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315474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86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新余市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西省新余市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新余市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新余市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pdf(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江西省新余市 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水不属于生命系统B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C在各种生物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具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原核细胞一定具有细胞壁D细胞学说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学说是19 世纪的重

2、大发现之一,其基本内容有三条:(1)认为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3)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详解】A、自然界的水属于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A 正确;B、细胞学说使人们生命的认识进入细胞水平,B错误;C、在各种生物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例如动

3、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原核细胞例如支原体没有细胞壁,C错误;D、生物界中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 D 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考生需要识记细胞学说的基本知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PTEN是一种抑癌基因,表达的PTEN蛋白可以提高生物体的抗癌能力,但泛素连接酶可导致PTEN蛋白被降解。西兰花经消化生成的3-吲哚甲醇能与泛素连接酶结合,调节其功能,抑制肿瘤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PTEN基因突变细胞就会癌变BPTEN蛋白能控制细胞正常生长和分裂的进程C3-吲哚甲醇对泛素连接酶的功能起促进作用D 3-吲哚甲醇可能改变了泛素连接酶的空间结构【答案】D【解析】

4、【分析】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特征是 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粘着性降低,使细胞容易扩散转移;失去接触抑制现象。【详解】A、癌细胞的产生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 个相关的基因突变才会导致细胞癌变,A 错误;B、控制细胞正常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是原癌基因的作用,PTEN是抑癌基因,主要作用是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B 错误;C、3-吲哚甲醇与泛素连接酶结合后抑制肿瘤生长,而泛素连接酶会导致抑制细胞癌变的PTEN蛋白的降解,故 3-吲哚甲醇应抑制泛素连接酶的功能,C 错误;D

5、、3-吲哚甲醇与泛素连接酶结合,可调节该蛋白质的功能,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所以推测3-吲哚甲醇可能改变了泛素连接酶的空间结构,D 正确;故选 D。3近年来村民已逐渐认识到滥用农药的危害,停止使用有害农药,同时在农科所科研人员帮助下,向农田内放养一小批青蛙;几年来,虫害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农田内青蛙数目逐渐增多。有关科研人员对放养后青蛙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情况进行取样调查,获得结果如下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情况表明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B在图中C点时,青蛙种群数量达到K值,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在测量时期内,青蛙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D在图中a

6、c 段内,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答案】A【解析】【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J”型增长曲线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理想条件下,实验室)无限增长曲线,呈指数增长的曲线,与密度无关;“S”型增长曲线条件: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与密度有关用 N 表示种群数量,当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理论上最适合捕捞(图中 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降低,时,种群增长速率增大.。联系实际:保护珍贵动物及消灭害虫时,注意值,即在保护(消灭)种群数量的同时还要扩大(减小)他们的环境容纳量。【详解】A、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如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A 正确;B、在图中e 点增长速

7、率为0,表明青蛙种群数量达到K 值,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B错误;C、在测量时期内,青蛙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C 错误;D、在图中ac 段内,青蛙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说明青蛙的数量在快速增多,此时虫害减少,粮食产量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大,因此,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而不是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D 错误。故选 A。4下列关于探索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非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直接使小鼠死亡C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

8、均含放射性D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不含放射性【答案】D【解析】【分析】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结论是:S型细菌中必然存在“转化因子”。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得出的结论:DNA 才是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有实验过程可知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条件是:由S型细菌的DNA 存在。【详解】A、格里非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S型肺炎双球菌体内有转化因子的存在,A 错误;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引起 R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导致小鼠的死亡,B错误;C、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尽管含32P 标记的噬菌体的DNA

9、进入了大肠杆菌,由于DNA 的半保留复制,且由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由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提供的,故子代噬菌体中不都含放射性,C错误;D、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因为带有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外壳没有进入到大肠杆菌内,更没有成为子代噬菌体的一部分,故子代噬菌体不含放射性,D 正确。故选 D。5如图为某家族红绿色盲(A/a)和高胆固醇血症(B/b)的遗传系谱图。高胆固醇血症是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显性遗传病。杂合个体(携带者)血液胆固醇含量中等,30 岁左右易得心脏病。患者血液胆固醇含量高两岁时死亡。人群中每500 人中有 1 个高胆固醇血症的携带者。5 号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叙述

10、正确的是()A 11 号个体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于第代的 2 号个体B甲病是高胆固醇血症,12 号个体不携带高胆固醇血症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C若 6 号再次怀孕且胎儿为男性,则其成年后其可能的表现型有4 种,基因型有4 种D若 14 号与没有亲缘关系的正常男性婚配后生出一个非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色盲携带者的概率为2999/12000【答案】C【解析】【分析】根 据 遗 传 系 谱 图 及 题 干 5 号 不 含 乙 病 致病基 因 可 知,甲病 为 高 胆 固 醇 血症,乙病 为 红 绿 色 盲,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11 号个体的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I 代的 6 号个体,6 号为致

11、病基因携带者,其致病基因来自第I 代的 1 号个体,A 错误;B、13 号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BB),故 7 号和 8 号均为高胆固醇血症的携带者(Bb),12 号个体的 基 因型为 Bb:bb=2:1,不携带高胆固醇血症致病基因(B)概率是1/3,B 错误;C、5 号的基因型为BbXAY,6 号的基因型为BbXAXa;若 6 号再次怀孕且胎儿为男性,则该男孩高胆固醇血症相关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若基因型为BB的个体在两岁时死亡不可能成年,成年儿子(Bb)30 岁左右易得心脏病,bb 正常,有两种表现型。红绿色盲相关基因型及比例为XAY:XaY=1:1,分别表现为正常男性

12、和红绿色盲男性,其成年后可能的表现型有4 种,基因型有4 种,C正确;D、14 号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Xa:bbXAXA:bbXAXa=2:2:1:1,没有亲缘关系的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BbXAY:bbXAY=1:499,若 14 号与没有亲缘关系的正常男性婚配后代中非高胆固醇血症患者(Bb、bb)的概率为1-2/31/5001/4=2999/3000,红绿色盲携带者(XAXa)的概率为1/21/4=1/8,生出一个非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色盲携带者(BbXAXa、bbXAXa)的概率为2999/24000,D 错误。故选 C。【点睛】能结合遗传系谱图准确判断两种遗传病的类型并进一步判断

13、各个体基因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将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光照一段时间后,用清水浸润蚕豆叶下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然后用13g/mL 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清水中,保卫细胞发生渗透失水而导致气孔开放B蔗糖分子扩散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渗透吸水导致气孔关闭C当从清水转入13g/mL 蔗糖溶液中时,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将增加D只有将保卫细胞置于13g/mL 蔗糖溶液中时,才发生渗透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形:植物在清水中,细胞由于吸水使保卫细胞膨胀,导致叶片中气孔是开放;而在质量浓度为1.3g/mL的蔗糖溶液中,由于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失水,导致气孔

14、关闭。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详解】A、在清水中,保卫细胞发生渗透吸水而导致气孔开放,A 错误;B、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不能进入保卫细胞,在质量浓度为1.3 g/mL 的蔗糖溶液取代清水,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B 错误;C、分析图形,植物在清水中叶片中气孔是开放的,而在质量浓度为1.3g/mL 的蔗糖溶液,保卫细胞发生渗透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加,气孔将关闭的,C正确;D、在清水中,保卫细胞也发生渗透作用,D 错误。故选 C。7制备单克隆

15、抗体过程中,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先分离出单个细胞,然后再进行培养和筛选。这样做的目的是()A为了避免微生物污染B保证获得细胞的遗传背景相同C为了使细胞周期一致D保证细胞得到充足的营养【答案】B【解析】【分析】将已免疫的小鼠的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能分泌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过程中至少要进行两次筛选,一次是通过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另一次是通过专一抗体检测筛选出能分泌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详解】由于小鼠生活过程中存在多种抗原感染,所以小鼠体内存在多种B淋巴细胞,从小鼠体内获取的经过免疫的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会形成多种杂交瘤细胞,同时也存在未融合的细胞和同种细胞的融合体

16、,将这些细胞放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但这些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是多种,为了筛选到能产生单一抗体的细胞群,可将上述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由于每个小孔内只有一个杂交瘤细胞,所以可筛选到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即两次筛选的目的是保证获得细胞的遗传背景相同。筛选的目的不是避免微生物污染,也不是使细胞周期一致和保证细胞得到充足的营养,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 B。8下列有关实验或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过程,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将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大C探究

17、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可将染色体染色D制备纯净细胞膜时,可选择去掉细胞壁的成熟叶肉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答案】B【解析】【分析】1、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2、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 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 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

18、数。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成两个子细胞实验步骤是:固定(卡诺氏液)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漂洗 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制片 观察。【详解】A、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过程,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 错误;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根据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 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则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大,B 正确;C、探究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卡诺氏液用于材料的固定,C错误;D、去掉细胞壁的成熟叶肉细胞仍具有

19、液泡、叶绿体等具膜细胞器,不能用于获得纯净的细胞膜,D 错误。故选 B。9有关农作物生产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农田及时除草,可防止因竞争加剧导致减产B大棚栽培适当通风,能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暗反应速率C套种使农田群落结构简化,并减少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量D轮作能提高农作物对矿质元素利用率,并改变原有的食物链【答案】C【解析】【分析】农田及时除草、除虫等措施是为了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有利的部分。大棚栽培适当通风可以增加 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暗反应速率。套种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轮作指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

20、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详解】A、田间杂草与农作物是竞争关系,农田及时除草,可防止因竞争加剧导致减产,A 正确;B、大棚栽培适当通风可以增加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暗反应速率,B 正确;C、套种使农田群落中生物种类增多,营养结构变复杂,C 错误;D、轮作不仅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提高农作物对矿质元素利用率,还能改变原有的食物链,防治病、虫、草害,D 正确。故选 C。【点睛】解题关键是理解套种和轮种的含义:套种是一种集约利用时间的种植方式,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轮作指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如

21、一年一熟的大豆小麦 玉米三年轮作。10下列物质属于相关细胞产物或细胞的组成成分,其中都能体现细胞分化的一组是A mRNA、tRNA BDNA、DNA 聚合酶C血红蛋白、磷脂D胰岛素、抗体【答案】D【解析】所有的细胞都有mRNA 和 tRNA,与细胞分化无关,A 项错误;所有细胞都有DNA,DNA 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与细胞分化无关,B项错误;只有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能体现细胞分化,但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所有细胞都有生物膜,与细胞分化无关,C项错误;只有胰岛B 细胞能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只有浆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能体现细胞分化,能体现细胞分化,D 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

22、相关知识。解题的突破口是细胞分化的实质,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也就是在不同功能的细胞内表达的基因不同,合成的蛋白质不同。据此答题。1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都含有核糖体和核酸B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都是蛋白质C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细胞核中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D人的吞噬细胞和浆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内参与信息传递的物质有的是蛋白质分子如胰岛素等,有的是脂质如性激素,还有神经递质等。2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核酸既有DNA 也有 RNA,DNA 有脱氧核糖,RNA 中有核糖。3同一个体内不同的

23、组织细胞中,DNA 一般相同是因为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来源于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分化;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在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细胞,而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都含有核酸,前者含有核糖体,后者不含有核糖体,A 错误;B、细胞内参与信息传递的物质有的是蛋白质分子如胰岛素等,有的是脂质如性激素,还有神经递质等,则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不一定是蛋白质,B 错误;C、脱氧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C 错误;D、吞噬细胞和浆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原因是细胞分化,根本原因是细胞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正确。故选 D。12如图为燕

24、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为背光侧,IAA 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实验组中的IAA 先横向运输再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答案】B【解析】【分析】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尖端的生长素在向下进行极性运输,导致胚芽鞘下面一段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光侧细胞生长比向光侧快,进而导致胚芽鞘向光生长。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单侧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甲侧的细胞生长比对照组和乙侧快,说明甲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对照组和乙侧高,促进

25、生长的作用比对照组和乙侧大,因此甲侧表示背光侧,乙侧表示向光侧。【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侧为背光侧,其生长素(IAA)的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A 正确;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没有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因此不弯曲,但是其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因此其应该直立生长,B错误;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没有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则甲、乙两侧生长情况应该基本一致,C正确;D、生长素先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D 正确。故选 B。13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装片制作过程中需用清水漂洗已解离的根尖便于染色B观察过程中先用低倍

26、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C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发生DNA 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D图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图乙细胞中的增加了一倍【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得,甲图为植物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乙图为植物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丙图为植物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丁图为植物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详解】装片在制作时需要先用盐酸解离,而因为染色用的染色剂为碱性,因此在染色前需要用清水漂洗以防止解离液和染色剂中和导致染色效果降低,A 选项正确;观察过程需要从低倍镜开始,找到分生区细胞后再换高倍镜观察,B选项正确;图甲为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正在处于核膜消失,形成染色体的阶段,已经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和相关蛋白

27、质的合成,C选项错误;图乙为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数与普通体细胞相等,丙图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由于着丝粒断裂,使染色体暂时加倍,故图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图乙细胞中的增加了一倍,D 选项正确。故错误的选项选择C。14图为弃耕农田演变成一片森林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群落的演替过程为次生演替B草本植物阶段在垂直方向上也有分层现象C成熟森林阶段,树冠层对群落的影响最大D若所处气候为低温高湿,其顶极群落为热带雨林【答案】D【解析】【分析】1.群落由许多种群构成,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和群落的演替等。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

28、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3.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详解】A、弃耕农田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 正确;B、任何群落都有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草本植物阶段在垂直方向上也有分层现象,B正确;C、树冠层的植物属于该森林群落的优势种,群落的优势种对群落的影响最大,C正确;D、气候为低温高湿,顶极群落为北方针叶林,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结构、群

29、落演替的相关内容,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是解题的关键。15下列关于人体内某些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RNA 是由脱氧核苷酸形成的多聚体B食物中的蔗糖可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C无机盐离子含量过低可导致人体酸碱平衡失调D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RNA 由核糖核苷酸组成。蔗糖为二糖,需要被水解为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无机盐功能之一是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详解】A、RNA 是由核糖核苷酸形成的多聚体,DNA 是由脱氧核苷酸形成的多聚体,A 错误;B、蔗糖需要水解

30、为葡萄糖和果糖后才能被细胞吸收,B 错误;C、无机盐可以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如血浆中HCO3-含量过少,会造成酸中毒,C正确;D、蛋白质的多样性不仅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还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D 错误。故选 C。【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核酸的种类及其基本单位、糖类的种类与功能、无机盐功能、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原因等有关知识,梳理人体内化合物相关内容,形成知识网络。16科研人员将铁皮石斛的带芽茎段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原球茎,并探究6-BA与 2,4-D 诱导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脱分化的培养基中,要添加植物生

31、长调节剂和纤维素酶等物质来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B实验结果表明2,4-D 对原球茎增殖作用具有两重性C此实验为预实验,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D实验结果无法证明6-BA 和 2,4-D 协同使用的效果是否优于单独使用【答案】D【解析】【分析】首先明确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6-BA 与 2,4-D 诱导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看清图中横纵坐标的含义,根据图中信息进行解答。【详解】纤维素酶能够催化植物细胞壁中纤维素的水解,所以在脱分化培养基中不能加入纤维素酶来诱导愈伤组织的组成,A 错误;与对照组相比,几个浓度对原球茎增殖的作用都是促进,没有体现两重性,B错误;在正式实验之前先做预实验,可以摸索实验条件

32、,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预实验并不能减少实验误差,C错误;实验并没有设计单独使用6-BA 和 2,4-D 的组,因此无法证明二者协同使用的效果是否优于单独使用,D 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黑藻都属于自养型的原核生物B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或 RNA C活细胞都能产生ATP,也都会消耗ATP D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核酸相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蓝藻、黑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均属于自养型生物,但蓝藻为原核生物,黑藻为真核生物,A 错误;B、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 错误;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生物体的各项

33、生命活动,ATP的形成途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见,活细胞都能产生ATP,也都会消耗ATP,C 正确;D、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DNA 相同,由于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RNA 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D 错误。故选 C。18下图 SARS-CoV-2 病毒感染能引起人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该病毒由RNA、蛋白质外壳和囊膜组成,囊膜主要来自寄主细胞膜,也含有一些病毒自身的糖蛋白。下列有关SARS-CoV-2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囊膜表面的糖蛋白与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有关B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C可以用咽拭子和PCR方法来检测疑似患者是否携带病毒D现在发现该病毒

34、仅通过呼吸道在人与人之间传染【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 或 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详解】A、囊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与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有关,A 正确;B、病毒不含核糖体,其蛋白质外壳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B正确;C、可以用咽拭子和PCR方法来检测疑似患者,以检测是否携带该病毒,C正确;D、目前普遍认为新冠病毒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呼吸道飞沫或直接亲密接触进行传播,D 错误。故选 D。19如图为向日葵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照组既不

35、生长也不弯曲B乙为向光侧,可能所含的生长抑制剂多于甲侧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与对照组生长一致D向日葵体内的IAA 都是极性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尖端的再长素在向下进行极性运输,导致胚芽鞘下面一段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光侧细胞生长比向光侧快,进而导致胚芽鞘向光生长。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单侧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甲侧的细胞生长比对照组和乙侧快,说明甲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对照组和乙侧高,促进生长的作用比对照组和乙侧大,因此甲侧表示背光侧,乙侧表示向光侧。【详解】A、对照组直立生长,A 错误;B、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甲侧

36、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多,生长更快,表现为向光弯曲,可能原因有乙侧所含的生长抑制剂多于甲侧,B 正确;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生长一致,但低于对照组,C错误;D、生长素现在尖端还可以进行横向运输,D 错误。故选 B。20遗传性高度近视(600 度以上)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调查结果表明,两种遗传病在某区域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分别为1%和 7%,且两种病的致病基因频率在该区域男性和女性群体中都相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群中高度近视发病率的调查结果高于理论值B遗传性高度近视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当C女性红绿色盲的一个致病基因必然来自于祖母D该区域女性群体中

37、红绿色盲的发病率约为0.5%【答案】C【解析】【分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详解】A、人群中高度近视不一定都是遗传病,也有用眼不当导致的高度近视,因而调查所得高度近视的发病率一般会高于理论值,A 正确;B、遗传性高度近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而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基本相等,B 正确;C、女性红绿色盲的其中一个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时,一定来自于祖母,但是人群中存在基因突变,所以女性红绿色盲的其中一个致病基因不一定来自于其祖母,也可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C 错误;D、红绿色盲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为7%,因而色盲基因频率为7%,该区域男性和女

38、性的色盲基因频率相等,女性群体中红绿色盲含有两个色盲基因,发病率为7%7%=0.49%,大约为0.5%,D 项正确。故选 C。21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有一定影响。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各砍伐强度下的某种落叶松的种群密度B为了保证落叶松的生长量应将种群数量控制在K/2 左右C适当砍伐,可以改变某种落叶松种群的垂直结构D一种落叶松的分布情况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答案】C【解析】【分析】调查种群密度方法包括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样方法常用于植物,后者常用于动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详解】

39、A、调查植物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A 正确;B、种群数量维持在K/2 左右增长最快,B正确;C、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特征,C错误;D、种群的分布状况属于空间特征,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变化和群落的结构,答题关键在于建立种群和群落有关知识网络,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2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蛔虫在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结构是线粒体内膜B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即使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也不能判断是死细胞C细胞内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D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肌细胞释放CO2量/吸收 O2量的值将增大【答案】B【解析】【

40、分析】1、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2、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可以判定细胞死活,前提是那个细胞必须要有细胞壁,比如植物细胞。3、ATP含量少,在体内可以分解,也可以迅速合成,供给生命活动的能量。4、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释放 CO2,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详解】A、蛔虫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内,没有线粒体,A 错误;B、质壁分离是植物的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发生分离,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有可能是动物细胞,所以不能判断细胞死活,B 正确;C、能量不能循环,C 错误;D、人体细胞无氧呼吸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所以细胞释放CO2量/吸收 O2量的值将不变,D 错

41、误。故选 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壁分离实验以及呼吸作用的知识,理解质壁分离的条件,易错点是D 项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过程。23物质甲能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Na+通道和影响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过量误食会导致心率减慢,注射适量肾上腺素可使心率恢复正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情况下,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心脏活动的稳态B物质甲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Na+通道后,Na+内流受阻C物质甲能影响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影响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D肾上腺素为心肌细胞提供能量,使心率加快【答案】D【解析】【分析】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和肌肉细胞之间形成的结构,我们称为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形成

42、。兴奋在神经元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转化为化学信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其对应的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下一个细胞产生兴奋或抑制,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兴奋后突触后膜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抑制后突触后膜仍旧为外负内正,但电位差可能进一步加大。【详解】A、正常情况下,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心脏活动的稳态,A 正确;B、物质甲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Na+通道后,Na+内流受阻,B 正确;C、物质甲能影响某些神经递质(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影响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过量误食会导致心率减慢,C正确;D、肾上腺素

43、不能为心肌细胞提供能量,D 错误。故选 D。24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了IAA 外,还有NAA(-萘乙酸)、IBA(吲哚丁酸)B从赤霉菌培养液中提取的赤霉素能致使水稻患恶苗病,证实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C黄化豌豆幼苗切段中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从而抑制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通过多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共同调节实现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NAA(-萘乙酸)属于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 错误;B、植物激素必须是由植物体内合成,从赤霉菌培养液中提取的赤霉素不能证实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B错误;C、高浓

44、度的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从而抑制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C正确;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通过多种激素的共同作用、共同调节实现的,不一定是协同作用,也可能是拮抗作用,D 错误。故选 C。25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常表现出分层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B种植某种农作物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C在农业生产上,应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D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群落结构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B【解析】【分析】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

45、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详解】A、植物的垂直分层可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A正确;B、某种农作物构成的是一个种群,不存在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合理密植是为了充分利用光照,B 错误;C、利用植物分层现象进行套种,提高农作物产量,C正确;D、垂直结构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D 正确。故选 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 至 五个过程,其中,TRH及 TSH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 _的活动较其它过程更早增强,过程 产生的激素可作

46、用于肝细胞,提高其 _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2)图中过程 和 表示 _调节。甲状腺激素能进入垂体TSH分泌细胞内发挥作用,表明该细胞能通过_接受信息。(3)人体长期缺碘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此时图中过程_在增强。(4)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原因是激素_。某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检测到其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则该患者血液中TSH含量比正常值_。另一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下丘脑功能正常,血液中TSH和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此时医生可通过静脉注射_,然后检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是否明显升高来诊断该患者甲状

47、腺是否发生了病变。【答案】细胞代谢负反馈细胞内受体 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或通过体液运输)低TSH(或促甲状腺激素)【解析】试题分析:图中是甲状腺分泌调节的过程,根据图示:是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表示甲状腺激素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1)寒冷剌激后,图中过程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的活动较其他过程更早出现;过程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提高其细胞代谢,使机体产热增多。(2)图中过程 和 表示负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能进入垂体TSH分泌细胞内发挥作用,表明该细胞能通过细胞内受体接受信息。(3)

48、人体长期缺碘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此时甲状腺激素减少,通过负反馈调节,图中过程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过程在增强。(4)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或通过体液运输),因此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某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检测到其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 TSH的作用,则该患者血液中TSH含量比正常值低。另一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下丘脑功能正常,血液中 TSH和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此时医生可通过静脉注射TSH(或促甲状腺激素),然后检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是否明显升高来诊断该患者甲状

49、腺是否发生了病变。【点睛】本题关键要结合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分析正常和异常情况下,三种激素(TRH、TSH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情况。27花农培育了一种两性花观赏植物,该植物有红花、黄花、白花、粉红花和紫花五种表现型。请回答有关问题:(1)若该植株花色由基因A/a、B/b 控制,A 基因(位于 号染色体)能控制合成某种酶,能产生红色色素,使花呈现出红色,A 基因纯合时,花色转化为紫色,B基因(位于 号染色体)控制产生的酶能使红色色素转化为黄色、使紫色色素转化为粉红色,其他情况没有色素产生,花为白色。某植株自交能产生五种花色,该植株的花色为_,其自交后代中黄花:白花:粉红花

50、:红花:紫花=_。(2)偶然发现一株白花植株自交时,子代中5 种性状都有,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植物体内的一条号染色体上出现了一个显性基因D(其等位基因为d),该显性基因可抑制基因A 和基因 B 的表达。等位基因D 和 d 的本质区别是_。该白花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白花所占的比例为_。(3)现有不同花色的植株若干,请设计实验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某白色植株(已知该个体不含D 基因)的基因型。(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_。【答案】黄花6:4:3:2:1 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遗传信息不同13/16 实验思路:让该白花植株与(纯合)紫花植株杂交,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