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句容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苏省句容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试卷.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桥堍(t)驱遣(qin)飞掠(l)B契合(qi)拘泥(j)几缕(l)C着手(zhu)苟安(gu)怅然(chng)D记载(zi)企鹅(q)潜水(qi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朴素崇高气势朝朝幕幕B峨眉夔门气慨胸有成竹C意匠搏斗图解金碧辉皇D欲望赋予风暴苦心经营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颐和园七百多米的长廊上,雕梁画栋,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相同的。B这样的事,有如大海捞针,你另请高明好了,我完全可以处理。C在他的骂骂咧咧声中,车内犯人们依次下了车。D自轩辕黄帝始,轩辕皇
3、族统治中华大地,赫赫扬扬历经数载,国力强盛、政治安定、四海升平。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C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D美国政府挑起贸易摩擦,企图遏制中国发展,这种做法不但会伤及自身,更将伤害国际经济体系,不得人心。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黄鹤一去不复返,_。(崔颢黄鹤楼)(2)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千古兴亡多少事?
4、悠悠。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_,_”是西汉兴隆的原因。(5)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对联:“诗歌百姓,常泪湿单衣,杜老永难老;已住草堂,愿民栖广厦,甫心乃赤心。”其下联中所蕴含的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是:_,_!(6)李白行路难(其一)中 “_,_”这两句运用姜太公、伊尹的典故来表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换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
5、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诫子书【乙】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选自马
6、援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注释】汝曹:你等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戴好佩巾。龙伯高:名述,字伯高。杜季良:名保,字季良。清浊无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恶。谨敕:谨慎端整。本句比喻相差不远:鹄:天鹅:鹜:鸭子。郡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申 父 母 之 戒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非学无以广才_意与日去_乐人之乐_数郡毕至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4“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挪些意义?请根据【甲】文内容简要概括。5这两篇诫勉子侄的书信有不少说理技巧,请说说你从学到了哪些。四、现代
7、文阅读(共10分)意境的意义(节选)宗白华什么是意境?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8、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瑞士思想家阿米尔(Amiel)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中国大画家石涛也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王安石有一首诗: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_元人马东篱有一首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也是前四句完全写景,着了末一句写
9、情,全篇点化成一片哀愁寂寞,宇宙荒寒,枨触无边的诗境。艺术的意境,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现出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美。同是一个星天月夜的景,影映出几层不同的诗境:元人杨载景阳宫望月云: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浩无声。明画家沈周写怀寄僧云:明河有影微云外,清露无声万木中。清人盛青嵝咏白莲云:半江残月欲无影,一岸冷云何处香。杨诗写函盖乾坤的封建的帝居气概,沈诗写迥绝世尘的幽人境界,盛诗写风流蕴藉,流连光景的诗人胸怀。一主气象,一主幽思(禅境),一主情致。至于唐人陆龟蒙咏白莲的名句:“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却系为花传神,偏于赋体,诗境虽美,主于咏物。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
10、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这是我的所谓“意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画家张璪这两句训示,是这意境创现的基本条件。山水画的意境(节选)李可染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格,见景生浙,景与
11、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西,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无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诗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实际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娘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魏。1【理解概念】为了厘清意境说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小组在阅读上面两段选文后,设计了以下思维导图,你更认同哪一幅呢?请简述你的理由。甲图乙图2【具体分析】阅读意境的意义中王安石的诗歌,根据上下文语
12、境,在横线处补上合适的内容。3【迁移运用】运用上述材料中有关意境的论述,推断老舍对白石老人画作“蛙声十里出山泉”赞叹不已的原因。五、诗歌鉴赏(共5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体裁上属于歌行体,题材上属于边塞诗,岑参和高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B“将军角弓
13、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通过写塞外大雪中将士们生活的艰辛,从正面写出了当时天气的寒冷。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一细节凸显了雪天的寒冷,同时用红旗的不动摇象征了威武不屈的将士们。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留白的手法,引发了读者的无尽想象与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依依不舍以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请从修辞和情感的角度进行赏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初中语文课文文质兼美,常常令我浮想联翩,获益良多。鲁迅的藤野先生让我仿佛听见那位良师抑扬顿挫的教导;高
14、尔基的海燕让我恍然看见那群海燕矫健无畏的英姿;(1)_;(2)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邹忌讽谏可贵,齐王纳谏也可贵;愚公以“叩石垦壤”的行动感动了上天;曹刿用“请见”的行动承担了国家安危的责任。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们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请以“做一个行者”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5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