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瑞昌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西省瑞昌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考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搓捻(nin)暖和(h)绽开(zhn)B散步(sn)争执(zh)怦怦(png)C涨红(zhng)浸满(jn)惭愧(cn)D膝上(x)譬如(p)企盼(q)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爵士澄澈枯藤骇人听闻B头衔女娲剌叭随声附和C贱起气概蜘蛛莽莽榛榛D镀金爱慕雕像眉开眼笑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珠江之畔,魅力海珠,这里有水网交织、花枝招展的湿地公园,让人陶醉其中。B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C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龙山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D学习文言文,务求字
3、字落实,句句明了,万不可马虎了事,不求甚解。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B屠呦呦成为获得首个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补写出下列名句(俗语)中的空缺部分。(1)_,在水一方。(诗经蒹葭)(2)三军可夺帅也_。(论语子罕)(3)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4)_,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5)_,恶语伤人六
4、月寒。(6)三百六十行,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缀行甚远夫君子之行B一狼得骨止止增笑耳C一狼径去相委而去D意暇甚意与日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屠户回家途中遇狼后投骨,这种迁就退让行为表现出他害怕和侥幸的心理。B两只狼“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的行为,表现出它们贪婪、凶残的本性。C屠户转到柴草堆后面,看到露出尻尾的那只狼,毫不犹豫地砍掉它的屁股。D本文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会被人的勇敢和智慧所战胜。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课内现代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散步莫怀戚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
6、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
7、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
8、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阅读第段,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2指出第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3文章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如第段中的画线句,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阅读第段,具体说说作者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
9、完成小题。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1品读本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勾起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B“落花”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唐王朝国运衰落的慨叹。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接道出了个人身世,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了物是人非的感慨。2请简要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文章描绘百草园时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比较一下,把这词去掉有何不同?并请你模仿这个铺句式写一段话。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文。有首诗这样写道:“那是谁家的春天/赤足走在田埂上/心事像打了结/少年时的烦恼/总是这般模样/有一点盲目/有一点仓促”其实在四季的更迭中,我们遇到很多人,也经历过很多事,有烦恼,有快乐,有成功,有失败我们经历着,也在成长着。请拿起你的笔来,记下成长中的事,慢慢适应长大吧。请你以季,那件事为题作文。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