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2014).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82739613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3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201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201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201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2014).ppt(8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綦江区陵园小学綦江区陵园小学 余会永余会永 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课开设了课开设了1010年,年,这这1010年的实践证明,本课程设计年的实践证明,本课程设计的理念先进、设计思路务实,课的理念先进、设计思路务实,课程结构合理,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程结构合理,在小学课程体系中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与功效。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与功效。课标组在对课标组在对1010年前年前品德与品德与社会社会课的出台背景,课程构建课的出台背景,课程构建指导思想,着重解决的问题,以指导思想,着重解决的问题,以及具体的课程设计思路,做了较及具体的课程设计思路,做了较为完整的梳理,在梳理的基础上为完整的梳理,在梳理的基础上对课程标准

2、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20112011版版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新课标。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前言前言一、课程性质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健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五、我们的国家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一、教学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3、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品社课标研制组组长鲁洁先生品社课标研制组组长鲁洁先生强调了该课程的三个理念强调了该课程的三个理念v以儿童为本以儿童为本v以生活为基础以生活为基础v有效的道德学习有效的道德学习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综合课程。v 一、课程性质一、课程性质 这是对课程性质的概括,包含三层含义:第一,这是这是对课程性质的概括,包含三层含义:第一,这是一

4、门综合课程。第二,这门课程的任务是一门综合课程。第二,这门课程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社会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性发展”,而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是,而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是“良好品德的形成良好品德的形成”。这句话表明社会性发展与品德形成的关系,即社会性发展这句话表明社会性发展与品德形成的关系,即社会性发展包含了品德形成,而品德形成是社会性发展的核心。也就包含了品德形成,而品德形成是社会性发展的核心。也就是说,品德形成是这门课程的核心任务。第三,是说,品德形成是这门课程的核心任务。第三,“以学生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生活为基础”表示这门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表示这门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教学过程也

5、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开展,充分考虑学联系,教学过程也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开展,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问题。生的需要和问题。v (一)(一)综合性综合性 v 课程设计的综合课程设计的综合: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v 课程目标的综合:课程目标的综合: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三个维度的目标整合在一起力与方法;知识三个维度的目标整合在一起v 课程内容的综合课程内容的综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

6、、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v 教学活动的综合教学活动的综合:注重生活经验、知识学习、注重生活经验、知识学习、社会参与的渗透和促进,多层面、多角度引导学社会参与的渗透和促进,多层面、多角度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生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课程性质具体地说,集中体现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性质具体地说,集中体现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三个方面。开放性三个方面。(二)实践性(二)实践性v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学生在

7、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本课程特别注重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本课程特别注重学生自主行动,强调学生要更多地参加社学生自主行动,强调学生要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会实践.(三)开放性(三)开放性v 本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三个方面:本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三个方面:v首先,教学内容是开放的:首先,教学内

8、容是开放的:课程内容要根据社会课程内容要根据社会现实的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及现实的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及时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时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v其次,其次,教学空间是开放的:教学空间是开放的:本课程不只限于课本课程不只限于课堂内几十分钟的活动,而是由课内向学校、家庭、堂内几十分钟的活动,而是由课内向学校、家庭、社区扩展。社区扩展。v再次,教学评价是开放的:再次,教学评价是开放的: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兴趣和需要不同,不能用单一的指标起点、学习兴趣和需要不同,不能用单一的指标和方法去评价学生的发展,也不能只注重结果,和方法去评价学

9、生的发展,也不能只注重结果,而应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更关注学习起而应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更关注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点和学习态度。二二.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基本理念v (一)理念之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的核心v 本课程特别关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值体系引领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界,健全学生的人格,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使他们能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

10、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本课程首先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育人为本课程首先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育人为本就是要本就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根据这一理念,。根据这一理念,“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就成为课程总目标,实就成为课程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价值

11、观、行为习惯、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而且尤其关注正确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行为规范的养成,而且尤其关注正确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的指导下学做事。v(二二)理念之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理念之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求是课程的基础v 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体验和感

12、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v(三三)理念之三: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理念之三: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v 本课程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本课程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教学要因

13、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品德教育不求一。品德教育不求“高、大、全高、大、全”面面俱到。因为小学面面

14、俱到。因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还处在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也中高年级学生还处在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为公民素质的形成奠定基础的阶段。教育内容只有适是为公民素质的形成奠定基础的阶段。教育内容只有适合于学生的需要并能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有助于他们合于学生的需要并能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有助于他们解决困惑和问题,教学方法只有是生动活泼、吸引学生解决困惑和问题,教学方法只有是生动活泼、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育才会取得好的效果。主动参与学习的,教育才会取得好的效果。三、课程设计思路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社区、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社区、国家

15、、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社会环境、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因素。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点面结合”的的“点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是社会生

16、活的几个主要因素,主要因素,“面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四四.课程目标课程目标v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

17、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新课标对课程目标新课标对课程目标表述更加科学和清晰,表述更加科学和清晰,主要采用主要采用“结果性目结果性目标标”和和“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的表述方式。的表述方式。“结果性目标结果性目标”:明确表达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明确表达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知识目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知识目标,例如标,例如“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即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或体验,所采

18、用的行即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或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常常是体验性、过程性的,通常适用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为动词常常是体验性、过程性的,通常适用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无需结果化或是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例如:力等无需结果化或是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例如:“学习从不同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判断”。(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v v 1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原:自主)、乐观向上、自主)、乐观向上、勤劳朴素勤劳朴

19、素(原:勤俭节约)(原:勤俭节约)的态度。(删掉了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的态度。(删掉了热爱科学、热爱劳动)v 2 2.爱亲敬长养成文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v 3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公平与公正。v 4 4.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加)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加),尊重不同国,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0、。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v 5 5.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意识。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二)能力与方法目标(二)能力与方法目标(三)知识目标(三)知识目标(二)能力与方法目标(二)能力与方法目标v1.1.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增加)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增加)v2.2.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

21、为。初步(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v3.3.学会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积极(原:学习民主的)参与(原:学习民主的)参与集体生活。集体生活。v4.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原还有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原还有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原还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原还有选择

22、),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有选择),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加)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加)v5.5.初步掌握搜集、整理(原还有分析)和运用信息的初步掌握搜集、整理(原还有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力(提出能力)(提出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题。(原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原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三)知识目标(三)知识目标v 1.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增加),了解未成年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

23、(增加),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原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原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生活的重要意义。)v 2.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24、v 3.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初步(增加)(增加)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等问题。v 4.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增加),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增加),了解一些我国的历史常识了解一些我国的历史常识(增(增加)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原民加)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原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族精神和优良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

25、建设的伟大成就。的伟大成就。v 5.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 ,知道不同环境下,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增加)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互尊重(增加)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原原知道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不同群体 、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

26、重要意义。)v课程内容编排更加合理课程内容编排更加合理 课程内容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它全课程内容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它全方位地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体现方位地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体现国家意志和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的构国家意志和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的构建的突出特征是,它是依据课程设计思路,建的突出特征是,它是依据课程设计思路,按照综合主题方式呈现的。按照综合主题方式呈现的。为体现课程的综为体现课程的综合性,课程内容编排借鉴并采用了国际上比合性,课程内容编排借鉴并采用了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较成熟的“同心圆扩大同心圆扩大”的构建方式。的构建方式。五、课程内容五、课程内容世 界国

27、 家社 区学 校家 庭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不不断断丰丰富富、深深入入的的学学习习内内容容不不断断扩扩大大的的生生活活范范围围学生学生个体个体v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要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要求,并参照近求,并参照近1010年的实验和实验区的年的实验和实验区的反映意见,本次课标修订对课程内容反映意见,本次课标修订对课程内容各部分名称和具体条目做了一些调整。各部分名称和具体条目做了一些调整。1.1.与时俱进,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与时俱进,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增加了以下内容增加了以下内容:(1 1)增加了)增加了“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

28、,爱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爱护国家遗产护国家遗产”等内容;等内容;(2 2)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增加了)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增加了“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生活;网络安全、网络道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生活;网络安全、网络道德、文明上网德、文明上网”等内容;等内容;(3 3)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增加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增加了“尊重和平、尊重和平、尊重他人权利尊重他人权利”等内容;等内容;(4 4)加强传统教育,增加了)加强传统教育,增加了“敬仰民族英雄和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革命先烈,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等内容。等内容。2.2.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

29、身心发展阶段的特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通过动词的表述适当降低难度,删减个别小学点,通过动词的表述适当降低难度,删减个别小学生难以理解、教师难以教学的条目。生难以理解、教师难以教学的条目。本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部分以三类行为动词本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部分以三类行为动词描述学习内容和活动,一类是知识性行为动词,包描述学习内容和活动,一类是知识性行为动词,包括括“初步了解、了解、理解、知道、懂得、掌握初步了解、了解、理解、知道、懂得、掌握”等词语;第二类是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包括等词语;第二类是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包括“识识读、识别、学会、观察、比较、辨别、分析、养成读、识别、学

30、会、观察、比较、辨别、分析、养成”等用语;第三类是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包括等用语;第三类是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包括“体验、体会、尝试、感受、参与、遵守、关心体验、体会、尝试、感受、参与、遵守、关心”等等用语。用语。3.3.为使内容结构更加清晰、表述更加为使内容结构更加清晰、表述更加一致,对各主题的名称做了微调。一致,对各主题的名称做了微调。4.4.为使内容安排更加合理,有助于教为使内容安排更加合理,有助于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避免教材编写过于随意材编写和教师教学避免教材编写过于随意和教学深度难以把握的问题,在每一条内和教学深度难以把握的问题,在每一条内容后都标注了年段建议容后都标注了年段建议,适当

31、调整和合并适当调整和合并内容的条数,使总条目数量有所减少内容的条数,使总条目数量有所减少,并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建议。给出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建议。修订前后的标题和内容分布的变化情况参见下表修订前后的标题和内容分布的变化情况参见下表 原标题原标题原条数原条数现标题现标题现条数现条数我在成长我在成长 9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健康成长8 (中(中2;高;高1;中;中/高高5)我与家庭我与家庭 6 6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家庭生活5 5(中(中3 3;高;高1 1;中;中/高高1 1)我与学校我与学校 8 8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7 7(中(中5 5;高;高1 1;中;中/高高1 1)我的家乡(社区)我的家

32、乡(社区)11 11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1111(中(中6 6;高;高1 1;中;中/高高4 4)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 14 14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家13 13(中(中0 0;高;高7 7;中;中/高高6)6)走近世界走近世界 8 8我们共同的世界我们共同的世界8 8(中(中0 0;高;高6 6;中;中/高高2 2)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健康成长 这个主题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这个主题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需求,围绕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自我发展设计展需求,围绕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自我发展设计的。主要涉及对己、对人和对事三方面。其中包的。主要涉及对己、对人和对事三方面。其中包括的

33、要点有:括的要点有:“对己对己”的内容的内容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自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自信、自尊、自爱,自省,有荣辱感,知道生命的信、自尊、自爱,自省,有荣辱感,知道生命的可贵,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积极健康地生活。可贵,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积极健康地生活。“对人对人”的内容的内容知道他人的长处,诚实知道他人的长处,诚实守信,感恩,欣赏、宽容、尊重他人。守信,感恩,欣赏、宽容、尊重他人。“对事对事”的内容的内容能面对困难和问题、尝能面对困难和问题、尝试解决,体验成功,了解迷恋网络和电子游戏的试解决,体验成功,了解迷恋网络和电子游戏的危害,抵制不良生活方式,知道毒品的危害,远危害,抵制不良生活方式

34、,知道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离毒品。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家庭生活 本主题的内容是围绕着小学生本主题的内容是围绕着小学生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应当懂得的伦理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应当懂得的伦理规范和遇到的问题设计的,主要涉规范和遇到的问题设计的,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及以下内容:亲子关系亲子关系 家庭责任分担家庭责任分担 家庭经济和消费家庭经济和消费 家庭矛盾的处理和解决家庭矛盾的处理和解决 邻里关系及居住环境的维护邻里关系及居住环境的维护 “对己对己”的内容的内容自理,承担,责任感。自理,承担,责任感。“对人对人”的内容的内容感恩,尊重,关心他人,感恩,尊重,关心他人,和睦相处,沟通,谅解。和睦相处,沟通,谅解。

35、“对事对事”的内容的内容勤俭节约,合理消费,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爱护环境。爱护环境。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 本主题的内容是围绕着小学生的学校生活展开本主题的内容是围绕着小学生的学校生活展开的,可以将其归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的,可以将其归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对学校的认识。一是有关对学校的认识。包括学校环境、设施,包括学校环境、设施,机构组成,人员和工作,历史与今天;机构组成,人员和工作,历史与今天;二是有关学习和学校生活。二是有关学习和学校生活。包括学习习惯和学包括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同学交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生活,习品质,同学交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生活,学校规则等。主要涉

36、及集体生活中的尊重、责任、学校规则等。主要涉及集体生活中的尊重、责任、平等、参与、规则、民主等。平等、参与、规则、民主等。三是技能方面的内容。三是技能方面的内容。初步的地图技能:辨初步的地图技能:辨别方向、认识图例、识图、画图等。别方向、认识图例、识图、画图等。学校生活围绕对己、对人和参与集体生学校生活围绕对己、对人和参与集体生活三方面展开,要点包括:活三方面展开,要点包括:“对己对己”的内容的内容珍惜时间,独立学珍惜时间,独立学习,诚实学习。习,诚实学习。“对人对人”的内容的内容尊敬师长,友爱同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尊重人的劳动,诚心、平等待人。学,尊重人的劳动,诚心、平等待人。“参与集体生活

37、参与集体生活”的内容的内容关心集体,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担责任,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担责任,遵守规则和纪律。遵守规则和纪律。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 这个主题的内容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参与社会公这个主题的内容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为目的设计的。共生活为目的设计的。课标将课标将“社区社区”作为一个上位概念来使用,并从作为一个上位概念来使用,并从多个方面架构了社区的学习内容。包括:多个方面架构了社区的学习内容。包括:空间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空间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 历史的发展变化历史的发展变化 经济发展与人们的生活经济发展与人们的生活 各行业劳动者和生活

38、的关系各行业劳动者和生活的关系 商业服务与消费商业服务与消费 公共交通和公共秩序公共交通和公共秩序 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 民风民俗与文化民风民俗与文化 特殊群体的利益需求与保护特殊群体的利益需求与保护 本部分围绕对己、对人和参与社区生活本部分围绕对己、对人和参与社区生活三方面展开,要点包括:三方面展开,要点包括:“对己对己”的内容的内容讲文明,有教养,讲文明,有教养,守道德,自我保护。守道德,自我保护。“对人对人”的内容的内容尊重人,平等待人,尊重人,平等待人,关心、同情弱势群体。关心、同情弱势群体。“参与社区生活参与社区生活”的内容的内容认识认识/保保护环境,了解职业护环境,

39、了解职业/行业劳动,知晓本地社行业劳动,知晓本地社会文化,懂得公共安全,爱护公共设施,会文化,懂得公共安全,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参与公益活动。遵守公共秩序,参与公益活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家 本主题的内容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本主题的内容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国家,形成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自豪自己的国家,形成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为目的设计的。主题的名称原为感为目的设计的。主题的名称原为“我是我是中国人中国人”,考虑到各主题标题表述方式的,考虑到各主题标题表述方式的一致性,将其调整为一致性,将其调整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家”。我。我们国家的基本常识,包括:们国家的基本常识,包括:国土、疆

40、域,行政区划;国土、疆域,行政区划;地区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地区自然环境、自然灾害;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古、近、现代历史;古、近、现代历史;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国防、法律经济发展、国防、法律我们共同的世界我们共同的世界 这个主题的内容是以帮助学生初步这个主题的内容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世界,形成国际理解能力和全球意认识世界,形成国际理解能力和全球意识为目的设计的。主题的名称原为识为目的设计的。主题的名称原为“走走近世界近世界”,考虑到各主题标题表述方式考虑到各主题标题表述方式的一致性以及作为的一致性以及作为“世界公民世界公民”的视角的视角转换之需求,将其调整为转换之需求,将其调整为

41、“我们共同的我们共同的世界世界”。本主题内容涵盖了有关世界的基本本主题内容涵盖了有关世界的基本常识,包括:常识,包括:世界地理环境和区域世界地理环境和区域 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传统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传统 人类文化遗产人类文化遗产 世界经济、科技发展世界经济、科技发展 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国际组织、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国际组织、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与与标准(实验稿)标准(实验稿)相比,这部分相比,这部分改动最大。改动最大。主要表现在着重细化了教学建议、评主要表现在着重细化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价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目的是要解决如何使课程标准更好地目

42、的是要解决如何使课程标准更好地面向教师、为教师服务的问题。面向教师、为教师服务的问题。六、实施意见六、实施意见(一)教学建议(一)教学建议 为了便于教师理解和把握,在为了便于教师理解和把握,在“教学建议教学建议”部分,部分,标准(标准(2011版)版)较为详细地较为详细地阐释了每一条教学建议,以列举的方式解释阐释了每一条教学建议,以列举的方式解释了如何设计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了如何设计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教学空间,并对几种需要加以重视的教拓展教学空间,并对几种需要加以重视的教学活动的特点、目的和组织方式等做了说明。学活动的特点、目的和组织方式等做了说明。标准(实验稿)标

43、准(实验稿)的的“教学建议教学建议”部分有部分有5 5条内条内容,分别是:全面把握把握课程目标;丰富学生的容,分别是:全面把握把握课程目标;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实教学内容;拓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展教学空间。标准(标准(20112011版)版)也提出了五条实也提出了五条实施建议:施建议:1 1、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2 2、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情景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情景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活经验 3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4 4、因

44、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 5 5、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 1.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标准(实验稿)标准(实验稿)中中“教学建议教学建议”的第一条是的第一条是“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只是比较概括地说明,只是比较概括地说明“课程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学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程中要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标标准(准(20112011版版)将题目改为将题目改为“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整体把握课程

45、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并具体阐述了,并具体阐述了教学具体目标、教学具体目标、近期目标和课程整体目标、长远目标近期目标和课程整体目标、长远目标的关系,同时以的关系,同时以“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诚实守信、友爱宽容”为例加以说明,提醒教师注意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可为例加以说明,提醒教师注意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必面面俱到,避免大而空等。操作性,不必面面俱到,避免大而空等。课程目标(长期目标):课程目标(长期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综合活动实现的,尤其是情感、态的教学综合活动实现的,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与方

46、法目标,要经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与方法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教学目标(短期目标):教学目标(短期目标):应简洁、清晰、应简洁、清晰、具体,注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具体,注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进行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进行设计,避免大而空。设计,避免大而空。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联联 系系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核心要素之一,课程建设的课程目标是课程的核心要素之一,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围绕着目标而展开。课程目标指明了教学方方面面围绕着目标而展开。课程目标指明了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应

47、当达到的水平或程度。活动的方向和应当达到的水平或程度。教学目标则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通教学目标则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通过生动鲜活的教学活动,通过师生的互动,把课程过生动鲜活的教学活动,通过师生的互动,把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连接在一起。理念和教学实践连接在一起。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虽然处在不同层面,但可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虽然处在不同层面,但可以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以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区区 别别 一是课程目标更为宏观,抽象。它预定学生通过本课一是课程目标更为宏观,抽象。它预定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该达到的学业水准。课程目标是指导课程设置、程学习应该达到的学业水准。课程目标是指导

48、课程设置、编排、实施和评价的准则,是更为上位的东西。编排、实施和评价的准则,是更为上位的东西。教学目标则微观、具体。它是课程实施中教师对学生教学目标则微观、具体。它是课程实施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它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是指导教学过学习结果的预期,它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是指导教学过程的准则。程的准则。二是课程目标的实施主体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门,课二是课程目标的实施主体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门,课程指导机构、师资培训机构、教材编写者、任课教师和学程指导机构、师资培训机构、教材编写者、任课教师和学生,而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和学生,而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和学生。生

49、。三是课程目标是刚性的,具有对课程的导向作用,三是课程目标是刚性的,具有对课程的导向作用,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改变。而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改变。而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把握和调整可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把握和调整。教师运用教学目标时应关注的问题教师运用教学目标时应关注的问题 其一,教学目标统领教学组织和教学活其一,教学目标统领教学组织和教学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其二,教学目标不是死的,不是一经预其二,教学目标不是死的,不是一经预设就不能改变,而是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活设就不能改变,而是根据

50、学生实际的学习活动表现,特别是根据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动表现,特别是根据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可以随时调整的可以随时调整的 其三,一节课是否有成效,应当由教学其三,一节课是否有成效,应当由教学目标来检验。目标来检验。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因素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因素v制定目标不清晰,目标过大、过空。制定目标不清晰,目标过大、过空。v对学生缺乏明确的分析,教学目标定位脱离学生实对学生缺乏明确的分析,教学目标定位脱离学生实际。际。v教师目标意识欠缺,教学过程中目标游离。教师目标意识欠缺,教学过程中目标游离。v目标达成取决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目标达成取决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的接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