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分析.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83080783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分析摘要:探讨了中国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分析了政府、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民工自身所面临的问题,阐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农民工所谓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进城上学的农民工子女,与“留守儿童”相对应。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8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其失学率高达9.3%,即每年有近200万孩子失学1。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一、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1.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基本得到普及,但总体教育程度偏低。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计算,614周岁年龄段的流动儿童在校率为94.91%

2、,与同年龄段城市本地儿童相比,约低12个百分点;1517周岁年龄段的流动儿童在校率比例为41.48%,而此年龄段的城市儿童在校率为82.54%2。可见,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普及率较高,与城市本地儿童没有太大差距,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二者差距不断扩大,一半以上的流动儿童在初中毕业后便主动或被动的放弃了继续教育的机会,从而导致流动儿童的总体教育程度偏低。2.农民工子弟学校成为吸纳流动儿童的主要方式。中国对流动儿童现行的教育政策是“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心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有数据显示,至2005年1月,上海市外来人员子女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人

3、数达37万多,其中15万在公办小学就读,占40%,其余22万多学生主要在300多所简易农民工子女学校接受教育3。3.流动儿童教育存在不连续性,成绩相对较差。农民工的无序流动和工作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其子女教育的不连续性。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迁徙,常常会出现错过入学时间、前后学习内容衔接不上的情况,从而造成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差,流动越频繁,对其学习构成的威胁越大。4.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值得关注。流动儿童一方面延续着父辈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耳濡目染大都市的生活,心理难免出现落差,加之城市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甚至污名化,常常使他们产生自卑、自闭心理,以致出现行为失范。二、流动儿童教育所面临的问题1.政府

4、面临的问题。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由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教育经费按户籍人头下拨到输出地政府。那么对于流入地政府而言,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如何解决大批量流动儿童的教育经费,由于缺乏资金,流入地政府无法将其有限的资源在满足城市本地儿童教育的同时,又照顾到流动儿童的需要。输出地政府对流动儿童肩负着“普九”的任务和责任,但由于其流动的现实性,不得不采取“曲线普九”的形式,即前往劳动力输出地开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据了解,北京市的打工子弟学校绝大多数是由河北人、河南人创办的,两省均为北京外来工主要输出地2。2.公办学校面临的问题。“两为主”确定了公办学校是解决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主要渠道,但城市公办学校的规划建

5、设最初是以本市常住人口为标准,而农民工流动较大,一定区域内的流动儿童数量很难预测,不利于公办学校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自2022年全国取消义务教育借读费以来,资金问题也成为妨碍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的一大障碍。再者,流动儿童的成绩不太理想,对于教师以及学校的教学评估也会产生一定影响。3.农民工子弟学校面临的问题。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是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是一种低水平的自助行为,因此存在着办学条件简陋、教师待遇差且流动大、教学质量不高、合法身份难以得到确认等诸多的困难,成为当前一直困扰打工子弟学校的生存发展的难题。4.农民工及其子女面临的问题。由于体制、经济等现实问题,农民工很难将子女送

6、入公办学校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其自身在城市融入过程中所遭受的不公平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态度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流动儿童自身而言,家庭的贫困让他们过早的分担了生活的重担,料理家务、照顾弟妹、甚至拾荒赚钱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与城市儿童的接触中,他们经常被人瞧不起,因此几乎没有城市朋友;由于大多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的简易临时房里,生活环境比较恶劣。三、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1.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户籍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对城乡进行了强制划分。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由于身份限制,被城市偏向的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排除在外,这种城乡二元体制是造成流动儿

7、童教育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农民工的城市化严格意义上讲只能算“半城市化”4,即经济上接纳、政治上排斥的城市化。2.缺乏明确的管理机构。现行的义务教育法和目前关于简易农民工子女学校管理政策之间存在矛盾,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究竟由谁负责?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又由哪些政府部门来管理?一直悬而未决,使得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和简易学校的管理工作成了“讲起来很重要、实际上没人管”5的尴尬处境。3.教育投入不足。资金短缺是制约流动儿童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教育财政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过低,长期徘徊在3%左右,低于世界发达国家6%的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在中国义务教育总投入中,政府财政拨款占68.

8、55%,而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投入中政府拨款占85%以上6。4.农民工子弟学校身份尴尬。农民工子弟学校给广大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带来了实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但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却由于办学条件简陋,合法地位因此一直得不到确认,办学者也不敢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5.家庭教育缺失而学校社会教育不足。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不容乐观,一则农民工自身的受教育程度低,没有足够的能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二则农民工要为生机奔波,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除了家庭教育缺失外,学校和社会教育也存在着不足。首先,学校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重视不够,不仅对其单独编班,还常常忽视适应阶段的心理问题。

9、其次,按照逆向法则,健康条件最差的群体往往生活在健康关怀资源最有限的地区,农民工大多生活在城乡结合部,其能享受的社区资源相当匮乏,由社区对流动儿童进行的教育也就相对不足。四、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1.逐步改革户籍制度,剥离户籍制度上粘附的福利制度。广东省中山市最先推出的、随后又在全省推广的“积分制”就是一个有益的探索,所谓积分制管理,是指以积分而非户口为标准,从而将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公共服务与户口脱钩。入户条件可细化为学历、技能、参保情况等多项指标,农民工在积满60分后就可以申请入户,意见对农民工入户城镇后的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配套制度改革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达到入户城镇积分条件,但不愿意交回承包地和宅基地的农民,可以拿到城市“绿卡”。“绿卡”在广东省居住证上做标记,持卡人除可享受居住证一切权益和公共服务外,还可以在居住地享受子女义务教育、高考、参军入伍等待遇和权益。2.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肯定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合法地位并给予支持。各级政府应充分肯定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作用,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对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对于办学条件极其恶劣、教学质量很差的子弟学校予以撤销;另一方面,对于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赋予其合法地位,并在硬件和软件各方面给予相应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