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学案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学案教学设计.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九年级(下)语文备课组曹刿论战【学习目标】1、目标 1:背诵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意思。2、目标 2:对照课文注释,能理解、疏通文意。3、目标 3:学习本文剪裁详略得当的方法。4、目标4:理清行文思路,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5、目标 5:借助文中简洁的语言及动作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学习重难点】目标3、4【知识链接】1、文学常识:左传又称 春秋左氏传 或 左氏春秋 ,是一部 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所作。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2、:(1)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2)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叙写史实。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3)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如史记。2、写作背景:春秋时期,齐鲁两国邻国。齐国占有今山东中部地区,是较强大的诸候国;鲁国在今山东南部,是较弱小的诸候国。齐襄公荒淫暴虐,他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是怕遭牵累,想出奔他国。公元前 686 年,公子小白出奔莒国(今山东莒县一带);齐国大臣杀了襄公,立公孙无知为国君,公子纠避往鲁班级:小组:姓名:学号:国。第二年,公孙无知被杀,公子白和公子纠都准备回国当国君,鲁国军队护送公子纠回齐
3、国,将要抵达边境地的时候,先期到达齐国的公子小白已经夺得君位,即齐桓公。齐桓公派军队攻打护送公子纠的鲁国军队。鲁军被打败,公子纠被逼死。当是齐桓公刚当上国君,很想显示自已的威风,建立威信,便函以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为借口,于公元前 684 年再次进攻鲁国。鲁国军队出兵抵抗,战于鲁之长勺。【学习过程】(一)活动 1: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给加点的字注音。曹 刿(gu )又何间焉(ji n )肉食者鄙(b)弗敢加也(f)小惠未遍(bi n)小信未孚(f)战于长勺(sh o)下视其辙(zh)登轼而望(sh)望其旗靡(m )彼竭我盈(ji)(y ng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肉食者吃肉的人。这里指
4、当权者(2)又何间焉 参与(3)肉食者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4)何以战凭、靠(5)衣食所安 _ 指安身 _(6)弗_不_敢专独自享有也(7)对曰回答(8)小惠未遍遍及、普遍(9)牺牲玉帛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10)弗敢加也虚夸,夸大(11)必以信实情(12)小信未孚使信服(13)神弗福也 赐福,保佑(14)小大之狱指诉讼事件(15)虽不能察即使明察(16)必以情诚,诚实。这里指诚心(17)忠之属也尽力做好分内的事类(18)公将鼓之击鼓进军(19)齐师败绩 _ 大败_ (20)公将驰之驱车追赶(21)下视其辙车轮碾出的痕迹(22)登轼而望之 车前的横木(23)遂逐齐师追逐(
5、24)既克战胜齐军后既_已经_(25)一鼓作气_鼓起_(26)再而衰_第二次 _(27)彼竭我盈(士气)枯竭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28)难测也推测,估计(29)惧有伏焉埋伏(30)望其旗靡倒下(31)齐师伐我军队左传是按照鲁国纪年顺序编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3.一词多义。(1)故:公问其故原因故克之所以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因此(2)夫:夫战,勇气也发语词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予观夫巴陵胜状那(3)于:战于长勺在告之于帝给万钟于我何加焉对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从(4)以:何以战凭、靠必以分人把必以情 根据、按照(5)之:肉食者谋之代指这件事公与之乘代指曹刿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
6、公将鼓之起补足音节作用公将驰之 _ 代指齐军 _(6)安:衣食所安指安身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7)其:其乡人曰代词,他的公问其故代词,指取胜吾视其辙乱代词,指齐军(8)加:弗敢加也 _虚夸,夸大 _万钟于我何加焉 _益处_(9)请:曹刿请见请求战则请从请允许(10)伐:齐师伐我攻打伐竹取道砍伐4.古今异义。(1)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 为正义事业献身(2)虽不能察古义 即使今义虽然(3)可以一战古义 可以凭借今义表可能或许可(4)再而竭古义第二次今义又(5)大小之狱古义 案件今义监狱(6)肉食者鄙古义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7)弗敢加也古义虚夸,夸大今义增多(8)必以情古义
7、这里指诚心今义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9)齐师伐我古义 军队今义老师(10)又何间焉古义 参与今义隔开(11)衣食所安古义 指安身今义安全,安定5.翻译下列句子。(1)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他的同乡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从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4)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5)
8、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9)公与之乘,战于长勺。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10)公将鼓之。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11)齐师败绩。公将驰之。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1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轧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
9、齐军的队形。(1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耗尽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1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1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轧出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二)(二)活动 2:理清行文思路,理解课文。1.课文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请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形象分析时期曹刿鲁庄公语句
10、形象特点语句形象特点战前、曹刿请见。、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有 爱 国 心与责任感、有 远 见 卓识、有政治远见、“何以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政治上平庸,目光短浅重视、爱护老百姓战时、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非 常 谨慎、稳重。从容镇定、齐人三鼓。公将鼓之。齐师败绩。公将驰之。不懂军事,急躁冒进曰:“可矣。”战后、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糜,故逐之。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三)活动 3:研讨探究。1.从全文来看,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正确的指挥和灵活的战略战术。2、说说课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好在哪里?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略写战争过程。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这样安排详略就能更好地突出中心。4、有人说,鲁庄公是一个昏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课文发表你的看法。不同意。课文开始曹刿请见,鲁庄公接见可看出他为人随和;问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可看出他重视、爱护老百姓;战前和战时他都能听从曹刿的意见,可看出他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综上所述,可见他并不是一个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