行于N板的速度从N板的右边缘飞出。忽略平行金属板两端的边缘效应,重力加速度为g,问:(1)U0 和T0各多大?(2)v0多大?(3)圆形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多大?(4)若在图乙中的t=04T时刻,将该质点从两板间的O3点沿中心线O3O1的方向以速率v0射入,质点进入圆形区域后,MN间的电压又恢复为+U0并保持不变,质点第一次到达圆形区域的边界处记为P,则P点到P点的距离多大?【答案】(1)02mgRUq;02RTng(2)02gRvn(3)2mgBqnR(4)

23、2R【解析】【详解】(1)粒子自P点进入圆形磁场区域恰好做圆周运动,从2O点飞出磁场,必是水平飞出一定有:02UqmgR得:02mgRUq且带电质点运动的半径必为rR又0mvrqB由图象知:每个周期的前半周期,竖直方向的加速度1a满足0132UqmgmaR得12ag,方向竖直向上-15-每个周期的后半周期,竖直方向的加速度2a满足022UqmgmaR得22ag方向竖直向下,由上述结果及题意“质点刚好以平行于N板的速度从N板的右边缘飞出”,意味着飞出平行板的时间一定是周期0T的整数倍,即01,2,3tnTn,下同竖直方向:2012222TRng得02RTng;(2)水平方向:002RvnT得02

24、gRvn(3)代入得2mgBqnR(4)当4Tt质点以速度0v沿31O O向左射入电场时,经分析,则该质点恰好从2O射入磁场,且进入磁场的速度仍为0v,由于MN的电势差又恢复为0U,质点的重力和电场力平衡,在洛伦兹力作用下:运动的轨道半径rR经圆轨道恰好到达圆的最高点P(即P点正上方的圆上),即2P PR三、选考题-16-1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的状态变化为abca,其中纵坐标表示气体压强p、横坐标表示气体体积V,ab是以p轴和V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状态ab,理想气体的内能减小B.状态bc,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变少C.状态bc,外界对理想

25、气体做正功D.状态ca,理想气体的密度不变E.状态ab,理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答案】CDE【解析】【详解】AE 状态ab为等温变化,所以理想气体内能不变,且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理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故A错误,E正确;BC 状态bc为等压变化,且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大,故B错误,C正确;D状态ca为等容变化,所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密度不变,故D正确。故选 CDE。14.如图所示,两个导热性能极好的气缸A和 B水平放置且固定,两气缸通过一根带阀门K的容积不计的细管连通,两轻质活塞用刚性轻杆固连,可在气缸内无摩擦地移动且密封性极好,两活塞

26、面积分别为SA=0.8m2和SB=0.2m2。开始时阀门K关闭,A内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B内为真空,气缸中的活塞与各自缸底的距离lA=lB=0.3m,活塞静止。设环境温度不变,外界大气压强p0=1.0105Pa且保持不变。求:(1)阀门 K关闭时,气缸A内气体的压强;(2)阀门 K打开后,活塞保持静止状态时,气缸A内的活塞距其缸底lA=?【答案】(1)510.7510pPa(2)0.1m【解析】-17-【详解】(1)设初始时刻气体压强为1p,以两个活塞和杆为整体,由平衡条件有:10AABp SpSS得510.75 10 Pap(2)打开阀门K稳定后,设气体压强为2p,两活塞到缸底距离分别为

27、Al和Bl,以两个活塞和杆为整体20ABABpSSpSS得5201.0 10 Papp对理想气体有:12AAAABBp l Spl Sl S且ABABllll得0.1mAl15.如图,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方向传播,其波长为、周期为T。某时刻,在该波传播方向上的P、Q两质点(图中未画出,P点比Q点更靠近波源)偏离各自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Q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可能等于2B.此时刻P、Q两质点的速度可能相同C.波从P点传到Q点所需时间可能等于一个周期D.P、Q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可能介于2和之间E.若该波的频率增加一倍,则波从P点传到Q点的

28、时间将减少一半【答案】ABD-18-【解析】【详解】AD 依题,某时刻P、Q两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们可能是反相点,振动情况总是相反,也可能不是,所以P、Q两质点间的距离可能等于半个波长,也可能不等于半个波长,故AD正确;B根据波形分析得知,此时刻P、Q两质点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反,也可能相同,故B正确;C若PQ间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波从P点传到Q点所需时间等于一个周期,而P、Q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PQ间距离不可能等于一个波长,所以波从P点传到Q点所需时间不可能等于一个周期,故C错误;E波速是由介质决定的,若该波的频率增加一倍,而波速不变,波从P点传到Q点的时间将保持不变,故E错误。

29、故选 ABD。16.如图所示,是一个半径为R、截面为14圆、位置固定的透明柱体,其下表面水平且与水平桌面高度差为R。一束蓝光沿水平方向从其竖直左表面的A点射入并从B点射出,最后射到水平桌面上的P点。已知OA=2R,该透明柱体对蓝光的折射率为n=3。若将该束蓝光的入射点向上移动到距离O为22R的A点(方向不变),最终会射在水平桌面上的P点,求P1P两点的距离。【答案】12 3+364PPR【解析】【详解】光线在A点垂直入射,方向不变,设在B点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有:12sin2RiR即30i-19-由sinsinrni,得60rB点在地面的竖直投影点C,则32BCR由几何关系得图中的60故3 3tan2CPBCR3cos2O CRiR光从1A处沿水平方向射入球体,入射角为45,有2sin452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0C,则013sin3Cn显然045C,所以该束光到达1B发生全反射,反射角等于45,即垂直射在水平面上的1P点,则12cos452O PRR所求11PPO CCP O P得12 3+364PPR-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