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南宫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模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河北省南宫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模考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簌簌(s)谚语(yn)携带(Xi)B连翘(qio)潮汐 (x)陨石(yn)C追溯(s)遗骸(hi)宝藏(cng)D曲线(q)狩猎(shu)劫难(ji)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A佳肴北冥藏于己虽有至道B弗食尘埃此之谓讲信修睦C兑命废疾男有份选贤举能D悠游谋闭学学半鳏寡孤独3、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花开的胜景,让人在艺术品中感受花香鸟语的氛围。B寒冬腊月,屋外衰草连天, 大兴西甜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C在百年风雨回眸,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
3、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的源远流长。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年年如是。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两年,“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对国家的自信。B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C阳光小学“打造阳光课堂,实施阳光教育”的系列活动深得全社会和各级领导的肯定与好评。D思维对于作文审题来说无比重要,运用正确思维方法审清材料是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很关键的一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名句默写。(1)关关雎鸠,
4、在河之洲。_,_。(关雎)(2)_,如三月兮!(子衿)(3)佁然不动,_,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是:_,_。(5)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5、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岳武穆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不?”武穆答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才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白不过数升,而秣不择栗,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始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才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节选自岳飞论马)注释:岳武穆:岳飞;啖:吃。斛:量器名,古代一斛为十斗。褫:夺取衣服或带,这里是脱下,解下之
6、意。秣:喂马的饲料,这里用作动词,吃。至1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故虽有名马虽有嘉肴B一食或尽粟一石弗食,不知其旨也C才美不外见明灭可见D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2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这篇短文仅100多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嗦。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多种,请你找出其中一种,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4【甲】【乙】两篇文章共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不同的写作目的?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完成各问题。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
7、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8、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
9、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中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
10、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1阅读第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2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能删去?3结合第段的内容,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说明方法:作用:(2)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
11、多。说明方法:作用:4阅读第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五、诗歌鉴赏(共5分)甲子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乙无衣诗经唐风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旁注:有学者认为乙诗作者可能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妻子,可惜早亡,他看着衣物自然感慨万千。【注释】七:虚指,言衣之多。吉:美,好。燠(y):暖热,温暖。长兴小组调查发现,安吉县名源自诗经唐风。请阅读甲、乙两诗和旁注,填写下面思维导图。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示例,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其构成排比。我是一片雪花,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我是一滴春雨,羞涩地吻在了玫瑰的唇上;我是_,_。七、作文(共40分)我们的生命中有各种各样的最好,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衣服,最好的礼物请以“最好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600字以上。(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