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暗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暗标.pdf(29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 .6 1.1 编制依据 .6 1.2 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6 1.3 建筑工程行业标准及规范、规程、图集.7 第二章 工程概况 .9 2.1 建筑概况.9 2.2 结构概况.9 2.3 工程承包范围.11 2.4 地质概况.11 第三章 工程目标 .13 3.1 工程质量目标.13 3.2 施工工期目标.13 3.3 现场管理目标.13 3.4 安全生产目标.13 第四章 施工部署 .14 4.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14 4.2 施工准备.14 4.3 施工部署.16 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8 5.1 施工顺序及施工流向安排 .18.5.2 主要方法及技
2、术措施 .20 第六章 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163 6.1 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分析 .163 6.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63 6.3 屋面、卫生间防水工程难点分析及对策.167 6.4 内粉工程难点分析及对策 .168 6.5 楼地面工程难点分析及对策.169 6.6 涂料工程难点分析及对策 .170 6.7 保证工期对策.170 第七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172 7.1 质量保证措施与创优计划 .172 7.3 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178 第八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181 8.1 本工程计划的特点.181 8.2 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 .181
3、8.3 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 .182 8.4 工期目标保证措施.183 8.5 各阶段进度保证措施 .185 第九章施工进度网络图 .188 9.1 施工进度网络图见附表四 .188 第十章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与措施.189 10.1 安全生产目标.189.10.2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与管理制度.189 10.3 安全生产技术保证措施 .192 10.4 现场施工消防安全保证措施.201 第十一章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204 11.1 总体思路.204 11.2 保证措施.204 11.3 具体措施.205 第十二章环保管理体系与措施.212 12.1 环境管理方针.212 12.2 环境组织管
4、理体系.216 12.3 环境保护措施.217 12.4 扬尘污染控制措施.219 12.5 防止施工扰民和民扰措施.220 第十三章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资源配备计划.222 13.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222 13.2 各岗位职责.224 13.3 资源配备计划 .230 13.4 劳动力配备计划.237 13.5 农忙季节稳定施工措施.241 13.6 劳动力计划表.243 第十四章冬雨季施工及排水措施 .244 14.1 冬季施工.244.14.2 雨季施工.247 14.3 雨季防排水计划.251 第十五章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应急预案及风险控制.253 15.1 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5、.253 15.2 重大紧急事件辨识及监测.258 15.3 重大紧急事件救援控制原则 .260 15.4 重大紧急事件的控制措施.260 第十六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270 16.1 总体布置.270 16.2 施工道路及场内外交通.270 16.3 水平垂直运输.270 16.4 材料存放及管理.270 16.5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布置 .271 16.6 临时用电布置.271 16.7 消防布置.272 第十七章成品保护及工程保修措施及承诺.273 17.1 成品保护的定义.273 17.2 成品保护的基本分类.274 17.3 成品保护措施.275 第十八章针对本工程合理化建议 .282
6、 18.1 积极采用新技术.282 18.2 优化管理方式及工序组织.283.18.3 计算机辅助管理控制成本.284 18.4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284 附表一: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表.285 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289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290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291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92.第一章编制依据1.1 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及答疑;2.本工程设计图纸和各类勘察资料和设计说明等资料;3.预算文件提供的工程量和预算成本数据;4.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技术规程、建筑法规及规章,行业规程及企业的技术资料;5.施工所在
7、地的地方规定及政府文件;6.建设单位对该工程项目的有关要求;7.施工现场水、电、道路、原材料渠道等调查资料;1.2 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序号名称编号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2012 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 混凝土结构规范GB20010-2010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3 建筑工程行业标准及规范、规程、图集序 号名 称编 号1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4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6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 7 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8 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 2003-2116 9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15 10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 11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析及检测方法GB/T7016-2008 12 铝合金门窗GB/
9、T8478-2008 1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14 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41/075-2006.15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第二章工程概况2.1 建筑概况2.1.1 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项目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平方米。施工场地地势基本平坦,施工环境较好。2.2 结构概况2.2.1 结构类型本工程由 5 层综合教学楼、实验楼,2 层风雨操场及地下车库组成,结构安全等级一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设计使用年限50 年,抗震设防类别乙类本工程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定及规程序号名称代号1 建筑工程抗
10、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活荷载标准值序号荷载类别标准值(KN/m2)1 教室2.5.2 楼梯间3.5 3 风雨操场8 4 计算机网络教室2.5 5 非消防车通道5.0 6 卫生间8.0 7 走廊3.5 8 教室办公室2.5 9 资料室4.0 10 不上人屋面0.5 11 上人屋面2.0 12
11、 物理实验室2.5 13 教室休息室2.5 主要建筑材料和强度等级:混凝土构建强度见下表序号构件名称及范围混凝土强度等级1 基础垫层C15 2 基础独立基础 C30+车库 C35 3 柱、剪力墙C30C35 4 梁、板C30C35 5 其它现浇构件C25 2.2.3 钢筋概况1)本工程所用钢筋规格为HPB300、HRB335、HRB400E级。2)钢板采用 Q235-B、Q345-B。.3)吊钩、吊环均采用HPB300级钢筋,不得采用冷加工钢筋。4)框架及楼梯中纵向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且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且钢筋在最大拉力
12、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5)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抗裂验算等要求。2.3 工程承包范围工程承包范围:设项目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答疑纪要范围内所包括的全部内容。2.4 地质概况2.4.1 地质情况依据招标单位下发的施工图纸提供的地质特性表如下:地 层 特 性 表土层层号土层名称承载力特征值(kPa)压缩模量qsi(mPa)平均厚度(m)1素土/0.67 2 粉土夹粉砂120 7.1 1.88 2A 粉土夹粉砂150 10.2 2.79 3 粉砂230
13、20 3.12 4 粉土180 13.3 2.55 5 粉土夹粉砂200 14.5 3.61.6 粉土190 14 4.41 2.4.2 水文情况根据地勘报告,抗浮设计水位 140 米,地基土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第三章工程目标针对本工程,我公司将精心打造、精心施工,确保达到国家验收合格标准的要求。3.1 工程质量目标确保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合格。在施工过程中我单位将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并执行高于国家规范要的企业标准,确保工程质量,以管理求信誉、以质量求效益、严守合约、确保用户满意。3.2 施工工期目标本工程计划于 2017 年 6 月 1 日开工,实际开工日期以
14、甲方开工通知为准,2018 年 5 月 26 日完工,总工期为360 日历天。3.3 现场管理目标以科学、先进的组织手段和技术手段,做好过程服务和保修服务。按三步节能施工规范进行施工,达到三步节能施工标准。在保证质量、进度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化建议、优化施工方案等措施降低成本,获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3.4 安全生产目标1.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2.严格执行河南省文明施工管理、对项目管理、安全环保要求和对施工现场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第四章施工部署施工准备工作是整个施工生产的前提,根据本工程的工程内容和实际情况由项目部制定施工的准备计划。为工程顺利进展打下良好的基础4.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为确
15、保工程按时、优质、高效的完成,我公司由工程管理经验高、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优秀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的项目经理,挑选最优秀的管理干部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成立工程项目部。项目管理部设技术组、生产组、材料组、质检组、预算组等,按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办法,层层落实,确保完成各级指标。4.2 施工准备4.2.1 施工技术准备1.图纸、规范、标准图集等收集图纸、规范、标准图集等文件的收集工作分工原则严格按照下表执行:图纸、规范、标准图集等文件的收集工作分工原则文件类别负责收集的部门/人员主要分发范围收集时间图纸项目部技术组技术、施工等原则上是开工前(具体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时间确定)各专业分包专业分包指定的人员专业分
16、包根据各自的具体岗位设置情况来确定规范项目部技术组技术、施工等开工以前,后期分批收集,并及时更各专业分包专业分包指专业分包根据各自的具.定的人员体岗位设置情况来确定新标准图集项目部技术组技术、施工等开工以前,后期分批收集,并及时更新各专业分包专业分包指定的人员专业分包根据各自的具体岗位设置情况来确定法律、法规文件项目部技术组商务经理技术、施工、物资等开工以前,后期及时更新各专业分包专业分包指定的人员专业分包根据各自的具体岗位设置情况来确定2.技术人员组织措施(1)针对特殊部位、施工难点部位的施工方法现场专门成立QC小组,先研讨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特殊作业指导书等,逐级进行技术交底,指
17、导施工;(2)组织所有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新规范、新规程、积极推广应用建设部推广的十大新技术,积极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施工经验,充分利用已有先进的技术,提高该工程施工的科技含量;(3)认真学习监理规程,积极配合好监理单位的工作,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4)进行成本控制,制定供料计划,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5)结构施工采用均衡小流水的施工方法,合理安排工序的搭接,采用项目管理电脑软件系统,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网络优化,积极作好各项技术保障,在保证各项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做到结构、装修交叉施工立体作业,做好实际控制。3.设备材料技术组织措施.(1)对于所选用的钢筋、水泥、砼、粘结材料、防水材料等作好
18、复试和试验工作,同时做好各项见证试验,编制试验计划。对提供商品砼的生产厂商的生产能力、砼质量状况、运输能力以及生产厂至工地的道路情况进行综合考察,选定合格的供应方,并提前提出砼及原材料的各项技术要求;(2)由于本工程部分基坑较深,基础用钢量很大,运用钢筋放样软件及早进行钢筋放样和预加工,使有加工的工作走在施工的前面,同时考虑钢筋的搭接、电渣压力焊、直螺纹连接等,做好技术方案,为正常施工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3)提前对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未检定或超过检定周期的重新检定。4.3 施工部署为了确保整体施工目标的实现,将设立项目指挥部,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工作落实到实处,言行一致,具体实施原则如下:
19、1.对本工程做到全力以赴,全方位作业,全公司支持,确保全胜。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优先。2.施工期间,加大在施工机具、施工设备、周转材料、劳动力等方面的投入,集中力量,精心施工,以求在最短的工期内创出最优的成绩。3.采用先进、合理、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目标完全兑现。4.采用项目法施工模式,实行科学管理,实行必要的质量和工期奖罚制度。5.施工期间,全体施工管理人员自始至终坚持在施工第一线,尊重科学,尊重施工原则,尊重施工顺序,尊重业主,尊重监理。4.3.1 施工段划分本工程属多层建筑群,根据平面布置特点,综合考虑运输方便性,施工易操作性,.利于加快施
20、工进度等方面因素进行施工流水段划分:地下室结构施工每一幢教学楼为一个施工平面段,地下车库按主楼范围划分施工段组织平行流水作业,并按先深后浅施工原则组织施工。4.3.2 施工流程根据施工总体部署,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饰,安装工程跟随土建同步上升,相互密切配合。以混凝土结构为主导工序,整体施工实行分段分班组、平行流水作业。配备专业施工队,施工中应加强土建与安装的相互配合工作,各班组之间应确保做到相对独立施工,却又密切配合,加强相互间的协调管理,以减少窝工浪费现象。本工程拟采取楼层剪力墙、暗柱、顶板、梁砼先竖向构件后水平构件泵送浇筑一次完成的方案施工。4.3.3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本工程计划于
21、 2017 年 6 月 1 日开工,实际开工日期以甲方开工通知为准,2018年 5 月 26 日完工,总工期为360 日历天。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5.1 施工顺序及施工流向安排本工程为多栋5 层教学楼、实验楼及二层合用教室、餐厅和地下车库组成,规模较大,各工种交叉作业多,因此合理、可行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流向安排是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5.1.1 施工总体原则贯彻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土建、后装修的原则,充分利用平面、空间和时间,组织立体交叉作业,为及早插入装饰和其他各专业施工创造条件,做到科学管理,均衡施工。
22、针对工程特点,合理高效使用施工资源,创造有效的交叉施工面,平衡用工高峰。5.1.2 施工安排1.各单项工程为便于组织施工、加快进度,按分区管理,分块实施的指导思想,按各工种成立独立的施工单位,独立进行平行作业。组成混合土建劳务作业队的形式,分别承包施工,即包工期、包进度、包质量、包安全、包文明施工。2.工程内进行流水作业,减少人员及机械的窝工。3.为合理、充分利用资源,大型机械,如砼输送泵、钢筋加工、模板加工等综合考虑全项目平衡。5.1.3 施工段划分为了贯彻空间占满、时间连续、均衡协调有节奏,力所能及留有余地的原则,保证工程按照总体计划完成,需要采用主体和二次围护结构、主体和安装、主体和装修
23、、安装和装修的立体交叉施工。.1.流水段划分的原则(1)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以工期优先,确保工期最短。(2)施工段划分应综合平衡人员、机具、周转工具的均衡连续,提高机具周转利用率。(3)流水施工面积应适宜,确保人员占满、不闲置工作面。(4)保证各工序工作的连续性,避免窝工。(5)考虑结构整体性要求。5.1.4 施工顺序及流向1.施工顺序根据本工程工期紧,以及结构形式的特点:(1)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拟采用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结构后粗装修,外墙装修与内部装修同步进行。(2)以主体施工为先导,各分部分项工程紧随其后,平面分段,立面分层,科学组织交叉施工。(3)主体结构按划分的施工段进行流水,
24、以主体结构工程和外墙装饰为关键线路,回填土、防水、内部砌体工程、室内抹灰、粉刷、楼地面、门窗安装、水电暖安装、洞口预留和预埋件预留等工程穿插进行。主体结构3 层完工后插入室内砌体工程;砌筑完成至 2/3 时立即进行粉刷施工准备,主体验收合格后进行室内粉刷工程;待室内粉刷进行到 3 层时,插入楼地面工程,始终保持等距离同步跟进,保证砌筑与抹灰少占工期。装修及安装按区自下而上立体复式实时插入,自下而上分层分段流水施工。2.各阶段的施工顺序(1)地下室的施工顺序为:.放线基坑清槽垫层底板基础支模基础底板钢筋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放线地下室剪力墙、柱钢筋绑扎-支墙模板浇筑砼顶板施工防水及室外回填。(2)
25、结构标准层施工顺序:现浇柱、墙钢筋现浇柱墙模板现浇梁、板模板现浇梁、楼板钢筋现浇柱墙、梁板砼围护墙(3)屋面工程:在主体封顶后即进行施工,尽快完成屋面工程,为外装饰创造有利条件。(4)装饰工程:1)在主体结构施工到3 层时,穿插进行砌筑工程,当砌筑工程施工到4 层时,穿插进行室内抹灰工程,待室内抹灰工程进行到3 层时开始穿插楼地面工程。2)散水、坡道作为收尾工程。5.2 主要方法及技术措施5.2.1 施工测量工程测量是保证建筑物平面定位正确,建筑物竖向标高和垂直度、构件安装精度的必要条件,如何保证测量精度达到本工程复杂结构体系的施工要求,将是施工中的关键。1.各施工阶段测量方法根据总体施工部署
26、和针对本工程结构体系的特点将对重点部位采取如下表中所示的测量措施。测量控制重点部位及控制措施如下表:.序号重点测控部位测量方法测量仪器1 地下室平面及高程控制轴线:投直线的方法。高程:钢尺与水准尺联合测量法RPS238全站仪 LT202光学经纬仪、DZS3-1 水平仪及 100m 钢尺2 主楼高程及平面控制轴线:内控法。高程:钢尺与水准尺联合测量法激光铅直仪、S3水平仪及100m 钢尺2.控制网的建立(1)平面控制网首先建立场区内的平面控制网,依据甲方提供的坐标点,建立现场平面坐标控制网,每隔 100 米建立一个坐标控制点。轴线控制网的测设以场区平面控制网为基准,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每隔10
27、 米增加组成轴线控制网,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该建筑的轴线控制网。(2)高程控制网1)场区高程控制点联测向建筑物内引测标高基准点前,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引测。2)建筑物高程基准点的建立建筑物高程基准点布设,每个施工段在四个角布设四个高程控制点,组成闭合路线,分别向南、北两侧加密,组成建筑物高程控制网。5.2.2 结构施工阶段测量1.平面控制平面控制地下部分采用外控法,用全站仪直接对各轴线进行放样,地上部分采用.内控法控制,轴线控制点使用激光铅直仪逐层向上传递,每一次传递的控制点经点位自检闭合后作为该作业层的平面控制依据。2.高程控制标高控制点地下部分采
28、用水准仪加悬垂钢尺的方法将高程引测到施工部位,地上部分高程传递使用50m 钢尺沿核心筒壁分段向上量距。每层高程传递点位不少于3个。建筑物外框架的标高控制点以核心筒施工时传递的基准点为依据。3.0.000 以下施工测量(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基础施工前对建筑物轴线控制网进行校测,以确定建筑物的准确位置。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2)轴线投测地下施工阶段的轴线投测利用T2 经纬仪,将 T2 经纬仪架设在全站仪事先投好的点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或轴线标志点),以正倒镜挑直线的方法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
29、施工段上、在同一施工段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且要组成闭合图形,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3)轴线投测允许偏差主轴线间距允许偏差(mm)相临轴线 3 L 30 m 5.30mL60m 10 60m90m 20(4)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高程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高程。(5)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基于本工程,坑底高程的传递采用钢尺与水准尺联合测量法进行。其中钢尺下段悬挂10kg重锤,以保证钢尺的垂直度,为减少摆动,将重锤放入油桶中,现场作业时,每次用钢尺与水准尺联合测量法传递标高时,改变钢尺悬挂位置,进行测量重复测量,以便校核。计算时对钢
30、尺进行尺长及温度改正:钢尺实际长度钢尺名义长度尺长改正数(现场温度钢尺检测时温度):代表钢尺膨胀系数,取0.000012m/C;钢尺检定时温度为20 C 利用前面提到的水准尺与钢尺联合测量的方法与场区高程控制网联测,经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6)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测量的过程中采用附和水准路线进行测量,以消除或减小仪器及其他误差对.施工的影响。施工标高点测设在柱立筋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7)抄测的精度应控制在允许范围测量成果的验收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表及测
31、量成果记录报请监理单位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基坑变形观测4.0.000 以上施工测量(1)平面控制仪器设备本采用精度为1/200000 工程的激光铅直仪、经纬仪(精度2“)与钢尺相配合的方法进行。1)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平面控制测量(轴线投测)的方法:采用内控法,即利用激光铅直仪将首层的轴线控制点投测到相应的楼层上,然后利用电子经纬仪及钢尺相配合的方法对相应的轴高度 H 允许偏差(mm)每层 3 H 30 m 5 30mH 60m 10 60m90m 20.线进行投测。内控点竖向传递示意图2)控制点的转移待首层底板施工完成,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后,利用全站仪和经纬仪将控制轴线全部投测至首
32、层底板上(投测精度按照轴线控制网的精度执行),按照基础底板的做法进行角度距离校核等工作,完成测量内控点的工作,经自己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单位验线。为了减小风力温度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保证轴线竖向传递的准确性,拟在10 层重新布设内控点(轴线交点),具体位置与首层相同。3)平面内控点的布设平面内控点的布设,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流水段图的划分进行,每一流水所投测的激光点所投测楼层轴线交点激光铅直仪内控点(轴线交点)激光束外轮廓激光接收靶.段布设 4 个点,并相互之间衔接,组成闭合图形,作为该流水段的测量内控点(轴线交点或轴线的借线交点)。4)内控点埋件的埋设内控点所在首层平面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
33、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200mm*200mm的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5)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将激光铅直仪架设在首层楼面轴线交点处(内控点),经严格的仪器对中、整平后,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发射出激光束。通过调焦,使激光束打在作业层激光靶上的激光点最小,最清晰。通过旋转仪器望远镜,使激光束在接受靶上成同心圆,检查激光束的误差轨迹。如轨迹在允许限差内,则轨迹圆心为所投轴线点。6)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项目允许误差(mm)内控点埋件尺寸图.每层 3 高度(H)H 30m 5 30mH60m 10 60m90m 20 7)楼层平面控制待本
34、施工段所有内控点都投测到楼层完成后,用经纬仪及钢尺对控制轴线进行角度、距离校核,结果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后,进行各条轴线的测放。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进行细部放线。室内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门窗洞口等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放下列控制线,所有主控轴线、细部轴线,墙体边线、门窗洞口边线等。(2)高程控制1)建筑物内部高程基准点的建立首先从场区水准控制点将场区高程引测到首层便于向上的位置,检查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每施工段不得
35、少于3 个点,以便于相互之间进行校核。为保证高程的准确,结构施工各个楼层的标高控制点以首层起始高程控制点为准,进行测量。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每层都设立4 个点高程控制点。2)标高的竖向传递标高的竖向传递,每次(消除误差的积累及结构沉降等因素的影响)都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向上直接进行量取或用悬吊钢尺与水准尺相配合的方法进行,直至达到需要投测标高的楼层,并作好明显标记,每施工段至少投测3 个点。其中:钢尺传递高程50m 钢尺误差较小,同时为了减小风力、温度、大气压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为保证精度在中间层设立高程基准点。3)楼层标高控制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基准点,当较差小于3
36、mm 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抄测完成后,换人进行复查。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项目允许误差(mm)每层 3 高度(H)H30m 5 30mH60m 10 60m90m 20 测量成果的验收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表及测量成果记录报请监理单位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5.2.3 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依据(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2007(2)国家一、二级水准测量规范.2.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了能够精确的反映出建筑物在不断
37、增加荷载作用下的沉降,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 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DSZ2),水准尺采用铟合金尺。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经过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本工程结构特点、具体情况采用具体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汇总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正确的运用误差原理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的观测任务。(2)观测时间在本工程施工阶段应由专人定期观测,每施工二至四层做一次沉降观测。复测时主楼以每 3 层为一个周期进行。(3)观测点设置观测点须设置在建筑物的角点、大转角及沿周边外墙每隔15-20 米处,当建筑物宽度大
38、于 15 米时,应在建筑物内部承重墙(柱)设观测点。监测等级为二级。(4)观测规则为保证观测数据可靠性,故观测按照“五定”原则即沉降观测所依据的基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点位稳定;仪器、设备稳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固定。以尽量减少误差,确保沉降观测的可靠性。(5)观测准备工作在首次观测前必须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校正,使用每36 个月并送往专业的计量部门进行校核一次。.(6)沉降观测精度要求为了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相应的指标如下:1)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状闭合差:h=a-b1.0,n表示测站数。(h=a-b1.0,L表示观测路线距离。)2)前后视距
39、:30.0m 3)前后视距差:1.0m 4)前后视距累积差:3.0m 5)前后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1.0m 6)水准仪精度为 N2 级。(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符合施工测量规范要求,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3.具体观测程序及步骤(1)建立水准控制网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环境条件制定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建设水准控制点及工程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2)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顺序,将观测点自编号,以便记录、处理数据及分析比较。(3)每个测站都有一个基准点(后视),且在任意一站都能够清晰的通视
40、两个基准点,每站的观测点形成闭合的图形。(4)各水准点都设置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外,且符合水准测量的规范要求。各个测站根据每个建立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个水准.点的高程。(5)固定的观测路线根据现场所设置的测站,按照水准点的大小顺序分站观测进行水准点的一一观测。(6)沉降观测首次观测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行。首次观测自一层结构完成开始,在设置的柱子的相应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待观测点稳固后并立即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值是以后每次复测进行对比的基础,施测时采用DSZ2 级精密水准仪进行两次以上观测后进行决定。第一次复测(第二次观测)在转换层结构完成开
41、始,主楼部分实行3 层一周期进行一次复测直至竣工。(7)将每次的观测数据进行正确无误的整理,并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个点的高程。比较并确定出沉降量。4.统计表汇总(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系,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上半部分荷载量,下半部分为各沉降观测点周期的沉降量。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系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系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便可预测建筑物的沉降的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反馈到相关主管部门,正确指导施工。利用沉降曲
42、线还可以计算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5.观测中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进行实测。(2)前后视观测最好使用同一水平尺。(3)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4)观测时避免阳光照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气呵成。(7)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8)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 1mm 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6.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量。(2)作业人员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测量人员负责沉降观测的全过程;记录人员负
43、责观测数据记录及资料的整理;跑尺人员负责立水准尺。(3)作业应具备的条件:天气晴朗,通视良好,风力小于二级。(4)为了保证沉降观测的准确性,在沉降观测点安装完成后,沉降观测表上安装保护筒。5.2.4 土方回填按设计要求,本工程基坑周边及车库顶板采用素土回填,其中不得含有石块、碎砖、灰渣及有机杂物。回填施工应均匀对称进行,并分层夯实。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 250,机械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0,压实系数 0.94.应防止损伤防水层。随外墙防水及其保护层的施工进度自西向东进行。1.施工准备.(1)施工前已联系好适用土源。并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通过压实试验确定土的虚铺
44、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回填灰土前应将槽底的一切虚土、垃圾、杂物清理干净,出墙管密封、各种外漏洞口堵严;检查土的种类、粒径和含水量等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2)基础结构、地下室外防水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已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范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3)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2.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基坑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2)注意事项填土前将基坑底及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清除杂物。回填土应分层施工,每层铺土厚度为250mm;每层铺摊
45、后,随之耙平,用蛙式打夯机,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不得在墙角接缝,上下相邻两层土错缝距离不小于1.0m,接缝处的土应充分夯实。回填土施工时,地下水位应低于面层,夯实后的回填土,在三天内不得受水浸泡。雨天施工时,应及时作临时遮盖。防止刚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回填土,遭受雨淋浸泡。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 m 以下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46、每层填土夯实后,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环刀取样,每层按100500m2取样一组,每层不得少于1 组,取样的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要求对称回填,分层夯实。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3.质量要求(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2)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取样测定夯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 94%,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 3,且不应集中。(3)顶面标高允许偏差为+0,-50m
47、m,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20mm。5.2.5 地下防水工程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本工程地下室防水设防标准为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一级防水等级。地下室底板及外墙防水采用结构自防水混凝土配合改性沥青聚氨酯卷材防水层。1.结构自防水(1)本工程地下室外墙采用抗渗钢筋混凝土自防水,抗渗等级为P6。(2)为提高砼的抗渗性能,对砼的原材料、外加剂等的选用提出技术要求。(3)地下室水平施工缝、垂直施工缝根据设计要求加设橡胶膨胀止水条。(4)外墙模板用穿墙螺栓上加焊钢板方形止水环,穿墙管道采用套管式防水法,.套管加焊止水环。(5)结构自防水重点控制抗渗砼的浇灌密实度,振捣棒插点间距适当加密,
48、振捣时间适当延长,保证砼密实度。2.改性沥青聚氨酯防水卷材(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a.施工方法的选择防水工程是关系到工程使用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工程、难点工程。施工方法和方案的选择对工程施工质量的好环有着直接的影响。本工程的地下室采用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卷材。b.工程开工前,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了解现场情况,进一步弄清工程特点,解决施工技术与实施工艺之间的矛盾。c.技术交底防水工程施工前,由专业工长根据施工图纸和现行的国家规范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部位、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构造层次、节点设防方法、增强部位及做法
49、,工程质量标准,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等。并经过现场技术负责人的审核后严格执行。2)现场准备a.外墙面对拉螺栓应预先割掉,木垫块取出后用水泥砂浆抹平。b.基层应清理干净,混凝土接缝处理平整,阴阳角处作成圆弧形或135折角。c.基层表面应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将 1 米见方的卷材盖在基层表面上,静置3h 左右,若覆盖处表面无水印,且紧贴基层一侧的卷材无结露现象,即认为基层含水.率小于 9%)。3)材料准备本工程地下室外墙防水选用改性沥青聚氨酯防水卷材。防水卷材的外观质量、品种规格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和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的有关规
50、定要求。防水卷材主要物理性能指数:项目性能要求拉 伸性能拉力(N/50mm)800(纵横向)最大拉力时延伸率(%)40(纵横向)低温柔度()-15 R=15mm,弯 180,无裂纹不透水性压力 0.3Mpa,保持 30 分钟不漏水本工程所用防水材料在进场时,必须有出场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并经过现场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投入工程使用。4)机具准备主要施工机具一览表名称规格单位数量用途钢丝刷把10 清理基层吸尘器个10 清理基层扫帚把10 清理基层滚刷把20 刷基层处理剂.剪刀把10 裁剪卷材壁纸刀大号把10 裁剪卷材墨线盒个2 弹线钢卷尺5/50 米把20/1 丈量尺寸胶压辊个10 排气碾平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