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马原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马原知识点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论述)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思维能否结识或对的结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二、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简答)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论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线;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三、 关于物质的世界性的基本问题1)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
2、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2)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主线属性,物质世界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3)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否认静止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否认运动犯形而上学的错误4)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性。5) 社会生活实践性重要体现在三个方面a. 实践是社会生活形成的基础b.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c.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四、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P28-31)(1).物质决定意识 (2
3、).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必考) 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发明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时间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五、 联系及其特性含义: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关系特性: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具有条件性六、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主线规律:(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主线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跟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认之否认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
4、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结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线方法矛盾分析法。七、 矛盾特殊性的表现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八、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互相关系:(重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九、 辩证否认观的内容1) 否认是事物的自我否认,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 否认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 否认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
5、过否认环节联系起来的4) 辩证否认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悲观因素又保存其积极因素。十、 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规定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哪些能力?(P53五点,多选题)战略思维能力、历史唯物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主线的结识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第二章 结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一、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是结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三、 实践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
6、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四、 为什么说实践决定结识?(实践在结识中的决定作用)(P62-63)a. 实践是结识的来源b. 实践是结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结识的目的d. 实践是检查结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五、 结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结识论对结识本质的科学回答。六、 真理的绝对性及相对性(略)真理是一个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白了主客观统一的的拟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对的结识总是有限度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两者互相依存,又互相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
7、性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它们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七、 关于真理与价值:(不拟定)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对的反映。1. 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2.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对的结识。3. 真理的客观性 绝对性 相对性4. 实践是检查整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可以作为真理的检查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5. 实践作为检查结识真理性的标准达成拟定性与不拟定性真理的绝对性及相对性:(P75-78)1) 真理是一个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2)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白了主客观统一的的拟定性和发展的无
8、限性。3)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对的结识总是有限度的。4)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两者互相依存,又互相包含。5)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它们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八、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不拟定)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1)价值的特性(P85-86)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结识活动,它有三个特点: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结识对象的;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
9、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第三,评价结果的对的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结识性结识。(3)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的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结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主线目的,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第三章 一、 两种主线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唯心史观二、 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
10、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3)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主线动力;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二、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第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主线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三、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选择)四、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1.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主线动力;2.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阶级和阶
11、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结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4)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阶级斗争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而社会革命则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社会革命的实质是进步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社会革命的主线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3.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一定限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4.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
12、影响;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2)对的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五、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发明者(辨析题:群众和英雄共同发明历史,是错误的)(P141-142)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中的作用: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发明者。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发明者。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4. 人民群众发明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从质上说是社会中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包含不同的阶级、阶层,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第四章一、 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即
13、自给自足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互换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互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有两个:1.社会分工的出现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二、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两者不可兼得。 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三、 劳动的二重性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
14、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四、 商品价值量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生产率成反比五、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互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互换的原则进行。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派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派。六、 货币,货币本质,货币职能货币:货币是在长期互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
15、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本质:一般等价物。货币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七、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八、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可以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九、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涉
16、及3部分:a.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 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十、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导致资
17、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性的经济危机。十一、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第五章一、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必考)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由于:1.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2.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3. 社会发展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也许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二、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龙殿
18、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形式: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公司。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公司。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宏观调控。 微观规制。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重要有三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四、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性: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五、 经济全球化及
19、其表现和因素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限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过已过和地区的范围而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过程。表现:(1)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2)贸易全球化;(3)金融全球化; (4)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因素:(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2)跨国公司的发展;(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六、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因素和实质表现:(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派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因素:(
20、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主线推动力量;(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质:(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主线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主线性质发生了变化。七、 资本主义的局限性:a.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 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
21、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c. 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八、 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之一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a.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而代之,才干主线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b.这是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所具有的客观历史趋势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d.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斗争。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一、 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英国人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二、 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三、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重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
22、。具体内容: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主线目的。 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灯亮产品的按劳分派原则。 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运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四、 对的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违反,不能僵化对待。五、 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主义
23、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结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抱负及其最终实现一、 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1.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2. 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3.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性,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二、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性1.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派;2.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类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