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单元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单元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单元练习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1886年,杜库雷在文明简史中宣称:“在我们这个时代,欧洲人正在使非洲和亚洲得到再生。始于东方的文明又回到了东方,完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光来自东方,但正是西方把它带回给东方,使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灿烂。”这一观点意在()A强调西方对东方文明促进作用B阐释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C掩盖欧洲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D说明东西方文明的多元一体219世纪和20世纪初,在南非的开普敦、德班和伊丽莎白港等城镇,英国殖民政府对于亚洲人和非洲人居住区采取防疫措施,将其居住区视为传染病滋生地,并将亚洲人重新安置到远离欧洲人居住区的地方。殖民者的
2、防疫措施()A增强了殖民地民众的民族和独立意识B改变了殖民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C促进了殖民地之间跨地域的人口迁移D强化了殖民城镇中的种族和文化差异3有学者认为,在殖民地时期形成的以欧洲基督教文化为主体、以美洲印第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为次要成分的杂交文化结构一直保持至今。因此,当代拉美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种族和文化的混杂性。下列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伦巴舞和巴西烤肉B爵士乐和芭蕾舞C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和摇滚乐D马卡龙和探戈4三星堆文化是分布在中国西南四川盆地内,大致在公元前1600至前1200年间的青铜文明。据研究,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的圆眼直喙歧冠或无冠的鸟形饰,很有可能是从长江中游输入
3、或仿制于长江中游的同类器。据此可知,此时期()A长江中游是国家经济重心B可能出现跨区域文化交流C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D青铜器制造水平领先世界5贝蒂妙厨是美国著名的烘焙品牌。1936年发布的第一个企业标志贝蒂是一位典型的欧洲白人形象。但到1996年,贝蒂的形象变为多血统的美国人,肤色变黑,面部特征是美国多个族裔的混合。从这个变化可以判断()A白人在美国社会中已经不占多数B美国社会普遍对移民持接受态度C企业根据社会变化调整经营策略D美国社会已消除了种族歧视现象6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兴起大规模的西进运动,大量移民涌入西部地区,开拓荒地,发展农业,他们需要的生产资料及日用品完全仰仗东部,反过来
4、西部又为东部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及原料。这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A人口布局实现均衡B拓宽移民生存空间C美国东部优势凸显D促进资本主义发展7人口迁移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下列关于人口迁移表述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迁移开始于新航路开辟B中国北民南移造成北方经济停滞C奴隶贸易导致非洲丧失大量人口D欧洲移民北美引发美国独立战争8近期乌克兰与俄罗斯爆发激烈的军事冲突,战争导致很多难民涌入欧洲。欧盟对难民的安排实行的是强制摊派给成员国,这种做法遭到以奥地利为代表的一些成员国的抵制。这表明()A欧盟的发展遭遇严重挫折B难民问题应由当事国解决C区域合作与民族主义冲突D一些国家戴着伪民主,假人道的面县9澳大利亚原本有500
5、个土著部落,1778年之前有土著75万人左右;随着英国殖民运动的发展,1933年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口降至不足10万人。这一变化()A改变了世界的人口结构B表明世界殖民体系得以最终形成C加速了黑奴贸易的发展D导致欧洲文化成为当地主流文化10约公元前3000年,印欧人进入青铜时代,有发达的畜牧业,驯养马、牛、猪、羊等,会使用马和马拉战车。他们的一支赫梯人于公元前2000年进入小亚细亚,并建立了国家。从中可以看出()A生产力的发展为印欧人迁徙提供了前提条件B印欧人最早进入了青铜时代C印欧人以种植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D印欧人迁徙冲击了当地的社会秩序11印欧人入侵前,虽然西亚、南亚、南欧已经出现了古代文明,
6、但这些文明中心只是零星地散布在个别地区。印欧人入侵后,使南亚次大陆到西欧几乎连成一片。由此可知,印欧人的迁徙()A促发了众多古典文明出现B引发了沿途民族的大转移C加速了被征服地社会发展D促进了区域文明间的交流1217世纪初,当欧洲大陆的宗教专制受到迅速衰落时,北美殖民地的宗教专制却十分强大,各殖民地统治机构大多政教合一,由教会主导,严重束缚了殖民地的发展。这一不同主要是源于殖民地()A移民与宗教文化多元B缺乏启蒙思想的深刻洗礼C政府的专制统治强大D种植园经济得到快速发展13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原西罗马帝国的土地上建立起法兰克王国等国家,原本属于西罗马帝国的领土被日耳曼人征服并且得到继承
7、。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影响有A使古希腊罗马文化消失B成为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C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D促成了欧洲进入封建社会141960 年,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发表小说动荡。小说主人公奥比在伦敦街头遇到可以用本部族语言交流的尼日利亚人时感到高兴,为与不同部族的尼日利亚人只能用宗主国语言英语交流而感到羞耻。作者通过该情节表达了对于A民族文化认同的忧虑B殖民经济霸权的批判C国家日渐开放的欣慰D大国政治对抗的不满15在拉丁美洲的欧洲移民区域内,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但是在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依然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8、和文化传统。这反映了A西方文化及宗教的先进性B拉丁美洲地区文化多元共存C文化与宗教信仰自然选择D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所接纳的移民人数不断增加,这些移民逐渐成为欧洲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欧洲的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向欧洲,生产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夺走了欧洲大量的青壮劳力,人口的低出生率又不能及时弥补劳动力缺口。这样,欧洲成为大规模移民运动的目的地之一。对此,欧洲各国政府基本上是欢迎的,并主动到世界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劳工。材料二1973年以后,招募劳工(不管是外籍劳
9、工还是殖民地劳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停止,但欧洲共同体内部的移民,事实上还在继续,技术劳工和高层次人才的移民不断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欧共体作为一个单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把欧盟内部的流动看作类似于民族经济内部的流动开始成为习惯。材料一、二均摘编自薛永生战后欧洲移民与移民问题材料三在社会就业层面上,大量移民对当地劳动力市场也形成了冲击。尽管移民人口的失业率远高于当地人,但许多欧洲人和某些政党依然认为,大量移民的存在明显挤压了本国公民的就业空间。在国家安全层面上,大量移民的存在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缺乏有效的一体化社会融合政策,来自北非的移民及其后代,在社会教育、就业、语言、生
10、活习惯等方面倍遭歧视,因而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摘编自刘晓平战后欧洲移民政策与地中海南北移民问题初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欧洲移民人数增加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3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洲移民的特点。(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欧洲移民对欧洲社会的影响。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唐安史定后,有魏生者因避乱,将妻入岭南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沸,衣冠(喻指官僚地主)南走,真如辗转流寓于楚州安宜县(真如、安宜均在今江苏境内)。太平广记材料二东周(洛阳)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中间畿内(指洛阳附近),不满千
11、户东至郑(今郑州)、卞(今开封),达于徐方(今徐州),北自覃怀(今河南沁阳一带),经于相土(相州),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郭子仪传材料三唐江南九州户数表(单位:户)州名苏州鄂州洪州饶州吉州衡州邵州泉州汉州开元户数68 09319 19055 40414 06234 38113 51312 33030 754477元和户数100 80838 61891 12946 11641 02518 04718 00035 571889元和郡县图志(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三中历史现象的原因。(3)材料三中
12、的历史现象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历史有何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世纪时,由罗马军队修建的公路、桥梁等设施在便利了军队的迅速调遣和给养运输的同时,也用于民用,从而促进了帝国境内居民之间贸易的往来和文化的交流,公路和军营成为较大的平民定居点的核心,带来了凝聚力和安全感,它们也有助于向帝国边境地区传播罗马文化。罗马人从整个帝国各个种族集团中招募士兵,并利用他们将罗马文化带到行省。士兵学会了拉丁语,了解并服从罗马的法律,采用罗马的宗教。摘编自王鹤罗马军队与文化传播等材料二凯撒时期,为了安置退伍老兵在帝国西部行省建立了许多老兵殖民地,在高卢、西班牙、阿非利加等行省建立了至少40个殖民地。每
13、个殖民地的城市设计和规划都是罗马式的,城市都建有宽广的街道,横纵交叉形成棋盘状的格局。城市内部建有成排的民居,以及多样的公共建筑,为市民的社会活动和娱乐生活提供保障。行省的居民已习惯于同士兵生活在一起,并且乐于同他们往来,而事实上也有许多平民已经同士兵成了朋友并且结了婚。摘编自尚德君罗马帝国早期西班牙行省罗马化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军队在罗马帝国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凯撒建立老兵殖民地的原因,并分析老兵殖民地的建立产生的影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中国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的比例摘编自葛剑雄疆域与人口(1)根据材料,说明中
14、国古代人口变化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人口在14001800年增长的经济因素。第5页 共6页 第6页 共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C【详解】题干所给材料“欧洲人正在使非洲和亚洲得到再生。始于东方的文明又回到了东方,完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光来自东方,但正是西方把它带回给东方,使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灿烂”体现出杜库雷认为西方殖民扩张是传播文明的重要方式,联系所学知识,这混淆了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强调西方对东方文明促进作用”是表面现象,而非本质问题,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杜库雷试图掩盖殖民扩张的掠
15、夺本质,“阐释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说明东西方文明的多元一体”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D项。故选C项。2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殖民政府把亚洲人和非洲人的居住区视为传染病滋生地,将亚洲人安置到远离欧洲人居住区的地方,用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做法防疫,强化了殖民城镇中的种族和文化差异,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防疫措施对殖民地民众民族意识的影响,排除A项;仅此防疫措施不能说明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所改变,排除B项;促进了殖民地之间跨地域的人口迁移与“将亚洲人重新安置到远离欧洲人居住区”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3A【详解】根据材料“当代拉美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种族和文化的混杂性。”可知,拉美的文
16、化是混杂的,其中伦巴舞是吸收了16世纪非洲黑人舞蹈以及西班牙的舞蹈逐渐完善的;巴西烤肉来源于巴西南部高乔人,高乔人是当年西班牙、意大利殖民者和印第安人的混血后裔,A项正确;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摇滚乐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排除C项;探戈是起源于欧洲中西部的一种民间舞蹈探戈诺舞,排除D项。故选A项。4B【详解】在中国西南四川盆地内的三星堆文化,“很有可能是从长江中游输入或仿制于长江中游的同类器”,说明当时可能存在跨区域文化交流,B项正确;三星堆文化文物造型与长江中游相似,不能说明长江中游是国家经济重心,排除A项;三星堆文化文物造型与长江中游相似,说明中国内部存在跨区域
17、文化交流,并非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排除C项;没有与世界其他地区比较,不能得出青铜器制造水平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5C【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贝蒂妙厨的企业标志由一位典型的欧洲白人形象变为多血统的美国人。结合所学可知,欧洲白人形象反映了美国存在种族歧视问题,而随着种族歧视的淡化,外来移民的增多,美国社会包容性增强,因此贝蒂的形象变为多血统的美国人。这反映了企业根据社会变化调整经营策略,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白人与其他人种的对比,无法得出白人在美国社会中已经不占多数,排除A项;“普遍”的说法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B项;美国仍然存在种族歧视现象,“消除了”的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8、6D【详解】由所学可知,美国西进运动是资本主义在北美大陆的横向发展过程,其最主要影响是进一步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D项正确;人口布局没有实现均衡,排除A项;西进运动拓宽了移民生存空间,但并不是主要的影响,排除B项;C项不符合设问“主要影响”,排除C项。 故选D项。7C【详解】根据所学,在西方殖民扩张中,奴隶贸易导致非洲丧失大量人口,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前已经有人口迁移,排除A项;北民南移并不会导致北方经济衰退,排除B项;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移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8C【详解】题中反映的是难民的安置方案引起欧盟某些成员国的反对,这些国家担心由于难民的涌入会影响自身经济发展及社会管
19、理,体现了民族主义的一面,C项正确;内部存在意见分歧不能说明欧盟发展遭遇严重择折,排除A项;难民是由当事国引起的,他们是这一现象的制造者,自身是解决不了的,排除B项;一些成员国考虑的是国内的发展,和他们的民主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9D【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随着英国的对外殖民扩张,使得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口迅猛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有利于欧洲人移民澳大利亚,促进传播欧洲文化,使其成为当地主流文化,D项正确;材料只是涉及了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口的情况,没有涉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情况,因此无法得出改变了世界的人口结构,排除A项;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B项;黑奴贸易
20、主要涉及的是非洲,材料涉及的是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排除C项。故选D项。10A【详解】根据材料“印欧人进入青铜时代,有发达的畜牧业,驯养马、牛、猪、羊等,会使用马和马拉战车。他们的一支赫梯人于公元前2000年进入小亚细亚,并建立了国家”可知,印欧人进入青铜时代,生产力迅速发展,为印欧人迁徙小亚细亚提供了前提条件,A项正确;“最早”一说绝对,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印欧人以种植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排除C项;材料未说明印欧人迁徙对当地社会秩序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1D【详解】根据材料“文明中心只是零星地散布在个别地区”、“使南亚次大陆到西欧几乎连成一片”可知,印欧人的入侵促进了文明间的
21、交流,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沿途民族的转移,排除B项;材料中这些文明因印欧人迁徙连成一片,没有体现社会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12A【详解】本题考查殖民扩张的背景。北美殖民地地区移民与宗教文化多元,使得民族、宗教与文化冲突十分复杂,因此殖民当局为了维持殖民地地区的稳定就需要宗教权威的帮助,因而殖民地地区的宗教专制十分强大,A项正确;17世纪初,欧洲大陆同样缺乏启蒙思想的深刻洗礼,排除B项;而且欧洲各国政府的专制统治更为强大,排除C项;北美殖民地的种植园经济快速发展,并不是宗教专制的强化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13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日耳曼民族大迁徙促进了
22、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这是欧洲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故D项正确;西罗马帝国灭亡,古希腊罗马文化并未消失。排除A项;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其内部存在诸多矛盾,日耳曼人的迁徙只是外部原因。排除B项;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改变了欧洲大陆的政治版图,并不包括亚洲。排除C项。故选D项。14A【详解】据题意可知,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在小说中表达的主张是以使用民族语言为荣,以使用非本民族的英语为耻,这体现了阿契贝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表达了民族文化认同的忧虑,A项正确;作者主要表达了民族文化情绪,并不是在批判殖民经济霸权和对大国政治对抗不满,排除BD项;根据“在伦敦街头”等可知表达的不是国家日渐开放,排除C项
23、。故选A项。15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拉丁美洲地区内存在西班牙、葡萄牙文化、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反映了拉丁美洲地区文化多元共存,B项正确;世界分化不分优劣,故西方文化及宗教的先进性的说法错误,排除A;文化与宗教信仰与民族传统、经济生活等因素有关,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排除D。16(1)原因: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短缺;国家政府主动吸引;西欧福利制度的建立。(2)特点:高素质人才移民增加;欧共体内部人员流动性增强。(3)积极影响:弥补了战后欧洲劳动力短缺,促进了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消极影响:冲击了欧洲原
24、有的劳动力市场,挤压了欧洲公民的就业空间;造成了移民地国家的人才流失;对欧洲国家安全构成挑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详解】第(1)题依据材料一中“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欧洲的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向欧洲,生产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夺走了欧洲大量的青壮劳力,人口的低出生率又不能及时弥补劳动力缺口”“欧洲各国政府基本上是欢迎的,并主动到世界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劳工”等信息结合所学从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短缺、国家政府主动吸引、西欧福利制度的建立等方面说明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欧洲移民人数增加的原因。第(2)题依据材料二中“但欧洲共同体内部的移民,事实上
25、还在继续,技术劳工和高层次人才的移民不断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欧共体作为一个单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把欧盟内部的流动看作类似于民族经济内部的流动开始成为习惯”等信息结合所学从高素质人才移民增加、欧共体内部人员流动性增强等方面概括1973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洲移民的特点。第(3)题依据材料一中“欧洲的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向欧洲,生产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及材料二中“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欧共体作为一个单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把欧盟内部的流动看作类似于民族经济内部的流动开始成为习惯”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弥补了战后欧洲劳动力短缺,促进了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了不同文明的
26、交流与融合、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等方面分析说明战后欧洲移民对欧洲社会的积极影响。依据材料三中“大量移民对当地劳动力市场也形成了冲击”“大量移民的存在明显挤压了本国公民的就业空间”“大量移民的存在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来自北非的移民及其后代,在社会教育、就业、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倍遭歧视,因而容易走上犯罪道路”等信息结合所学从社会就业、国家安全等方面分析说明战后欧洲移民对欧洲社会的消极影响。17(1)材料一反映的是为逃避战乱,北方居民纷纷迁往南方;材料二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导致中原荒凉残破,人口大量减少;材料三反映的是南方与北方的情况相反,南方人口数量剧增。(2)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所造
27、成的破坏主要在北方,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安定;北方居民的大量南迁。(3)导致我国人口的大迁移,改变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促进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产生了重要影响。【详解】(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一反映的是因避乱而人口南迁、材料二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带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材料三反映的则是江南人口急剧的增加。(2)导致材料三中历史现象的原因主要从北方战乱多、南方战乱少,所以人口大量的南迁导致了江南人口的急剧增加。(3)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历史的影响主要从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为经济中
28、心南移打下基础、改变人口布局等角度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即可。18(1)作用:履行军事职责,保卫罗马帝国安全;修建公共设施,促进经贸往来;传播拉丁语、法律和宗教,促进了文化交流。背景:2世纪,罗马帝国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对内、对外战争相对较少;万民法的推行缓和了罗马帝国境内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基督教的兴起也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2)原因:安置罗马退伍老兵。影响:促进了西部行省城市的兴起,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城市生活的样板;促进了罗马人与当地居民的融合,有利于罗马文化和习俗在当地的传播。【详解】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应从军事、经济、文化三个角度来进行归纳;第二小问,应抓住题
29、干中的时间信息“2世纪”,结合罗马帝国的统治状况进行回答,根据所学可知应从战争减少、万民法的推行和基督教的兴起均有利于环境的稳定等角度来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的“为了安置退伍老兵”可得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从城市发展、文化融合等角度来分析。19(1)增长缓慢;具有阶段性;人口数量居世界前列。(2)生产工具的进步,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垦荒与耕地面积的扩大;外来农作物的传入和广泛种植;出现赋税政策变革,人身依附关系松动。【详解】(1)特点:从材料中的增长速度来看,中国古代人口增长缓慢;从不同时期来看,具有阶段性;从总数来看及同一时期的对比来看,人口数量居世界前列。(2)因素:根据材料所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是明清时期,关于经济因素可从生产工具的改进、荒地的开垦、高产作物的引进、赋税制度的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答案第7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