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中的一个探究实验。新课标对于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是(1)要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并能将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统计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3)能对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本着以学生为主导,倡导探究的理念,结合学生对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及无关变量有一定了解的实际情况,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试
2、验、得出结论、交流应用,以使学生顺利完成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通过整个探究过程培养他们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创造思维的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二、三维目标的确定:(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证明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学会对比实验的设置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加强学生探究能力,掌握检测二氧化碳和酒精的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生活现象,激发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培养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通过改进实验方法的可操作性,增强学生乐于创新,敢于质疑的自信心。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并分
3、析实验结果,学会对比实验的设置方法。四、教学方法设计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通过列举实例,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基本程序如下:设疑引入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归纳小结学生展示师生讨论评价反馈师生总结。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酵母菌、面包和酿酒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指出蒸馒头和酿酒其实就是利用了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同时简单介绍酵母菌的生物分类及代谢类型。其次展示利用酵母菌做的呼吸小实验提问以下问题“二氧化碳是哪种细胞呼吸产生的呢?”从而引入实验课题。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依据探究实验的步
4、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酵母菌是在有氧条件还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的?酒精 和CO2是在有氧条件还是在无氧条件情况下产生的?或是两种条件下都可以产生?如果两种条件下都可以产生那产生的量一样多吗?)、做出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都能产生和酒精、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产生CO2,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产生CO2,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CO2 )。B组:无氧条件A组:有氧条件酵母菌培养液澄清石灰水3、请同学们看书本92页的实验装置,并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合作能力(1)本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2)如何
5、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学生讨论分析,老师加以引导实验设计非常重要,如何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思考,小组间讨论。老师演示:展示准备好的一套实验装置(如下图)澄清石灰水酵母菌溶液有的同学说有氧呼吸装置不完善,应在左端上个装有10%的NaOH溶液锥形瓶用来吸收泵入空气中CO2的。装置图如下:A组:有氧条件澄清石灰水酵母菌培养液10%的NaOH溶液有的同学又指出如何知道10%的NaOH溶液能把泵入空气中的CO2吸收净了?老师说明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同时提醒实验设计应该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可重复性原则。4、进行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学生按改进后的实验方
6、案进行分组操作,并做好记录。(1)学生分析现象,并将小组的实验结果与老师的演示结果作对比。如果有不同的现象分析找出原因。(2)得出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CO2,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CO2。5、随堂练习:学案(典例1、2和课堂检测1、2、3)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是从“酵母菌的呼吸小实验”导入之后展开教学,在教学的过程紧紧围绕学生这个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比较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与探究的能力。我发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对于重难点知识学生基本都可以理解,但在课堂时间上,本实验实验结果的出现需要较长时间,所以本节课安排了两个课时。整个过程中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讨论改进实验装置的严密性,同时自己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使自己真正参与到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真正乐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