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18毫针刺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18毫针刺法.ppt(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针针 灸灸 学学毫针刺法毫针刺法中医教研室中医教研室毫针刺毫针刺法法毫针毫针:针身细小如毫毛,不伤正气:针身细小如毫毛,不伤正气 为临床最为常用的针具为临床最为常用的针具毫针的毫针的构造构造及及规格规格 针刺练习针刺练习 针刺前的准备针刺前的准备 毫针刺法毫针刺法 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中医教研室毫针的构造毫针的构造针针尖尖针针身身针针根根针针柄柄针针尾尾不锈钢制作不锈钢制作铜或铝合金制作铜或铝合金制作中医教研室毫针的规格毫针的规格 寸寸 0.5 1.0 1.5 2.0 2.5 3.0 3.54.0 4.5毫毫 米米 15 25 40 50 65 75 90
2、100115 号号 数数 26 27 28 29 30 31 3233直径直径(毫毫米米)0.450.420.380.340.320.300.28 0.26中医教研室针刺练习针刺练习纸纸垫垫练练针针棉棉团团练练针针中医教研室针刺前的准备针刺前的准备选择针具选择针具 选择体位选择体位 定穴与消毒定穴与消毒 精神状态精神状态中医教研室选择针具选择针具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毫针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毫针 体质壮实体质壮实粗针(粗针(28号以上)号以上)病变部位深病变部位深长针(长针(1.5寸以上寸以上)皮厚肉多处皮厚肉多处针粗而长针粗而长 皮厚肉少处皮厚肉少处针粗而短针粗而短 留有余地留有余地根据根据针具情况针
3、具情况选择选择中医教研室针具情况针具情况针针身身弯弯曲曲中医教研室针针具具情情况况针尖针尖 针身针身 针柄针柄中医教研室选择体位选择体位v仰卧位:适用于前身部仰卧位:适用于前身部腧穴腧穴v俯卧位:适用于后身部俯卧位:适用于后身部蝓穴蝓穴v侧卧位:适用于侧身部侧卧位:适用于侧身部腧穴腧穴中医教研室选择体位选择体位v 仰靠坐位:适用于头面、前颈、上胸和肩臂、仰靠坐位:适用于头面、前颈、上胸和肩臂、腿膝、足踝等部穴位腿膝、足踝等部穴位v 俯伏坐位:适用于顶枕、后项和肩背等部腧穴俯伏坐位:适用于顶枕、后项和肩背等部腧穴v 侧伏坐位:适用于顶颞、耳颊等部腧穴侧伏坐位:适用于顶颞、耳颊等部腧穴中医教研室定
4、穴与消毒定穴与消毒v定穴:酸胀感应较明显处定穴:酸胀感应较明显处v消毒消毒针具器械:高压蒸气灭菌;药液浸泡(针具器械:高压蒸气灭菌;药液浸泡(75%酒酒精内浸泡精内浸泡3060min或或01%新洁尔灭加新洁尔灭加06%亚硝酸钠亚硝酸钠)医生的手指:医生的手指:75%酒精棉球涂擦酒精棉球涂擦施针部位:施针部位:75%酒精的棉球擦拭酒精的棉球擦拭中医教研室精神状态精神状态v医生:医生:“手如握虎,如临深渊手如握虎,如临深渊”准确把握患者情况准确把握患者情况 动态、呼吸、表情、言语动态、呼吸、表情、言语v患者:患者:心平气和心平气和 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中医教研室
5、毫针刺法毫针刺法双手配合双手配合刺手押手刺手押手进针法进针法 指切进针法指切进针法 夹持进针法夹持进针法 舒张进针法舒张进针法 提捏进针法提捏进针法中医教研室毫针刺法练习毫针刺法练习 合谷合谷 曲池曲池 足三里足三里中医教研室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晕针晕针 滞针滞针 弯针弯针 断针断针 血肿血肿中医教研室晕针晕针v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患者患者突然突然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扑倒在地,唇甲青紫
6、,二便沉细,或神志昏迷,扑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失禁,脉微细欲绝。体质虚弱精神紧张疲劳、饥饿、大汗、大体质虚弱精神紧张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体位不当,针刺手法过重泻、大出血之后,体位不当,针刺手法过重中医教研室晕针晕针处理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注意保暖,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重者重者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
7、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中医教研室晕针晕针预防预防 消除顾虑消除顾虑 初次接受针刺治疗初次接受针刺治疗 精神过度紧张精神过度紧张 身体虚弱者身体虚弱者舒适体位:卧位舒适体位:卧位选穴少选穴少,手法轻手法轻饥饿、疲劳、大渴时饥饿、疲劳、大渴时 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再予针刺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再予针刺精神专一精神专一中医教研室滞针滞针v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病人感觉疼痛提插、出针均感困难,病人感觉疼痛原因:局部肌肉强烈收缩(病人移动体位,精原因:局部肌肉强烈收缩(病人移动体位,
8、精神紧张)手法不当神紧张)手法不当处理处理 适当变动体位适当变动体位 稍延长留针时间稍延长留针时间腧穴附近循按或用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腧穴附近循按或用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中医教研室弯针弯针v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到疼曲,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到疼痛痛处理处理 轻微弯曲:慢慢将针起出。轻微弯曲:慢慢将针起出。弯曲角度过大: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弯曲角度过大: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由病人
9、移动体位所致: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断人体内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断人体内中医教研室断针断针针体折断在人体内针体折断在人体内针具质量欠佳,损伤,进针前失于检查针具质量欠佳,损伤,进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的正确处理等,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的正确处理等,均可造成断针均可造成断针中医教研室血肿血肿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针刺部位出现
10、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出针后,针刺部位肿胀疼痛,继则:出针后,针刺部位肿胀疼痛,继则皮肤呈现青紫色皮肤呈现青紫色处理处理当时:继续压迫止血当时:继续压迫止血局部肿胀疼痛较剧局部肿胀疼痛较剧冷敷加压迫止血冷敷加压迫止血24小时以后: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小时以后: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局部瘀血消散吸收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不必处理不必处理中医教研室注意事项注意事项躯干部位腧穴躯干部位腧穴避免针刺过深避免针刺过深头面部头面部避免大幅度提插捻转避免大幅度提插捻转小儿:囟门,留针时间,针具选择小儿:囟门,留针时间,针具选择妇女:月经期,孕期妇女:月经期,孕期出血倾向:刺宜轻浅,避开血管出血倾向:刺宜轻浅,避开血管感觉障碍:手法轻柔感觉障碍:手法轻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