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大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达州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大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pdf(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川省达州市 2021 届新高考第四次大联考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探究不同浓度的2,4-D 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中,最佳的观测指标是()A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B2,4-D 溶液的浓度C扦插枝条的生根平均长度D扦插枝条的生根总长度【答案】D【解析】【分析】探究不同浓度的2,4-D 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自变量是2,4-D 的浓度,因变量是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或生根总长度,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2,4-D 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的设置要遵循等量性原则。【详解】探究不同浓度的2,4-D 溶液对插枝生
2、根作用的实验中,观测指标是对因变量的观察,2,4-D 溶液的浓度属于自变量,不是观测指标。不同浓度的2,4-D 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影响不同,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和扦插枝条的生根长度都是自变量影响的结果,都可作为观测指标,但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常用扦插枝条的生根总长度作为最佳的观测指标,综上分析,D 正确,ABC错误。故选 D。2根据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器官为下丘脑,则CO2浓度 A 处低于 B处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 处低于 B 处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 处低于 B处D如果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 处低于 B 处【答案】C【解析】【
3、分析】细胞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饥饿状态下,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而饭后葡萄糖进入肝脏合成肝糖原;肾脏是排泄器官,尿素等代谢废物通过肾脏排出体外;饭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而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降低,胰岛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详解】如果器官为下丘脑,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浓度B 处高于 A 处,A 正确;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因此血糖浓度B处血糖浓度较A 处高,B 正确;如果器官为肾脏,尿素会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因此尿素的浓度B处低于 A 处,C错误;如果器官为胰脏,饭后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B
4、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因此胰岛素浓度B处高于 A 处,D 正确。3 在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同化量是核心概念之一。依据下列食物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草兔狐A草的同化量等于草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B兔的同化量等于兔的呼吸量和兔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D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同化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答案】A【解析】【分析】同化量的含义1.对生产者(一般为绿色植物)来说是指在光合作用中所固定的光能;2.对于消费者(一般为动物)来说,同化量表示消化道吸收的能量,粪便不算在同化量里,但呼吸消耗的能量算,即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呼吸消耗+用于自身生长
5、、发育和繁殖的能量。1对分解者(一般为腐生生物)来说是指从细胞外吸收的能量。【详解】A、草的同化量等于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能量,A 错误;B、兔的同化量包括兔的呼吸量和兔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正确;C、狐粪便中的能量因为来自于兔子,故其中的能量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C正确;D、若时间足够长,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同化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 正确;故选 A。4如果一个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的中部增加了1 个核苷酸对,不可能的后果是()A无法转录出mRNA B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可能减少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增加多个氨基酸D翻译的蛋白质中,增加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答案
6、】A【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碱基对的替换会引起个别密码子改变,碱基对的缺失或增添可能会引起多个密码子改变。2、基因突变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会发生改变,进而以 mRNA 为模板进行的翻译过程中氨基酸序列、种类、数量可能会发生改变。【详解】A、一个基因的中部增加了1 个核苷酸对,但其之前的基因仍可进行转录形成mRNA,A 错误;B、一个基因的中部增加了1 个核苷酸对,可能使转录出的mRNA 上终止密码子前移,导致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减少,B 正确;C、一个基因的中部增加了1 个核苷酸对,可能使转录出的mRNA 上终止密码子后移,导
7、致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增加多个氨基酸,C 正确;D、基因中部增加1 个核苷酸对,使信使RNA 上从增加部位开始向后的密码子都发生改变,从而使合成的蛋白质中,在增加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D 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能正确分析替换、缺失和增添造成的影响,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秸秆焚烧对土壤小动物种群数量的影响,选择山东济宁玉米样地和大豆样地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为某种土壤小动物的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月份火烧后的玉米样地未火烧后的玉米样地火烧后的大豆样地未火烧后的大豆样地05 189
8、181 180 186 06 162 180 221 231 07 152 237 183 273 08 289 472 263 450 09 263 378 310 396 10 300 411 391 400 11 261 304 287 309 12 127 285 228 340 A 78 月份土壤小动物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秸秆焚烧对玉米样地的影响高于大豆样地C秸秆焚烧会提前土壤小动物数量的高峰期D焚烧秸秆会改变农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结合表格数据,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分析表格数据:未火烧后的玉米样地中,该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数量在8 月份达到最
9、大值,而火烧后的玉米样地中,该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数量在10 月份才达到最大值;同样,未火烧后的大豆样地中,该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数量在8 月份达到最大值,而火烧后的大豆样地中,该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数量在10 月份才达到最大值。这说明秸秆焚烧会推迟土壤小动物数量的高峰期。【详解】A、78 月份土壤小动物的数量急剧增加,则78 月份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 正确;B、火烧后玉米样地的土壤小动物减少率高于火烧后大豆样地,则秸秆焚烧对玉米样地的影响高于大豆样地,B 正确;C、由表格数据可知,秸秆焚烧会延迟土壤小动物数量的高峰期,C错误;D、焚烧秸秆属于人类活动,会改变农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 正确。故选
10、 C。6下列图1 为 ATP的结构图,图2 为 ATP与 ADP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 1 中的 a 表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B图 2 进行 过程释放的能量来自图1 中 c 键的断裂C线粒体内膜上镶嵌有图2 进行 过程所需要的酶D植物根细胞吸收K+需要图 2 的 过程提供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1 为 ATP 的结构图,其中A 表示腺嘌呤,五边形表示核糖,P表示磷酸,则a 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 的基本单位之一),b、c 都表示高能磷酸键,其中c 比较活跃,容易断裂和重新形成。图2 为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示意图,其中 过程表示ATP的水
11、解,过程表示ATP的合成。【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 中的a 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 错误;B、图2 中 过程表示的ATP的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图1 中 c 键的断裂,B 正确;C、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会产生大量的ATP,因此该膜上镶嵌有图2 进行 过程所需要的酶,C正确;D、植物根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ATP水解(图2 的 过程)供能,D 正确。故选 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ATP的结构简式及其与ADP的相互转化的相关知识点,准确判断图1 中各个字母的含义,注意ATP分子中五碳糖的种类,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7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甲病为
12、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如果-6 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则图中-2 与-3 结婚生一对同卵双胞胎,两个孩子都患病的概率是5/8 C-5 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控制乙病的基因和正常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如果通过抽取血液来获得基因样本,则检测的是血液中白细胞和血小板中的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1和 2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2),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甲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已知甲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所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5和 6都患乙病,但他们有一个不患甲病的女儿(3),即“有
13、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所以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5个体由于父亲患甲病(aa),本人不换甲病,所以甲病基因型是Aa,本人患乙病,但生下了不换乙病的孩子,所以其基因型是(Bb),所以本人基因型是AaBb。【详解】A、根据分析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 正确;B、如果 6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患有乙病,但孩子有不患乙病,所以基因型为AABb,又 5个体基因型为 AaBb,则三代 3 号是 1/2Aabb,1/2AAbb,与 2号患有甲病基因型是aa,父亲不换乙病(bb),本人患乙病,所以其基因型Bb,2号基因型是aaBb因此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1/21/2=1/4,患
14、乙病概率为1/2,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2+1/4-1/21/4=5/8,由于同卵双胞胎基因型相同,可当一个胎儿看待,故生一对同卵双胞胎,两个孩子都得病的概率是5/8,B正确;C、5个体基因型为AaBb,形成生殖细胞时控制乙病的基因和正常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正确;D、如果通过抽取血液来获得基因样本,因血小板中无细胞核,则检测的是血液中白细胞中的基因,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作为一个选择题,只需看D 答案,明确血小板没有细胞核,所以不能作为基因检测的样本,但如果要计算 B 选项,需要考生分析出遗传病的传递方式,在分析基因型计算概率,难度极大。8科
15、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 时,造成曲线和 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b 时,造成曲线和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C光照强度为ac,曲线、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ab,曲线 、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曲线 和的自变量为CO2浓度不同,因此光照强度为a 时,造成曲
16、线和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 CO2浓度不同,A 正确;曲线 和的自变量为温度不同,所以光照强度为b 时,造成曲线 和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B 正确;光照强度为ac,曲线 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C错误;光照强度为ab,曲线、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 正确。【点睛】图中涉及自变量较多,可依题意分别明辨曲线和 的自变量为温度、曲线 和的自变量为CO2浓度等。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并围绕“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9如图表示科研人员研究温度对番茄茎生长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昼夜温差越大
17、,对番茄茎的生长越有利B在昼夜温差为6时,番茄茎的生长最快C昼夜温差存在可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D在昼夜温度相同条件下,番茄茎生长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研究的是温度对番茄茎生长速率的影响,日温为26 时,在一定范围内(520),随着夜温的升高,茎的生长速率加快,超过该范围后,随着夜温的升高,茎的生长速率减慢。【详解】A、由图可知,日温为26时,夜温越低,昼夜温差越大,此时番茄茎的生长速率减小,故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茎的生长越不利,A 错误;B、在日温为26、夜温为20时,昼夜温差为6,此时番茄茎的生长速率最大,生长速度最快,B 正确;C、昼夜温差存在可减
18、少夜晚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正确;D、分析曲线图,在昼夜温度相同条件下,一定温度范围内番茄茎生长随温度升高而加快,D 正确。故选 A。1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群都向适应无机环境的方向进化就是共同进化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变异的方向C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在发生进化D精明捕食者是指捕食者对猎物不造成过度捕食,能保持其食物源【答案】D【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
19、致新物种形成。【详解】A、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A 错误;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进化的方向,不能反映变异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B 错误;C、生物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可说明生物在发生进化,C 错误;D、精明捕食者是指捕食者在进化过程中能够形成自我约束能力,对猎物不造成过度捕食,能保持其食物源,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1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内质网的囊腔和细管连成一个整体B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20、合成的蛋白质均运输到高尔基体C溶酶体是所有植物细胞消化细胞内碎渣的重要场所D刚分裂形成的植物细胞有很多个分散的小液泡【答案】A【解析】【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
21、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内质网是囊腔和细管连成的一个整体,A 正确;B、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会运输到高尔基体及细胞的其他部位,B 错误;C、溶酶体是某些植物
22、细胞消化细胞内碎渣的重要场所,C 错误;D、刚分裂形成的植物细胞只有很少几个分散的小液泡,D错误。故选 A。12人体大脑皮层形成味觉离不开口腔细胞味觉受体蛋白与味物质的结合,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的W 区受损伤,患者无法形成味觉B味觉的形成需要功能正常、结构完整的反射弧C形成味觉与相关神经元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有关D信号分子与味觉细胞膜上受体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行性【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口腔细胞味觉受体属于味觉感受器,其兴奋经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形成味觉。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大脑皮层的W 区属于言语区,其受损伤,患者无法写字,A 错误。B.味觉的形成需要
23、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参与,不需要结构完整的反射弧,B 错误。C.形成味觉与相关神经元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有关,C正确。D.信号分子与味觉细胞膜上受体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文需要识记反射弧的组成,反射的含义。13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DNA 是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B核酸分子中每个五碳糖连接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RNA 具有传递遗传信息、转运和催化等功能D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24、脱氧核糖核苷酸,1 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1 分子磷酸,1 分子碱基和1 分子脱氧核糖组成;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1 分子核糖核苷酸由1 分子磷酸、1 分子碱基和1 分子核糖组成。【详解】A、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A 正确;B、核酸分子末端的五碳糖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B 错误;C、RNA 具有传递遗传信息(病毒RNA)、转运(tRNA 转运氨基酸)和催化(RNA 酶)等功能,C 正确;D、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可能由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导致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D 正确。故选 B。14从生长状况相同的一些胚芽鞘上分别对应截取三种切段即S1、S
25、2和 S3,然后把这三种切段分别放在不含 IAA 和赤霉素、含赤霉素、含IAA 三种相同浓度的溶液中,培养3 天后,测量切段长度,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从幼根获取相应切段进行处理,结果与上图一致B实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对切段伸长具有两重性C该浓度IAA 对切段 S2的促进生长作用低于切段S3D该实验结果可证明赤霉素和IAA 共同作用促进伸长效果更好【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S1为胚芽鞘尖端,具有分裂能力,S3段为成熟组织,不具有分裂能力。柱状图:与对照组相比,赤霉素促进切段S1的生长,IAA 抑制切段S1的生长;赤霉素明显促进S2的生长,而对于S3的促进生长的效果不太明显;IA
26、A 对 S3的促进生长的效果比赤霉素要强,即S2切段对于赤霉素的敏感性要高于切段S3的细胞,而S2切段对于生长素的敏感性要低于切段S3的细胞。【详解】A、由于根和芽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因此若从幼根获取相应切段进行处理,结果与上图有所不同,A错误;B、图中三个实验结果中赤霉素对切段伸长都是促进作用,没有体现出两重性,B 错误;C、据图可知该浓度IAA 对切段 S2的促进生长作用低于切段S3,C正确;D、由于缺少赤霉素和IAA 共同作用的实验组,因此无法得出“赤霉素和IAA 共同作用促进伸长效果更好”的结论,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的作用及相应的实验设计,解题关键是对题图的
27、分析:先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再分析坐标图中各柱形的变化规律,结合教材的知识点,分析各选项。15将分裂旺盛的动物细胞阻断在G1/S 期交界处,更换培养液使其恢复分裂能力,从而使所有细胞的分裂同步化,之后每隔2h 取样一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DNA 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用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形成,进而把分裂阻断在G1/S 交界处B据图判断,该动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时长大约为24h C细胞中DNA 含量加倍的同时,染色体组的数量也会加倍D据图判断,在24h 时细胞分裂出现明显的非同步化【答案】D【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 的复
28、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DNA 变化:间期加倍(2N 4N),末期还原(2N);(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 0),存在时数目同DNA。【详解】A、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将分裂阻断在分裂前期,A 错误;B、据图判断,该动
29、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时长大约为2h,B 错误;C、细胞中 DNA 含量加倍发生在间期,此时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则染色体组数加倍也发生在后期,C 错误;D、据图判断,在24h 时细胞分裂出现明显的非同步化,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含量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6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荧光标记技术,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C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
30、行采集、调查D盐酸可用于催化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水解【答案】B【解析】【分析】盐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和淀粉分解;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详解】A、通过荧光标记技术,可以判断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A 正确;B、预实验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不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B错误;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C正确;D、盐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和淀粉分解,D 正确。故选 B。17下
31、列关于葡萄酒、葡萄醋、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葡萄酒、葡萄醋和腐乳制作的全过程中,都要严格灭菌B葡萄酒、葡萄醋发酵过程中温度分别控制在18-25、30-35C腐乳制作过程中,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20%左右D泡菜制作过程中易形成致癌物质亚硝酸盐【答案】B【解析】【分析】制作葡萄酒所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的最适宜温度是20左右;制作葡萄醋所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的最适宜温度是3035;制作泡菜所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最适宜温度是2830;制作腐乳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是毛霉,毛霉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1518。【详解】A、在家庭制作葡萄酒、葡萄醋和腐乳制作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严
32、格的灭菌,A错误;B、果酒的适宜发酵温度是18-25;果醋发酵的适宜温度是30-35,B 正确;C、腐乳制作过程中,卤汤中的酒的含量在12%左右,C 错误;D、泡菜制作过程中易形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是当人体摄入量过多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为亚硝胺,后者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D 错误。故选 B。18新型冠状肺炎病毒(COVID-19)是单链 RNA 病毒,主要侵染人体肺泡细胞,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 COVID-19侵染过程与肺炎双球菌侵染小鼠肺泡过程相似BCOVID-19和 R 型肺炎双球菌侵染人体肺泡都导致人患肺炎CCOVID-19疫苗
33、难研发是因为其结构内单链RNA易发生变异D COVID-19和与疯牛病病毒组成成分相似【答案】C【解析】【分析】肺炎双球菌有光滑型(S型)和粗糙型(R 型)两种类型。其中S型细菌外面有由多糖类的荚膜,有致病性,其菌落是光滑的;R 型细菌外面没有荚膜,无致病性,其菌落是粗糙的。在众多的肺炎双球菌菌株中,光滑型菌株(S型菌)是唯一能够引起小鼠患败血症且能引起人类患肺炎的类型。当细菌进入人或动物体后,由于自身免疫的存在,都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消灭。但是由于S型细菌有荚膜,当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因为有荚膜的保护,就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迅速增殖、扩散,引起机体发生疾病。COVID-19是病毒,要
34、依赖于宿主细胞才能存活,将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后,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增殖,最后将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寻找新的寄主。【详解】A、COVID-19是病毒,要依赖于宿主细胞才能存活,肺炎双球菌是细菌,能独立存活,且其荚膜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使其在人体内大量繁殖,因此它们的侵染过程不同,A错误;B、R 型肺炎双球菌无致病力,不会使人患肺炎,B错误;C、单链RNA 不稳定,易发生变异,C正确;D、COVID-19的成分是RNA 和蛋白质,疯牛病病毒的成分为蛋白质,D 错误。故选 C。19下列生产实践活动中,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的是()A 2,4-D 用于促进扦插枝条生根B脱落酸用于打破种子
35、休眠C乙烯用于苹果果实催熟D细胞分裂素用于蔬菜保鲜【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因此2,4-D 可用于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A 正确;B、脱落酸能促进种子的休眠或抑制种子的萌发,B错误;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因此乙烯可用于苹果果实的催熟,C正确;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因此可用于蔬菜保鲜,D 正确。故选 B。【点睛】五大类植物激素的比较: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
36、存在于植物体内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抑制细胞分裂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2010 月 3 日,“一带一路 七彩云南 活力蒙自”2019 蒙自国际马拉松在红河州蒙自市成功举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比赛过程中,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B内环境中丙酮酸氧化分解为体温的维持提供热能C跑时产生的CO2和乳酸导致内环境的pH 明显下降D赛跑过程中运动员散热的主要途径之是汗腺分泌量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体温恒定的调节体
37、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活细胞是代谢的主要场所。【详解】A、比赛过程中,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A 错误;B、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B错误;C、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奔跑时产生的CO2和乳酸不会导致内环境的pH 明显下降,C 错误;D、热量的散失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D 正确。故选 D。21在 ATPADP 循环及与其相关的生化反应中,不会发生()A靠近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能量BATP水解所产生的能量用于吸
38、能反应C由 ADP生成 ATP时产生水分子D放能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用于ATP的合成【答案】A【解析】【分析】ATP被称为生物体的“能量通货”,中文名称为腺苷三磷酸。细胞中能生成ATP的反应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细胞中会消耗ATP的反应有光合作用和其它各项生命活动。ATP不仅是细胞中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的纽带,更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ATP在细胞中易于再生,因此可以作为源源不断的能源,ATP是细胞中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所含能量不多,易于转化。ATP在 ATP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ADP 和 Pi,为其它反应提供能量;ADP 和 Pi 在 ATP合成酶的作用下脱水形成ATP,其它形式的能量贮存在ATP
39、中。ATP的合成本身是个吸能反应。【详解】A、ATP中远离 A 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被水解放出能量,也容易通过脱水合成反应重新形成,从而发生ATP-ADP循环,A符合题意;B、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ATP水解所产生的能量用于吸能反应,如肌肉收缩,B 不符合题意;C、由 ADP生成 ATP属于合成生物大分子的反应,需要脱水,C不符合题意;D、放能反应释放的能量有的用于ATP合成,有的以热能形式散失,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22某研究小组进行某植物的栽培试验,图1 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光合曲线和黑暗条件下的呼吸曲线;图 2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24h 测定
40、的温室内CO2浓度以及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 1 中,当温度达到55时,植物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失活B6h 时,图 2 叶肉细胞产生 H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等C18h 时,图 2 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O2量大于线粒体消耗的O2量D该植株在进行光合作用且吸收CO2的量为 0 时,在两图中的描述点共有4 个【答案】D【解析】【详解】A、图 1 中的虚线始终为二氧化碳的释放,因此表示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而实线会低于0,因此表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图中看出,当温度达到55时,光合作用不再吸收二氧化碳,只剩下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的曲线,表
41、示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A 正确;B、分析图2 可知,6h 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为0,此时密闭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最大值,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合成作用强度相等,因此叶肉细胞产生H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等,B 正确;C、分析图2 可知,18 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等于0,说明此时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有氧呼吸的强度。因为植株的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所以植株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产生的O2 量就必须大于线粒体消耗的 O2 量,这样才能保证非叶肉细胞的O2 供应,而使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有氧呼吸的强度,C正确;D、图 2 中当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净光合速率为0,处于室
42、内二氧化碳浓度曲线的拐点,因此图2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2 个,图 1 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的温度条件是40,共 3个,D 错误。故选 D。23图为某种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已知 1、1 和 4 都是纯合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2 和4 一定都是纯合子B 3 和4 为杂合子的概率不同C1 和2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7/12 D 1 和2 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64【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图示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用 A、a 表示),则-1 和-3 的基因型均为 a
43、a,-2、-3、-4、-5 的基因型均为Aa,-3 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详解】2 和4 都可能是纯合子AA 或杂合子Aa,A 错误;由于父亲是患者aa,所以 3 和4 都肯定为杂合子Aa,B错误;已知 1、1 和4 都是纯合子AA,且-2、-3、-4 的基因型均为Aa,-3 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则 1 是杂合子Aa 的概率=1/21/2=1/4,2 是杂合子Aa 的概率=2/31/2=1/3,因此 1 和 2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1/41/3+3/42/3=7/12,C 正确;1 和2 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1/41/31/4=1/48,D 错误。【点睛
44、】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实质,能够根据遗传方式和表现型写出遗传图谱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结合题干要求进行相关的计算。24下图甲、乙、丙、丁为细胞内某些结构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单层膜结构,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分拣和转运B乙中至少含四种色素,分布在其内膜和类囊体膜上C丙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核糖体,可以合成部分自身所需的蛋白质D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助于某些物质出入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是高尔基体,乙是叶绿体,丙是线粒体,丁的一侧有糖蛋白,是细胞膜。【详解】A、甲是高尔基体,具有单层膜,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分拣和转运,A 正确;B、乙是叶绿体,含有的色素分布在类囊
45、体膜上,B错误;C、丙是线粒体,含有少量的DNA 和核糖体,可以合成部分自身所需的蛋白质,C正确;D、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助于某些物质出入细胞,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种类和作用,解题关键是根据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分析图中各细胞器的种类及相应的功能,识记细胞膜的结构和结构特点。25苹果醋是以苹果为原料经甲乙两个阶段发酵而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阶段的发酵温度低于乙阶段的发酵温度B过程 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进行,在线粒体进行C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乙过程需要在无氧条件下完成D产物乙醇与重铬酸甲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答案】C【解析】【分析】据
46、图分析,图示为以苹果为原料经甲乙两个阶段发酵形成苹果醋的过程,其中甲阶段为酒精发酵,乙阶段为醋酸发酵;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详解】A、图中甲阶段为酒精发酵,乙阶段为醋酸发酵,酒精发酵的温度低于醋酸发酵,A 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过程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进行,在线粒体进行,B正确;C、醋酸杆菌为好氧菌,因此乙过程需要在有氧条件下完成,C错误;D、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酒精)与重铬酸甲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D 正确。故选 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
47、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实验一将A、B 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 浓度,结果如下图中1 所示。实验二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量A、B 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 释放量,结果如图2 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对比 A、B 两种植物,在低CO2浓度时,固定CO2 能力较弱的是 _。(2)实验一中,若在第5min 时,光照强度突然降低,A 植物的 C3含量在短
48、时间内将_。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klx(aXb),每日光照12 小时,一昼夜后B 植物的干重将_。(3)当实验一从开始经过10 min 时,B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A 植物 _,原因是 _。【答案】A 增加减少多植物 A 和 B 净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的量相同,但植物B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更多,而植物制造有机物的量=植物净光合产量+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解析】【分析】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图1 中密闭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是由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所致,分析题图曲线可知,与A 植物相比,B植物的密闭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更低,说明B 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低浓度二氧
49、化碳。1、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需要光照,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升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大,分析图 1 可知,纵轴表示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因此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植物A 的光的饱和点较低,植物B光的饱和点高,因此A 植物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弱光,可能是阴生植物,B 可能是阳生植物。【详解】(1)分析题图可知,与A 植物相比,B 植物的密闭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更低,说明A 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更弱。(1)突然降低光照强度,使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C3的还原速率减慢,但C3的合成速率不变,因此短时间内A 植物的C3含量增加。光照强度为a 时,植物B 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
50、光合作用强度,光照强度为 b 时,植物B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是1,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如果植物B处于 b 点光照条件下11小时,一昼夜中有机物既不增加,也不减少,若是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klx(axb),每日光照11 小时,一昼夜中B植物的干重将减少。(3)分析图1 可知,10 分钟时,植物A 和植物 B 小室中二氧化碳的减少量相同都是0.8mmol,植物净光合产量相同,但是分析图1可知,植物 A是呼吸作用强度是1mg/m1 h,植物 B的呼吸作用强度是1mg/m1 h,植物制造有机物的量=植物净光合产量+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因此 B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 A 植物多。【点睛】对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