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技巧.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技巧 中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技巧1.数学课堂提问的意义 1.1课堂提问对学生的好处 1。1.1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如果注意力集中,听课效果就比较理想。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精力集中,教师只靠讲课、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是达不到目的的,而应以授课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钳住,激发学习兴趣,赋予学习动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1.2能够发散思维和培养思维能力。通过提问,为学生创设情境思维,提供思维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够开动脑筋。为学生的思维创新奠定基础。1。1。3可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
2、理.通过提问,可以让许多原来没有勇气站起来面对大家讲话的学生有胆量站起来.面对大家,面对自己,把自己展示给大家。 1。2课堂提问对课堂的好处 1.2.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提问可以使整个课堂完全活跃起来,大家不会觉得只是老师讲,学生记的学习。大家有兴趣去思考,可以大胆的去创新问题,大家有兴趣,全部投入到课堂上,效率也会从而大大提高.1。2.2通过提问能够增加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问与答之间犹如跟好朋友之间的谈话一样,使学生具有饱满的精神状态。还能够及时地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找出教学的失误,调整教学策略,从而使得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2.数学课堂教学2。1过去的数学课堂传统的数学
3、课堂教学都是以老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方式,每一节课都是老师把书本上的公式、定理,性质宣读,然后把所有的知识一股脑的塞给学生,就呈现整堂课学生们只是在记笔记,课后套公式做题的过程。2.2现在的数学课堂现在的数学课堂都是以人为人,教师的角色只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强调了老师与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为辅,学生学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成为在课题中共同学习、进步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将问题抛给学生来进行探索研究,并引导学生思考,得到最后的结论. 2。3比较过去与现在数学课堂通过对比现在的教学和过去的教学我们明显看出,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照本宣书,学生只会死板的去学习知识,思维
4、没有得到发散,自然而然学习没有积极性。而现在的课堂我们可以看出通过提问的技能的使用,可以使学生们在数学课上觉得数学课并不枯燥无味,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的积极性。数学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情况和预习情况。便于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推断能力还能提高他的表达能力,还能让掌握好的学生得以巩固,掌握不扎实的学生得以跟上,以免前面基础学不好,后面学习跟不上。降低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之一。3.数学课堂提问的原则3.1目的性所谓目的性原则是有效的问题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提问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提问
5、能否与教材的重难点有关,能否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否则提出的问题也是没有意义的。教师在备课时,教师就要深入钻研教材、钻研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自身的发展情况。让每一次提出来的问题都具有意义,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可设计目的明确的提问,例如回忆性提问方式,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提问,组织学生的定向性提问,理解知识的启发性提问,学习方法的指导性提问等。3。2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第一要针对教学内容,针对教学的重点、针对教学难点,精心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第二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顾及不同程度的学生需要,使不同程度上的学生都得到学习和提高来设计问题;第三要针对所设计的问题要给学生明确的方向,避免
6、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浪费不必要的时间;第四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灵活、机动地安排提问。3.3层次性所谓层次性原则是指,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地有效地选取、组织、传递和运用知识信息,促进学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识的活动,从课堂教学整体上看,必须抓住教材、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与心理状态,合理地按一定层次展开设问,提出的问题要按知识点难易程度从浅到深逐层进行,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象进行回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使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得出正确结论并理解、掌握结论。好的课堂提问往往表现为灵活诱导,使得每一个环节紧紧相扣.教师要善于抓住
7、学生的心理特征,把握提问的时机,随机应变.3。4启发性所谓启发性原则是指,好的提问能唤醒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使学生封闭的思维得以打开,激活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在新的教学理念中老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而不是强迫、代替。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新学知识只有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联结点,才能将新知识同化,才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充分注意这一点,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被学生接受,又要具有启发性。 3.5合理安排提问时间 所谓理安排提问时间是指提问后,期待时间要充足,一个问题被提出之后有这个文题引起回答之间的时间
8、量。我们不要当问题提出后让个别的同学思考就停止,这样限制了好多创造性答案的产生,同时也减退了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回答的质量也大大降低。3.6新颖多样性所谓新颖多样性原则是指,提出的问题好不与好,在于能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的失误是使学生产生厌学.所提出的问题要内容要新颖别致,方式要新鲜多样,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营造出一种主动求知的学习氛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对知识理解后能够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新颖,具有多样性,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理解、掌握和运用.3.7亲切感所谓亲切感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合作
9、者,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精神状态,学习效率才高.教师必须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生间要无隔阂,问与答最好是以谈话的形式进行,不要老是教师问,学生回答。要做到先提问,后点名;先思考,后回答;先讨论,后结论;先学生,后教师;先激励,后更正。通过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3.8注意提问的类型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识水平等.设计符合提问类型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用到提问类型有:回忆提问,是指通过回忆前面所学的知识,学生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作出迅速的回答。不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只回答“对或“不对”即可.一般都放在课堂的开始或者对某一问题的论证初期使用
10、;分析提问:是指通过学生识别条件与原因,找出条件、原因、结论之间的关系,能够组织自己推理过程,寻找每一步的依据,进行解释。一般都放在解答题和证明题中使用;理解提问:是指一般理解,对比理解,理解提问;运用提问:是指在建立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和回忆过去所学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综合提问:是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是分析、推理两种,这类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答案多元化,体现个人认知策略的风格性。4.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4.1通过以问检验,及时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为了上好每节课,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对这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常在授完课后对所学知识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一方面
11、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了解数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方案。但提问要有新意,例如检查学生对于数学定义概念、定理的掌握弄不好会导致机械记忆.案例1:在讲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提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如果两个圆相离,则有几条公切线? (2)如果两个圆有三条公切线,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如何? (3)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5cm和3cm,圆心距为4cm,则两圆的关系如何?这样的提问,使学生有新鲜感,收到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 4。2通过以问引趣,激发思维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老师,是激发灵感,是发现的先导.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教师要善于提一些新颖、多样化、富有吸引力、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
12、联系而又不知道怎样解答的问题,处于有思有疑,并对新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营造诱人的学习情境。案例 2:速算的绝招平方差公式的引入 师:在一次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出了两道题:4139=?:10298=?老师的话刚说完,立刻就有一个同学刷地站起来回答说:“第一题等于 1599,第二题等于 9996”。其速度之快,简直就是脱口而出。同学们,你知道他是如何计算的吗?你想不想掌握他的简便、快速的运算招数呢? 奇异的事物和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奇妙的数学规律。在案例中,教师利用“速算王”的神奇速算,巧妙设问,使学生对“速算的绝招 平方差公式,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4.3通过以问启发,寻求思路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
13、知识不断积累和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是逐步由模糊到清晰、由零散到系统并逐步融入原有知识体系之中.设计恰当的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自己进行新内容的学习, 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 案例3:完全平方公式(一) 问:1。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我们是如何定义的? 2.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3。应用平方差公式的注意事项:弄清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平方差公式? 4.如果把平方差公式里的减号变化为正好,结果会有什么特点呢?和平方差公式的区别是什么? 通过已学习的知识经过个人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推导出新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14、。而这个过程离不开旧知识的铺垫,平方差公式的学习与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是类似的,这样学生学得自然、学得轻松。 4。4通过以一题多变,达到举一反三在平时的习题教学中,如果我们灵活地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巧妙地把一个题目化成一组要求不同或难度不断变化的题组,不仅可以使学生易于掌握应用之要领,也可使学生能从前一个较简单问题的解答中领悟到解决后一个较复杂问题的途径.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案例4:根据下列条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 已知二次函数经过(1,3),(1,4),(0,4)三点;2、 已知二次函数经过顶点(2,4),且过原点:3、 已知二次函数经过(6,0)点,且x=4时,有最小值8;4、
15、把二次函数y=2x4x5向左又向上各平移3个单位;5、 已知y=ax+bx+c,当x=1和x=2时都有y=5,且y的最大值是14;案例是通过不断改变条件来逐步加深研讨问题的。还有一些题目也可以通过不断改变结论来加以研讨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解题做到举一反三。 4.5通过以问过渡,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可提问本课所用到的旧知识作为过渡,回顾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以旧促新,促使学生积极参加教学双边活动,突破难点,以达到顺利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目的。 案例5:在讲授新课:“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教师首先提问:1、过一点可画多少个圆?为什么?2、过两点可画多少个圆?圆心的位置有什
16、么规律?为什么?这些问题一一解决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问:3、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A、B、C画圆,这样的圆要经过A、B,圆心在哪里?这样的圆又要过B、C,圆心在哪里?若同时经过A、B、C,圆心又在哪里?4、这样的圆可画多少个?就这样教师提问,学生动脑、动手,把自己作为“研究者,步步深入,将已有的知识、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学得轻松,记得也牢。 4。6以问结尾,即总结又作做铺垫 在课堂结尾点提问,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方法得到进一步的梳理和归纳,而且好的提问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此外通过提问还能将学生的兴趣与思维得到延续,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下铺垫。 案例 6:平方差公式小结 问题 1:满
17、足怎样结构特点的算式可以应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问题 2:有一位同学说,平方差公式中的 a和 b可以变化,你知道 a和 b都可以代表什么吗?举例说明。 问题 3:怎样用几何图形描述平方差公式的意义? 问题 4:学习平方差公式有何作用?你会计算(a+b+c)(a+bc)吗? (a+b+c)(a+bc)=( a+b ) 2-c2,那么如何计算 ( a+b ) 2=?也就是如何计算两个数和的平方呢?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数学课的到来! 案例中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将有关平方差公式的重点知识有条理地进行了回顾与整理,同时让学生对公式“结构稳定性、字母可变性”的本质特点以及公式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并且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即给本节课做总结,又让学生的思考的延续。5总结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它对老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教学功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开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