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与倍数数学教学实录与评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数与倍数数学教学实录与评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特 TE 别报道 BIE BAO DAO 华德勇 执教 (安徽省滁州市紫薇小学) 评析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教研室) 云评析 (安徽省滁州市紫薇小学) 评析 (安徽省滁州市紫薇小学) 杨世玉 欧 李青芳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王国里,数和数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关 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与倍数。(板 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动手操作,有条理地列举出乘积是 12的所 有乘法算式,同时较好地处理了不同摆法 与乘法算式的对应关系,使他们在讨论中 进一步认识到:求 a个 b或 b个 a连加的和 都可以用同样的乘法算 式来表示,同一道 乘法算式可以表示相关联的两种不同摆 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
2、加深对乘法含 义的理解,而且能为后续教学扫清障碍, 避免不必要的纠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 握因数与倍数的本质内涵。 数学五年级下册第 30 32页例题、 “ 试一 试 ” 和 “ 练一练 ” ,练习五第 1 4题。 教学目标: 【评析】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也没有 唯美的画面,仅一个有趣的话题,就让学 生从生活经验中直接提炼出与本节课内 1.使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探 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发现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基本特征。 2.使学 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 培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 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容有关的知识。 “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 的热 门话
3、题,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也为他们初步理解数与数之间相互 依存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并为接下 来的数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操作体验,建构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内容的奇 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感受事物 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发现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 特征, 探索并掌握求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 方法。 2.介绍说明,初步理解含义。 ( 1)介绍说明。 1.动手操作,引出乘法算式。 师:通过摆小正方形,得到三道基本 的乘法算式。这几道乘法算式和我们今 天学习的因数与倍数又有什么关
4、系呢? 以 43=12 为例(板书),从左往右看, 4是 12的因数, 3也是 师:今天的学习从摆小正方形开始。 请大家用 12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摆一个 长方形。想一想,每排摆几个,可以摆几 排?先摆一摆,再用乘法算式表示自己的 摆法。 生:(齐) 12的因数。 教学过程: 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 师: 也就是说 4和 3都是 12的 生:(齐)因数。 一、激趣导入,体验依存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生:每排摆 4个,摆了 3排, 43=12 ; 每排摆 6个,摆了 2排, 62=12 ;每排摆 12 个,摆了 1排, 121=12 。 师:这几天像老师这个年龄段的人都 在讨论国家全面放
5、开二孩政策的话题。 你们听说过吗? 师:从右往左看, 12是 4的倍数,也是 生:(齐) 3的倍数。(课件呈现) 师:你也能像这样说一说 4、 3和 12之 间的关系吗? 生:听说过,就是一个家庭能生两个 孩子。 师: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生: 还可以每排摆 3个,摆成 4排, 3 4=12。 师:如果你的妈妈又生了一个孩子, 你在家里的身份会有什么变化呢? 生 1:就有人喊我哥哥了。 生: 4和 3都是 12的因数, 12是 4的倍 数,也是 3的倍数。 师:(教具演示)每排摆 4个、摆成 3排 和每排摆 3个、摆成 4排,这两种摆法都可 以用哪一道乘法算式来表示? 生:都可以用 43=12
6、或 34=12 来 表示。 ( 2)模仿表达。 生 2:就有人喊我姐姐了。 师:这里还有两道乘法算式,你能根 据这两道乘法算式,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 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吗? 生: 6和 2都是 12的因数, 12是 6的倍 数,也是 2的倍数。 师:如果只有你一个孩子,能说你是 哥哥或者姐姐吗? 生:不能。 师:这样看来,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生:没有了。 师:像兄妹、姐弟等关系,指的都是两 个人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在自然数的 【评析】教师依据教材,引导学生通过 师:根据 121=12 ,又该怎么说呢? 056小学数学教育 2016.1-2 特 TE 别报道 BIE BAO DAO 生
7、: 12和 1都是 12的因数, 12是 12的 倍数,也是 1的倍数。 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按要求各自思 考、寻找。 生:我根据 305=6 想到了 56=30 。 师:你的想法很有启发性。如果给出 的是其他除法算式,也能这样想吗?谁来 举例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 36的因数? 生: 36的因数有 1, 36; 2, 18; 3, 12; 4, 师:我刚才听她说的挺有趣的,你们 听出什么地方有趣了吗? 9; 6。 生: 12既是 12的倍数,也是 12的因数。 师:你真是个善于聆听、善于发现的 学生。 12和它本身的关系确实很特别。 ( 3)简单小结。 师:你是怎么找的? (
8、3)拓展练习。 生:根据除法算式 361=36 、 362= 18、 363=12 、 364=9 、 366=6 来想的。 师:根据这里的每一道除法算式各能 找到 36的几个因数? 师:如果不给算式只给几个数,你还 能找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 哪个数的倍数吗? 师:观察这三道算式,你觉得 12的因 数有哪些? 课件出示: 3, 6, 24, 36。 生 1: 2个。 生: 12的因数有 12和 1, 6和 2, 4和 3。 师:如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就 是这样的 (课件呈现) 12的因数有: 1, 2, 3, 4, 6, 12。 生 1: 36是 6的倍数, 6是 36的因数。
9、 生 2: 3是 24的因数, 24是 3的倍数。 生 3: 6既是 24的因数,也是 3的倍 数。(掌声) 生 2:最后一道除法算式只能找到一 个因数,这个因数就是 6。 师:还有谁想说? 生:我是根据 66=36 、 49=36 、 3 12=36、 218=36 、 136=36 来找的。 师:在这里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我 们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 不是 0的自然数。 师:如果只有 1个数 6,我能说 6是因 数,或者说 6是倍数吗? 师:老师注意到,同学们写 36的因数 时,有的是从 1、 2、 3、 开始列举的,有 的是从 6开始想起的,还有的是从 4开始 思考的。(投影
10、仪同时展示学生想法) 师:要想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 36的全 部因数,哪种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 生:我觉得从小到大的方法更好一 些。因为从 1开始想肯定可以的,接着往 下想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了。 师:根据这个同学的意见,上面的乘法 算式可以调整一下顺序吗?谁来试一试? 生: 136=36 , 218=36 , 312=36 , 49=36 , 66=36 。 【评析】联系学生熟悉的乘法算式介 绍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有助于学生把新的 数学知识主动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同时 也有助于他们初步感受因数和倍数 所表 示的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强调一个 数既是它本身的因数,也是它本身的倍 数,不仅能使学生
11、初步获得的认识得以丰 富和完善,而且也暗含了 “ 一个数最大的 因数和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 这一重要 结论。引导学生将 12的因数按从小到大 的顺序进行排列,体现的则是一种思维方 式,而这种思维方式对后续学习的影响是 不言而喻的。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只有 1个数 6,没办法说清楚 6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 6的倍数。 师:是啊,因数与倍数表示的都是两 个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一定要 说清楚哪个数是哪个数的 因数,或哪个数 是哪个数的倍数,而不能孤立地说 6是倍 数,或者 6是因数。 【评析】从给出乘法算式到给出除法 算式,再到给出几个具有内在关联的非 0 自然数,学生
12、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得以逐 步深化,相关数学概念的内涵得以不断凸 显。这样的练习紧扣内容核心,既自然顺 畅、合情合理,又具有内在的层次性和启 发性,有助于学生拾级而上,逐步完成概 念的自主构建。 师:从 1开始想起,找到了 1和 36;接 下去再想 2乘几得 36,找到了 2和 18;再想 3.巩固练习,运用概念表达。 ( 1)基本练习。 师:同学们,你能自己想一 道乘法算 式,再联系这道算式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 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吗? 生 1: 58=40 , 5是 40的因数, 8也是 40的因数, 40是 5和 8的倍数。 生 2: 67=42 , 6是 42的因数, 7也是 4
13、2的因数, 42是 6和 7的倍数。 生 3: 25=10 , 2和 5是 10的因数, 10 是 2和 5的倍数。 生: 3乘几、 4乘几、 6乘几。 师:为什么不想 5乘几呢? 三、探索方法,发现特征 生: 36除以 5有余数。 1.探索一个数的因数。 ( 1)探索求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师:我们知道 6是 36的因数,那么 36 的因 数还有哪些呢? ( 2)用集合圈呈现 36的因数。 ( 3)指导完成 “ 试一试 ” 。 【评析】先让学生试着找一找 36的所 有因数,待他们思考过程中的不足充分暴 露之后,浓墨重彩地进行相关思考方法的 指导,既有效保护了学生探索学习的热 情,又凸显了有序思
14、考的方法价值。此 外,引导学生一对一对地寻找 36的因数, 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提高解决 问题的效率,感受数学方法的简洁和便利。 2.发现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生: 36的因数还有 1和 36。 师:你是怎么想的? ( 2)变式练习。 生:我联系除法算式 361=36 想的。 师:他是用除法算式找的。还有不同 的方法吗?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不过,老师 还想到了除法算式,你能联系老师给出的 除法算式说一说吗? 生: 36的因数还有 4和 9,因为 49= 36。 课件呈现: 305=6 。 生: 30是 5和 6的倍数, 5和 6是 30的 因数。 师:她是用乘法算式找的。请同学们 用
15、你喜欢的方法找到 36的所有因数。 师:观察上面几个例子,一个数的因 057 小学数学教育 2016.1-2 特 TE 别报道 BIE BAO DAO 数有什么特点?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 1: 我发现每个数的因数都有 1和它 本身。 生:(齐)不能。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生 2: 1是最小的因数,它本身是最大 的因数。 【评析】充分利用学生在此前学习中 已经积累的探索经验,一方面鼓励他们通 过有序思考主动寻找一个数的倍数,发现 一个数倍数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则紧扣 “ 正确表达探索结果 ” 这个关键环节,进行 恰到好处的点拨。这样的教学不仅具有 一定的节奏
16、感,而且有利于学生保持积极 的学习心态。 师: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这 说明一个数的因数能全部找到吗? 生:能。 师:一个数因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生:都从 1开始,大多数集中在前一 半,后一半只有 1个。 师:是的,我们能用上面的方法找到 一个数的全部因数,这就说明一个数因数 的个数是有限的。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生:因为只要除以 2,得到的结果就一 定不会超过这个数的一半了。 3.探索一个数的倍数。 ( 1)探索求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师:我们已经学会找一个数因数的方 法,也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那么,该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呢?你能举例说明 什么样的数是 3的倍数吗? 生: 31
17、=3 , 32=6 , 3和 6都是 3的 倍数。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升 【总评】 1.猜年龄。 就知识而言,本节课的重点有两个 :一 是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二是初步 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理 解和掌握上述知识的关键也有两个 :一是 体会因数和倍数所表示的是两个数相互 依存的关系,二是感受有序思考对于寻找 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策略价值。 教学伊始,教师联系现实生活中的 “ 热门话题 ”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 一些概念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 相互依存的。接着,通过用同样大小的正 方形拼成长方形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依 次联系乘法算式、 除法算式和给出的几个 非 0自然
18、数,从不同角度逐步丰富对相关 概念的理解,感受 “ 相互依存 ” 的数学内 涵。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依据对因数和 倍数的初步认识以及相关的知识经验,自 主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发 现蕴涵其中的数学规律,不断丰富对有序 列举的体验,既积累了探索学习的经验, 又有效锻炼了数学思维。 师:下面我们玩个小游戏 猜猜老 师的年龄。请根据我给出的条件估计老 师今年多少岁。注意,老师的岁数有因数 1,估计老师今年是 生 1 : 31岁。 师:谁能再举一些例子。 生 2 : 21岁。 生: 3 3=9, 34=12 , 9和 12是 3的 倍数。 生 3:我估计您的年龄在 0岁以上, 100 岁以下
19、。 师:我好像有点明白了,只要用 3和一 个非零自然数相乘,就能得到一个 3的倍 数。给同学们 30秒的时间,你能用这样的 方法找出更多的 3的倍数吗?从 3乘 1开 始,看谁写得又快又多。 师:说说看,你为什么这样估计呢? 生 3:除 0之外的自然数都有因数 1,而 您的年龄显然不可能超过 100岁。 师: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们能确定老 师的年龄吗? 学生按要求写数。 生:不能。 师:停!如果老师不喊停,你还能接 着写吗? 师:再增加一 个条件,我的年龄是 5的 倍数。 生:还能写,写不完。 生: 25岁, 30岁, 35岁 师:写不完怎么办? 师:虽然 5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但 是结合老师
20、的具体情况,大家的估计已经 越来越接近正确答案了。想一想,如果允 许你向老师再提一个问题,你能联系自己 所提的问题确定老师的年龄吗?注意,不 能直接问老师今年多大。 生:加上省略号。 师:多好的想法啊!谁来说一说,可 以怎样表示 3的所有的倍数? 生 1 : 3、 6、 9、 12、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通过精 心设计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 识分析和解 决问题;通过对探索过程的反 思,引导学生不断强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意 识;通过对所学知识的适当拓展,引导学 生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思考,感悟数学的无 穷魅力。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体会、总 结、借鉴。 生 2: 3、 6、 9、 12、 1
21、5、 18、 师:同学们的写法都是正确的。一般 情况下,我们从 3的 1倍开始写,写出几个 之后再加上省略号。 生 1:你有孩子吗?孩子多大? 生 2:你的年龄是 30岁以下吗? ( 2)用集合圈呈现 3的倍数。 ( 3)指导完成 “ 试一试 ” 。 生 3:你年龄的最大的因数是多少? (掌声) 4.发现一个数 倍数的特点。 师:观察上面几个例子,你认为一个 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师:我年龄的最大的因数是 30,能确 定我年龄吗? 生:确定是 30岁。 (责任编辑黄为良) 生: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 师:既然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 的,你能找到最大的吗? 2.观察一个数的因数的分布特点。 师:在自然数里,还有很多奇妙的现 象。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数轴) 058小学数学教育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