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卓越计划企业学习阶段教务管理工作绩效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卓越计划企业学习阶段教务管理工作绩效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卓越计划企业学习阶段教务管理工作绩效研究摘要:实行院校二级管理是高校深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新体制运行过程中,教务工作也面临新的运行模式,特别是在“卓越计划”企业学习这一重大教学改革中,我们要从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绩效的原则出发,不断改进创新、提高教务工作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教学改革。关键词:教务工作;绩效;二级管理;企业学习2022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组织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我校是教育部第一批“卓越计划”实施高校,截止到202
2、2年我校已有8个本科专业实施“卓越计划”这一教学改革。在“卓越计划”校企合作“3+1”的培养模式中,实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是关键,企业学习是突破口,但目前国家层面未出台相关的企业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法律法规,校企合作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在累计一年的企业学习中,教学管理面临着一定的难度。企业学习阶段的教务管理工作是校企合作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如何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绩效,更好的服务于“卓越计划”这一教学改革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一、“卓越计划”企业学习阶段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企业学习阶段是“卓越计划”教学改革中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企业环境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人才培养要
3、素,把适合在企业开展的有关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尽可能放到企业去,包括相关专业课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使学生通过在企业累计一年时间的工程实践,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达到工程师的基本要求。“卓越计划”实施在企业环境这一新教学领域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内容越来越多,特别是教务管理工作在企业学习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务管理包括教学运行管理、学籍和成绩管理、考试和教学评价管理等,这些管理环节直接影响到企业学习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务管理工作要调整学校与二级学院及职能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主动适应社会改革和发展形势的需要,有效的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
4、学质量,为“卓越计划”教学改革顺利实施提供重要保障。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提高教务工作绩效的基本原则绩效是指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具体行为,并通过这些行为而产生的业绩或成效,所谓教务管理工作绩效,是指针对教务管理所开展的工作及其取得的成绩与效果,它总体上反映了教务工作的水平。在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提高教务工作绩效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分级分层管理,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高校实施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务管理工作既要符合管理科学的原则,又要符合教育的自身规律,管理的精髓在于分工合作,责权利的统一。学校教务工作的职能部门是教务处,为此,教务处要明晰分级管理,明确学校教务工作总体目标。实行学校目标管理
5、、学院过程管理的层次管理,明晰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教务管理的责权利。特别要明确学校教务处与院(部)教学秘书的分工;教学秘书与教研室的分工,合理划分职责。(二)突出绩效考核、强化目标管理的原则实行校院二级管理旨在提高教务管理工作效率,发挥学院的积极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构建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学校确立教务工作总体目标,各学院根据自身特点确立二级子目标,做到突出重点、强化考核。学校制定目标考核细则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学院教务工作绩效进行定性、定量考核,强化目标考核、体现公平公正,做到晋级、奖金分配、评先评优与考核结果挂钩。(三)建立规章制度、保证管理到位的原则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教务管理
6、工作要重视规章制度的建立,从制度上规范职责权限,学校应全面制定工作程序,明确工作流程,加大制度执行和工作督查力度,保证管理到位。学校与学院工作紧密配合,逐步建立规范、科学的二级管理体系,并使之制度化。譬如确立教务管理总体框架,制订校、院二级管理办法,对学院的职能、权限、责任予以明确。并制订校、院二级教务工作实施办法,建立对学院教务工作的监管体系、奖惩机制等。三、“卓越计划”企业学习阶段教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分析“卓越计划”企业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企业分散在不同的区域,企业学习计划有其共性和个性的一面,校企双导师的指导方式下,如何处理企业导师、学生、学校教师三者的关系。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务管理
7、工作有其特殊性,理清这一阶段的教务管理工作,对提升教务管理绩效、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教学运行管理:如何督导校外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针对工程实践环节集中课程教学少的模式下,是否能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对于校外教学点比较分散、个性化强,如何应对其教学管理模式的复杂性。2.学籍和成绩管理:如何对学生企业学习阶段的成绩管理到位,学籍异动、学业预警及时通知到学生个人,并进行教务管理系统的异动学生成绩的处理;企业学习阶段的课程考核要素,校企双导师的成绩评定。3.考试和教学评价管理:考试的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的创新,以及校外教学信息的畅通和教学信息反馈系统的建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等等。四
8、、提升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卓越计划”企业学习阶段的教务工作绩效的对策与措施提升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卓越计划”企业学习阶段的教务工作绩效要把握好分级分层管理,责权利相结合,突出绩效考核、强化目标管理,建立规章制度、保证管理到位这些基本原则,建立有效地对策与措施。(一)构建以学院为管理重心的校院二级教务管理体制,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效能学院是教学管理的主体,管理重心下移学院,学校教务处主要职能转移到学术管理上,主要对学校教务工作宏观管理和监控,主要精力放到顶层设计上和战略决策上。特别从“卓越计划”企业学习阶段的性质来看,学习计划的实施和专业结合的紧密更高,学院可以结合专业性质和企业学习特点,有了自主权和教学管理权,学院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科学的配备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明确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卓越计划”企业学习阶段教务处的职能,以及二级学院的教务办和教研室的工作职责。详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