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关怀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德育研究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关怀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德育研究与实践.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命关怀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德育研究与实践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自杀、校园暴力或残害他人的事件屡屡发生,这些事情折射出当今部分高职学生情感的荒漠,以及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造成大学生轻视生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在其中承担着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结合心理学、教育学,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落实到对“90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上。关键词:生命关怀;高职院校;德育年,清华大学女生朱令被投毒,导致终生残疾;1997年和2007年,北京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也分别发生投毒案;2022年4月复旦大学黄洋案,让许多人心有余悸,发出“谢谢同学不杀之恩”。类似的案件一再出现让我们对
2、高校学生的素质及心理健康问题产生新的忧虑。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生命关怀的缺失目前,在我国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都比较重视成人成才教育,对生命关怀教育关注的不多,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高职学生,很难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中,重点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统一,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更好地就业,而对学生的价值观念教育比较少,生命关怀教育也是近几年刚被重视,往往只通过宣讲、开大会的形式向学生灌输。1.生命关怀理念的缺失。教育只关注人,没有关注生命,教育漠视了人的体验,忽视了生命的需求。太看重生命以外的东西,教育理念中没有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某种程度上说,淡漠了生命的激情
3、需要,就是淡漠了对人心灵和智慧的开发;淡漠了对人生命环境的热爱,就淡漠了对人的情感和人格的陶冶。这就导致了教师不会欣赏学生,家长不会欣赏孩子,学生不会欣赏自己。2.生命关怀德育工作的缺失。教育必须诉诸生命活动,教育过程要充满生机与活力。目前我们还没有树立生命教育的成才观,不能处理好成才与“成人”的关系;还没有建立生命关怀下的教师观,形成互动交流的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上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忽视生命的鲜活性;缺失生命教育的课程观,课程的设置、内容的取舍,还没能遵从生命发展的规则;学生缺少生命教育的学习观,学生缺乏学习、创造的自觉性。3.学生管理中生命关怀的缺失。在日常教育
4、管理中,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往往被视为“工具人、幼稚人、问题人”,管理制度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生命个体的多样性,而管理者只强调学生对组织的权威服从。这显然对大学生个体生命关怀的程度不够,在某些方面甚至完全忽视了这一点。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表现目前的社会环境,加上高职学生自身的弱点,导致他们人格发展不完善,抗压能力差,心理脆弱,面对学习、就业、经济压力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缺乏积极有效的处理方式,面对挫折和困难容易怨天尤人,甚至漠视自身生命,轻视他人生命,摧残异类生命。三、生命关怀视角下的德育研究(一)生命关怀视角下的德育理论研究1.形成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现代德育观,构建生命关怀为核心的德育教育
5、体系。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和加强对高职学生的生命关怀教育,不仅意味着对高职学生个体自然生命的关切,更意味着对生命价值与人生态度的引导与提升。3.生命关怀为学生的终生幸福服务。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好:“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教育的本质是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幸福服务,是教育的崇高使命和终极目的。通过教育,使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幸福的含义,体验幸福的境界,具有创造幸福的能力,具备奉献幸福的品质。(二)创新德育教育内容1.
6、构建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德育文化建设。树立生命关怀为核心的德育观念,以生命关怀为价值取向建设德育制度文化,培育生命关怀的学校环境,用生命关怀的德育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2.构建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现代德育内容。将科技道德、环境道德、经济伦理、合作精神、网络道德等内容融入德育主旋律,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更具新意、富有时代气息。另外,加快实现公民道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国学教育、家政教育、法律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德育内容的大融合,形成对大学生“生命价值、意义”“和谐人格”“创新意识”的培养,使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意义重大。3.构建生命关怀为核心的师生关系,这种模式所建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参谋或伙伴的关系。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是一种共同面对自然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超越生命,并交流生命关怀心得的关系,因而从其心理需求与实际出发,自主地决定并以自己的方式去吸收、消化和建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