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基础上课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82692183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基础上课学习教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浅基础上课学习教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基础上课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基础上课学习教案.pptx(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会计学1浅基础浅基础(jch)上课上课第一页,共52页。刚性基础的台阶刚性基础的台阶刚性基础的台阶刚性基础的台阶(tiji)(tiji)宽高比应要求:宽高比应要求:宽高比应要求:宽高比应要求:2.6.1 2.6.1 无筋扩展基础无筋扩展基础(jch)(jch)设计设计 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z chn)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由于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较低,因此必须控制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设计时通过控制材料强度和台阶宽高比来确定基础截面尺寸

2、。由于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较低,因此必须控制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设计时通过控制材料强度和台阶宽高比来确定基础截面尺寸。2第1页/共52页第二页,共52页。第2页/共52页第三页,共52页。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guzo)要求要求砖基础细部构造砖基础细部构造(guzo)砖基础一般做成台阶式,俗称砖基础一般做成台阶式,俗称“大放脚大放脚”。其砌筑方式有两种,一是。其砌筑方式有两种,一是“二一间隔二一间隔收收”,如图,如图(a),另一是所示,另一是所示“二皮一二皮一收收”,如图,如图(b)所示所示(b)二一间隔二一间隔(jin g)收砌法收砌法 (a)二皮一收砌法二皮一收砌法 图图

3、2-20 砖基础剖面图砖基础剖面图第3页/共52页第四页,共52页。(2)(2)(2)(2)毛石基础毛石基础毛石基础毛石基础(jch)(jch)(jch)(jch)毛石基础毛石基础毛石基础毛石基础(jch)(jch)(jch)(jch)的每阶伸出宽度不宜的每阶伸出宽度不宜的每阶伸出宽度不宜的每阶伸出宽度不宜大于大于大于大于200mm200mm200mm200mm,每阶高度通常取,每阶高度通常取,每阶高度通常取,每阶高度通常取400600mm400600mm400600mm400600mm,并由两层毛石错缝砌成。并由两层毛石错缝砌成。并由两层毛石错缝砌成。并由两层毛石错缝砌成。第4页/共52页第

4、五页,共52页。(3)(3)素混凝土基础素混凝土基础素混凝土基础素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每阶高度混凝土基础每阶高度混凝土基础每阶高度混凝土基础每阶高度(god)(god)不应小于不应小于不应小于不应小于200mm200mm,毛石混,毛石混,毛石混,毛石混凝土基础每阶高度凝土基础每阶高度凝土基础每阶高度凝土基础每阶高度(god)(god)不应小于不应小于不应小于不应小于300mm.300mm.第5页/共52页第六页,共52页。(4)(4)(4)(4)灰土灰土灰土灰土(hu t)(hu t)(hu t)(hu t)基础基础基础基础 灰土基础灰土基础(jch)施工时可每层虚铺灰土施工时可每层虚铺灰土

5、220250mm,夯实至,夯实至150mm,称为,称为“一步灰土一步灰土”。根据需要可设计成二步或三步灰土,即厚度为。根据需要可设计成二步或三步灰土,即厚度为300mm或或450mm,三合土基础,三合土基础(jch)厚度不应小于厚度不应小于300mm.第6页/共52页第七页,共52页。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shj)(shj)步骤步骤步骤步骤1.1.根据已知的根据已知的d d,进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度修正。,进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度修正。2.2.按持力层承载力确定基底尺寸按持力层承载力确定基底尺寸b b。3.3.按台阶宽高比允许值初选基础高

6、度按台阶宽高比允许值初选基础高度H0H0。4.4.确定每一级台阶的宽度确定每一级台阶的宽度bi bi,高度,高度hi hi。注:为保证传力路线注:为保证传力路线(lxin)(lxin)流畅,节省材料,施工方便,每一级台阶流畅,节省材料,施工方便,每一级台阶都宜符合宽高比要求。都宜符合宽高比要求。5.5.满足构造要求。如砖模等。满足构造要求。如砖模等。第7页/共52页第八页,共52页。例题例题(lt)灰土条形基础,灰土条形基础,承受砖墙传来的承受砖墙传来的轴向压力轴向压力(yl)(yl)为为FkFk130kN130kNm(m(算至算至0.000.00标标高高),基础埋深,基础埋深D D1.6m1

7、.6m,地基,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承载力设计值fafa180kN180kNm2m2,灰土基础的抗压灰土基础的抗压强度强度f f灰灰250kN250kNm2m2,求,求此基础的尺寸。此基础的尺寸。HH b b1 1b b0 0h h130130kN/mkN/m16001600b b第8页/共52页第九页,共52页。n n确定灰土基础高确定灰土基础高确定灰土基础高确定灰土基础高度度度度n n设灰土基础分两设灰土基础分两设灰土基础分两设灰土基础分两步夯实步夯实步夯实步夯实(hn(hn(hn(hn sh)sh)sh)sh),则,则,则,则H H H H30cm30cm30cm30cm,灰土基础的砌,灰土基

8、础的砌,灰土基础的砌,灰土基础的砌筑深度筑深度筑深度筑深度n n h h h hd d d dH H H Hn n 1.601.601.601.600.30.30.30.31.3m1.3m1.3m1.3mn n灰土承载力验算灰土承载力验算灰土承载力验算灰土承载力验算n n砖脚宽度应满足砖脚宽度应满足砖脚宽度应满足砖脚宽度应满足灰土承载力灰土承载力灰土承载力灰土承载力HH b b1 1b b0 0h h130130kN/mkN/m16001600b b第9页/共52页第十页,共52页。n n确定砖放脚尺寸确定砖放脚尺寸确定砖放脚尺寸确定砖放脚尺寸n n取砖脚为二砖半宽取砖脚为二砖半宽取砖脚为二砖

9、半宽取砖脚为二砖半宽n nb0b0b0b0(225+12)cm(225+12)cm(225+12)cm(225+12)cm62cm62cm62cm62cm57cm57cm57cm57cm,符,符,符,符合要求合要求合要求合要求n n采用等高式采用等高式采用等高式采用等高式n n墙:一砖半墙:一砖半墙:一砖半墙:一砖半370mm370mm370mm370mmn n上台上台上台上台(shng ti)(shng ti)(shng ti)(shng ti):两砖:两砖:两砖:两砖240224022402240210101010490mm490mm490mm490mmn n下台:两砖半下台:两砖半下台:

10、两砖半下台:两砖半 2402240224022402102102102102120120120120620mm620mm620mm620mmHH b b1 1b b0 0h h1600160060606060120120120120b b130130kN/mkN/m第10页/共52页第十一页,共52页。n n基础底面宽度基础底面宽度基础底面宽度基础底面宽度n n用灰土刚性用灰土刚性用灰土刚性用灰土刚性(n(n(n(n xn)xn)xn)xn)角确定基础底角确定基础底角确定基础底角确定基础底面宽度,因为面宽度,因为面宽度,因为面宽度,因为pkfapkfapkfapkfa180kPa180kPa1

11、80kPa180kPa200kPa200kPa200kPa200kPa,所以查表得所以查表得所以查表得所以查表得n n b b b bHHHH1:1.51:1.51:1.51:1.50.670.670.670.67n nb b b b0.67H0.67H0.67H0.67H0.67 0.67 0.67 0.67 30cm30cm30cm30cm20cm20cm20cm20cmn n考虑灰土基础实际基考虑灰土基础实际基考虑灰土基础实际基考虑灰土基础实际基底宽比计算宽度应增底宽比计算宽度应增底宽比计算宽度应增底宽比计算宽度应增加加加加10cm10cm10cm10cm,所以,所以,所以,所以,n n

12、b1b1b1b1b0b0b0b02b2b2b2b1001001001006206206206202200+1002200+1002200+1002200+1001120mm1120mm1120mm1120mmHH b b1 1b b0 0h h1600160060606060120120120120b b130130kN/mkN/m第11页/共52页第十二页,共52页。n n按地基承载力设按地基承载力设按地基承载力设按地基承载力设计计计计(shj)(shj)值验算值验算值验算值验算300300 200200 1120112062062016001600606060601201201201201

13、3001300最后最后最后最后(zuhu)(zuhu)取取取取b1b11120mm1120mm130130kN/mkN/m第12页/共52页第十三页,共52页。地基地基地基地基(dj)(dj)净反力净反力净反力净反力 的概念:的概念:的概念:的概念:2.6.2 2.6.2 墙下钢筋墙下钢筋(gngjn)(gngjn)混凝土条形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基础设计 墙下条形墙下条形(tio xn)基础的截面设计包括:基础高度和基础底板配筋。基础的截面设计包括:基础高度和基础底板配筋。仅由基础顶面处的荷载所产生的的地基反力仅由基础顶面处的荷载所产生的的地基反力,即:即:基底压力:基底压力:第13页/共52页

14、第十四页,共52页。1 1、构造、构造(guzo)(guzo)要求要求 (1)梯形截面基础的边缘高度)梯形截面基础的边缘高度(god),不宜小于,不宜小于200mm;基础高度;基础高度(god)小于小于250mm时,可做成等厚板。时,可做成等厚板。(2)垫层的厚度)垫层的厚度(hud)不宜小于不宜小于100mm,每边伸出基础,每边伸出基础50100mm,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0第14页/共52页第十五页,共52页。(3)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间距(jin j)不宜大于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也不宜小于1

15、00mm。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小于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小于8mm;间距;间距(jin j)不大于不大于300mm;每延米分布钢筋的面积应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每延米分布钢筋的面积应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1/10。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小于;无垫层时不小于70mm。第15页/共52页第十六页,共52页。(4)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qingd)等级不应低于等级不应低于C20。(5)当基础)当基础(jch)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5m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宽度的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宽度的0.9倍,并宜交错布置。倍,并

16、宜交错布置。第16页/共52页第十七页,共52页。(6)基础底板在)基础底板在T形及十字形交接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仅沿一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布置,另一方向的横向受力钢筋可布置到主要受力方向底板宽度形及十字形交接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仅沿一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布置,另一方向的横向受力钢筋可布置到主要受力方向底板宽度(kund)1/4处处(图图b)。在拐角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在拐角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图图c)。第17页/共52页第十八页,共52页。2 2、轴心荷载、轴心荷载(hzi)(hzi)作用作用 墙下条形基础的受力条件是平面应变,即破坏只发生在宽度墙下条形基础的受力

17、条件是平面应变,即破坏只发生在宽度(kund)方向,常常由于底板产生斜裂缝而破坏,因此按抗剪强度验算底板的厚度,由下式确定:方向,常常由于底板产生斜裂缝而破坏,因此按抗剪强度验算底板的厚度,由下式确定:沿墙长度方向取沿墙长度方向取1m作为计算作为计算(j sun)单元单元V为剪力设计值,为剪力设计值,F相应于荷载效应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基本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h0基础有效高度基础有效高度b1基础悬臂部分的挑出长度;基础悬臂部分的挑出长度;(1 1)基础高度)基础高度第18页/共52页第十九页,

18、共52页。悬臂悬臂(xunb)根部的最大弯矩设计值根部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为:为:则基础则基础(jch)每米长的受力钢筋载面面积:每米长的受力钢筋载面面积:式中:式中:A钢筋面积;钢筋面积;fy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基础有效高度基础有效高度(god),0.9 为截面内力臂的近似值。为截面内力臂的近似值。(2 2)基础底板配筋)基础底板配筋第19页/共52页第二十页,共52页。3 3、偏心荷载、偏心荷载(hzi)(hzi)作用作用 基础边缘基础边缘(binyun)处的最大净反力设计值:处的最大净反力设计值:高度高度(god)和配筋仍按(和配筋仍按(1)和()和(2)计算,但式中的

19、悬臂根部的剪力和弯矩设计值按照下式计算:)计算,但式中的悬臂根部的剪力和弯矩设计值按照下式计算:或或基础的高度和配筋:基础的高度和配筋:(1)(2)第20页/共52页第二十一页,共52页。1 1、构造、构造、构造、构造(guzo)(guzo)要求要求要求要求2.6.3 2.6.3 柱下钢筋柱下钢筋(gngjn)(gngjn)混凝土独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基础设计除应满足墙下条形基础除应满足墙下条形基础(jch)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阶梯形基础阶梯形基础(jch)的每阶高度,宜为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mm;当基础;当基础(jch)高度大于高度大于60

20、0mm而小于而小于900mm时,阶梯形基础时,阶梯形基础(jch)分为二级;当基础分为二级;当基础(jch)高度大于高度大于900mm时,则分为三级;当采用锥形基础时,则分为三级;当采用锥形基础(jch)时,其边缘高度不宜小于时,其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顶部每边应沿柱边放出,顶部每边应沿柱边放出50mm.图图2-23 2-23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构造基础的构造第21页/共52页第二十二页,共52页。(2)柱下钢筋)柱下钢筋(gngjn)混凝土基础的受力筋应双向布置。混凝土基础的受力筋应双向布置。(3)现浇柱的纵向钢筋可通过插筋锚入基础中。插筋的数量、直径以及钢筋种

21、类应与柱内纵向钢筋相同。插入基础的钢筋,上下至少应有两道箍筋固定。插筋与柱的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法,应按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现浇柱的纵向钢筋可通过插筋锚入基础中。插筋的数量、直径以及钢筋种类应与柱内纵向钢筋相同。插入基础的钢筋,上下至少应有两道箍筋固定。插筋与柱的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法,应按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执行)规定执行(zhxng)。插筋的下端宜做成直钩放在基础底板钢筋网上。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仅将四角的插筋伸至底板钢筋网上,其。插筋的下端宜做成直钩放在基础底板钢筋网上。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仅将四角的插筋伸至底板钢筋网上,其余插筋伸入

22、基础的长度按锚余插筋伸入基础的长度按锚固长度确定:固长度确定:1)柱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柱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基础高度大于等于受压,基础高度大于等于1200mm;2)柱为大偏心受压,)柱为大偏心受压,基础高度大于等于基础高度大于等于1400mm。第22页/共52页第二十三页,共52页。基础的高度基础的高度(god)由混凝土受冲切承载力确定。由混凝土受冲切承载力确定。冲切破坏是指柱子边缘或基础变截面处,产生竖向剪切破坏,形成冲切破坏是指柱子边缘或基础变截面处,产生竖向剪切破坏,形成450斜裂面的角锥体。斜裂面的角锥体。为保证基础不发生冲切破坏,必需为保证基础不发生冲切破坏,必需(bx)使冲切

23、锥体以外的地基净反力所产生的冲切力小于或等于冲切面处混凝土的抗冲切力能力。使冲切锥体以外的地基净反力所产生的冲切力小于或等于冲切面处混凝土的抗冲切力能力。2、轴心、轴心(zhu xn)荷载作用荷载作用(1)基础高度)基础高度第23页/共52页第二十四页,共52页。对于矩形基础一般沿柱短边一侧先产生冲切破坏,所以只需根据对于矩形基础一般沿柱短边一侧先产生冲切破坏,所以只需根据(gnj)短边一侧的冲切破坏条件确定基础高度。短边一侧的冲切破坏条件确定基础高度。基础基础(jch)高度影响系数,高度影响系数,h=800mm时,时,=1.0;h2000mm时,时,=0.9,其间按线性内插。,其间按线性内插

24、。式中:式中:Fl冲切力;冲切力;对矩形截面柱的矩形基础对矩形截面柱的矩形基础(jch)应验算柱与基础应验算柱与基础(jch)交接处以及基础交接处以及基础(jch)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以确定基础以确定基础(jch)高度是否满足要求。高度是否满足要求。冲切破坏锥体斜裂面上、下边长冲切破坏锥体斜裂面上、下边长 bt、bb的平均值。的平均值。第24页/共52页第二十五页,共52页。bm冲切破坏冲切破坏(phui)锥体斜裂面上、下边长锥体斜裂面上、下边长bt、bb的平均值,如图示:的平均值,如图示:第25页/共52页第二十六页,共52页。A1冲切力的作用冲切力的作用(zuyng)

25、面积,如图示:面积,如图示:当当时有:时有:当当时有:时有:第26页/共52页第二十七页,共52页。对于阶梯基础,应对基础变阶处进行冲切验算,验算对于阶梯基础,应对基础变阶处进行冲切验算,验算方法与柱边冲切验算相同方法与柱边冲切验算相同(xin tn),只是把:,只是把:45以内时,成为刚性基础,无需进行以内时,成为刚性基础,无需进行(jnxng)冲切验算。冲切验算。第27页/共52页第二十八页,共52页。地基净反力对柱短边地基净反力对柱短边II截面截面(jimin)产生的弯矩为:产生的弯矩为:(2)底板配筋)底板配筋在地基净反力作用下,基础沿柱的周边向上弯曲在地基净反力作用下,基础沿柱的周边

26、向上弯曲(wnq),故配筋计算时将基础看成四块固定在柱边的梯形悬臂板,如图示:,故配筋计算时将基础看成四块固定在柱边的梯形悬臂板,如图示:垂直于垂直于II截面截面(jimin)的受力筋面积:的受力筋面积:第28页/共52页第二十九页,共52页。同理:地基净反力对柱长边同理:地基净反力对柱长边IIII截面截面(jimin)产生的弯矩为:产生的弯矩为:垂直于垂直于IIII截面截面(jimin)的受力筋面积:的受力筋面积:第29页/共52页第三十页,共52页。同理:地基净反力对基础变阶同理:地基净反力对基础变阶IIIIII截面截面(jimin)产生的弯矩为:产生的弯矩为:垂直于垂直于IIIIII截面

27、截面(jimin)的受力筋面积:的受力筋面积:第30页/共52页第三十一页,共52页。同理:地基净反力对柱边同理:地基净反力对柱边 截面截面(jimin)产生的弯矩为:产生的弯矩为:垂直于垂直于 截面截面(jimin)的受力筋面积:的受力筋面积:第31页/共52页第三十二页,共52页。最后按最后按AsI和和AsIII中的大值配置平行于中的大值配置平行于L边方向边方向(fngxing)的钢筋,并放置在下的钢筋,并放置在下层;层;按按AsII和和AsIV中的大值配置平行于中的大值配置平行于b边方边方向向(fngxing)的钢筋,并放置在上排。的钢筋,并放置在上排。第32页/共52页第三十三页,共5

28、2页。3 3、偏心荷载、偏心荷载(hzi)(hzi)作用作用 若只在长边方向产生偏心,且若只在长边方向产生偏心,且e=L/6,则基础,则基础(jch)边缘处的最大净反力设计值:边缘处的最大净反力设计值:则基础则基础(jch)高度:高度:或或则基础弯矩为:则基础弯矩为:第33页/共52页第三十四页,共52页。2.72.72.72.7联合基础联合基础联合基础联合基础(jch)(jch)(jch)(jch)设设设设计计计计 典型的双柱联合基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矩形联合基础、典型的双柱联合基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矩形联合基础、梯形联合基础和连梁式联合基础梯形联合基础和连梁式联合基础设计假定:设计假定:1

29、 1)基础是刚性的,一般认为当基础高度)基础是刚性的,一般认为当基础高度(god)(god)小于柱距小于柱距的的1/61/6时,基础可视为刚性的。时,基础可视为刚性的。2 2)基底压力为线性分布)基底压力为线性分布 3 3)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土质均匀)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土质均匀 4 4)不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不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2.7.12.7.1概概 述述第34页/共52页第三十五页,共52页。2.7.2 2.7.2 矩形联合矩形联合矩形联合矩形联合(linh)(linh)基础基础基础基础 矩形联合矩形联合矩形联合矩形联合(linh)(linh)(linh)(linh)基础为

30、一基础为一基础为一基础为一等厚度的平板,其在两柱间的受等厚度的平板,其在两柱间的受等厚度的平板,其在两柱间的受等厚度的平板,其在两柱间的受力方式如同一块单向板,而在靠力方式如同一块单向板,而在靠力方式如同一块单向板,而在靠力方式如同一块单向板,而在靠近柱位的区段,基础的横向刚度近柱位的区段,基础的横向刚度近柱位的区段,基础的横向刚度近柱位的区段,基础的横向刚度很大,因此,在计算时,认为可很大,因此,在计算时,认为可很大,因此,在计算时,认为可很大,因此,在计算时,认为可在柱边以外各取等于在柱边以外各取等于在柱边以外各取等于在柱边以外各取等于0.75 0.75 0.75 0.75 的宽度与柱宽合

31、计作为的宽度与柱宽合计作为的宽度与柱宽合计作为的宽度与柱宽合计作为“等效梁等效梁等效梁等效梁”宽度,各横向等效梁底面的基宽度,各横向等效梁底面的基宽度,各横向等效梁底面的基宽度,各横向等效梁底面的基底净反力以相应等效梁上的柱荷底净反力以相应等效梁上的柱荷底净反力以相应等效梁上的柱荷底净反力以相应等效梁上的柱荷载计算。载计算。载计算。载计算。第35页/共52页第三十六页,共52页。2.7.3 2.7.3 梯形梯形梯形梯形(txng)(txng)联合基础联合基础联合基础联合基础 当荷载较大的柱一当荷载较大的柱一当荷载较大的柱一当荷载较大的柱一侧的空间侧的空间侧的空间侧的空间(kngjin)(kng

32、jin)受受受受到约束的情况,则应采到约束的情况,则应采到约束的情况,则应采到约束的情况,则应采用梯形基础,这时基底用梯形基础,这时基底用梯形基础,这时基底用梯形基础,这时基底的压力分由较为均匀,的压力分由较为均匀,的压力分由较为均匀,的压力分由较为均匀,有利于基底形心与荷载有利于基底形心与荷载有利于基底形心与荷载有利于基底形心与荷载重心重合。重心重合。重心重合。重心重合。第36页/共52页第三十七页,共52页。2.7.4 2.7.4 连梁式联合连梁式联合连梁式联合连梁式联合(linh)(linh)基础基础基础基础 如果两柱间的距离较大,如果两柱间的距离较大,如果两柱间的距离较大,如果两柱间的

33、距离较大,这时可采作连梁式联合基础,这时可采作连梁式联合基础,这时可采作连梁式联合基础,这时可采作连梁式联合基础,同时由于连梁没有接触同时由于连梁没有接触同时由于连梁没有接触同时由于连梁没有接触(jich)(jich)(jich)(jich)地面,基底反力仅地面,基底反力仅地面,基底反力仅地面,基底反力仅作用于两柱下的扩展基础,作用于两柱下的扩展基础,作用于两柱下的扩展基础,作用于两柱下的扩展基础,因而连梁中的弯矩较小,连因而连梁中的弯矩较小,连因而连梁中的弯矩较小,连因而连梁中的弯矩较小,连梁的作用在于把偏心产生的梁的作用在于把偏心产生的梁的作用在于把偏心产生的梁的作用在于把偏心产生的弯矩传

34、递给另一侧的柱基础,弯矩传递给另一侧的柱基础,弯矩传递给另一侧的柱基础,弯矩传递给另一侧的柱基础,从而使分开的两基础都获得从而使分开的两基础都获得从而使分开的两基础都获得从而使分开的两基础都获得均匀的基底反力。均匀的基底反力。均匀的基底反力。均匀的基底反力。第37页/共52页第三十八页,共52页。连梁设计时需要注意连梁设计时需要注意连梁设计时需要注意连梁设计时需要注意(zh y)(zh y)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n n1 1)连梁必须为刚性,梁宽不应小于最小柱宽)连梁必须为刚性,梁宽不应小于最小柱宽)连梁必须为刚性,梁宽不应小于最小柱宽)连梁必须为刚性,梁宽不应小于最小柱宽n n2

35、2)两基础的底面尺寸应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并避免)两基础的底面尺寸应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并避免)两基础的底面尺寸应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并避免)两基础的底面尺寸应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并避免不均匀沉降过大。不均匀沉降过大。不均匀沉降过大。不均匀沉降过大。n n3 3)连梁底面不应着地,以免造成计算的困难)连梁底面不应着地,以免造成计算的困难)连梁底面不应着地,以免造成计算的困难)连梁底面不应着地,以免造成计算的困难(kn n(kn n n)n)。连梁的自重在设计中通常可忽略不计。连梁的自重在设计中通常可忽略不计。连梁的自重在设计中通常可忽略不计。连梁的自重在设计中通常可忽略不计。第38页/

36、共52页第三十九页,共52页。n n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原因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原因n n(1)地基条件,土层)地基条件,土层(t cn)极软或不均极软或不均匀;匀;n n(2)上部结构荷载不均匀;)上部结构荷载不均匀;n n(3)相邻建筑物影响;)相邻建筑物影响;n n(4)其它原因:如堆载、开挖深基坑等)其它原因:如堆载、开挖深基坑等2.8 2.8 减轻不均匀沉降损害减轻不均匀沉降损害减轻不均匀沉降损害减轻不均匀沉降损害(s(s nhi)nhi)的措的措的措的措施施施施第39页/共52页第四十页,共52页。中、小建筑物破坏的一般中、小建筑物破坏的一般中、小建筑物破坏的一般中、小建筑物破坏的一般(y

37、bn)(ybn)规律规律规律规律n n1、砌体承重结构:主要是墙体开裂、砌体承重结构:主要是墙体开裂n n 斜裂缝、八字形裂缝、倒八字形裂缝斜裂缝、八字形裂缝、倒八字形裂缝n n2、框架等超静定结构:沉降、框架等超静定结构:沉降(chnjing)差差引起构件附加内力,梁、板等产生裂缝、引起构件附加内力,梁、板等产生裂缝、柱倾斜柱倾斜第40页/共52页第四十一页,共52页。如何解决不均匀如何解决不均匀(jnyn)沉降的问题?沉降的问题?1)选用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选用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2)采用桩基础或其它深基础;采用桩基础或其它深基础;3)地基处理地基处理(chl)方法(采用人

38、工地基);方法(采用人工地基);4)从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观点为出发,在建筑、结构和施工方面采取某些措施。从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观点为出发,在建筑、结构和施工方面采取某些措施。建筑物开裂、倾斜、甚至破坏建筑物开裂、倾斜、甚至破坏 均匀沉降均匀沉降影响建筑物的功能和正常使用影响建筑物的功能和正常使用不均匀沉降不均匀沉降增强上部结构对不均匀增强上部结构对不均匀(jnyn)沉降的适应能力沉降的适应能力减少沉降减少沉降 解决途径解决途径具体措施:具体措施:第41页/共52页第四十二页,共52页。2.8.1 建筑建筑(jinzh)措施措施1.1.建筑物的体型建筑物的体型(txng)(

39、txng)应力应力求简单求简单第42页/共52页第四十三页,共52页。2.2.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及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及(bj)(bj)合理布置墙合理布置墙体体第43页/共52页第四十四页,共52页。第44页/共52页第四十五页,共52页。3.3.设置设置(shzh)(shzh)沉降缝沉降缝第45页/共52页第四十六页,共52页。4.4.相邻建筑物基础相邻建筑物基础(jch)(jch)间应有一定的净距间应有一定的净距第46页/共52页第四十七页,共52页。5 5、调整、调整(tiozhng)(tiozhng)建筑物各部建筑物各部分的标高分的标高原理:根据可能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将预估原理:根据可能

40、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将预估(y)沉降量大的部分标高提高,待其沉降后达到预定的标高,与沉降小的部分协调一致。沉降量大的部分标高提高,待其沉降后达到预定的标高,与沉降小的部分协调一致。(1)室内地坪和地下设施的标高,应根据预估沉降量予以提高;)室内地坪和地下设施的标高,应根据预估沉降量予以提高;(2)建筑物各部分(或设备之间)有联系时,可将沉降较大者标高提高;)建筑物各部分(或设备之间)有联系时,可将沉降较大者标高提高;(3)建筑物与设备之间,应留有足够的净空;)建筑物与设备之间,应留有足够的净空;(4)当有管道穿过建筑物时,应预留足够尺寸的孔洞,或采用柔性)当有管道穿过建筑物时,应预留足够尺寸的孔

41、洞,或采用柔性(ru xn)的管道接头。的管道接头。第47页/共52页第四十八页,共52页。2.8.2 2.8.2 减轻减轻减轻减轻(ji(ji nqng)nqng)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措施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措施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措施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措施1、减轻、减轻(jinqng)建筑物自重建筑物自重减轻(jinqng)墙重量:采用多孔砖,轻质墙等。选用轻型结构: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及各种轻型空间结构。减少基础和回填土重量:如采用空心基础、壳体基础、以及加空地板代替厚填土等。2、设置圈梁;、设置圈梁;平面内形成平面内形成闭合闭合的网状系统的网状系统。钢筋混凝土圈梁 钢筋砖圈梁(或钢筋砖

42、带)增强建筑物的抗弯刚度增强建筑物的抗弯刚度 第48页/共52页第四十九页,共52页。4、减小或调整基底附加(fji)压力减小基底(j d)附加压力:减轻建筑物自重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架空层)改变基底(j d)尺寸:5、采用、采用(ciyng)非敏感性结构非敏感性结构排架、三铰拱等铰接结构排架、三铰拱等铰接结构选择和调整基础底面尺寸调整基底压力减少沉降差3、设设置置基基础础梁梁(地地圈圈梁梁)第49页/共52页第五十页,共52页。2.8.3 2.8.3 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施工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施工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施工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施工(sh gng)(sh gng)措措措措施施施施1、合理安

43、排施工、合理安排施工(sh gng)程序程序先重后轻(先建重的部分(b fen))先高后低(先建高的部分(b fen))先主体后附属(先建主体的部分(b fen)2、基础周围不宜堆载、防止施工的不利影响、基础周围不宜堆载、防止施工的不利影响 打桩,强夯,井点降水、深基坑开挖3、保护基底的地基土、保护基底的地基土 土的结构性 保持地基土的原状结构 开挖基槽时,保留约200mm;防水第50页/共52页第五十一页,共52页。本章本章本章本章(bn zhn(bn zhn)小结小结小结小结n n1 1、地基基础设计首先要满足安全和正常使用的要求、地基基础设计首先要满足安全和正常使用的要求、地基基础设计首

44、先要满足安全和正常使用的要求、地基基础设计首先要满足安全和正常使用的要求(yoqi)(yoqi);按;按;按;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是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而正常使用的要求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是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而正常使用的要求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是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而正常使用的要求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是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而正常使用的要求(yoqi)(yoqi)是由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来保证;地基基础按以上两是由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来保证;地基基础按以上两是由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来保证;地基基础按以上两是由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来保证;地基基础按以上两个状态设计。个状态设计。个状态设计。个状态设计。

45、n n2 2、基础埋深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可、基础埋深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可、基础埋深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可、基础埋深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浅埋,可便于施工和降低造价。能浅埋,可便于施工和降低造价。能浅埋,可便于施工和降低造价。能浅埋,可便于施工和降低造价。n n3 3、无筋扩展基础设计要求、无筋扩展基础设计要求、无筋扩展基础设计要求、无筋扩展基础设计要求(yoqi)(yoqi)满足刚性角和材料模数;扩展满足刚性角和材料模数;扩展满足刚性角和材料模数;扩展满足刚性角和材料模数;扩展基础可设计成多种形式,其

46、截面尺寸和配筋需计算确定。基础可设计成多种形式,其截面尺寸和配筋需计算确定。基础可设计成多种形式,其截面尺寸和配筋需计算确定。基础可设计成多种形式,其截面尺寸和配筋需计算确定。n n4 4、基底尺寸首先由上部荷载和地基承载力确定,然后经过必要、基底尺寸首先由上部荷载和地基承载力确定,然后经过必要、基底尺寸首先由上部荷载和地基承载力确定,然后经过必要、基底尺寸首先由上部荷载和地基承载力确定,然后经过必要的验算加以修正,以满足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的验算加以修正,以满足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的验算加以修正,以满足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的验算加以修正,以满足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yoqi)(yoqi)。n n5 5、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原理是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原理是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原理是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原理是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依据,在此基础上,从工程实践中,总结出建筑、结构、施害的依据,在此基础上,从工程实践中,总结出建筑、结构、施害的依据,在此基础上,从工程实践中,总结出建筑、结构、施害的依据,在此基础上,从工程实践中,总结出建筑、结构、施工方面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工方面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工方面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工方面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第51页/共52页第五十二页,共5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工具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