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防控第九版解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冠肺炎防控第九版解读.pptx(7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解读前言为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根据新冠肺炎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的要求结合我国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经验在前八版防控方案基础上,制定本方案主要修订内容一、优化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措施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4、7、14天核酸检测,采集鼻咽拭子,解除隔离前双采双检”调整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2、3、5、
2、7天和居家健康监测第3天核酸检测,采集口咽拭子”,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前不要求双采双检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7天核酸检测主要修订内容二、统一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及管控方案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中风险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
3、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居家医学观察措施低风险区指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要求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主要修订内容三、完善疫情监测要求加密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将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天1次对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周2次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可疑患者、疫情处置时对中高风险区人员等可增加抗原检测四、优化区域核酸检测策略明确不同人口规模区域核酸检测方案针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农村地区,综合疫
4、情发生后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进行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区域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防控方案大纲一、总体要求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三、公共措施宣传教育;疫苗接种;爱国卫生四、疫情监测疫 情发现报告;多渠道监测预警五、疫情处置传染源控制、流调与风险区域(人员)划定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人员转运、隔离管理、溯 源调查、消 毒、心理健康服务、疫 情信息发布六、实验室检测七、境外输入疫情防控八、加强重点环节防控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九、组织保障健全指挥体系;强化信息支撑;加强能力建设;加强物资保障;强化督导检查一、总体要求一、总体要求坚持“预
5、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坚决防范境外疫 情输入和境内疫 情反弹坚持科学精准防控落实“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进一步加强源头管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疫 情防控提高监测预警灵敏性,及时发现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 情,有力、有序、有效处置疫 情,做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以最短时间、最低代价将疫 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统筹疫 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增加源头管控、环境防控强调监测预警作用提出疫情控制要求二、病原
6、学和流行病学特征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属于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 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病原学特点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流行病学特点: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我国境外输入和本土疫情的优势流行株现有研究提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感染剂量更低,致病力减弱,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现
7、有疫苗对预防该变异株所致的重症和死亡仍有效明确经气溶胶传播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优势流行株明确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效果 宣传教育 疫苗接种 爱国卫生运动三、公共措施(一)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作用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倡导公众遵守防疫基本行为准则疫情期间减少聚集、聚餐和聚会配合做好风险排查、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保持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策略措施培训勤洗手、科学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文明用餐、遵守 1 米线、常通风、做好清洁消 毒、保持厕所卫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二)疫苗接种对于符合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进
8、行1剂次同源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可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根据疫苗研发进展和临床试验结果,进一步完善疫苗接种策略2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人群范围扩大至3岁以上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143重点提高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的全程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扩大接种范围明确接种方式强调重点人群(三)爱国卫生运动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突出农村、城乡结合部、公共聚集场所等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创新方式方法,持续推进城乡环境整治,不断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树立良好饮食风尚,推广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在
9、村(居)委会建立公共卫生委员会,推动爱国卫生运动进社区、进村镇、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疫情发现报告多渠道监测预警四、疫情监测监测目的及时发现和报告新冠病.毒感染者和聚集性疫情,及早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动态监测病.毒变异情况,了解病.毒变异对核酸检测试剂和疫苗保护效果影响监测定义核酸初筛阳性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初次阳性者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
10、特征新增核酸初筛阳性人员(一)疫情发现报告1.病例发现报告发现初筛阳性人员要遵从“逢阳必报、逢阳即报”原则,在出具检测结果后2小时内进行初筛阳性报告,核酸初筛阳性人员的报告和管理要求详见附件2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管理指南确诊后应在2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治疗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在2小时内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落实“村报告、乡采样、县检测”核酸检测策略,也可同步进行抗原检测2加强流行病学史采集和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监测发现可疑患者及时开展实验室检测加强对密切接
11、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以下简称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员、风险职业人群、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纳入社区管理人群的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做到早发现1病例发现病例报告增加流行病学史采集要求增加抗原检测选择增加初筛阳性人员报告及管理要求、确诊患者管理要求2.无症状感染者发现报告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员、风险职业人群、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纳入社区管理人群等核酸检测、传染源追踪、流行病学调查、区域人群筛查等核酸初筛阳性人员,要在出具检测结果后2小时内进行初筛阳性报告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应在2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转运至方舱医院进行隔离医学观察隔离医学观察期间严格
12、做好健康监测,如后续出现相关症状或体征需在24小时内订正为确诊病例2指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者13定义发现途径报告3.聚集性疫情发现报告规诊疗活动、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审核分析、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以及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等途径发现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报告2指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等范围内发现2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3定义发现途径报告时间周期由14天缩短至一周,发现病例数由5例降至2例(二)多渠道监测预警(二)多渠道监测预警按照点与面结合、症状监测与核酸检测结合、传染病监测系统
13、与其他部门监测系统结合的原则,开展人、物、环境等多渠道监测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汇总多渠道监测信息,开展综合分析和风险研判,提出风险评估结果和预警响应建议,及时向社会发布疫情信息和健康风险提示增加地方联防联控机制监测预警工作要求(二)多渠道监测预警2提高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现和报告意识对所有发热患者和其他无发热的可疑患者、不明原因肺炎和住院患者中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所有新入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对上述人员进行抗原检测1医疗机构就诊人员监测风险职业人群监测增加抗原检测选择,及时发现疫情对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
14、(如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洁、维修等人员,口岸进口物品搬运人员,海关、移民管理部门直接接触入境人员和物品的一线人员等),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等每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对从业环境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如快递、外卖、酒店服务、装修装卸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商场超市和农集贸市场工作人员等)、口岸管理服务人员以及普通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外的其他科室工作人员等每周开展两次核酸检测如出现本土疫情后,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增加核酸检测频次增加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动态调整检测频次(二)多渠道监测预警纳入社区管理的新冠肺炎出院(舱)感染者及
15、其同住人员在出院(舱)后第3、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入境人员和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区域协查人员、涉疫场所暴露人员、解除闭环管理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等,按照防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4学校和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精神专科医院、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人员,监管场所、生产车间、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常态化下应做好相关人员症状监测辖区内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感染者后,应及时组织完成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可根据检测结果及疫情扩散风险按照每天至少20%的抽样比例或按照辖区检测要求开展核酸检测3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监测社区管理人群监测明确出现本初疫情后,核酸检测要求增
16、加出院(舱)感染者及其同住人员社区管理核酸检测要求对启用的集中隔离场所定期开展环境核酸检测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解除集中隔离前采集隔离房间内物品、环境(包括手机表面、行李物品、枕头表面、卫生间门把手等)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对普通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定期开展环境核酸检测5集中隔离场所和医疗机构监测进口物品及环境监测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加工、运输、存储等场所环境适当开展抽样核酸检测对口岸中来自高风险国家和低温运输环境的进口货物及其货舱、货柜、车厢、集装箱和货物存放场所开展抽样核酸检测,冬季低温条件下可增加检测频次和抽样数量对城市中有冷链食品批发销售的大型农贸(集贸)市场的环境定期开展核酸检测对大型海运进口
17、冷冻物品加工处理场所可定期开展污水监测6(二)多渠道监测预警增加采样场所和物品要求增加对进口物品和环境的监测要求出现本土疫 情后,辖区药店应对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将信息推送辖区街道(社区)管理,及时督促用药者开展核酸检测必要时可先开展一次抗原检测7药品监测病.毒基因变异监测对本土疫 情中的首发或早期病例、与早期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关键病例、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病例、境外输入病例、入境物品及相关环境阳性标本开展病.毒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及病.毒分离,动态了解病.毒基因变异情况,及时发现感染来源8(二)多渠道监测预警增加出现本土疫情地区药物监测要求,及时发现感
18、染病例风险职业人员和重点机构场所人员核酸检测要求五、疫情处置五、疫情处置疫情发生后,应立即激活指挥体系,迅速完成常态和应急机制转换,以地(市)为单位成立前线指挥中心,省、市、县联防联控机制协同联动,扁平化运行,统筹调度资源,果断采取应对处置措施。、措施传染源控制、流调与风险区域(人员)划定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人员转运、隔离管理、溯源调查、消 毒、心理健康服务、疫 情信息发布(一)传染源控制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采集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复核期间单人单间隔离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2确诊后应在2小时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病例治愈出院后,应当进
19、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1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治愈出院后居家健康监测无需再行隔离医学观察删除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检测阴性,作为排除指标(一)传染源控制参照轻型病例进行管理,在方舱医院进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第6天和第7天采集鼻咽拭子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如两次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界限值为40,下同),或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界限值低于35,下同),可解除在方舱医院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如不符合上述条件,则继续在方舱医院集中隔离至满足出舱标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做好病情监测,符合确诊病例诊断标准后,及时订正为确
20、诊病例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应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3无症状感染者明确管理方式和隔离场所调整集中隔离期限和解除隔离指征更改解除集中隔离后管控措施(一)传染源控制既往感染者出院(舱)后,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阳性,如未出现任何症状体征且核酸检测Ct值35,不再进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触者;如核酸检测Ct值35,结合病程、Ct值动态变化等快速评估其传播风险,如有传播风险按感染者管理,判定和管控与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密切接触者,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如无传播风险,不再进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触者如出现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或CT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加重,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根据病情进行分类管理
21、治疗,如核酸检测Ct值35,无需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控;如核酸检测Ct值35,应判定和管控与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密切接触者,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4出院(舱)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增加出院(舱)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及其密接、次密接人员管理(二)流调与风险区域(人员)划定管控流行病学调查疫 情发生后,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报告病例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市联防联控机制组建的现场流调溯源专班(工作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及其他风险人员判定与管理根据病例行动轨迹和流调信息,利用“三公(工)”协同多部门技术手段和大数据信息支撑,由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快速精准判定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及涉疫
22、场所暴露人员等风险人员。风险区域划定及防控发生本土发生本土疫疫 情情后,根据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轨迹和后,根据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轨迹和疫疫 情情传播风险大小划定高、中、低风险区域传播风险大小划定高、中、低风险区域风险人员协查管控疫 情发生地发现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涉疫场所暴露人员、中高风险区域人员流出本地后,当地联防联控机制应于2小时内通过国家疫 情防控管理平台或函件向流入地发出协查单,也可通过建立的地市到地市之间“点对点”跨地区协查机制及时发送跨地区协查信息统一使用高中低风险区不再使用封管控区(三)区域核酸检测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综合研判,根据风险大小,分级分类,确定
23、检测人群的范围、频次和先后顺序,制定核酸检测方案,迅速组织调度核酸检测力量(包括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物资,确保“采、送、检、报”各环节衔接顺畅,避免检测不及时,造成阳性感染者发现延迟引起疫 情传播合理设置采样点,有序组织核酸采样,防止交叉感染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动态调整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防止疫 情扩散在区域核酸检测能力不足时,可采用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迅速统筹协调核酸检测力量支援(四)人员转运发生本土疫 情后,做好转运车辆的调用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发现后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进行治疗或隔离观察,转运时尽可能使用负压救护车密切接触者应安排专用车辆在8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做到应隔
24、尽隔、应隔快隔。转运前要做好人员的组织管理,按照就近原则,合理分配集中隔离点和调度安排车辆,及时掌握转运进展,坚决杜绝将感染者与密切接触者共同转运转运过程中做到有序就座,控制同车人员数量,尽量保持间隔,严格落实个人防护及车辆消 毒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到达隔离点后,做好转运人员交接(五)隔离管理(五)隔离管理隔离场所要求合理选择集中隔离场所,按照“三区两通道”,即隔离区、工作准备区(生活区与物资保障区)、缓冲区,工作人员通道、隔离人员通道的标准设置并规范管理,组织院感防控等领域专家评估合格后方可启用。以地市为单位按照当地常住人口60间/万人口的比例储备足够的集中隔离房间发生本土疫 情后,省级联防联
25、控机制应立即启动集中隔离点调度和梯次启用机制(五)隔离管理人、物、环境管理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应规范培训后上岗,落实疫苗接种、健康监测、核酸检测、个人防护和闭环管理措施严格按照标准做好隔离场所医疗废物的处置和垃圾清运等工作严格做到单人单间,防范交叉感染解除隔离时,对“人、物、环境”同时采样进行核酸检测,如结果均为阴性可解除集中隔离;如物品或环境核酸检测阳性,在排除隔离人员感染的可能后,方可解除集中隔离原则上由隔离点医务人员负责隔离人员采样工作集中隔离点检出阳性时,及时排查隔离点交叉感染风险(五)隔离管理居家隔离要求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应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单独居住或单间居住,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
26、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本人及共同居住人不得外出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六)溯源调查针对感染来源不明的病例,迅速开展溯源调查,坚持人、物、环境同查,优先排查“人传”的来源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核酸筛查、血清抗体动态检测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从人、物品和环境等方面逐一分析论证,综合研判病.毒来源、传播途径和传播链关系,并密切关注病.毒基因变异情况对有证据提示物品、环境是传染源的,应采用先封控、再采样、后消 毒的方式,避免证据丢失(七)消毒(七)消毒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转运期间,应对
27、其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进行随时消 毒;转移后,应对其居住地、活动地及其他可能被污染场所进行终末消 毒;治愈出院(舱)时,应对其个人物品消 毒后方可带出院(舱)中高风险区等实施封管控措施区域内,重点对小区楼栋、防疫物资保障场所(点)、垃圾储存点、快递集散点等区域环境开展预防性消 毒。农村地区和城中村消 毒前,应针对当地环境和居住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消 毒方案。疫源地终末消 毒应开展现场消 毒过程评价,确保消 毒过程有效;消 毒效果评价可结合现场需求按比例抽查。方舱医院关舱、隔离点结束时的最后一次消 毒,需要开展消 毒效果评价1.消毒原则范围和对象确定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现场消 毒的范围和对
28、象对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住院(方舱)、转运期间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进行随时消 毒对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居住或活动过的场所,如居所、工作场所、学习场所、诊疗场所、转运工具,及其他可能受到污染的场所,在其离开后,如住院(方舱)、出院(方舱)、转院、死亡)应进行终末消 毒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短暂经过的无明显污染物的场所,无需进行终末消 毒1.消毒原则方法选择诊疗用品:尽量选择一次性诊疗用品,非一次性诊疗用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 毒剂或低温灭菌设备进行消 毒或灭菌环境物体表面:可选择含氯消 毒剂、二氧化氯、季铵盐、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单过硫酸氢钾等消 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 毒;也可
29、采用经验证安全有效的物理消 毒方法和其他无害化处理方法室内空气:可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 毒剂喷雾消 毒,也可选择循环风空气消 毒机、紫外线或其他安全有效的物理消 毒方法和无害化处理方法。手卫生:建议使用手消 毒剂揉搓双手进行消 毒,也可选择75%乙醇、过氧化氢等消 毒剂2.消毒措施随时消毒对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住院、转运期间,患者排泄物、呕吐物、体液及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随时消 毒,消 毒方法参见常见污染对象的消 毒方法,所用消 毒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规范和产品质量要求,卫生安全评价合格有人情况下,不建议喷洒消 毒患者隔离的场所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
30、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2030分钟。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疑似病例应进行单间隔离,确诊病例可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非负压隔离病房应通风良好,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也可采用循环风空气消 毒机进行空气消 毒无人情况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 毒,用紫外线消 毒时,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到1小时以上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结束后应洗手并消 毒2.消毒措施终末消毒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转移后,对其居住或活动过及其他可能受到污染的场所应进行终末消 毒,确保终末消 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交通运输工具: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离
31、开后,应对交通运输工具进行终末消 毒,包括舱室内壁、座椅、卧铺和桌面等物体表面,患者使用的餐(饮)具,所用寝(卧)具等纺织品,排泄物、呕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场所等医疗机构(方舱):在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出院(舱)、转院或死亡后,应对患者衣服等生活用品、相关诊疗用品和桌、椅、床单进行终末消 毒;病房清空后,应对室内空气、地面、墙壁、卫生间等所有环境和物品进行终末消 毒。治愈出院(舱)时,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个人物品应消 毒后带出院(舱)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感染科门诊等,应在每日工作结束后,按照终末消 毒的要求进行处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诊室,对诊室内空气、墙壁、诊疗设备的表面等进行终末消 毒后
32、,非新冠患者方可使用3.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室内空气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等室内空气的终末消 毒可参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在无人情况下,可选择5000mg/L过氧乙酸、3%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按产品说明书)等消 毒剂,按20mL/m3用超低容量(气溶胶)喷雾法进行消 毒也可采用经验证安全有效的其他消 毒方法。3.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污染物对患者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等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 毒剂(或能达到高水平消 毒的消 毒湿巾/干巾)小心移除对患者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等大
33、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 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有效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 毒剂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30分钟以上(或能达到高水平消 毒的消 毒干巾),小心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用有效氯20000mg/L的含氯消 毒剂,按物、药比例1:2浸泡消 毒2小时清除污染物后,应对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 毒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有效氯5000mg/L的含氯消 毒剂溶液浸泡消 毒30分钟,然后清洗干净3.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地面、墙壁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
34、污染物再消 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 毒剂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 毒剂擦拭或喷洒消 毒不耐腐蚀的地面和墙壁,也可用2000mg/L的季铵盐类消 毒剂喷洒或擦拭地面消 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1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 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消 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3.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物体表面诊疗设施设备表面以及床围栏、床头柜、家具、门把手和家居用品等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 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 毒剂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 毒剂、不耐腐蚀的物体表面也可用2
35、000mg/L的季铵盐类消 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 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3.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衣服、被褥等纺织品在收集纺织品时做好个人防护,动作尽量轻柔,应避免产生气溶胶有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等污染物时,建议均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若需重复使用,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 毒30分钟;或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 毒剂或1000mg/L的季铵盐类消 毒剂浸泡30分钟后,按照常规清洗;或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后,直接投入洗衣机中进行洗涤消 毒30分钟,保持500mg/L的有效氯含量怕湿的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或干热方法进行消 毒处理3.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餐(饮)具餐
36、(饮)具清除食物残渣后,煮沸消 毒30分钟或使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 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冰箱及冷冻食品冰箱外表面消 毒参照“物体表面”消 毒方法内壁消 毒采用低温消 毒剂,或待冰箱内温度恢复常温后参照“物体表面”消 毒方法当储存的冷冻食品有明确污染或疑似污染,建议按医疗废物处理。3.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手消毒参与现场工作的所有人员均应加强手卫生措施,可选用速干手消 毒剂,或直接用75%乙醇进行擦拭消 毒醇类过敏者,可选择季铵盐类等有效的非醇类手消 毒剂特殊情况下,也可使用3%过氧化氢消 毒剂或有效氯500mg/L含氯消 毒剂等擦拭或浸泡双手,并适当延长消 毒作用时间有肉
37、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再按照上述方法消 毒。3.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皮肤、粘膜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再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0.5%碘伏或过氧化氢消 毒剂擦拭消 毒3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消 毒3.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交通运输和转运工具先进行污染情况评估火车、汽车和轮船有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 毒剂(或能达到高水平消 毒的消 毒湿巾/干巾)完全清除污染物,再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 毒剂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 毒剂进行喷洒或擦
38、拭消 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对飞机机舱消 毒时,消 毒剂种类和剂量按中国民航的有关规定进行。3.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粪便和污水具有独立化粪池时,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前需进行消 毒处理,定期投加含氯消 毒剂,池内投加含氯消 毒剂(初次投加,有效氯约40mg/L),确保消 毒作用1.5小时后,总余氯量达6.5mg/L10mg/L。消 毒后污水应当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无独立化粪池时,使用专门容器收集排泄物,消 毒处理后排放。用有效氯20000mg/L的含氯消 毒剂,按粪、药比例1:2浸泡消 毒2小时;若有大量稀释排泄物,应用含有效氯70%80%漂白粉精干
39、粉,按粪、药比例20:1加药后充分搅匀,消 毒2小时农村旱厕消 毒时,旱厕内泥土或木板等地面可采用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 毒剂溶液喷洒消 毒,喷药量200mL/m2300mL/m2。粪坑内粪便可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覆盖,封闭14天以上3.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患者生活垃圾患者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规范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封装后按照常规处置流程进行处置尸体处理患者死亡后,要尽量减少尸体移动和搬运,应由经培训的工作人员在严密防护下及时进行处理用浸有消 毒液的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民政部门派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尽快火化其他对于不能用现有消 毒方法处理的物品或环境
40、,现场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污染风险及其特性开展风险评估评估后确定为存在风险又无法实施消 毒的,可通过密闭封存、静置等方式进行妥善处理,消除传播风险,确保环境和物品上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4.低温消毒现场所用低温消 毒剂必须合法有效使用时应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与相关消 毒设备配套使用时,应先对消 毒设备进行调试进行机械化喷洒消 毒时,务必确保消 毒剂足量全覆盖消 毒对象表面消 毒对象污染严重时,应先用低温消 毒剂冲洗或浸泡后再做处理,严禁喷洒或擦拭消 毒现场如使用紫外线、辐照等物理消 毒技术开展低温消 毒,须执行我国相关标准规范物理低温消 毒设备在上市前应做好消 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并备案5.注意事项消 毒
41、产品合法有效,消 毒方法科学可行根据现场情况和相关标准要求,选择合格有效的个人防护装备,做好个人防护,严格按照工作方案实施消 毒实施单位应具备现场消 毒能力,操作人员应经过消 毒专业培训,掌握消 毒和个人防护基本知识,熟悉消 毒器械的使用和消 毒剂的配制等做好消 毒记录,包括消 毒对象、消 毒面积(体积)、消 毒剂浓度(或消 毒器械强度)、剂量、作用时间等加强现场消 毒评价工作(八)心理健康服务各地要制定心理干预方案,梳理心理服务资源,建立健全疫 情防控心理干预队伍建立完善心理干预“三专”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心理热线服务,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教出现聚集性疫 情时,加大心理健康科普宣教力度,组织
42、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对患者及家属、隔离人员、疫 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等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九)疫情信息发布发生疫 情后,当地联防联控机制应于5小时内发布疫 情、风险区域等相关信息,疫 情信息应以网络直报数据为准,不得晚于次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建立每日例行新闻发布会机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通过接受媒体采访等形式解疑释惑、普及防护知识,及时回应热点问题明确信息发布时间和相关内容六、实验室检测六、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检测机构应选用针对开放读码框lab(ORF1ab)和核衣壳蛋白(N)基因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人体标本检测原则上选用含内源性内参的检测试剂标本采集、运送、存储和检测应严格按照规定执
43、行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在住院、隔离医学观察或健康监测期间应“单采单检”,即单独采集个体的标本,单管进行核酸检测,不得进行混采混检医疗卫生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应当在12小时内反馈实验室检测结果明确疫情传播重点人员核酸检测要求六、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各省疫 情防控指挥部应协调省级疾控机构、定点医院等,对输入病例、入境物品及相关环境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及本土疫 情中的首发或早期病例、与早期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关键病例、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病例、疫苗接种后核酸检测阳性者的标本,在Ct值32时开展病.毒基因组序列测定,测序完成后需及时将数据报送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
44、制所(简称病.毒病所)开展序列比对不具备基因测序条件的省份,应将标本送至病.毒病所开展测序工作Ct值30时开展病.毒分离培养工作,获得的病.毒 毒株应及时报送病.毒病所,不具备病.毒分离条件的省份需将标本送至病.毒病所开展病.毒分离工作取消出院或解除隔离时应不同核酸检测试剂、不同检测机构检测要求七、境外疫情输入防控七、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入境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在居家健康监测的第3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对接触阳性物品及其同批次物品的从业人员进行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其中接触频次
45、较高的从业人员采取7天居家健康监测,在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与入境人员、进口冷链等货物及环境直接接触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脱离工作岗位后,需7天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离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相关人员管控要求八、加强重点环节防控八、加强重点环节防控重点人群高暴露风险的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警察、保安等职业人群,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性质、风险等级或所处场所类型做好个人防护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要严格落实闭环管理、核酸检测和闭环作业后的管控措施发生本土疫情后尽量避免参加聚会、聚餐、婚丧嫁娶等聚集性活动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孕妇、儿
46、童等要尽可能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尤其是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场所明确不同类别重点人群防控措施强调发生本土疫情后加强患有基础疾病的老人等人群防护八、加强重点环节防控重点机构平时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发生本土疫 情后,配合执行当地疫 情应急处置要求,同时根据防控需要养老院、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护理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监管场所可实行封闭管理、视频探访等措施高等学校可采取封闭管理,减少聚集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可停止线下授课大型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等可采取弹性工作制重大建设项目施工企业可采取封闭管理,减少非关键岗位工作人员数量等措施细化不同重点机构防控措施八、加强重点环节防控重点场所平时落实常态化防控措
47、施发生本土疫 情后,配合执行当地疫 情应急处置要求,同时根据防控需要采取缩短营业时间控制场所客流密度避免举办聚集性活动、大型会议和培训降低客运场站和公共交通工具的客载率等措施九、组织保障各级疫 情防控指挥部要结合当地疫 情形势和防控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开展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应急处置演练、能力储备及疫 情处置等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并督促整改,避免过度防控与层层加码,确保疫 情防控和处置各项政策措施规范落地落实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健全疫 情防控指挥体系,加强联防联控机制建设,明确部门职责和分工15健全指挥体系加强物资保障强化督导检查依托已有信息平台或单独建设应急处置信息平台,横向整合各部门疫 情相关数据,纵向贯通国家信息平台,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强化信息支撑各级疫 情防控指挥部要完善应急预案,做好物资储备和调用机制加强能力建设各级疫 情防控指挥部要按照疫 情不同情景应对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做好专业防控队伍、核酸检测能力、定点医院、集中隔离场所、转运车辆、防疫物资等储备234九、保障措施小结对精准防控的专业技术性提出更高要求强调风险点管控篇幅较多(正文9个部分和14个附件),应根据专业需要认真学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