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阳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山西省阳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试卷.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坍塌(tn)慷慨(ki)缝隙(x)B废墟(x)浇灌(gun)刨根问底(po)C呼啸(xio)干涸(g)湿润(rn)D微薄(b)挑拣(jin)丝不苟(gu)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的响着。B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C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象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D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谁能否认,杨利伟的“太空一日”,既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也
3、是社会价值的实现;“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诚哉斯言,英雄是时代的脊梁,是时代的楷模。他们不仅志存高远,更甘于奉献,无所保留,他们就是时代的脊梁,他们就是时代的楷模!时代洪流静狂都是常态,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对社会的无私奉献片非矛盾对立,英雄可在追求家国理想中实现个人价值,个人价值实现之时常常也有利于国家。谁又能否认,老将苏炳添以9秒83刷新了亚洲纪录,既突破了自我,又振奋了时代精神。时代洪流或静或狂,英雄自是勇立潮头,乘风踏浪,奋楫笃行,指引着人们的精神航向。ABCD4、小红整理了组有关 “家国情怀”的写作素材,其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
4、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B面对国家民族危亡,夏完淳以少年的热血、英勇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生命之歌。C人总有一死,只要留得一颗赤诚的爱国忠心,永远在史册上闪耀光彩,就死得其所。D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生存和凝聚的动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_,巴山夜雨涨秋池。(2)试问卷帘人,_。(3)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_。”(论语)(4)艅艎何泛泛,_。(5)_,受降城外月如霜。(6)_?止增笑耳。(7)孔子认为,对于学过的知识,应该“_”,以求达到“_的程度,才能学有所成。(用论语
5、十二章中的话作答)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选自吕氏春秋)桑中生李南顿张助于田中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
6、“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注】南顿:古县名。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李君:李先生。此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豚:小猪。行:不久。众犬吠声:是“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省略,意思是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众人随声传闻。翕赫:轰动、惊动。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两处)。南 顿 张 助 于 田 中 植 禾 见 李 核 欲 持 去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及其家穿井_(2)丁氏对曰_(3)因植种_(4)间一岁余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2)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4这两篇短文告诉我们该如何
7、对待传闻?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秋天的怀念(节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
8、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读了这个选段,你感受到的是一位怎样的母亲?2结合上下文,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具体分析下
9、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3选文第段中划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五、诗歌鉴赏(共5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首联中的“_、_”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深受人们的好评,请任选角度作简要赏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1)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能以“无题”为题,不能超过6个字)_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_七、作文(共40分)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见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下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