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1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1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ppt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3.3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物质循环(课时课时1)教学目标1.概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课导入胡杨林胡杨能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可顽强地在荒漠中生存繁衍。然而,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一些远离水源的胡杨也难逃死亡的厄运。这些死亡的胡杨虽历经烈日和荒漠的摧残,却依然傲立于大漠,其枝干往往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奇特造型。讨论1.胡杨死亡后,为什么很长时间都没有腐烂?荒漠中缺乏水分,分解者数量很少,因此死亡后的胡杨无法被快速分解。讨论2.有研究表明,长有胡杨的荒漠土壤一般比草原的贫瘠,这是为什么?荒漠中生产者的种类与数量很少,能制造的有机物总
2、量就少;消费者与分解者也少,物质循环缓慢;土壤中可供分解者分解的动植物遗体等很少,且分解速度较慢,因此土壤中积累的营养物质很少;而且,胡杨还会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因此,长有胡杨的荒漠土壤比草原的更为贫瘠。新课导入两种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是不断循环 的。呼一口气,许多二氧化碳分子就离开你的身体,进入大气中。你能想象这些二氧化碳分子的去向吗?这些二氧化碳分子中的碳元素和氧元素又是怎样来到你体内的?进入你体内之前又存在于什么物质中?食物人体的细胞呼吸CO2植物的光合作用碳循环1.碳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体内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非生物环境生物体内2.碳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什么形式进
3、行循环的?循环的范围如何?CO2和碳酸盐(含碳)有机物CO2生物圈碳循环示意图3.碳是如何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以什么形式、通过哪种生命活动、形成哪些产物等)?请用关键词、线段、箭头、方框等表示讨论的结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生产者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有机物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CO2消费者摄食将有机物分解为有机物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CO2碳循环碳循环示意图3.碳是如何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以什么形式、通过哪种生命活动、形成哪些产物等)?请用关键词、线段、箭头、方框等表示讨论的结果。碳循环生产者消费者摄食将有机物分解为有机物分解者残枝败叶遗体残骸将现成有机物转化为自身有机物将
4、现成有机物转化为自身有机物分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CO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碳循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溶解光合作用(1)主要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2)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生产者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因此可在大气和海洋、河流之间进行交换。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碳循环呼吸作用摄食(1)摄食等:将前一营养级的有机物转化为自身的有机物;(2)呼吸作用等: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消费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碳循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食腐、腐生等:将现成有机物转化为自身有机物;分解者(2)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分解者大气中的二氧
5、化碳库碳循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等。煤、石油其他途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生产者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有机物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CO2消费者摄食将有机物分解为有机物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CO2分解者残枝败叶遗体残骸将现成有机物转化为自身有机物将现成有机物转化为自身有机物分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CO2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被大量开采和使用海洋等水体中碳酸氢根岩石中的碳酸钙溶解分解碳循环碳循环 (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糖类、脂质和 核酸等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形成的)A.碳的存在形式非生物环境:CO2(主要)和碳酸盐生物群落:含碳有机物B.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
6、物群落之间循环的形式:CO2C.碳在生物群落内的传递形式:含碳有机物D.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光合作用(主要)和化能合成作用E.碳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的主要途径:食物链、食物网F.碳返回非生物环境的途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碳循环G.与自然界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H.碳循环特点:全球性J.碳循环具全球性的原因:CO2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K.海洋对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L.碳循环失调的后果:温室效应(1)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2)主要原因: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大大增加了CO2的排放森林、草原等植被遭到大面积破坏
7、(3)缓解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增加CO2的吸收和固定量:大力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秸秆还田率,提高土壤储碳量水循环水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概念:(2)特点: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这里的物质是指?这里的生态系统是指?C、H、O、N、P、S等元素生物圈具有全球性:物质循环往复运动:物质循环的范围为生物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于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有多方面的启示,例如可以采用种养结合的模式,促进物质循环,提高经济效益。碳循环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1.人类社会需求肉食、
8、粮食、饲料、木材、薪材、能源化工产品2.国家环保行动垃圾分类回收、号召节约粮食、提高质量标准、签署气候协议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沙漠治理行动、城市绿化毛乌素沙地塞罕坝林场碳循环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3.个人低碳生活戒奢侈、捐旧衣;重隔热、简装修;关水电、节约纸;点适量、不浪费;乘公交、少开车1.人类社会需求肉食、粮食、饲料、木材、薪材、能源化工产品2.国家环保行动垃圾分类回收、号召节约粮食、提高质量标准、签署气候协议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沙漠治理行动、城市绿化碳循环碳循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范围形式特点过程联系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生物圈主要以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的形式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
9、物环境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全球性、循环往复运动沿食物链、食物网单向流动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返(1)二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2)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3)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4)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返。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的过程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水循环碳循环的特点氮循环:固氮、氨化、硝化和反硝化课堂小结巩固练习(1)参与物质循环的对象是含有碳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 机物 ()(2)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而不是具体的某一生态系统 ()(3)沼渣等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 ()(4)在碳循环中生产者只起固定CO2的作用 ()(5)由于过度地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导致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6)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