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21届新高考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2021届新高考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江西省上饶市 2021 届新高考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二倍体植物的一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中细胞正在发生DNA 的复制,此前有RNA 聚合酶、DNA 解旋酶等物质的合成B 中的细胞正在发生基因重组,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连着两极发出的纺锤丝C 中每个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遗传信息可能有差异D 中每个细胞的DNA 含量相同,都含有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全套基因【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散乱分布
2、,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且部分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中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产生两个子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中产生了四个子细胞核,且出现了核膜,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而DNA 的复制发生在间期,A 错误;B、中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别移向了细胞的两极,此时已经完成了基因重组,B 错误;C、中的每个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由于 前期的细胞中发生过交叉互换,所以该时期的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遗传信息可能有差异,C正确;D、中每个细胞的核DN
3、A 含量相同,但是细胞质DNA 含量不一定相同,D 错误。故选 C。【点睛】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HIV 感染某个T 细胞后,会强迫T细胞表面的细胞膜形成小囊膜,作为自己的藏身
4、之所,囊膜会经历一个被称为“出芽繁殖”的过程,从这个T细胞断开感染其他T细胞,该过程涉及一种名叫Gag 的 HIV 复合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HIV感染其他T细胞的过程与细胞识别以及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若能阻止Gag 蛋白在体内的积累可能会抑制HIV 的传播繁殖CHIV 的增殖依赖于T细胞内的能量及物质D HIV 感染初期机体免疫能力下降,T 细胞数量持续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HIV 是一种病毒,它专一性寄生在T细胞内,利用T 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和核酸,以繁殖其下一代。结合题干信息分析可知,HIV感染 T 细胞,需要T 细胞的细胞膜形成一个囊泡将其包裹隐藏,再经
5、过一些系列的增殖过程,最后通过“出芽繁殖”的方式脱离T 细胞,但这一过程需要一种叫Gag的蛋白协助。人体感染HIV 初期,T 细胞反而会大量增殖,机体免疫能力会增强,但一旦HIV 隐藏后,需等到其大量繁殖并感染大量T 细胞,机体的免疫力才会遭到严重破坏,此时感染者就会出现各种感染或肿瘤等并发症,直至死亡。【详解】A、HIV感染 T 细胞的过程与细胞的识别有关,囊泡的出现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A 正确;B、HIV 感染其他T 细胞与 Gag蛋白有关,因此若能阻止Gag蛋白在体内的积累就可能会抑制HIV 的传播繁殖,B 正确;C、HIV 必须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增殖,该过程依赖于T细胞内的能量及物质,
6、C正确;D、HIV 感染初期,为抵抗病原体的感染,机体免疫力增强,T 细胞数量增多,D 错误。故选 D。【点睛】易错选项D,不清楚机体从感染HIV 开始到死亡期间内机体内HIV 浓度的变化以及对应的T细胞数量变化规律。HIV 浓度的变化:急剧增大,再减少,之后逐渐增大。T 细胞数量变化:先增多,后逐渐减少。3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果醋制作醋
7、酸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A 错误;B、果酒制成果醋温度要升高,还要不断地通入氧气,B 错误;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才能将蛋白质水解,提高利用价值,C正确;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增加盐量,D 错误。故选 C。4将鸡肉瘤的无细胞提取液注射到健康鸡体内,会诱发新的肉瘤(癌细胞),研究发现引起肉瘤的是Rous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取液中的Rous病毒属于化学致癌因子B肉瘤细胞因表面的糖蛋白增加而易于转移C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D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Rous病毒属于病毒致癌因子,使原癌基
8、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详解】A、鸡肉瘤的无细胞提取液中有Rous病毒,Rous病毒是病毒致癌因子,A 错误;B、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扩散和转移,B错误;C、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C错误;D、肉瘤细胞属于癌细胞,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 正确。故选 D。【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细胞癌变有关知识,包括: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致癌因子、癌变的机理。5下图为某一家人的族谱
9、图,其中甲、乙、丙、丁及戊的血型未知。下列关于甲戊所有可能的血型叙述(控制血型的基因为A、B、i,它们都是等位基因,A 型的基因型为 AA或Ai,B 型的基因型为BB或Bi,O 型的基因型为ii,AB 型的基因型为AB),其中叙述最准确的是()A甲可能的血型为两种:O 型、B 型B乙可能的血型为一种:O 型C丙可能的血型为一种:A 型D丁可能的血型为两种:O 型、B型【答案】C【解析】【分析】人类的 ABO 血型是受IA,IB和 i 三个复等位基因所控制的。IA和 IB对 i 基因均为显性,IA和 IB为并显性关系,即两者同时存在时,能表现各自作用。A型血型有两种基因型IAIA和 IAi,B型
10、血型有两种基因型IBIB和 IBi,AB 型为 IAIB,O 型为 ii。【详解】A 型(IAIA和 IAi)和 A 型(IAIA和 IAi)的子代可能为A 型(IAIA和 IAi)或 O 型(ii),丙和丁的后代为AB 型,说明丙只能为A 型(IAIA和 IAi),不能为O 型,而丁可能为B 型(IBIB和 IBi)或 AB 型(IAIB),不可能是O型。乙为 A 型(IAIA和 IAi)或 O 型(ii),其儿子为A 型,只要甲不是IBIB以及甲和乙不同时是O 型或甲是IBi 同时乙是O 型,甲其它情况的血型均可以和乙生出A 型儿子,所以甲可能的血型是A 型、B 型、O 型和 AB 型,综
11、上分析,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6某同学用小球做孟德尔定律的模拟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该同学操作如下:从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小球的字母;从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小球的字母;将操作 过程中的小球字母组合并记录。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操作过程 和 均模拟了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过程B操作 过程模拟了F1自交产生F2 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C和桶内的小球总数相等,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也相等D重复 300 次,操作 理论上会出现四种字母组合,且每种约占1/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小桶中
12、小球上的字母代表一对等位基因A、a,小桶中小球上的字母代表一对等位基因B、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两个小桶中随机取一个小球模拟的是基因的分离定律,而将两个小桶中取的小球组合到一起,模拟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两个小桶中的两种小球代表了等位基因,操作过程 和 都从各个小桶中随机取一个小球,模拟的是 F1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过程,A 正确;B、操作 过程将两个小桶随机取的小球组合到一起,模拟的是F1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机结合的过程,B错误;C、两只小桶内小球总数量要相等,每只小
13、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也要相等,C正确;D、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因此重复300 次,操作 理论上会出现四种字母组合,且每种约占1/4,D 正确。故选 B。7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 和 AAbb 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2,该种群的每种基因型中雄雌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A 5/8 B5/9 C13/16 D13/18【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应选用配子法来计算基因型概率。在开始审题的时候看到有两对等位基因,但是由于亲本均为bb,因此只要考虑Aa 和 AA 这一
14、对基因,此时应选择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题。【详解】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 和 AAbb,分析基因型可知只要考虑A 与 a这一对相对性状个体间的自由交配(因为两个亲本都是bb,后代也全为bb)。据题意无论雌性或雄性,都有Aa 和 AA 两种类型,Aa:AA=1:2,这样亲本AA 占 2/3、Aa 占 1/3,这样亲本产生的配子中A 占 1/31/2+2/3=5/1,a 占 1/1无论雌、雄均有这两种,均为这样的比例,因此后代AA 的概率为5/15/1=25/31,aa 的概率为1/11/1=1/31,Aa 的概率25/1 1/1=10/31,因此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2
15、5/31+1/31=13/18。故选 D。8某昆虫(XY型)的红眼与白眼、裂翅与正常翅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某种配子致死现象。一对红眼裂翅雌雄个体交配,得到的 F1表现型及数目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红眼裂翅红眼正常翅白眼裂翅白眼正常翅雌性个体(只)179 0 60 0 雄性个体(只)31 29 32 31 A控制眼色遗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F1红眼裂翅雌性个体有2 种基因型C亲代产生的AY型配子致死D F1中红眼裂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纯合红眼裂翅雌性占18【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表格:雌性中红眼:白眼=179:60=3:1,裂
16、翅:正常翅=1:0;雄性中红眼:白眼=(31+29):(32+31)=1:1,裂翅:正常翅=(31+32):(29+31)=1:1;由题意知:两对等位基因只有一对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对于眼色来说,亲本都为红眼,子代雌雄个体都出现白眼,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比例不同,可能是因为某种配子致死,导致雄性红眼个体减少导致;对于翅形来说:亲本都为裂翅,而正常翅只在雄性中出现,说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裂翅为显性性状,由此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详解】A、由分析可知:由于裂翅雌雄个体交配,F1雌性个体中只有裂翅,雄性个体中既有裂翅又有正常翅,故控制翅形(B
17、、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 错误;B、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将两对性状分开来看,则对于眼色来说F1红眼有 AA 和 Aa 两种基因型,对于翅型来说,F1裂翅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共有XBXB、XBXb两种基因型,因此F1红眼裂翅雌性个体有 22=4种基因型,B 错误;C、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假设不存在配子致死,则有雌性中:红眼裂翅:白眼裂翅=3:1,雄性中:红眼裂翅:红眼正常翅:白眼裂翅:白眼正常翅=3:1:3:1,即(3:1)(1:1),而表格数据可知,雌性中:红眼裂翅:白眼裂翅=3:1,雄性中:红眼裂翅:红眼正常翅:白眼裂翅:白眼正常翅=1:1:1:1
18、,即(1:1)(1:1),说明雄果蝇产生的含Y的配子致死,同时由于红眼:白眼由3:1 变成 1:1,说明含 A 的配子致死,故推测AY的配子致死,C正确;D、F1中所有红眼裂翅雌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6AAXBXB、1/6AAXBXb、2/6AaXBXB、2/6AaXBXb,F1中所有红眼裂翅雄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让 F1随机交配,采用配子法,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6/12AXB、2/12AXb、3/12aXB、1/12aXb,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XB、1/3aXB、1/3aY,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中纯合红眼裂翅雌性(AAXBXB)个体的比例为6/121/3=1/6,D 错
19、误。故选 C。9瘦肉精是一种可以用来提高瘦肉率的药物,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脂肪合成、促进脂肪分解和转化、促进蛋白质合成、实现动物营养再分配。据此推测,瘦肉精对细胞器的作用可能是()A使高尔基体的活动加强,使溶酶体的活动减弱B使高尔基体的活动减弱,使溶酶体的活动加强C使核糖体的活动加强,使某些内质网的活动减弱D使核糖体的活动减弱,使某些内质网的活动加强【答案】C【解析】【分析】1.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
20、。1内质网与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有关,也是脂质合成的“车间”;2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被称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3高尔基体本身不能合成蛋白质,但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详解】A、由分析可知,高尔基体、溶酶体与瘦肉精的作用机理无关,A 错误;B、同理,高尔基体、溶酶体与瘦肉精的作用机理无关,B 错误;C、结合瘦肉精的作用机理可知,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因此核糖体的活动加强;脂肪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而瘦肉精能够抑制脂肪合成,因此某些内质网的活动减弱,C正确;D、同理分析可知,瘦肉精会使核糖体的活动加强,使某些内质网的活动减
21、弱,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结合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的作用机理,考查了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知识,熟知相关细胞器的分布和功能并能再结合瘦肉精的作用机理来分析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0月季花不仅是我国原产品种,更是北京市市花,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在世界上被誉为花中皇后,经过一百多年创造了两万多个园艺品种,这体现了()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群落多样性【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详解】一般所指的遗传多样性是
22、指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即种内个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总和。因此,经过一百多年创造了两万多个月季园艺品种(并没有体现形成不同物种),体现了遗传多样性。综上分析,A 正确,BCD错误。故选 A。11下列有关家庭制作苹果醋的操作错误的是()A选取成熟度高的苹果洗净榨汁B向苹果汁中加入适量蔗糖和抗生素C碗中加少量米酒敞口静置,取表面菌膜D醋酸发酵阶段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搅拌【答案】B【解析】【分析】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A、苹果
23、醋制作时原料应选用新鲜、成熟度好的苹果,A 正确;B、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若加入抗生素会杀死发酵菌,B 错误;C、碗中加少量米酒敞口静置,为醋酸菌营造有氧环境,使其进行醋酸发酵,此后可取表面菌膜作为菌种,C 正确;D、醋酸杆菌为好氧型菌,进行有氧呼吸,故醋酸发酵阶段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搅拌以营造有氧环境,D 正确。故选 B。【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果醋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2某同学尝试用苔藓叶片开展“观察质壁分离”活动。叙述错误的是()A苔藓叶肉细胞有叶绿体,液泡中不含色素,不能作为实验材料B制片过程:取载玻片滴清水 浸
24、入叶片 盖盖玻片C细胞液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出现不同程度收缩D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答案】A【解析】【分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苔藓叶片只由一层细胞构成,便于制作装片,且叶绿体的绿色使得无色的原生质层容易被观
25、察到,因此含叶绿体的叶肉细胞是理想的实验材料,A 错误;B、制片过程依次是取载玻片滴清水 浸入叶片 盖盖玻片,B 正确;C、质壁分离时细胞液水分外流,细胞壁收缩少,原生质层收缩大,C 正确;D、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失水,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吸水能力增大,D 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了质壁分离和复原有关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3下图所示为某种多倍体的培育过程,下列有关这一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物种 a 和物种 b 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B杂种植物细胞内的染色体来自不同物种
26、,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C图示多倍体的形成过程中,既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也发生了基因重组D图示杂种植物的形成,说明物种a 和物种 b 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多倍体育种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A 错误;杂种植物细胞内的染色体来自不同物种,但可能含同源染色体,例如: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的三倍体西瓜,B 错误;图示多倍体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有性杂交、染色体加倍,因此既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也发生了基因重组,C正确;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图示杂
27、种植物是不育的,说明物种a 和物种 b 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 错误。14某线性DNA 分子含有5000 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酶a 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酶b 切割,得到的 DNA 片段大小如下表。在该DNA 分子中,酶与b 酶的识别序列分别有()a 酶切割产物(bp)b 酶再次切割产物(bp)2100;1400;1000;500 1900;200;800;600;1000;500 A 3 个和 2 个B2 个和 2 个C3 个和 3 个D2 个和 3 个【答案】A【解析】【分析】可以画两条线代表5000 个碱基对的DNA 分子,a 酶切割后出现4 段,肯定是有3 个识别位点,b 酶可
28、以把 a 酶切割的前两段又切成四段,说明b 酶有 2 个切割位点。【详解】表格中看出a 酶可以把原有DNA 切成 4 段,说明有该DNA 分子上有3 个切口,即 a酶的识别序列有3 个;b 酶把大小是2100 的 DNA 切成大小分别为1900 和 200 两个片段,再把大小是1400 的 DNA 切成大小分别为 800 和 600 两个片段,说明b 酶在该 DNA 分子上有2 个切口,即b 酶的识别序列有2 个,A 正确。故选 A。15在下列细胞中,有氧呼吸的场所有别于其他细胞的是A醋酸菌细胞B酵母菌细胞C叶肉细胞D肝脏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
29、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据此答题。【详解】根据题意分析,选项中的四种生物中,醋酸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其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质膜;而酵母菌细胞、叶肉细胞和肝脏细胞都属于真核细胞,它们的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故选 A。16科研人员调查了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首次测得的种群数量为N0,第 t 年测得的种群数量为Nt,如图表示Nt/N0的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N3即为 k/2 B图中 a 值大于 1 C图中 N1/N0代表种群增长速率D图中第6 年,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答案】D【解析】【分析
30、】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Nt/N0值的内涵,即:Nt/N0=1 时,该种群的数量不变,Nt/N01 时,该种群的数量增加。在此基础上,分析曲线图中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曲线的变化趋势,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的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详解】A、k/2 为 ab/2,但不一定就是N3的值,A 错误;B、a 时 Nt=N0,所以图中a 表示的值为1,B 错误;C、图中(N1-N0)/单位时间代表种群增长速率,C错误;D、1-6 年 Nt/N01,种群的数量增加,在第6 年后 Nt/N0的比值不变,此时该种群的数量已经达到环境容纳量,D 正确。故选 D。
31、17科学家从发绿色荧光的海蜇体内获得一段DNA 片段,并将其导入到小鼠的受精卵中,培育出了发绿色荧光的小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受精卵开始分裂与结束分裂时相比物质运输效率更低B该 DNA 片段复制时脱氧核苷酸是通过碱基配对连接的C小鼠体内的荧光蛋白与海蜇荧光蛋白的氨基酸顺序不同D该基因翻译时,多个核糖体能提高每条肤链的合成速率【答案】A【解析】【分析】1、分裂间期开始时,细胞体积略微增大,进行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该 DNA 片段复制时子链上的脱氧核苷酸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的。3、不同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故同一个基因,在不同生物体内表达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相同。4、在蛋白质
32、合成过程中,同一条mRNA 分子能够同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合成若干条蛋白质多肽链,结合在同一条mRNA 上的核糖体就称为多聚核糖体,这样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肽链。【详解】A、在细胞分裂间期时细胞体积增大,分裂结束后子细胞体积变小,相对表面积增大,细胞物质运输效率增加,A 正确;B、DNA 片段复制时脱氧核苷酸单链通过磷酸二酯键联接,两条链之间是通过碱基配对连接的,B 错误;C、小鼠体内的荧光蛋白与海蜇荧光蛋白是由同一个基因控制形成的,氨基酸序列相同,C错误;D、一个核糖体只能形成一条肽链,故多个核糖体不能提高每条肤链的合成速率,D 错误。故选 A。18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
33、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的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砍伐强度/%生物量/thm2龄组/年24.0 25.9 38.6 10 13.24 14.73 15.64 20 72.54 75.09 81.08 30 161.87 166.10 171.12 A应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B适当砍伐改变了落叶松种群的水平结构,减少了竞争C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D适度砍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中数据分析,在相同年龄组中,随着
34、砍伐强度的提高,林木生物量也呈增长趋势,各不同龄组中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合理的砍伐有利于提高林木的生物量,同时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详解】A、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可采用样方法,A 正确;B、适当砍伐改变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种群无水平结构,B错误;C、据图所示,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正确;D.适度砍伐有利于提高生物量,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以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为背景,考查分析数据图表的能力,意在考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生物学原理解答相关问题的能
35、力。19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观察核糖体需要使用电子显微镜B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C抗体由细胞溶胶中的游离核糖体合成D是按照mRNA 的信息将氨基酸合成多肽链的场所【答案】C【解析】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为亚显微结构,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A 项正确;核糖体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的一种细胞器,B项正确;抗体属于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C项错误;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在核糖体上按照mRNA 的信息将氨基酸合成多肽链,D 项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核糖体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核糖体的分布、结构和功能。电子显微镜下,核糖
36、体呈颗粒状,有的游离在细胞溶胶中,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游离在细胞溶胶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据此答题。20下列有关实验或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检测淀粉时,设置了未加碘碘化钾溶液的样本上清液作为对照B检测花生子叶中油脂时,可用龙胆紫溶液对子叶切片进行染色C可以用两种颜色橡皮泥各制作6 条染色单体来进行减数分裂过程的模型演示D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需选取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作为支架和连接物【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本尼迪特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
37、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 染液(或苏丹 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可用碘-碘化钾鉴定,呈蓝色。5.甲基绿能使DNA 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 呈红色。【详解】A、淀粉加碘 碘化钾溶液可变为蓝色,同时设置未加碘碘化钾溶液的样本上清液作为对照,A 正确;B、油脂检测,用苏丹或苏丹 染液进行染色,B 错误;C、模拟减数分裂,至少需两对同源染色体,两种颜色橡皮泥各制作至少4 条染色单体,C正确;D、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需选取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作为支架和连接物,以便支撑DNA 双螺旋结构,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模拟细胞减数分裂
38、、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材料及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1结合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乙细胞含有液泡、叶绿体和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丙为病毒;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
39、所;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核。【详解】A、结构 为线粒体,甲是原核生物,细胞没有线粒体,因此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不能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A 错误;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 叶绿体,因有些植物细胞如根部细胞无叶绿体,B正确;C、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器和细胞核,能区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C错误;D、结构 是细胞核,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丙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原核细胞,也不属于真核细胞,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结合几种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结构和功能,
40、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识记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和细胞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22如图是人体内某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其部分进入过程为接触凹陷 包围 分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以此方式吞噬入侵的细菌及衰老的红细胞B大分子物质或者颗粒性物质通过此方式进入细胞C此过程为胞吞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此过程需要的能量只能由线粒体提供【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为胞吞过程,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据此答题。【详解】A、吞噬细胞以胞吞方式吞噬入侵的细菌及衰老的红细胞,A 正确;B、大分
41、子物质或者颗粒性物质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B 正确;C、此过程为胞吞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C正确;D、胞吞过程需要的能量,可由在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ATP提供,D 错误。故选 D。23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答案】B【解析】【分析】1.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例如,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2.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例如,唾液淀粉酶在口腔中催化淀粉分解,
42、但是到了胃中就成为胃蛋白酶的底物。3.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低温使分子运动减弱,从而使酶和底物结合率降低,反应速率就降低,表现出酶活性降低,并没有破坏其结构,当温度回升时,仍然可以恢复期活性。【详解】A、有些酶是生命活动所必须,比如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在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都存在,A 正确;B、导致酶空间结构发生破坏变性的因素有:过酸、过碱、高温等,低温只能抑制酶的活性,不会破坏结构,B 错误;C、酶的作用实质即为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正确;D、酶是蛋白质或者RNA,本身是催化剂,也可作为底物被蛋白酶或者RNA 酶降解,D 正确。故选 B。【点睛】易错点:酶是活细胞产生
43、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每种酶都有其最适宜的温度,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进而使酶失去活性。24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2822g/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糖升高,会影响内环境的水平衡调节B低血糖时,胰岛素不再分泌且不发挥生理作用C血糖浓度升高只能通过下丘脑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用斐林试剂检测某人尿液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其患有糖尿病【答案】A【解析】【分析】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 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 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 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
44、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 A 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 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详解】A、血糖升高,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进而会影响内环境的水平衡调节,A 正确;B、低血糖时,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而且胰岛素也继续发挥生理作用,B错误;C、血糖浓度升高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
45、岛素,还能通过下丘脑刺激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C错误;D、用斐林试剂检测某人尿液出现砖红色沉淀,未必就能说明该人患有糖尿病,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断定,D 错误。故选 A。【点睛】熟知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以及相关激素的生理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明确血糖平衡和水盐平衡调节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25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的植物细胞在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B高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可观察到质膜及其以内部分紧贴着细胞壁C用黑藻叶片观察质壁分离时,细胞质中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D用龙胆紫染色后的洋
46、葱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可用于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答案】B【解析】【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液泡中有细胞液,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成熟的植物细胞在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但是蔗糖分子不能进入植物细胞,因此其不能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A 错
47、误;B、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时,可观察到细胞中紫色的大液泡,同时还能观察到质膜及其以内部分紧贴着细胞壁,B正确;C、用黑藻叶片观察质壁分离时,细胞质中叶绿体的存在会使得原生质层具有一定的颜色,便于实验现象的观察,C错误;D、用龙胆紫染色后的洋葱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已经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D 错误。故选 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菠菜为单性花,一般雌雄异株,XY型性别决定方式。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菠菜的抗霜和不抗霜(由基因A、a 控制)、圆叶和尖叶(由基因B、b 控制)为两对相对性状。用抗霜圆叶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圆叶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雄株中表现型及比
48、例为不抗霜圆叶:不抗霜尖叶=3:1,雌株中表现型及比例为抗霜圆叶:抗霜尖叶=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2)育种时在杂种一代中新发现抗霉病雌、雄植株各几株,相互交配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性状的出现是 _(填“显性基因突变”或“隐性基因突变”)的结果,子代不抗霉病个体的比例最可能是_。(3)菠菜对菠菜温和病毒(STV)的抗性即抗病毒病为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现有各种纯合子及杂合子个体供选择使用,为探究有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可选用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同时进行_两组实验,即使两组实验结果无差异,也不能确定基因的位置,应进一步选用_与 _杂交,根据子代植株是否具有抗病性来判断与性别的
49、关系进行确定。对植株抗性可用_侵染菠菜进行鉴定。【答案】BbXAY和 BbXaXa显性基因突变1/4 正交和反交不抗病毒雌株杂合雄株菠菜温和病毒【解析】【分析】分析题意:“用抗霜圆叶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圆叶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中雄性全为不抗霜,雌性全为抗霜,说明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且抗霜为显性性状,因此亲本基因型应为XAY、XaXa;又由于无论雌雄后代均为圆叶:尖叶=3:1,说明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圆叶性状为显性,因此亲本基因型为 Bb、Bb。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后代隐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详解】(1)已知菠菜的抗霜和不抗霜(由基因A、a 控制)、圆叶和尖叶
50、(由基因B、b 控制)为两对相对性状。用抗霜圆叶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圆叶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雄株中表现型及比例为不抗霜圆叶:不抗霜尖叶3:1,雌株中表现型及比例为抗霜圆叶:抗霜尖叶 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Y、BbXaXa。(2)育种时在杂种一代中新发现抗霉病雌、雄植株各几株,相互交配子代性状分离,说明该性状的出现是显性基因突变的结果;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子代不抗霉病个体的比例最可能是1/4。(3)为探究有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可选用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同时进行正交、反交两组实验;即使两组实验结果无差异,也不能确定基因的位置,应进一步选用不抗病毒病雌株与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