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当代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当代启示.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当代启示摘要:民国时期的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演变具有农村基础政策教育逐步完善、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基础教育近代化转型不断科学化、本土化等诸多特征。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是导致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逐步演变的重要归因。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发展及基础教育政策科学化、本土化、体系化,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率是其对我国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启示。关键字: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启示一、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特征(一)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系统日趋完善1912年,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南京成立了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任命蔡
2、元培为教育总长,建立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体系。其中包括制定新的教育方针,包含了德、智、体、美四育因素;充实“壬子学制”并最终完善成为“壬子癸丑学制”;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不断充实教育法律政策内容;将学堂一律改称为学校;初等小学一律实行义务教育等。虽然袁世凯和北洋政府的倒行逆施致使封建教育的回潮,但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旧文化和旧教育的深度批判以及积极学习和引进西方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使教育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以适应资产阶级的新式教育政策全面实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在新教育思维及政策的指引下,诸多农村基础教育的政策文件相继颁发、推行和实施,促使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更加具体且深入农村基层。义务教育层面全
3、面而详尽的规划以及教育宗旨上突出三民主义的国民教育宗旨使教育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整个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系统日趋走向成熟和完善,并不断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二)始终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放在首要战略地位(三)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发展发的科学化、本土化、体系化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法规下所构建的教育体系相比较于封建传统教育实现了质的蜕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理论体系和发展模式。其中民国时期教育政策制定与发展中法治的科学化选择极为重要,这对整个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民国初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初步出台,颁布了各类直接或间接相关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袁世凯上台倒行逆施,制定了诸多封建尊
4、孔复古思想浓厚的落后教育政策文件,这无疑给当时的民国教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深重灾难,科学化进程举步维艰,致使基础教育的发展停滞不前。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现代教育的任何推进都处处受其掣肘,但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民国时期教育政策正是由于这种不断的矛盾冲突才促进其法治化、规范化进程的科学演进。新文化运动时期彻底批判旧文化旧教育以及20世纪20年代以后国民政府时期,相关基础教育政策的改革注重教育政策制度的规范化。民国后期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制定也更加同时注重规范化与法治化的科学化过程。同时,我国的教育体系是在西学东渐之后西方教育制度的冲击下不断模仿、演变的,但在没有结合我国本土实际的
5、情况下,使得其构建、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本土适应过程。就其改革学制系统的发展轨迹来看,主要是在模仿西方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当然农村基础教育模式的选择亦是如此,这就导致了学制系统的本土适应过程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发展也伴随着学制系统的改革经历了从模仿到探索再到创新的一个本土化发展历程。二、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一)政治方面“从本质上说,政策的制定实际上是一种政治行为。政策的制定反映了一国政策制定者的意志和利益,政策的制定是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服务的。也就是说,一国的政治状况如何将会对教育政策的制定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影响着国家整体的社
6、会治理结构,当然也会对教育政策的制定产生深刻影响。”1民国时期,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共和国,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变。此后袁世凯上台后,基础教育政策方向也转向了尊孔复古。但之后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初步形成;国民政府建立后,教育进入一个十年发展期;抗日战争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都促进了教育政策的深入改革和发展。其中战争负面影响是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议定和实施转变的关键性因素。“教育史不能脱离政治史,”不同政权领导下、不同政策制定主体对教育政策的制订必然具有明显的导向性指引。(二)經济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基
7、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说,政策的制定是一种政治行为,那么经济状况对教育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影响将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国家的总的和现阶段的经济状况如何,都会对教育政策的制定产生直接的影响。”2民国时期的农村教育政策最大的特点便是重视义务教育。而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实施方式、实施年限等政策文件的制定都受到当时教育经费实际支付能力的制约。而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是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是保障教育政策文件实施的根本。民国时期新县制的改革以及调整,实行权力下放至县或县以下行政单位,其中就包括教育经费的收支。但由于当时经济衰变致使很多地方贫穷落后,无力支撑农村基础教育所需经费投入,再加上政府拨款不能具体落实,还有战争的影响导致教育经费骤减,使民国时期义务教育发展规划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