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经济学原理微观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经济学原理微观笔记.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经济学1经济学的含义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互相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即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自从莱昂内尔罗宾斯于1936年对经济学下了上述定义以来,这个定义就一直在主流教科书中占统治地位。2稀缺性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正由于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二、经济学十大原理1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由于一个
2、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经济学研究就应当从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1)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为了得到一件爱慕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爱慕的东西。做出决策规定人们在一个目的与另一个目的之间权衡取舍。(2)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在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3)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在机会成本为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的。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增量的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只
3、有当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用这项行动。(4)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映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处罚或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他们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映。3关于人们之间互相交易的基本结论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的许多决策不仅影响自己,并且还会影响其别人。以下三个原理是关于人们如何互相交易的:(1)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别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价格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与家庭同样,国家也能从互相
4、交易中获益。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享有种类更多的物品与劳务。(2)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在一个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公司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这些公司和家庭在市场上互相交易,价格和个人利益引导着他们的决策,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合意的市场结果。(3)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政府干预经济的因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来指市场自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单纯的市场调节经常会导致市场失灵,而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可以改善市场结果。4关于整体经济如何运营的基本结论从讨论个人如何做出决策开始,然后考察人们
5、如何互相交易,所有这些决策和互相交易共同组成了“经济”。最后三个原理涉及整体经济的运营:(1)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差别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即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的差别。一国的生产率的增长率决定了平均收入增长率。(2)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通货膨胀是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在大多数严重或连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总是相同的:货币量的增长。当一个政府发行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就下降了。(3)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人们通常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短期交替关系,即减少通货膨胀
6、会引起失业暂时增长,这种交替关系的产生是由于某些价格调整缓慢。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这种权衡取舍关系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当政府减少货币量时,它就减少了人们支出的数量。较低的支出与居高不下的价格结合在一起就减少了公司销售的物品与劳务量。销售量减少又引起公司解雇工人,对价格的变动作出完全的调整之前,货币量减少就暂时增长了失业。一、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1科学方法:观测、理论和进一步观测正如其他学科同样,经济学观测一个事件,建立一种理论,并收集数据来检查这种理论。但是,收集数据来检查经济理论是困难的,由于经济学家通常不能从实验中发明数据。这就是说,经济学家不能仅仅为了一种理论而控制经济。因此,经济学家通
7、常采用从历史事件中收集到的数据。2假设的作用假设可以使解释这个世界更为容易。例如,为了研究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假设世界只由两个国家组成,并且每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通过理解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产品这种假想世界中的国际贸易,来更好地理解人们生活在其中的、更复杂的现实世界中的国际贸易。3经济模型经济学家努力以科学家的客观性来探讨他们的主题。像所有科学家同样,他们做出了适当的假设并建立了简化的模型,以便解释周边的世界。两个简朴的经济模型是循环流量图和生产也许性边界。(1)循环流量图循环流量图是指表白物品和劳务、生产要素以及货币支付在家庭和公司之间如何流动的经济图形,如图2-1所示。在这个模型中,经济由
8、两类决策者家庭和公司所组成。公司用劳动、土地和资本(建筑物和机器等)这些投入来生产物品和劳务,这些投入被称为生产要素。家庭则拥有生产要素并消费公司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图2-1 循环流量图图2-1中,经济决策由家庭和公司做出。家庭和公司在物品与劳务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家庭是买者而公司是卖者)以及生产要素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公司是买者而家庭是卖者)上互相交易。外面一圈的箭头表达货币的流向,里面一圈的箭头表达相应的物品与劳务的流向。循环流量图的形式是简化的,是整体经济的一个简化模型,由于它不涉及国际贸易和政府。(2)生产也许性边界生产也许性边界的含义生产也许性边界:表达一个经济在可获得的生产要素与
9、生产技术既定期所能生产的产品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经济可以在生产也许性边界上或它之内的任何一点上进行生产,但不能在该边界以外任何一点上进行生产。生产也许性边界上(而不是它以内)的点代表有效率的生产水平。生产也许性边界图示假设一个社会把其所有资源用于A和B两种产品的生产,那么生产也许性边界可用图2-2表达。图2-2 生产也许性边界该图形表达,一个社会在资源一定、技术一定的情况下所也许生产的A产品和B产品的各种不同产量的组合。位于曲线右边的点(如C点)是不能达成的,由于没有足够的资源,而曲线左边的点(如D点)可以达成,但没有运用完或没有有效运用所有可供运用的资源。而位于曲线上的点(如E点)则表达
10、所有资源都得到了运用而又可以接受的组合。生产也许性边界也表白了用另一种物品来衡量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技术进步使生产也许性边界向外移动,从而增长了经济所能生产的产量。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1)含义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指研究家庭和公司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某个市场上的互相交易的经济学。(2)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公司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某个市场上的互相交易。即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核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公司是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运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
11、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3)重要内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重要涉及: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派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由于这些理论均涉及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因而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经济学。2宏观经济学(1)含义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的,它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经济学。(2)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体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3)重要内容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应
12、总需求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重要涉及总需求理论、总供应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1)两者的联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密切相关的。由于整体经济的变动产生于千百万个人的决策,所以,不考虑相关的微观经济决策而去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是不也许的。(2)两者的区别尽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存在固有的联系,但这两个领域仍然是不同的。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探讨不同的问题,所以,它们有时采用相称不同的方法。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1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即实证表述,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事实上是
13、如何解决的。这种方法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2规范分析规范分析即规范表述,是研究经济活动“应当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当是如何解决的。这种方法通常要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干符合这些准则。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这两种表述的关键区别在于如何来判断其有效性(validity)。原则上,实证表述是可以通过对证据的检查来肯定或是否认的;而规范表述除了事实,还涉及价值,判断一项政策是好是坏不仅仅看科学事实,还包含对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政治哲学的见解。当然这两者也是互相关联的,实证分析会对规范分析产生影响,但规范分
14、析结论不仅需要实证分析,还需要价值判断(value judgment)。研究经济学需要记住这两种分析的不同,这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当经济学家解释经济运营情况时,他使用前者,此时他是站在科学家的立场上的;当提供帮助来改善经济后果时,他使用后者,此时他站在政策顾问的立场上了。四、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因素经济学家向政策制定者提供互相冲突的建议的因素有两个:1科学判断的不同经济学家也许对世界如何运营的不同实证理论的对的性见解不一致,因而会有不同的科学判断。例如,经济学家对家庭储蓄对储蓄税后收益变动的敏感限度见解不同。2价值观的不同经济学家也许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对政策应当努力实现的目的有不同的规范观点。例
15、如,经济学家对于是否应当进行收入再分派见解不同。在现实中,虽然经济学家对于许多问题有正常的分歧,但在许多经济学原理上是极为一致的。一、专业化与贸易经济学是研究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如何进行生产和分派的科学。在全球经济下,人们可以选择自给自足,也可以选择专业化生产,互相之间进行贸易,并导致经济互相依存。国家和个人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贸易解决由于稀缺性引起的问题,并从中获得好处。每个人都消费本国和世界各国许多其别人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互相依存和贸易之所以合意,是由于它可以使每个人享用更多数量和品种的物品与劳务。二、比较优势原理有两种方法比较两个人在生产一种物品时的能力。假如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
16、较少,则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该物品上有绝对优势;假如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则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该物品上有比较优势。专业化和贸易的好处不是基于绝对优势,而是基于比较优势。1绝对优势(1)绝对优势的含义绝对优势比较的是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生产一种物品需要资源少(比如说劳动时间少)的生产者称为在生产那种物品时具有绝对优势。这就是说,效率最高的生产者(有最高生产率的生产者)有绝对优势。(2)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自由贸
17、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在比其他国家绝对有利的地位。假如各国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互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运用,这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长物质财富。2比较优势(1)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机会成本的含义机会成本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用途所放弃的使用该项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的关系绝对优势比较的是每个生产者的实际成本,而比较优势则是比较每个生产者生产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生产一种物品机会成本较少的生产者在生产这
18、种物品时有比较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人不也许在生产两种物品中都有比较优势,除非两个人有相同的机会成本,由于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是此外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的倒数。若一个人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比较高,那么他生产另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必然比较低。(2)比较优势与贸易无论绝对优势如何,假如生产者生产每种物品的机会成本不同,每个生产者就应当专门生产其机会成本低的产品。这就是说,每个生产者都应当生产他们有比较优势的物品,然后他们可以用自己的一些产品互换其他产品。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的差别引起了贸易的好处。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量就会增长,并且,经济蛋糕规模的这种扩大可以使每个人的状
19、况更好。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是由于它使每个人可以从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活动。(3)贸易的价格对从贸易中获益的双方而言,他们进行贸易的价格在两者的机会成本之间,卖者可以以高于其机会成本的价格出售一种商品,买者可以以低于其机会成本的价格购买一种商品,结果双方的状况都将改善。三、比较优势的运用比较优势原理解释了互相依存和贸易的好处。由于在现代世界中互相依存如此之普遍,所以,比较优势原理有许多应用。比较优势原理合用于国家与个人,经济学家用比较优势原理支持各国间的自由贸易。各国之间的贸易遵循同样的比较优势原理。在国外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物品称为进口,在国内生产并在国外销售物品称为出口。即使美国在生产汽
20、车和粮食上都有绝对优势,它也应当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东西。由于美国生产粮食的机会成本低(更肥沃的土地)而日本高,所以,美国应当生产更多的粮食并出口到日本,以互换从日本进口的汽车。一、市场与竞争1市场的含义市场(market)是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一群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买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物品或劳务的需求,而卖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供应。2市场类型的划分与特性市场类型的划分与特性如表4-1所示:表4-1 市场类型的划分和特性3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指竞争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有两个重要特性:(1)用于销售的物
21、品是完全相同的。(2)买者和卖者如此之多,以至于没有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影响价格。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买者与卖者必须接受市场决定的价格,所以,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二、需求与供应1需求(1)需求的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期期内在各种也许的价格水平乐意并且可以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2)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长。(3)需求的表达需求表:表达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需求曲线:表达一种物品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根据需求定理,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对某种物品或劳务需求的总和,把个人需求
22、曲线水平相加可以得出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表达在所有其他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保持不变时,一种物品的总需求量如何随该物品价格的变动而变动。(5)影响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当人们改变他们在每种价格上希望购买的量时,需求曲线移动。使需求曲线移动的最重要因素是:收入。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长引起需求量增长的物品。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长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相关物品的价格。替代品: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增长的两种物品。互补品: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减少的两种物品。嗜好。假如你的偏好转向一种物品,这就引起该物品的需求增长。预期。对未来收入或价格的预
23、期将影响当期一种物品的需求。买者的数量。买者数量越多需求量越大,反之,越少总之,在某种既定价格时,任何一种增长买者希望购买的数量的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某种既定价格时,任何一种减少买者希望购买的数量的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2供应(1)定义一种商品的供应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期期内在各种也许的价格下乐意并且可以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2)供应定理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应量增长;当价格下降时,供应量也减少。(3)供应的表达供应表:表达一种物品价格与供应量之间关系的表格。供应曲线:一种物品价格与供应量之间关系的图形。根据供应定理,供应曲线向右上方倾斜。(4)市场供应
24、与个人供应市场供应量是在每种价格上所有卖者供应量之和。为了得出任何一种价格时的总供应量,可以把个人供应曲线轴上表达的个人供应量相加。市场供应曲线表达,一种物品的总供应量如何随着它的价格变动而变动。(5)影响供应曲线移动的因素当生产者改变他们在每种价格上希望出卖的数量时,供应曲线移动。影响供应曲线移动的因素重要有:投入品价格。一种物品的供应量与生产这种物品所用投入品的价格负相关。技术。技术进步减少公司的成本,从而增长供应量。预期。对未来的预期将影响当期一种物品的供应。卖者的数量。总之,在某种既定价格时,任何一种增长卖者希望生产的数量的变动都会使供应曲线向右移动。在某种既定价格时,任何一种减少卖者
25、希望生产的数量的变动都会使供应曲线向左移动。3供应与需求的结合(1)均衡均衡:供应与需求达成平衡的状态。均衡价格:使供应与需求平衡的价格。均衡数量:当价格调整到使供应与需求平衡时的供应量与需求量。供求定理: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应与需求达成平衡。买者与卖者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使市场趋向于均衡。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存在物品的过剩,引起市场价格下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存在短缺,引起市场价格上升。(2)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环节当分析某个事件如何影响一个市场时,可以按三个环节进行:第一,拟定该事件是使供应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或者是在某些情况下,使两种曲线都移动。第二,拟
26、定曲线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第三,用供求图来比较本来的均衡与新均衡,以表白这种移动如何影响均衡价格和数量。(3)供应曲线移动被称为“供应变动”,而需求曲线移动被称为“需求变动”。沿着一条固定供应曲线的移动称为“供应量的变动”,而沿着一条固定需求曲线的移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4)当供应或需求曲线移动时,价格和数量如何发生变动的具体如表4-2所示。表4-2 当供应或需求移动时,价格和数量发生的变动4价格对资源的配置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引导经济决策,从而配置稀缺资源的信号。对于经济中的每一种物品来说,价格保证供应与需求达成平衡。因此,均衡价格决定了买者选择购买多少这种物品,以及卖者选择生产多
27、少这种物品。一、需求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与公式需求价格弹性指衡量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相对变动的敏感限度。用公式表达为:一般用中点法计算(,)和(,)两点间的需求价格弹性,公式为:分子是用中点法计算的数量变动比例,分母是用中点法计算的价格变动比例。(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往往富有需求弹性,由于消费者从这种物品转向其他物品较为容易。必需品与奢侈品。必需品需求倾向于缺少弹性,而奢侈品需求倾向于富有弹性。市场的定义。范围小的市场的需求弹性往往大于范围大的市场,由于范围小的市场上的物品更容易找到相近的替代品。时间框架。一般说
28、来,物品的需求往往在长期内更富有弹性。(3)需求曲线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由于需求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的反映限度,所以,它与需求曲线的斜率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图5-1表达不同需求价格弹性下的需求曲线形状。图5-1 需求曲线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4)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总收益指厂商按照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所获得的所有收入,等于该产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总收益和价格同方向变动;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总收益和价格反方向变动;需求价格弹性正好等于1时,总收益是固定的,不随价格变化
29、而变化。2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衡量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的敏感限度。用公式表达为:需求收入弹性大于零的商品为正常品,正常品的需求量随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需求收入弹性小于零的商品为低档品,低档品的需求量随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减少。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衡量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另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敏感限度。用公式表达为: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正数,则物品1和物品2是替代关系;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负数,则物品1和物品2是互补关系;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等于零,则物品1和物品2没有关系。二、供应弹性1供应价格弹性(1)供应价格弹性供应定理表白,价格上升供应量增
30、长。供应价格弹性衡量供应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限度。用公式表达为:(2)供应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商品生产的灵活性。供应价格弹性取决于卖者改变他们生产的物品量的灵活性。例如,土地供应缺少弹性,由于生产出更多土地几乎是不也许的。所考虑的时间长短。在大多数市场上,供应在长期比在短期更富有弹性。由于在短期,生产者很难迅速调整生产规模来增长或减少供应量,但在长期,生产者可根据需求的变化新建工厂或者停产来变动产量,因此,长期的产量对价格变动更敏感,长期供应价格弹性比短期大。2各种供应曲线由于供应价格弹性衡量供应量对价格的反映限度,所以供应的价格弹性决定了供应曲线是陡峭还是平坦。图5-2表达不同供应价格弹性下的供
31、应曲线形状。图5-2 供应的价格弹性与供应曲线三、供应、需求和弹性的三种应用1农产品市场的应用:谷贱伤农技术进步使农产品供应曲线向右移动。但是,食物的需求通常是缺少弹性的(需求曲线陡峭),由于食物并不昂贵,并且是必需品。结果,供应向右移动引起均衡价格大幅度下降,以及均衡供应量较小量增长。因此,不可避免的是,农业技术进步减少了农民集团的总收益。图5-3 缺少弹性的需求曲线和谷贱伤农如图5-3所示,农产品的需求曲线是缺少弹性的(画图时,把需求曲线画陡峭一些)。农产品的丰收使供应曲线由向右平移至,在缺少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原先的下降到。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
32、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长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称于图中矩形和的面积之差。2石油市场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提高石油价格而减少石油产量。在短期中,石油的需求是缺少弹性的(需求曲线陡峭),由于消费者不容易找到替代品。因此供应减少大大提高了价格,并增长生产者的总收益。但是,在长期中,消费者找到替代品,并使用更省油的汽车,这使石油需求变得富有弹性,并且生产者找到更多石油,这使供应曲线变得富有弹性。结果,短期中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长期中价格有所回落。3非法毒品市场的应用在短期中,非法毒品的需求是缺少弹性的。结果,减少毒品供应的禁毒政策往往使毒品价格大幅度上升,而消
33、费量减少得很少,因此吸毒者的总支付增长了。这需要增长吸毒者的资金,就会引起与毒品相关的犯罪增长。在长期中,这种总支付和犯罪的增长是较少的,由于随着时间推移,这种非法毒品的需求变得富有弹性,旨在减少毒品需求的政策减少了毒品市场上的总收益,并减少了与毒品相关的犯罪。因此,禁毒政策在短期内增长了与毒品有关的犯罪,而在长期中会减少这种犯罪。一、价格控制1价格上限(1)价格上限的两种后果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是某种物品与劳务价格的法定最高价格,比如租金控制。政府强制推行价格上限,有也许会出现以下两种后果:假如价格上限设在均衡价格之上,它就不能起到约束作用。这种价格上限称之为非限制性的价格
34、上限,如图6-1(a)所示。假如价格上限设在均衡价格之下,它能起到约束作用时,就导致短缺,如图6-1(b)所示。由于引起了短缺,卖者必须以某种方式在买者中配给物品或劳务,出现了非价格配给、排长队和卖方歧视等问题。图6-1 有价格上限的市场(2)案例研究:短期与长期中的租金控制租金控制政策的目的是通过使得住房变得更有也许支付得起的方式来帮助穷人。图6-2(a)表达租金控制的短期影响:由于公寓的供应与需求较为缺少弹性,租金控制法实行的价格上限只引起了住房的少量短缺。图6-2(b)表达租金控制的长期影响:由于公寓的供应与需求较为富有弹性,租金控制引起了住房的大量短缺。因此,一位经济学家称租金控制是“
35、除了轰炸之外,毁灭一个城市的最佳方法”。图6-2 短期与长期中的租金控制2价格下限(1)价格上限的两种后果价格下限是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法定最低价格,比如最低工资。当政府强制推行价格下限时,有也许会出现以下两种后果:假如价格下限设在均衡价格之下,它就不能起到约束作用。这种价格下限称之为非限制性的价格下限,如图6-3(a)所示。假如价格下限设在均衡价格之上,它能起到约束作用时,就导致剩余出现。这种价格下限称之为限制性的价格下限,如图6-3(b)所示。图6-3 有价格下限的市场(2)案例研究:最低工资最低工资法规定任何雇主也许支付给劳动力的最低也许工资水平。图6-4 自由劳动市场图6-4表达工资自发调
36、整,使劳动供应与劳动需求平衡的市场。假如政府不干预,工资将自发调整,使劳动的供求达成平衡。图6-5 有限制性最低工资的劳动市场图6-5表达限制性最低工资的影响。由于最低工资是价格下限,因此将引起过剩:劳动供应量大于需求量,结果是出现失业。3对价格控制的评价价格控制的目的往往是帮助穷人,但价格控制往往损害了那些它本想要帮助的人。例如,租金控制可以保持低租金,但它无法鼓励房东修缮住房,并使找房变得困难。最低工资法会增长一些工人的收入,但也使其他工人成为失业者。当决策者通过立法方式拟定价格时,他们就模糊了通常情况下指引社会资源配置的信号,因此经济学家总是反对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二、税收政府课征税赋是
37、为了获得用于公共项目的收入。对一种物品征税是在买者支付的价格和卖者得到的价格之间打入了一个楔子。1向卖者征税对市场结果的影响假设政府对卖方征收税额为的税,将使得卖方的生产成本增长。生产成本增长会使得供应减少,供应曲线向左移动。如图6-6所示,征税后,供应曲线由左移到。均衡条件为供应价格加上税收等于需求价格,即有:。图6-6 对卖方征税得出了两个结论:(1)税收克制了市场活动。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该物品在新均衡时的销售量减少了。(2)买者与卖者分摊了税收承担。在新均衡时,买者为该物品支付的更多了,而卖者得到的更少了。2向买者征税对市场结果的影响假设政府对消费者征收税额为的税,将使得消费者的实际收
38、入(也可以说实际购买力)下降。当消费者实际购买力下降,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如图6-7所示,征税后,需求曲线由向左移动至。均衡条件为需求价格减去支付的税收等于在上的供应价格,即有:。图6-7 对消费者征税可以证明,在这两种方法中,需求者支付的价格或者供应者得到的价格都是相等的。3弹性与税收归宿税收归宿是税收承担在市场参与者中级得到分担的形式,即是对谁来承担税收承担的研究。税收归宿取决于供应和需求的价格弹性。(1)供应富有弹性,需求缺少弹性在图6-8(a)中,供应曲线富有弹性,而需求曲线缺少弹性。在这种情况下,卖者得到的价格只有很少的下降,而买者支付的价格大幅度上升。因此,买者承担了大部分税收承担。
39、图6-8 税收承担如何分摊(2)供应缺少弹性,需求富有弹性图6-8(b)表达供应缺少弹性而需求富有弹性的市场上的税收。在这种情况下,卖者对该物品的价格非常不敏感,供应曲线较为陡峭;而买者非常敏感,需求曲线较为平坦。当对有这种弹性的市场征税时,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较少,而卖者得到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因此,卖者承担了大部分税收承担。结论:税收归宿取决于供应和需求的价格弹性。税收承担更多地是由缺少弹性的市场一方所承担,由于市场的这一方难以通过改变购买量或销售量来对税收做出反映。一、消费者剩余1支付意愿与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是买者乐意为一商品支付的最高数额,测度买方如
40、何估价商品或服务。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等于买者对一种物品的支付意愿减去其实际为此所支付的量,它衡量买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2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市场需求曲线描绘买方在不同价位上乐意和可以购买的不同数量。需求曲线描述买者对物品的评价。支付意愿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是每个买者的消费者剩余。因此,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测度市场中的消费者剩余。3消费者剩余的变动当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剩余因两个因素而增长:(1)原有消费者可认为要购买的量少支付而得到了更多的剩余;(2)新的买者由于现在价格低于他们的支付意愿而进入市场,新的消费者剩余出现。4消费者剩余衡量的
41、内容消费者剩余衡量买者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反映了买者的经济福利。由于需求曲线是用支付意愿衡量的买者对一种物品的评价,所以,消费者剩余衡量“作为买者自己感觉到的利益”。因此,假如政策制定者尊重买者的偏好,消费者剩余就是对买者利益的一种恰当衡量。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除了吸毒等例外情况,买者都是理性的。并且,买者的偏好应当受到尊重。二、生产者剩余1销售意愿与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是卖方为一商品出售所得到的数额减去卖方的成本,测度卖方参与市场的利益。市场上每一个潜在卖者都有某种生产成本。这种成本是生产者为了生产一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一切东西的价值,并应当解释为生产者生产的机会成本钱包里的实际支出加生产者时
42、间的价值。生产成本是卖者为了生产物品所乐意接受的最低值,生产者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乐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就是生产者剩余。2用供应曲线衡量生产者剩余正如消费者剩余是与需求曲线相关那样,生产者剩余是与供应曲线密切相关的。供应曲线的高度衡量卖者的成本。由于供应曲线反映了卖者的成本,可以用它来衡量生产者剩余。价格以下与供应曲线以上的面积测度市场中的生产者剩余。3生产者剩余的变动价格上升可以增长生产者剩余,这种生产者剩余的增长由两部分构成:(1)原有卖者可认为要出卖的量而得到了更多的利益;(2)一些新卖者进入市场,新的生产者剩余出现。三、市场效率1效率与总剩余(1)效率效
43、率是社会所有成员所获得的总剩余达成最大化时的资源配置属性。(2)总剩余市场的总剩余是用买者支付意愿衡量的买者对物品的总评价减去卖者提供这些物品的总成本。消费者剩余是买者从参与市场活动中得到的收益,生产者剩余是卖者得到的收益。因此,把总剩余作为社会经济福利的衡量指标。总剩余的推导如下: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支付的量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量卖者的成本总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支付的量卖者得到的量卖者的成本由于支付的量等于卖者得到的量,因此,可以把总剩余写为:总剩余买者的评价卖者的成本图7-1的供求曲线表达了总剩余。的面积代表消费者剩余,的面积代表生产者剩余,则的面积表达总剩余。图7-1 市场均衡时的消费
44、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2市场均衡的评价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的资源配置可以说是有效率的。自由市场生产的产量是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的产量。(1)自由市场把物品的供应分派给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这种评价用买者的支付意愿来衡量。(2)自由市场将物品的需求分派给可以以最低成本生产这些物品的卖者。因此,在生产与销售量达成市场均衡时,社会计划者不能通过改善买者之间的消费配置或卖者的生产配置来增长社会福利。(3)自由市场生产出使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的物品量。四、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一些不受管制的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在市场失灵存在的情况下,市场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
45、源。第一,假如某一市场体系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势力将产生。市场势力可以引起市场非效率,由于它阻碍了价格与数量达成供应与需求的均衡。第二,在现实世界中,存在外部性。当买方卖方在决定消费多少和生产多少时并没有把外部性纳入考虑之中的情况下,市场中的均衡也许是非效率的。一、赋税的无谓损失1无谓损失的含义无谓损失指当税收(或其他某种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对一种物品征税使该物品买者与卖者的福利减少,并且,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经常超过了政府筹集到的收入。2税收的影响(1)没有税收时的福利如图8-1所示,没有税收时,市场均衡价格为,销售量是,消费者剩余是需求曲线和价格之间的面积,
46、即;生产者剩余是供应曲线和价格之间的面积,即,税收收入等于零。总剩余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之和,等于面积。图8-1 没有税收和有税收时对各参与者的福利影响(2)有税收时的福利征收后买者支付的价格从上升到,因此消费者剩余现在等于面积。卖者得到的价格从下降到,因此,生产者剩余现在等于面积,销售量从下降到。政府得到的税收等于面积。(3)福利的变动征税前后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的变动如表8-1所示。表8-1 税收对各参与者的福利影响结论:一种物品的税收使该物品买者与卖者的福利减少了,并且,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经常超过了政府筹集到的收入。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税收收入之和的减少被称为税收的无谓损失。税收引起无谓损失的因素:当税收提高了买者的价格而减少了卖者的价格时,它对买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消费,而对卖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生产。当买者和卖者对这些激励做出反映时,市场规模缩小到其最适水平之下(如图8-1所示,从移动到)。因此,由于税收扭曲了激励,就引起了市场配置资源时的无效率。3无谓损失与贸易的好处当税收使买者价格上升到,卖者价格下降届时,边际买者和边际卖者离开市场,因此,销售量从减少到。但正如图8-2所示,这些买者对物品的评价仍大于卖者的成本。在和之间任何一种数量时,贸易的好处买者评价与卖者成本之间的差额小于税收。因此,一旦征税,这些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