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度与文化在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共振作用.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8309590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制度与文化在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共振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制度与文化在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共振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制度与文化在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共振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制度与文化在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共振作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制度与文化在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共振作用摘要:企业管理理论已从单纯的数学分析和科学管理工具上升到了企业文化的构建,本文认为制度与文化是共生耦合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是一只“无形”的手,影响着管理主客体的价值理念,管理的主客体均是社会文化中的个体,企业是个体价值理念、思想文化等的结合体,个体文化即民族传统文化,作用和反作用于企业文化。提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引进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回归传统历史文化本源,創建符合国情、民情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实现制度创新,构建学习型组织,搭建强势企业文化,进而实现制度与文化共振。关键词: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经营管理美

2、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一书中,明确地提出将管理与文化关联在一起。他认为,管理除了是一门学科,还应该作为一种文化,拥有其独特的价值观、信仰、方法和表达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催生了一批大型优秀企业,如华为、海尔等,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西方现代企业管理技术有其优越性,但在中国经济中有其适用性的问题;另外,企业的延续性问题困扰着现代企业家,或者说是缺少着一种可持续的企业文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经营管理理论面临着相当程度的挑战,单纯的数学分析和科学管理工具已不能满足需求,企业文化的构建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管理文化不能打下有效基础或加以合理引导,企业或企业员工

3、的观念和机制是很难扭转的。即使强行改变管理机制,如果思想观念不随之改进,员工们仍将故步自封,企业也无法得到长远发展。本文从历史文化角度,探讨中国企业制度与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共振关系,认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革新。一、制度与文化的共生耦合企业制度、制度文化、文化的内涵界定不同,是一个渐进式和螺旋式的过程。当员工没有打心底里认同企业制度内涵的时候,制度只能被称作是管理者的“文化”,只能在管理规律和管理规范方面摆出样子,员工的约束是外在的、肤浅的;当员工心里接受制度内涵、形成一种行为习惯时就演变成为了一种文化;当先进文化超越制度文化的时候,这种文化又在企业内部催生出新

4、的制度。从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再倡导新文化,不断修正、优化,企业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臻于完美。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管理制度是由少数管理层制定的,要求员工去遵守的原则。而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在全体员工中间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在一定层面上讲,可以说文化是制度的积淀。(一)制度是规范企业制度是在企业组织中,所有机构与个体要在权、责、利方面遵守的规定,是企业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的具象化表述,是需要企业和劳动者一起遵守的责任和约束。对企业制度的研究是从对经济制度演进研究而来的。美国的新制度学家道格拉斯诺斯提出了关于制度选择的“路径依赖”理论。通过对经济史的研究,诺斯认为

5、我们曾经走过的“道路”决定了我们今后的去向。制度选择的可能范围是由历史决定的,即历史提供了制度选择集;诺斯的研究还表明,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着报酬递减和自我强化机制,在这一机制作用下,如制度创新为历史所容,则制度的发展就比较顺利,否则,可能发生“锁入效应”,即可能被锁定在一个低水平状态。根据诺斯“路径依赖”理论,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应以历史为依据,将民族文化属性纳入考量范围,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搭建中,积极吸收西方经验的同时,应充分尊重自身历史文化特点,创建符合国情、民情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二)文化是价值观进入21世纪末叶,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又进入了新的衰退周期,该阶段的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

6、也停滞不前;然而,日本经济却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景象,给美国的汽车业、钢铁业和电器业企业都带来了强大冲击。二战后日本就从美国引进了现代管理技术,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形成了相对差异的管理模式。日本在引进美国产品、技术、管理的同时,由于企业普遍具有更强的奉献精神,使其在80年代全球经济中“异军突起”,这是日本文化和西方现代管理技术结合的结果。也正是这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学习日本管理的热潮,1980年,美国商业周刊提出了一个新概念“CorporateCulture”,美国管理模式逐渐向以企业文化构建为核心的管理文化转移。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企业所在地区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

7、在管理层面的综合反映和表现。企业文化拥有丰富的内涵,既包括以提高企业家和管理者水平为目的的经营文化、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也包括以提高职工管理思想道德为目的的伦理道德文化和精神文化,除此之外还有企业的教育文化、科技文化、娱乐文化和文化活动等。总的来看,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最终上升为企业哲学,是企业存续的血液。而在这当中,人作为管理的主体和客体,本身所被熏染的传统文化将对其产生深远影响,作用于人的社会行为表现。日本企业家族管理和终身雇佣制度反映在企业经营决策上是一种集体决策制度,传统文化中的群体意识导致个体在心理上对于群体有明显的归属感,决策方式的群体性和决策目标的长期性特点,使日本企业管

8、理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后异军突起。而美国则实行个人决策和个人负责制,这主要是由其移民国家特性决定,移民自身所带的各个民族文化的融合,求同存异、强调个性,在企业管理方面表现为短期雇佣制,职工流动性非常大;而其追求卓越的文化特性,強调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形成了独立的人格。不同国家、民族的管理行为,内在都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层面以农业经济为基础,是典型的农业文化;生产关系层面是封建的血缘文化,在管理上表现为企业管理的家族化倾向;中国经济理性化的市场经济,要求以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思维方式和决策方式来做事,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复杂,中国企业必须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

9、展的现代企业管理道路,形成符合国情的现实主义管理哲学。综合以上分析,企业制度与文化是共生耦合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是一只“无形”的手,影响着管理主客体的价值理念,管理的主客体均是社会文化中的个体,企业是个体价值理念、思想文化等的结合体,个体文化即民族传统文化,作用和反作用于企业文化。制度是企业发展历程中阶段性规范,受到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等影响实现跳跃式创新,同时又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形成,成为企业独一无二的价值体系,最终演变成为企业的独特文化。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的管理文化企业管理理论是一定时期、文化阶段、宏微观环境下的产物,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持续变化的。中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不是生搬硬

10、套,对西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引进,要考虑与本土文化的兼容性,历史文化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企业管理理念。美国与日本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几个明显的特点:在民族传统文化中诞生;随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兼容外来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决定和影响着管理模式。中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并非是“拿来主义”,而是要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搭建符合自身条件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自身核心价值观,锻造属于自身企业的DNA,也只有这样才能绵延恒久。本文认为从制度和文化角度看,中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引进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回归传统历史文化本源,创建符合国情、民情的现代化企

11、业管理制度,实现制度创新,构建学习型组织,搭建强势企业文化,进而实现制度与文化共振。(一)构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21世纪末以来,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理念,最初是由彼得圣吉提出的,认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组织长久不衰的秘诀,他的第五项修炼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学习规则,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强调以系统思考代替机械、静态的思考,并通过对动态、复杂问题的探索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高“杠杆解”。中国一直以来都将学习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活到老、学到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

12、然”等是历史文化对学习的注解。当前生活节奏加快、信息传播量大且速度快,对学习的方式方法的要求更高,新事物的更新速度加快,尤其在企业经营中的学习已显得非常紧迫,企业中的学习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企业管理中应构建怎样的学习型组织,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考虑:1.提倡实时广度学习。当前社会充斥着多样化的碎片化信息,信息传播渠道和内容呈现多样化,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抓取价值信息,本文认为我们需要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来获得价值信息的抓取能力,通过知识的实时广度学习提升价值信息的辨识力,以信息的量变来寻求质变的飞跃。在拓宽知识广度的同时应避免人云亦云,应具有主观思考过程,判断信息的含金量。2.注重系统性深

13、度学习。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要求营造员工主动学习的氛围,通过学习得到能力的提升以应对复杂的外部竞争环境,培养员工主动学习意识,同时学习不应浮于表面,而应该深究其理,钻研其真,只有系统性的深度学习才能真正锻造员工自身核心竞争力。3.学习如何学习。学习不只是知识的获取,更有方法的学习,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习内容的更好掌握。书本理论的学习是基础,在企业经营中更要注重培养员工在实践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重点是业务能力的提升,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业务成长,进而建立企业学习文化。4.营造学习氛围。学习型组织更多的是一个不以人员变动为转移的氛围的建立,这个氛围的建立从以下几点展开,一是提供系统学习、培训机会,

14、创造更大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形成学习激励机制;二是制定系统性学习,并规范成文,建立企业学习文化;三是树立学习标杆,形成榜样示范带头作用。(二)搭建强势企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的集大成者,儒家核心是“治人”,可用于企业管理中人事协调、沟通、人力资源的发挥及企业文化、团队精神的建立;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体现了柔性管理艺术;法家主张功利主义价值观与现代企业利润最大化不谋而合;兵家主张权变与创新理念,体现了现代企业竞争战略。然而,中国的关系本位又不同于美国的个人本位和日本的社会本位,这就决定了中国企业管理的特殊性,国内企业在引进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同时,应充分考虑中国企业身处的文

15、化环境,为此,本文提出搭建具有中国企业属性的强势企业文化这一管理文化理念,实现自信和文化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基业长青。强势的内涵理解并非“强势”二字的字面意思,而应该是自信由内而外的散发,是一种制度自信和自信的体现,强势企业文化与学习型组织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只有持续学习的组织才能一直保持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是强势企业文化的本质;同时强势企业文化也是企业是学习型组织的先进“文化”安排。1.促进员工内部学习。相较于企业激励与监督制度,企业文化在组织中起到了非正式协调作用,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依附感,将促使其主动调整个人目标和行为,使其符合公司目标和行为,这是一种员工有意识的自我

16、控制行为,相较于被动监督,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是由于文化协调的是组织内部关系,因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内部学习,学习更多的是源于工作小组内和跨职能工作小组间的互动作用,以及由此对沟通方式的改进。2.提升员工的沟通效率。企业文化是员工对企业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相应符号的认同,建立在这种共同认知基础上的沟通效率将大大提高,也反映在团队间的行動效率上,因为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有助于团队成员间协调一致。3.增强团队协作力。米勒认为造成层级组织的根源在于“通过契约、激励和监督来达到合作组织安排的努力是直接等价于解决一个复杂的重复博弈”,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即便可行,也要付出高昂的安排成本。层级组织通

17、过契约、激励和监督产生的安排成本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尤其是共同的行为规范或共同的习俗来解决。强势的企业文化蕴含着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是勤学善思和躬身自省的学习方式方法,更是高瞻远瞩和埋头细耕的战略战术,最终是自我的超越与价值的实现。企业管理文化即由管理文化的力量影响全体成员的行为模式,并对企业产生强大的、无形的支持力量。在对全体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之外,还能够通过经营理念及竞争策略,引导企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强势企业文化本质,制度自信是搭建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只有在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土壤上才能孕育出文化自信并茁壮成长,锻造出企业核心价值观,这样的企业才是可持续的,才能基业长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