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迸溅(bn)忏悔(qin)忧郁(y)B恩惠(hu)矜持(jn)伫立(ch)C卸却(xi)酒酿(nin)瞬息(shn)D挑逗(tio)赤裸(u)延绵(mi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释然振动五脏六腑本末倒置B俯瞰遨游一目了然分辩不清C签字部骤惊心动魄流传甚广D无虞神密千钧重负耐人寻味3、下列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着春节联欢晚会,大街上没有一个行人,真是万人空巷啊!B这次考试成绩差强人意,但对小林来说也许是好事,经受这一次挫折,他肯定知道自己的不足了。C假日
3、的海南,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深夜了,大街上还络绎不绝,热闹极了。D遇到问题,他总喜欢寻根究底,倘若不问个水落石出,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好声音”的举办,不但可以让民族经典音乐艺术得于传承和发展,而且可以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音乐普及水平。B朱军在央视的主持节目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独特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C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冬天的济南真的算得上个宝地。D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2)陋室铭中
4、描写“陋室”环境雅致的句子是:_,_。(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文言文阅读【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
5、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河间有游僧,卖药于市,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1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A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B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C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
6、者则丸跃/入佛手D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2下面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求石兽于水中/卖药于市B以为顺流下矣/以一铜佛置案上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其佛手必磁石为之D乃石性坚重/其术乃败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阅十余岁阅:经过,经历。B是非木杮是:对;正确(跟“非”相对)。C举国信之举:全。D验之信然信:确实。4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B 甲文中寺僧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讲
7、学家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只有老河兵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做出了正确推断。C乙文中游僧让买者先向佛祈祷得到佛的帮助,从神奇现象上欺骗民众,然后病能否医治取决于药丸是否跳入佛手中,从敬畏心里上捕获民众。D乙文中骗术的原理是磁石有磁力,而铁会和磁石相互吸引,自然跳到铜佛手中去了。5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最苦与最乐,回答各题。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
8、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贫、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无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
9、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的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
10、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
11、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1文章第一段以一连串的设问开头,有什么作用?2认真阅读原文,在已给横线上用原文填空。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失意不苦的原因是_;贫、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_;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_。3文章第四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4用精练的语言自己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五、诗歌鉴赏(共5分)【甲】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乙】西村【南宋】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
12、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昔,细云新月耿黄昏。【注释】浆:茶水。醉墨痕:酒后题诗留下的字迹。耿:发光照耀。1【乙】诗选取高柳、小桥、村落、_、残破的墙壁、苔藓、细云新月等景物,描绘了_的山村风光。2两首诗都写到了游览村庄的经历,请你结合两诗内容,说说其情感和哲理的不同。六、语言表达(共10分)理解并翻译下面的句子。(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_(2)卿言多务,孰若孤。 _七、作文(共40分)作文请以“难忘那的眼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横线上可填入“期盼、慈爱、失望、坚毅”等词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可能影响公正评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