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20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4章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规范训练.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3205609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2020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4章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规范训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2020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4章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规范训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2020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4章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规范训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2020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4章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规范训练.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单独成册 1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硫B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产生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SO2、CO、Cl2等气体解析:选 D。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硫;排放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但不会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SO2、CO、Cl2等气体。2酸雨形成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

2、,不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B酸雨会使土壤、湖泊酸化C酸雨形成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防治酸雨解析:选 C。A.汽车尾气排放的NOx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故A 正确;B.酸雨会导致土壤、湖泊酸化,故B 正确;C.酸雨形成中H2SO3被氧气氧化成硫酸是氧化还原反应,氮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硝酸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C错误;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俗称钙基固硫,可防治酸雨,故D正确。3检验 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的方法是()A先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再通过足量品红溶液B先通过足量饱和NaHCO3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C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

3、石灰水D先通过足量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解析:选 D。A.先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二者均反应,不能检验二氧化碳,故A不选;B.先通过足量饱和NaHCO3溶液,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能检验原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故B 不选;C.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二者均反应,不能检验,故C不选;D.先通过足量酸性KMnO4溶液,除去二氧化硫,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可检验二氧化碳,故选D。4SO2与 H2S混合生成S和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唯一原因B该反应说明SO2具有还原性C自然界不存在单质形式的硫D在该反应条件下,H2S的还原性强于

4、S的还原性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解析:选 D。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都是造成酸雨的原因,A错误;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作氧化剂,说明具有氧化性,B错误;在火山口附近存在单质硫,C错误;D正确。5下图有关硫元素循环说法不合理的是()A煤、石油中的硫元素燃烧时能生成SO2B动物尸体腐败过程产生的H2S气体会进入大气C循环过程中硫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D大气中的硫元素会全部转化成H2SO4随雨水降到土壤里解析:选 D。A.煤、石油中的硫元素燃烧时能生成SO2,正确;B.动物尸体腐败过程产生的 H2S气体会进入

5、大气,正确;C.循环过程中硫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正确;D.大气中的硫元素部分转化成亚硫酸,进一步转化为H2SO4随雨水降到土壤里,错误。6在胶片冲洗时可用硫代硫酸钠(Na2S2O3)做定影液,与胶片上未曝光的AgBr 反应生成可溶性离子Ag(S2O3)32。该有关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不合理的是()AH2S2O3溶液显弱酸性的原因是:H2S2O3HHS2O3BNa2S2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S2O23 2H2OH2S2O32OHCNa2S2O3和 AgBr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S2O23AgBrAg(S2O3)32BrD定影不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进行的原因是:S2O232H=S S

6、O2 H2O 解析:选 B。A.H2S2O3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故该溶液显弱酸性的原因是:H2S2O3HHS2O3,正确;B.Na2S2O3为二元弱酸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水解为主,Na2S2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应是:S2O23H2OHS2O3 OH,错误;C.根据题意知 Na2S2O3和 AgBr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S2O23AgBrAg(S2O3)32Br,正确;D.酸性条件下,S2O2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硫、二氧化硫和水,故定影不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进行的原因是:S2O232H=S SO2 H2O,正确。7实验室进行:Cu 2H2SO4(浓)=CuSO

7、4 SO2 2H2O,反应因硫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硫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设计了4 组实验方案(将残余液稀释至1 L,每次均量取20 mL 稀释液进行实验),其中可行的是()A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W1 g B加入过量的W2 g Zn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W3 g C加入过量的W4g CaCO3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W5g D滴入适当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NaOH 溶液进行滴定,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为VmL 解析:选 D。剩余溶液中含有H2SO4、CuSO4,应通过测H的量来

8、确定剩余H2SO4的量。C项,CaSO4微溶,造成W5 g 中含有 CaSO4。8(NH4)2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NH4)2SO4=N2 6NH3 3SO2 SO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7H2O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发现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还有部分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检验发现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无色、无味,溶液中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 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 11B生成沉淀中既有BaSO4、又

9、有 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 12C生成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 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 13D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只有N2,最后留下溶液中溶质只有较多的NH4Cl 解析:选 A。SO3Ba2H2O=BaSO4 2H 1 1 2 SO22NH3H2OBa2=BaSO3 2NH4 3 6 3 BaSO32H=Ba2H2O SO2 1 2 1 SO2BaSO3H2O=Ba(HSO3)2 1 1 所以n(BaSO3)nBa(SO4)11,逸出的气体只有N2,溶质有NH4Cl 和 Ba(HSO3)2。9为探究Na2SO3溶液的性质,在白色点滴板的a

10、、b、c、d 四个凹槽中滴入Na2SO3溶液,再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 a 中溶液褪色还原性:SO23IB b 中加硫酸后产生淡黄色沉淀SO23和 S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C c 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去SO23H2OHSO3OH,所以滴入酚酞变红;Ba2SO23=BaSO3(白色),使水解平衡左移,红色褪去D d 中产生白色沉淀Na2SO3溶液已被氧化变质解析:选 D。A 项,I2 SO23H2O=2I SO242H,还原性:SO23I;B项,SO232S2 6H=3S 3H2O;D项,因为加

11、入盐酸酸化的Ba(NO3)2,此时 BaSO3会被氧化成BaSO4。10锌与100 mL 18.5 mol 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3.6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的pH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4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A反应中共消耗1.8 mol H2SO4B气体甲中SO2与 H2的体积比为41C反应中共消耗97.5 g Zn D反应中共转移3 mol 电子解析:选 B。反应后溶液的pH1,说明硫酸过量,且反应后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则

12、反应掉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8.50.1 mol 0.05 mol 1.8 mol,A正确;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会变稀,可能会生成氢气,所以生成的气体甲可能是SO2和 H2的混合物,由 Zn2H2SO4(浓)=ZnSO4SO2 2H2O,ZnH2SO4(稀)=ZnSO4H2,不论是生成SO2还是 H2都是 1 mol Zn 产生 1 mol 气体甲,n(Zn)n(甲)n(ZnSO4)33.6 L22.4 L mol11.5 mol,则反应中共消耗Zn 97.5 g,C正确;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锌的物质的量的两倍,为3 mol,D正确;由硫原子守恒可知n(SO2)1.8 mol 1.5

13、mol 0.3 mol,n(H2)1.5 mol0.3 mol 1.2 mol,所以 SO2和 H2的体积比为14,B错误。11 亚硫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如下图实验可检验某食品中亚硫酸盐含量(含量通常以1 kg 样品中含SO2的质量计;所加试剂均足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亚硫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作用是防腐保鲜B反应中通入N2的作用是将生成的气体全部赶出C测定样品质量及中耗碱量,可测定样品中亚硫酸盐含量D若仅将中的氧化剂“H2O2溶液”替换为碘水,对测定结果无影响解析:选 D。A.根据信息,亚硫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作用是防腐保鲜,故说法正确;B.Na2SO3H2SO4=Na

14、2SO4SO2 H2O,实验目的测亚硫酸盐含量,SO2应全部吸收,因此 N2的作用是将生成的气体全部赶出,故说法正确;C.亚硫酸盐的含量,根据 Na2SO3SO2H2SO42NaOH,求出Na2SO3质量,与样品质量的比值,就是含量,故说法正确;D.I2SO22H2O=H2SO42HI,氢氧化钠中和硫酸、氢碘酸,无法求出硫酸的物质的量,即无法计算出含量,故说法错误。12探究 Cu和浓硫酸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用装置甲、乙制备和收集SO2B用装置甲、丙制备和稀释CuSO4溶液C用装置乙、丁收集和检验SO2的漂白性D用装置甲、丁制备和探究SO2的漂白性解析:选 D。A.Cu 与浓硫酸

15、混合加热制取SO2,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该使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进气导气管长,出气导气管短,装置乙错误;B.Cu 和浓 H2SO4反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5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应后的溶液中,有剩余的硫酸,将溶液稀释时,一般是将溶液加入水中,错误;C.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产生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会发生分解反应,使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错误;D.用装置甲Cu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取SO2;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产生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会发生分解反应,使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可

16、以用装置丁进行,正确。13探究 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完成下列填空:(1)棉花上沾有的试剂是NaOH溶液,作用是。(2)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B、D两个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B:,D:。停止通气后,分别加热B、D两个试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B:,D:。(3)有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将制得的SO2和 Cl2按 11 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理想,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装置 E中用 (填化学式)和浓盐酸反应制得Cl2,生成 2.24 L(标准状况)的 Cl2,则被氧化的HCl 为

17、 mol。(5)实验结束后,检验蘸有试剂的棉花含有SO24的实验方案是:取棉花中的液体少许,滴加足量的稀HNO3,再加入几滴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方案是否合理,理由是。解析:(1)氯气、二氧化硫都是污染性的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棉花需要沾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l2或 SO2等尾气,保护环境;(2)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硫和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两者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 B和 D装置中品红都褪色;二氧化硫漂白后的物质具有不稳定性,加热时又能变为红色,而氯气的漂白是利用了氯气和水反应

18、生成的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具有不可逆性,所以看到的现象是B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D中无明显现象;(3)SO2和 Cl2按 11 通入,SO2和 Cl2恰好反应,二者反应生成H2SO4和 HCl,生成物都无漂白性,化学方程式为:SO2 Cl22H2O=H2SO42HCl;(4)常温下,用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2KCl2MnCl2 5Cl2 8H2O,Mn元素由 7 价降低到 2 价,Cl 元素的化合价由1 价升高到0,高锰酸钾得电子作氧化剂,HCl 失电子作还原剂,2KMnO4 16HCl(浓)=2KCl 2MnCl25Cl2 8H2O

19、,每生成5 mol 氯气被氧化的HCl 是 10 mol,生成 2.24 L(标准状况)的 Cl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6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为 0.1 mol氯气,所以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n2n(Cl2)20.1 m ol 0.2 mol;(5)亚硫酸根离子具有还原性,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蘸有试剂的棉花中可能含有SO23,用 HNO3溶液酸化时会干扰SO24检验,所以该方案不合理。答案:(1)吸收 Cl2或 SO2等尾气,保护环境(2)品红溶液褪色品红溶液褪色褪色的品红又恢复为红色无明

20、显现象(3)SO2Cl2 2H2O=H2SO4 2HCl(4)KMnO40.2(5)不合理蘸有试剂的棉花中可能含有SO23,用 HNO3溶液酸化时会干扰SO24检验14实验小组为探究SO2的漂白性和还原性,设计了以下实验。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粉末跟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有下列三种硫酸溶液,应选用(选填编号),其理由是。a98%浓硫酸b70%硫酸c10%稀硫酸.漂白性(2)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中红色褪去、中无变化。足量碱石灰的作用是。从实验中可知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微粒可能是。(3)实验小组进一步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

21、再分别加入少量 Na2SO3固体和 NaHSO3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于是得出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 粒 肯 定 是HSO3或SO23,你 认 为 这 一 结 论 是 否 正 确,理 由是。.还原性(4)将 SO2通入 FeCl3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SO2与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如何检验该反应所得含氧酸根离子。实验中观察到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静置一段时间,变为浅绿色。已知:红棕色为FeSO3(墨绿色难溶物)与 FeCl3溶液形成的混合色;Fe3可氧化 SO23,则中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解析:(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粉末跟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一般用70%硫酸,浓度太大,氢

22、离子浓度小,不易反应,硫酸浓度太小,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所以二氧化硫不易放出,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7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故选 b;98%浓硫酸中c(H)小不易反应,10%硫酸溶液水含量高不易使SO2放出;(2)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所以要用碱石灰吸收,同时还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份进入装置,对实验产生干扰,所以图中足量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中干扰实验,吸收二氧化硫防污染;比较品红的水溶液和乙醇溶液可知,品红褪色中因为有水的存在,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二元弱酸,能发生二级电离,产生HSO3、SO23

23、,所以使品红褪色的粒子可能是H2SO3、HSO3、SO23;(3)亚硫酸为二元弱酸,Na2SO3固体和 NaHSO3固体溶于水得到溶液,在水中亚硫根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都水解会生成亚硫酸,所以使品红褪色的微粒肯定是HSO3或 SO23这一说法不正确;(4)SO2与 FeCl3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 2Fe2SO24 4H,用钡离子检验硫酸根离子,操作为取少量反应混合液,加入盐酸酸化后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混合液中即含有SO24;溶液由红棕色为FeSO3(墨绿色难溶物)与 FeCl3溶液形成的混合色,变为浅绿色的应为亚铁离子,则说明铁离子被亚硫

24、酸根离子还原,所以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混合液中存在平衡FeSO3(s)Fe2(aq)SO23(aq),Fe3会与 SO2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平衡右移,墨绿色沉淀溶解,最终生成浅绿色FeSO4溶液。答案:(1)b 98%浓硫酸中c(H)小不易反应,10%硫酸溶液水含量高不易使SO2放出(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中干扰实验,吸收二氧化硫防污染H2SO3、HSO3、SO23(3)不正确因为 SO23离子和 HSO3离子都会水解生成H2SO3(4)2Fe3SO22H2O=2Fe2SO244H取少量反应混合液,加入盐酸酸化后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混合液中即含有SO24混合液中存在平衡FeSO3(s)Fe2(aq)SO23(aq),Fe3会与 SO2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平衡右移,墨绿色沉淀溶解,最终生成浅绿色 FeSO4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