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2019-2020 学年度(上)沈阳市五校协作体期中联考高三年级物理试卷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115 题,共 60 分)和第卷(非选择题,1618 题,共 40 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卷(选择题共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4 分,共 32 分。1.关于物理学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笛卡儿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使自己沿曲线运动,或直线上运动B.牛顿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2、C.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实验,得出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的结论,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绵延两千年的“重快轻慢”的错误说法D.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牛顿通过牛顿第一定律,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使自己沿曲线运动,或直线上运动,A错误,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B错误,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实验和逻辑推导得出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的结论,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绵延两千年的“重快轻慢”的错误说法,C 错误,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
3、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D正确,故选 D 考点:考查了物理学史点评:对此类型题目,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多记忆,多区分2.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在 4s6s 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前 6s 内甲通过的路程更大C.在t=2s 至t=6s 内,甲相对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物体一定在2s 末相遇【答案】B【解析】【详解】Av-t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4-6s 内,由图像可知,斜率相同,则加速度方向相同,大小相等,故A错误。B由v-t可知前 6s 内,甲的路程为
4、:146m12m2S甲乙的路程为:1222m22m8m2S乙所以前 6s 甲的路程大,故B正确.C2-6s 由图像可知,斜率相同,则加速度方向相同,大小相等,即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由于甲乙两物体起点未知,无法判断2s 末是否相遇,故D错误。故选 B.3.如图所示,物体A、B置于水平地面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物体 A、B用一跨过动滑轮的细绳相连,现用逐渐增大的力向上提升滑轮,某时刻拉A物体的绳子与水平面成53,拉 B物体的绳子与水平面成 37,此时A、B两物体刚好处于平衡状态,则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ABmm为(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 0.6,cos3
5、7 0.8)A.3443B.4334C.4334D.3443【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中隔离法的应用以及对物理临界状态的理解-3-【详解】分别对 A、B两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对A的受力进行正交分解,则有cos53ATf,sin53NAATFm g,而 AB恰好达到平衡,说明此时AB所受的静摩擦力均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即ANAfF;再对 B的受力进行正交分解,有cos37BTf,sin37NBBTFm g,BNBfF,联立方程组解得4334ABmm,故本题正确答案应选B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
6、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gB.MmmgC.0 D.Mmmg【答案】D【解析】【详解】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框架受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处于平衡,则F=Mg 对小球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 解得-4-FmgMmagmmA.g,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Mmmg,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0,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Mmmg,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5.嫦娥四号于2019 年 1 月 3 日在月球背面着陆,嫦娥五号也讨划在今年发射如果嫦娥五号经过若干次轨道调整后,先在距离月球表面h 的高度处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然后开启反冲发动机,
7、嫦娥五号着陆器暂时处于悬停状态,最后实现软着陆,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月球的半径为R且小于地球的半径,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且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引力常量为G 不考虑月球的自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五号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可能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B.月球的平均密度034gGRC.嫦娥五号探测器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t 时间内,绕月球运转圈数02gttRnTRhRhD.根据题目所给数据无法求出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答案】BC【解析】【分析】根据月球表面附近重力等于向心力可求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可比较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根据月球表面的重力加
8、速度可求月球的质量,进而可求月球密度;根据嫦娥五号距月球表面的高度,可求其周期,进而可求t 时间内转过的圈数;【详解】A.根据22GMmvmrr,GMvr,嫦娥五号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小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根据月球表面附近重力等于向心力:mg0=2vmR月,可求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月=0g R同理可求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地=g R地地所以嫦娥五号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故A错误,D错误;B.根据月球表面附近万有引力等于重力,02GMmmgR,月球质量M=20g RG,月球的平均密度-5-20033344g RgMVG RGR,故 B正确;C.根据万
9、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24()()GMmmRhRhT,月球质量M=20g RG,周期23204()RhTg R,嫦娥五号探测器t 时间内绕月球运转圈数0gttRnT2RhRh,故 C正确;故选:BC 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 106 N,则它在 1 s 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A.1.6 102 kg B.1.6 103 kg C.1.6 105 kg D.1.6 106 kg【答案】B【解析】【详解】设该发动机在ts 时间内,喷射出的气
10、体质量为m,根据动量定理,Ft=mv,可知,在1s 内喷射出的气体质量6304.8 101.6 103000mFmkgkgtv,故本题选B7.如图所示,物块第一次沿轨道1 从 A点由静止下滑至底端B点,第二次沿轨道2 从 A点由静止下滑经C点至底端B点,AC CB,物块与两轨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不考虑物块在C点处撞击的因素,则在物块两次整个下滑过程中()A.物块沿 1 轨道滑至B点时速率大B.物块沿 2 轨道滑至B点时的速率大C.物块两次滑至B点时速度大小相同D.物块沿 2 轨道滑至B点产生的热量多【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时,受到重力与摩擦力的作用,从不同轨道滑下时,重力
11、做的功是相等的,摩擦力做的功又只与重力、摩擦系数、斜面的底边长有关,因为Wf=mgcos 斜边 mg 底边,和斜面与底边的夹角无关,故摩擦力做的功也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合外力做的功相等,则两次滑至B点时-6-的动能的增量相等,故两次滑至B点时速度大小相同,C正确,A、B错误;物体克服摩擦做的功用来产生热量,故二者产生的热量也是相等的,D错误8.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一个电荷量为2C,质量为1kg 的小物块从C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B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
12、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1V/mEB.由C到A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C.由C点到A点电势逐渐升高D.A、B两点间的电势差5VABU【答案】A【解析】【详解】A据v-t图可知带电粒子在B点的加速度最大为:2240m/s2m/s75a,所受的电场力最大为1N22NFma,据FEq知,B点的场强最大为2N1N/C1V/m1CFEq,A正确;B据v-t图可知带电粒子的速度增大,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B错误;C据两个等量的同种正电荷,其连线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方向由O点沿中垂线指向外侧,故由C点到A点的过程中电势逐渐减小,C错误;D据v-t图可知A、B两点的速度,在根据动能定理得电场力
13、从B到A做的功-7-222211111 61 4J10J2222BAABWmvmv,故10V5V2ABBAABWWUqq,D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7 小题,每小题4 分,共 2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的得0 分。9.质量为m的物体,在1F、2F、3F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1F、2F不变,仅将3F的方向改变90(大小不变)后,物体可能做()A.加速度大小为3Fm的匀变速直线运动B.加速度大小为32Fm的匀变速直线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D.加速度大小为32Fm的匀变速曲线运动【答案】BD【解析】
14、【详解】物体在F1、F2、F3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三力平衡,必有F3与 F1、F2的合力等大反向,当 F3大小不变,方向改变90时,F1、F2的合力大小仍为F3,方向与改变方向后的F3夹角为 90,故F合=2F3,加速度32FFamm合,但因不知原速度方向,故力改变后的初速度方向与F合的方向间的关系未知,故有BD两种可能,A不可能;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选项C不可能;故选BD【点睛】本题关键先根据平衡条件得出力F3变向后的合力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根据曲线运动的条件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10.如图所示,虚线A、B、C、D是某匀强电场中的4 个平行且等距的
15、等势面,其中等势面C的电势为 0,一电子仅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A、D等势面时的动能分别为26eV和 5e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A.等势面 D的电势为-7V B.等勢面 B的电势为4V C.该电子不可能到达电势为10V 的等势面D.该电子运动到某一位置,其电势能变为8eV时,它的动能为4eV【答案】AD【解析】【详解】(1)因电子仅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A、D等势面的动能分别为26eV 和 5eV,根据动能定理有21ADeeV,即21ADV,又0C,可得7DV,选项 A正确;(2)因匀强电场中2CBD,等势面B的电势为7V,选项 B错误;(3)因只有静电力做功,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保
16、持不变当电子的速度为零时,由能量守恒可得5DeeVe,解得12V,选项 C错误;(4)同理,由能量守恒可得58DkeeVeVE,4kEeV,选项 D正确故本题选AD 11.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颗粒以速度v 从 a 点水平向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颗粒运动到b点时速度大小仍为v,方向竖直向下已知颗粒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重力加速度为g,则颗粒从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A.做匀变速运动B.速率先增大后减小C.电势能增加了212mvD.a 点的电势比b 点低2mvq【答案】AC【解析】【详解】A.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电场力是恒力,所以小球做的是匀变速运动故A正确B.由于不知道重力和电场力的大小
17、关系,故无法确定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故B错误-9-C.在平行于电场方向,小球的动能减小量为212kEmv,减小的动能转化为了小球的电势能,所以小球电势能增加了212mv故 C正确D.在平行于电场方向有2102abqUmv,解之得202abmvUq,所以 a 点的电势比b 点低202mvq故 D错误12.如图(a),一长木板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t=0 时,小物块以速度v0滑到长木板上,图(b)为物块与木板运动的v-t图像,图中t1、v0、v1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由此可求得()A.木板的长度B.物块与木板的质量之比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D.从t=0 开始到t1时刻,木板获得的动能【答案】
18、B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v-t与牛顿第二定律综合运用,滑块模型等【详解】A、根据题意只能求出AB的相对位移,不知道B最终停在哪里,无法求出木板的长度,故A不能够求解出;由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求出长木板的加速度为1A1vat,小物块的加速度01B1vva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mgMa,B mgma,解得:101vmMvv,011vvgt,故 B和 C能够求解出;D、木板获得的动能2kA110111EMvmvvv22(),题目 t1、v0、v1 已知,但是M,m不知道,故D不能够求解出13.如图所示,A、B都是重物,A被绕过小滑轮P的细线所悬挂,B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小滑轮P被一-1
19、0-根斜短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点;O是三根细线的结点,bO水平拉着B物体,cO沿竖直方向拉着弹簧;弹簧、细线、小滑轮的重力和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均可忽略,整个装置处于平衡静止状态,g10 m/s2若悬挂小滑轮的斜线OP的张力是 203N,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的弹力为10 N B.重物A的质量为2 kg C.桌面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103N D.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答案】D【解析】【详解】分别以物体A、B 和节点O 及小滑轮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对物体A 有:,对小滑轮有:,联立解得:,所以 B 正确;同时,因是同一根绳子,张力相同,故OP延长线的方向为绳子张角的角平分线,由此
20、可知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0,所以 D错误;节点O 有:,对物体B有:,联立解得弹簧弹力,B物体受力的摩擦力,所以 A、C正确;故本题错误的选项为D14.如图所示为汽车的加速度和车速的倒数1v的关系图象若汽车质量为2103kg,它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且行驶中阻力恒定,最大车速为30 m/s,则()A.汽车所受阻力为2103N B.汽车匀加速所需时间为5 s C.汽车匀加速的加速度为3 m/s2-11-D.汽车在车速为5 m/s 时,功率为6104W【答案】AB【解析】【详解】设汽车的额定功率为P,由图知:汽车的最大速度为30/m s,此时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有Ff,有mmPFvfv;
21、代入得:30Pf当11/10s mv时,22/am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Pfmav,代入得:32 10210Pf由解得:32 10fN,46 10PW,故 A正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2260002000/2/2000Ffamsm sm,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为:10m/sPvF,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5vtsa,故 B正确,C错误;因为5/v 所以此情况下C在传送带上全程减速,由NQ段有:222QCPQvvg Lx()可得vC 6m/s;在 A、B碰撞及与弹簧作用的过程中,则有:0122Cmvmvmvmv共-16-222111122222Cmvmvmv共联立方程可解得:v09m/s,因为v0=3m/s 时物块 C刚好能到达Q点,所以这种情下,A的初速度范围是:3 m/s v09m/s若 C恰能到达最高点,则在最高点有:2vmgmR从 Q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11222QmgRmvmv则得:vQ1102m/s,同理可得A的初速度范围是:03214/s0 mv综上所述所以v0的范围是3 m/s v09m/s 或03214/s0 mv答:(1)PQ的距离 2.25m 和v0的大小 3m/s;(2)若要使C不脱离竖直圆轨道,v0的范围是3 m/s v09m/s 或03214/s0 mv.-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