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腰部伤筋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治疗腰部伤筋学习教案.pptx(8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会计学1推拿治疗推拿治疗(zhlio)腰部伤筋腰部伤筋第一页,共85页。解剖解剖(jipu)生理生理 vv腰部脊柱是一根独立的支柱,其前方为松软的腹腔,腰部脊柱是一根独立的支柱,其前方为松软的腹腔,附近只有一些肌肉、筋膜和韧带等软组织,而无骨性附近只有一些肌肉、筋膜和韧带等软组织,而无骨性结构保护,既承受着人体二分之一的重力,又从事着结构保护,既承受着人体二分之一的重力,又从事着各种复杂的运动,故腰部在承重和运动时,过度的负各种复杂的运动,故腰部在承重和运动时,过度的负重、不良的弯腰姿势所产生的强大拉力重、不良的弯腰姿势所产生的强大拉力(ll)(ll)和压力,和压力,容易引起腰段脊柱周围的肌肉
2、、筋膜和韧带损伤。容易引起腰段脊柱周围的肌肉、筋膜和韧带损伤。第2页/共85页第二页,共85页。第3页/共85页第三页,共85页。第4页/共85页第四页,共85页。解剖解剖(jipu)生理生理vv腰背部的扭伤多发生在腰骶、骶髂关节和腰腰背部的扭伤多发生在腰骶、骶髂关节和腰背两侧骶棘肌。背两侧骶棘肌。vv腰骶关节是脊柱运动的枢纽,骶髂关节则是腰骶关节是脊柱运动的枢纽,骶髂关节则是连接躯干连接躯干(qgn)(qgn)和下肢的桥梁,腰部两侧的肌和下肢的桥梁,腰部两侧的肌肉和韧带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因素。肉和韧带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因素。第5页/共85页第五页,共85页。第6页/共85页第六页,共85
3、页。解剖解剖(jipu)生理生理vv椎骨:椎骨:vv1.1.腰椎:椎体大,关节突关节面由额状位变为矢状位,腰椎:椎体大,关节突关节面由额状位变为矢状位,所以伸屈比较灵活;五个腰椎中,第三腰椎的横突最所以伸屈比较灵活;五个腰椎中,第三腰椎的横突最长,所受到的拉力最大,出于生理前凸的中间,使腰长,所受到的拉力最大,出于生理前凸的中间,使腰椎前屈、后伸、左右旋转活动的枢纽,所以扭伤的机椎前屈、后伸、左右旋转活动的枢纽,所以扭伤的机会较多。会较多。vv2.2.骶骨骶骨 :在近端与第:在近端与第5 5腰椎形成腰椎形成(xngchng)(xngchng)腰骶关腰骶关节,远端与尾骨相连,左右和髂骨的耳状关节
4、面形成节,远端与尾骨相连,左右和髂骨的耳状关节面形成(xngchng)(xngchng)骶髂关节。骶髂关节。vv 第7页/共85页第七页,共85页。解剖解剖(jipu)生理生理vv腰背部的软组织(肌肉、筋膜、韧带)腰背部的软组织(肌肉、筋膜、韧带)vv腰背部的肌肉一般分为浅、深两层。腰背部的肌肉一般分为浅、深两层。vv1.1.浅层:主要有斜方肌和背阔肌。浅层:主要有斜方肌和背阔肌。vv斜方肌:三角形阔肌,起自颈部上项线,枕斜方肌:三角形阔肌,起自颈部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肌纤维向外,外隆凸,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肌纤维向外,止于锁骨外侧半、府峰和肩胛冈外侧半。其上止于锁骨外侧
5、半、府峰和肩胛冈外侧半。其上部纤维收缩可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下角外旋,部纤维收缩可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下角外旋,下部肌纤维收缩可下降肩胛骨,中部肌纤维收下部肌纤维收缩可下降肩胛骨,中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肩胛骨固定时,单缩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肩胛骨固定时,单侧收缩可使头颈部偏向侧收缩可使头颈部偏向(pinxing)(pinxing)同侧而面部同侧而面部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则使头颈后仰。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则使头颈后仰。vv 第8页/共85页第八页,共85页。第9页/共85页第九页,共85页。解剖解剖(jipu)生理生理vv腰背部的肌肉腰背部的肌肉(jru)(jru)一般分为浅、深
6、两层。一般分为浅、深两层。vv1.1.浅层:主要有斜方肌和背阔肌。浅层:主要有斜方肌和背阔肌。vv背阔肌:三角形阔肌,以腱膜起自下背阔肌:三角形阔肌,以腱膜起自下6 6个胸椎和全个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缘以及腰背筋膜后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缘以及腰背筋膜后层。肌纤维向外上止于肱骨小结节嵴。该肌能内收、层。肌纤维向外上止于肱骨小结节嵴。该肌能内收、内旋、后伸肱骨。内旋、后伸肱骨。第10页/共85页第十页,共85页。第11页/共85页第十一页,共85页。解剖解剖(jipu)生理生理vv腰背部的肌肉一般分为浅、深两层。腰背部的肌肉一般分为浅、深两层。vv2.2.深层:包括由浅至深
7、的骶棘肌、横突棘肌和深深层:包括由浅至深的骶棘肌、横突棘肌和深层短肌。层短肌。vv骶棘肌:为腰背部最强厚的肌肉。该肌以一个总骶棘肌:为腰背部最强厚的肌肉。该肌以一个总肌腱起于骶骨背面、骶髂韧带和髂嵴后份,向上纵肌腱起于骶骨背面、骶髂韧带和髂嵴后份,向上纵行排列于脊柱棘突和肋角之间的沟内,分为外、中、行排列于脊柱棘突和肋角之间的沟内,分为外、中、内内3 3条肌柱。骶棘肌为强大的伸肌,主要作用条肌柱。骶棘肌为强大的伸肌,主要作用(zuyng)(zuyng)是后伸躯干和维持直立,一侧骶棘肌收缩是后伸躯干和维持直立,一侧骶棘肌收缩也可侧屈躯干。也可侧屈躯干。第12页/共85页第十二页,共85页。解剖解
8、剖(jipu)生理生理vv腰背部的肌肉一般分为浅、深两层。腰背部的肌肉一般分为浅、深两层。vv2.2.深层:包括由浅至深的骶棘肌、横突棘肌深层:包括由浅至深的骶棘肌、横突棘肌和深层短肌。和深层短肌。vv横突棘肌:包括由浅至深的半棘肌、多裂肌横突棘肌:包括由浅至深的半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和回旋肌3 3层。肌纤维起于各椎骨的横突,向上层。肌纤维起于各椎骨的横突,向上止于上数椎骨的棘突,愈深层肌纤维愈短。半止于上数椎骨的棘突,愈深层肌纤维愈短。半棘肌纤维一般向上跨越棘肌纤维一般向上跨越(kuyu)5(kuyu)5个椎骨,多裂个椎骨,多裂肌纤维一般跨越肌纤维一般跨越(kuyu)3(kuyu)3个椎骨,
9、而回旋肌纤个椎骨,而回旋肌纤维仅只跨越维仅只跨越(kuyu)1(kuyu)1个椎骨。个椎骨。第13页/共85页第十三页,共85页。解剖解剖(jipu)生理生理vv腰背部的肌肉一般分为浅、深两层。腰背部的肌肉一般分为浅、深两层。vv2.2.深层:包括由浅至深的骶棘肌、横突棘肌和深层:包括由浅至深的骶棘肌、横突棘肌和深层短肌。深层短肌。vv深层短肌:指横突间肌、棘突间肌等最深层的,深层短肌:指横突间肌、棘突间肌等最深层的,位于相邻椎骨位于相邻椎骨(zhu g)(zhu g)之间的短肌,其作用是协之间的短肌,其作用是协同横突棘肌维持躯干的姿势。躯干无论位于何种同横突棘肌维持躯干的姿势。躯干无论位于何
10、种姿势,腰背部肌肉都处于收缩状态,以抵抗重力。姿势,腰背部肌肉都处于收缩状态,以抵抗重力。腰背部深肌收缩还可使躯干屈、伸、侧屈和回旋。腰背部深肌收缩还可使躯干屈、伸、侧屈和回旋。第14页/共85页第十四页,共85页。第15页/共85页第十五页,共85页。解剖解剖(jipu)生理生理vv腰背筋膜腰背筋膜(jn m)(jn m)vv腰背筋膜腰背筋膜(jn m)(jn m)分浅、深两层包绕在骶棘肌分浅、深两层包绕在骶棘肌周围。其浅层贴于骶棘肌表面,内侧附于棘突和周围。其浅层贴于骶棘肌表面,内侧附于棘突和棘上韧带,向外与背阔肌腱膜紧密结合,尤其厚棘上韧带,向外与背阔肌腱膜紧密结合,尤其厚韧。深层位于第
11、韧。深层位于第1212肋和髂嵴之间,内侧附于腰椎肋和髂嵴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向外分隔骶棘肌和腰方肌,在骶棘肌外侧横突,向外分隔骶棘肌和腰方肌,在骶棘肌外侧缘与浅层会合,再向外成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缘与浅层会合,再向外成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起始部之一。腰背筋膜起始部之一。腰背筋膜(jn m)(jn m)对骶棘肌起着强对骶棘肌起着强有力的保护和支持作用。有力的保护和支持作用。第16页/共85页第十六页,共85页。第17页/共85页第十七页,共85页。第18页/共85页第十八页,共85页。解剖解剖(jipu)生理生理vv韧带韧带(rndi)(rndi)vv 1.1.棘上韧带棘上韧带(rndi)(
12、rndi):连接胸、腰椎的纵行:连接胸、腰椎的纵行韧带韧带(rndi)(rndi)vv 2.2.棘间韧带棘间韧带(rndi)(rndi):位于相邻棘突之间的:位于相邻棘突之间的韧带韧带(rndi)(rndi)vv脊柱过度前屈超过脊柱过度前屈超过9090度或腰部旋转时易损伤腰度或腰部旋转时易损伤腰部韧带部韧带(rndi)(rndi)。第19页/共85页第十九页,共85页。解剖解剖(jipu)生理生理vv关节关节vv 1.1.关节突关节:连接腰椎关节突关节:连接腰椎vv 2.2.腰骶关节:腰椎和骶骨腰骶关节:腰椎和骶骨(dg)(dg)之间的关节,之间的关节,由由L5L5的下关节突和骶骨的下关节突和
13、骶骨(dg)(dg)的上关节突构成,的上关节突构成,是脊柱运动的枢纽。是脊柱运动的枢纽。vv 3.3.骶髂关节:有骶骨骶髂关节:有骶骨(dg)(dg)和髂骨的耳状关和髂骨的耳状关节面构成,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桥梁。节面构成,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桥梁。第20页/共85页第二十页,共85页。第21页/共85页第二十一页,共85页。病因病因(bngyn)病机病机vv腰部急性损伤,多因卒然感受暴力所致,或由腰部急性损伤,多因卒然感受暴力所致,或由于腰部活动时姿势不正确于腰部活动时姿势不正确(zhngqu)(zhngqu),用力不当,用力不当,或用力过度,或搬运抬扛重物时,肌肉配合不协或用力过度,或搬运抬扛
14、重物时,肌肉配合不协调,以及跌仆闪挫,使腰部肌肉、韧带受到剧烈调,以及跌仆闪挫,使腰部肌肉、韧带受到剧烈地扭转、牵拉等,均可使腰部受伤。地扭转、牵拉等,均可使腰部受伤。vv金匮翼载:金匮翼载:“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卒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第22页/共85页第二十二页,共85页。病因病因(bngyn)vv可分为两大类可分为两大类vv1.1.直接暴力:
15、撞击,挤压直接暴力:撞击,挤压(j y)(j y)。(挫腰)。(挫腰)vv2.2.间接暴力:间接暴力:vv a.a.动作失调动作失调vv b.b.姿势不当姿势不当vv c.c.重心失衡重心失衡vv d.d.腰部活动准备不足腰部活动准备不足vv以上原因造成脊柱平衡失调,肌肉等受到强烈的牵拉,以上原因造成脊柱平衡失调,肌肉等受到强烈的牵拉,从而造成扭伤。从而造成扭伤。第23页/共85页第二十三页,共85页。病机病机vv中医中医vv扭伤之后,血离经脉,瘀血阻滞,气血不运,扭伤之后,血离经脉,瘀血阻滞,气血不运,脉络壅阻不通,不通则痛。脉络壅阻不通,不通则痛。vv西医西医vv扭伤之后扭伤之后 局部充血
16、、水肿,渗出物增加局部充血、水肿,渗出物增加vv血肿血肿 组织缺血缺氧,小血管扩张组织缺血缺氧,小血管扩张 代谢产代谢产物堆积物堆积 刺激神经刺激神经(shnjng)(shnjng)末稍末稍 疼痛疼痛 肌肌肉痉挛肉痉挛 vv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回流受阻 组织缺血缺氧,小血管扩张组织缺血缺氧,小血管扩张vv形成恶性循环形成恶性循环第24页/共85页第二十四页,共85页。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v急性腰扭伤多为间接外力所致,轻者为骶棘肌急性腰扭伤多为间接外力所致,轻者为骶棘肌和腰背筋膜不同程度的损伤和腰背筋膜不同程度的损伤(snshng)(snshng);较重者;较重者可发生棘上、棘间韧带的损伤可发生棘上、
17、棘间韧带的损伤(snshng)(snshng);严重;严重者可发生滑膜嵌顿后关节紊乱等。者可发生滑膜嵌顿后关节紊乱等。vv根据受损部位的不同,临床常区分为肌筋膜扭根据受损部位的不同,临床常区分为肌筋膜扭伤、韧带损伤伤、韧带损伤(snshng)(snshng)和后关节滑膜嵌顿和后关节滑膜嵌顿3 3种类种类型。型。vv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vv1.1.腰部疼痛腰部疼痛vv2.2.活动受限活动受限 第25页/共85页第二十五页,共85页。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一一)腰部疼痛:腰部因损伤部位和性质不同,可有刺腰部疼痛:腰部因损伤部位和性质不同,可有刺痛、胀痛或牵扯样痛。疼痛一般较剧烈,部位较局限,痛
18、、胀痛或牵扯样痛。疼痛一般较剧烈,部位较局限,且有局部肿胀,常牵掣臀部及下肢疼痛。且有局部肿胀,常牵掣臀部及下肢疼痛。(二二)活动受限:腰不能挺直,俯仰转侧均感困难,甚活动受限:腰不能挺直,俯仰转侧均感困难,甚至不能翻身起床至不能翻身起床(q chung)(q chung)、站立或行走,咳嗽或深、站立或行走,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加重。呼吸时疼痛加重。第26页/共85页第二十六页,共85页。检检 查查 vv1.1.局部压痛:伤后多有局限性压痛,压痛点局部压痛:伤后多有局限性压痛,压痛点固定,与受伤组织部位一致。固定,与受伤组织部位一致。vv2.2.腰部肌肉痉挛:多数患者有单侧或双侧腰腰部肌肉痉挛:
19、多数患者有单侧或双侧腰部肌肉痉挛,多发生在骶棘肌、腰背筋膜等处。部肌肉痉挛,多发生在骶棘肌、腰背筋膜等处。这是疼痛刺激这是疼痛刺激(cj)(cj)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站立或弯腰时加重。站立或弯腰时加重。vv3.3.脊柱侧弯:疼痛引起不对称性的肌肉痉挛,脊柱侧弯:疼痛引起不对称性的肌肉痉挛,可改变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线,多数表现为不同可改变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线,多数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畸形,一般是脊柱向患侧侧弯。程度的脊柱侧弯畸形,一般是脊柱向患侧侧弯。疼痛和肌肉痉挛解除后,此种畸形可自行消失。疼痛和肌肉痉挛解除后,此种畸形可自行消失。第27页/共85页第二十七页,共85页
20、。第28页/共85页第二十八页,共85页。检检 查查 vv4.4.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试验(shyn)(shyn)阴性,骨盆旋转试阴性,骨盆旋转试验验(shyn)(shyn)阳性有助于确诊。阳性有助于确诊。第29页/共85页第二十九页,共85页。诊诊 断断vv有明显外伤史,伤后即出现典型的剧痛、活有明显外伤史,伤后即出现典型的剧痛、活动受限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动受限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vv其次受伤部位固定压痛点,下肢牵扯痛、腰其次受伤部位固定压痛点,下肢牵扯痛、腰肌痉挛、脊柱侧弯和检查肌痉挛、脊柱侧弯和检查(jinch)(jinch)直腿抬高试直腿抬高试验阴性、骨盆旋转试验阳性有助于确诊。
21、验阴性、骨盆旋转试验阳性有助于确诊。第30页/共85页第三十页,共85页。诊断诊断(zhndun)要点要点vv腰肌筋膜扭伤腰肌筋膜扭伤vv症状:外伤后出现腰部局限性、持续性剧痛,痛点明症状:外伤后出现腰部局限性、持续性剧痛,痛点明确,活动不能,翻身确,活动不能,翻身(fn shn)(fn shn)、起床困难咳嗽、深、起床困难咳嗽、深呼吸时痛剧。呼吸时痛剧。vv体征:体征:vv 1.1.竖脊肌或腰骶关节处压痛明显且固定,多伴有臀竖脊肌或腰骶关节处压痛明显且固定,多伴有臀部、大腿后部及大腿根前内侧部牵扯痛。部、大腿后部及大腿根前内侧部牵扯痛。vv 2.2.单侧或双侧竖脊肌、臀大肌痉挛。单侧或双侧竖
22、脊肌、臀大肌痉挛。vv 3.3.脊柱生理屈度改变,多为患侧侧凸。脊柱生理屈度改变,多为患侧侧凸。vv 4.4.直腿抬高、骨盆旋转试验可呈阳性直腿抬高、骨盆旋转试验可呈阳性vv辅助检查:辅助检查:x x线平片可排除骨折、音质增生、椎向盘线平片可排除骨折、音质增生、椎向盘退变等情况。退变等情况。第31页/共85页第三十一页,共85页。诊断诊断(zhndun)要点要点vv腰部韧带损伤腰部韧带损伤vv症状:有腰部过度前屈受伤史,表现为脊柱正中线症状:有腰部过度前屈受伤史,表现为脊柱正中线上疼痛上疼痛(tngtng)(tngtng),前屈时痛剧,可牵涉至骶部或臀,前屈时痛剧,可牵涉至骶部或臀部。部。vv
23、体征:体征:vv 1.1.脊柱正中线上有表浅压痛。棘突上压痛提示棘脊柱正中线上有表浅压痛。棘突上压痛提示棘上韧带损伤棘突之间压痛提示棘间韧带损伤。上韧带损伤棘突之间压痛提示棘间韧带损伤。vv 2.2.痛点封闭有效。痛点封闭有效。vv辅助检查:辅助检查:x x线检查对棘上韧带损伤诊断意义不大,线检查对棘上韧带损伤诊断意义不大,但棘间韧带造影术对棘间韧带损伤具有重要意义。但棘间韧带造影术对棘间韧带损伤具有重要意义。第32页/共85页第三十二页,共85页。诊断诊断(zhndun)要点要点vv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vv症状:弯腰或转腰活动后突发剧烈腰痛,伴情症状:弯腰或转腰活动后突发剧烈
24、腰痛,伴情绪紧张、被动体位,轻微活动或咳嗽、大声讲话绪紧张、被动体位,轻微活动或咳嗽、大声讲话等均使疼痛加剧。疼痛可牵涉腰骶、臀及大腿后等均使疼痛加剧。疼痛可牵涉腰骶、臀及大腿后侧等部位。侧等部位。vv体征:体征:vv 1.1.腰部活动严重受限,尤以后伸为著。腰部活动严重受限,尤以后伸为著。vv 2.2.腰肌广泛痉挛,腰骶部小关节处压痛明显。腰肌广泛痉挛,腰骶部小关节处压痛明显。一般一般(ybn)(ybn)不诱发放射痛。不诱发放射痛。vv 3.3.痛点封闭无效。痛点封闭无效。vv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可排除骨折、椎间盘退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可排除骨折、椎间盘退变等。变等。第33页/共85页第三十
25、三页,共85页。鉴别鉴别(jinbi)诊断诊断vv本病应与严重的棘上、棘间韧带断裂,棘突、关节突本病应与严重的棘上、棘间韧带断裂,棘突、关节突骨折、横突骨折、椎体压缩骨折及腰椎骨折、横突骨折、椎体压缩骨折及腰椎(yozhu)(yozhu)间盘间盘突出症相鉴别。除拍正位突出症相鉴别。除拍正位X X线片以外,必要时让患者腰线片以外,必要时让患者腰椎椎(yozhu)(yozhu)屈曲位拍摄侧位和斜屈曲位拍摄侧位和斜X X线片,以显示上述线片,以显示上述病理改变。如棘上、棘间韧带断裂者,则可见棘突间病理改变。如棘上、棘间韧带断裂者,则可见棘突间隙加宽。隙加宽。vv急性腰扭伤与腰椎急性腰扭伤与腰椎(yo
26、zhu)(yozhu)间盘突出症不易鉴别,间盘突出症不易鉴别,尤其是未出现下肢放射痛以前,更不易鉴别。可先行尤其是未出现下肢放射痛以前,更不易鉴别。可先行治疗观察,待症状明显后方可鉴别。治疗观察,待症状明显后方可鉴别。第34页/共85页第三十四页,共85页。手法手法(shuf)治疗治疗vv治疗(zhlio)原则: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vv取穴及部位:肾俞、命门、腰阳关、大肠俞、环跳、委中及腰臀部等。vv主要手法:滚、按、揉、点压、弹拨、扳、擦法等。第35页/共85页第三十五页,共85页。手法手法(shuf)治疗操作治疗操作方法方法 vv1.1.滚揉舒筋法:患者取俯卧位,自然放松。滚揉舒
27、筋法:患者取俯卧位,自然放松。医者站于一侧,用滚、揉等轻柔手法在局部施医者站于一侧,用滚、揉等轻柔手法在局部施术术3 35 5分钟,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分钟,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vv2.2.点拨镇痛法:医者用拇指点压、弹拨等稍点拨镇痛法:医者用拇指点压、弹拨等稍重刺激手法依次点压肾俞、阳关、志室、大肠重刺激手法依次点压肾俞、阳关、志室、大肠俞、环跳及阿是穴,在点压穴位时应加以按揉俞、环跳及阿是穴,在点压穴位时应加以按揉或弹拨,以产生酸、麻、胀感觉为度。可调和或弹拨,以产生酸、麻、胀感觉为度。可调和气血气血(q xu)(q xu),提高痛阈,从而减轻疼痛。,提高痛阈,从而减轻
28、疼痛。第36页/共85页第三十六页,共85页。手法手法(shuf)治疗操作治疗操作方法方法 vv3.3.理筋整复法:患者俯卧,医者先施腰椎后伸扳理筋整复法:患者俯卧,医者先施腰椎后伸扳法扳动数次,然后用腰部斜扳法,常可听到患者腰法扳动数次,然后用腰部斜扳法,常可听到患者腰部有部有“咯嗒咯嗒”声响。此法可调整后关节紊乱,使错声响。此法可调整后关节紊乱,使错位位(cu wi)(cu wi)的关节复位,嵌顿的滑膜回纳。的关节复位,嵌顿的滑膜回纳。vv4.4.推拿揉擦法:上法结束后,再以推拿揉捏法自推拿揉擦法:上法结束后,再以推拿揉捏法自上而下施述上而下施述3 35 5遍,最后直擦腰部两侧膀胱经,横遍
29、,最后直擦腰部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以达温经通络,活血散瘀,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以达温经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目的。消肿止痛之目的。第37页/共85页第三十七页,共85页。中药中药(zhngyo)治疗治疗n n1 1辨证辨证: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气滞血瘀,不通则痛。n n2 2治法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行气止痛。n n3 3处方处方:生大黄生大黄 槟榔槟榔 枳壳枳壳 当归当归 白芍白芍 红花红花 n n 甘草甘草n n4 4加减法加减法n n (1)(1)偏于气滞血瘀疼痛剧烈加三棱、穿山甲、三七粉。偏于气滞血瘀疼痛剧烈加三棱、穿山甲、三七粉。n n (2)(2
30、)偏于肝肾亏损腰膝无力加川断、牛膝、杜仲偏于肝肾亏损腰膝无力加川断、牛膝、杜仲(d zhn)(d zhn)、熟地。、熟地。第38页/共85页第三十八页,共85页。其他其他(qt)治疗治疗n n冰敷、热敷(rf)n n口服西药(非甾体抗炎药等)n n物理治疗(超短波、电脑中频等)n n外用药物(十一方药酒、正骨水、烫疗药等)第39页/共85页第三十九页,共85页。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vv1.1.损伤早期要减少腰部活动,卧板床休息,以利损伤损伤早期要减少腰部活动,卧板床休息,以利损伤组织的修复。组织的修复。vv2.2.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法,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
31、手法,以免以免(ymin)(ymin)加重损伤。加重损伤。vv3.3.注意局部保暖,病情缓解后,逐步加强腰背肌肉锻注意局部保暖,病情缓解后,逐步加强腰背肌肉锻炼。炼。第40页/共85页第四十页,共85页。按按 语语 vv急性腰扭伤多由间接外力所致,急性腰扭伤多由间接外力所致,9090以上发生以上发生在骶棘肌和腰骶关节,这是由于腰骶关节是脊柱在骶棘肌和腰骶关节,这是由于腰骶关节是脊柱的枢纽,外力集中的支点。骶棘肌是对抗外力的的枢纽,外力集中的支点。骶棘肌是对抗外力的主力军,腰部运动中体重产生的压力和外来的冲主力军,腰部运动中体重产生的压力和外来的冲击力主要作用击力主要作用(zuyng)(zuyn
32、g)于这些部位,故损伤的机于这些部位,故损伤的机会最多。会最多。第41页/共85页第四十一页,共85页。按按 语语 vv推拿治疗本病效果很好,这是因为手法能舒筋推拿治疗本病效果很好,这是因为手法能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改善血液循环,使损伤的组织通络,活血散瘀,改善血液循环,使损伤的组织修复修复(xif)(xif),并对小关节紊乱、滑膜嵌顿者,可,并对小关节紊乱、滑膜嵌顿者,可纠正其紊乱,使嵌顿的滑膜复位,具有显著的效纠正其紊乱,使嵌顿的滑膜复位,具有显著的效果。轻则果。轻则2323天,重则天,重则2 2周左右,症状逐渐消失,周左右,症状逐渐消失,基本恢复健康,但尚不能进行负和腰部剧烈运动。基本恢
33、复健康,但尚不能进行负和腰部剧烈运动。第42页/共85页第四十二页,共85页。第43页/共85页第四十三页,共85页。腰椎腰椎(yozhu)小关节滑膜嵌顿小关节滑膜嵌顿第44页/共85页第四十四页,共85页。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又称腰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又称腰椎后关节紊乱或腰椎间小关节椎后关节紊乱或腰椎间小关节综合征。是指因椎间小关节解综合征。是指因椎间小关节解剖位置改变,而导致脊柱功能剖位置改变,而导致脊柱功能(gngnng)失常所引起的一系失常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是引起腰痛最列临床症候群。是引起腰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一种常见常见的原因之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多发病。定义定义
34、(dngy)第45页/共85页第四十五页,共85页。多是由于弯腰后猛然站起,而导致(dozh)关节突扭动使滑膜嵌插于小关节间隙,使脊柱活动受限。伤后腰部立即出现难以仍受的剧痛,其疼痛程度远超过大多数的急性腰扭伤。定义定义(dngy)第46页/共85页第四十六页,共85页。脊柱是人体躯干的中轴,脊柱运动的基础是椎间盘和后关节,运动的动力是腰部、背部、腹部诸肌肉。后关节属于微动关节,其主要功能是稳定脊柱,不持重。腰部活动度较大,因此(ync)后关节受伤机会也较多。概述概述(i sh)第47页/共85页第四十七页,共85页。本症多在损伤和/或退变后发病,单(多)个腰椎发生细微(xwi)解剖位置变化引
35、起腰椎后关节错缝、创伤性关节炎和椎间韧带损伤为其主要病理改变,发病率由于人群不同在7.6%_37%之间,多见于青壮年。如不及时治疗或反复发作,单(多)个椎体位移不能及时得到纠正,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平衡,时间久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概述概述(i sh)第48页/共85页第四十八页,共85页。脊柱小关节脊柱小关节脊柱小关节脊柱小关节即关节突关节即关节突关节即关节突关节即关节突关节 构成:上椎骨的下关节突构成:上椎骨的下关节突构成:上椎骨的下关节突构成:上椎骨的下关节突 与下椎骨的上关节突与下椎骨的上关节突与下椎骨的上关节突与下椎骨的上关节突 和关节囊和关节囊和关节囊和关节囊功能:稳定脊柱,对脊柱的运
36、动方向具有引导和控制功能:稳定脊柱,对脊柱的运动方向具有引导和控制功能:稳定脊柱,对脊柱的运动方向具有引导和控制功能:稳定脊柱,对脊柱的运动方向具有引导和控制(kngzh)(kngzh)的作用。的作用。的作用。的作用。上关节上关节(gunji)突突下关节下关节(gunji)突突关节突关节关节突关节峡部峡部解剖解剖第49页/共85页第四十九页,共85页。属平面属平面属平面属平面(pngmin)(pngmin)(pngmin)(pngmin)关节,关节面排列:关节,关节面排列:关节,关节面排列:关节,关节面排列:颈椎颈椎颈椎颈椎-水平位,水平位,水平位,水平位,胸椎胸椎胸椎胸椎-冠状位,冠状位,冠
37、状位,冠状位,腰椎腰椎腰椎腰椎-矢状位,矢状位,矢状位,矢状位,腰骶腰骶腰骶腰骶-斜位。斜位。斜位。斜位。特点特点(tdin)解剖解剖(jipu)第50页/共85页第五十页,共85页。腰椎腰椎(yozhu)小关节小关节呈矢状位,椎间关节限呈矢状位,椎间关节限制了向前方的平移,因制了向前方的平移,因此其活动范围此其活动范围(fnwi)较大,可侧屈和前后屈较大,可侧屈和前后屈伸。对旋转活动有限制伸。对旋转活动有限制作用。作用。解剖解剖(jipu)特点特点第51页/共85页第五十一页,共85页。腰骶小关节腰骶小关节(gunji)呈斜位,即介于冠状和矢状为之间,关节囊较为松弛,呈斜位,即介于冠状和矢状
38、为之间,关节囊较为松弛,呈斜位,即介于冠状和矢状为之间,关节囊较为松弛,呈斜位,即介于冠状和矢状为之间,关节囊较为松弛,可做屈伸和旋转各种运动。先天性生理可做屈伸和旋转各种运动。先天性生理可做屈伸和旋转各种运动。先天性生理可做屈伸和旋转各种运动。先天性生理(shngl(shngl)变异好发部位。变异好发部位。变异好发部位。变异好发部位。解剖解剖(jipu)特点特点第52页/共85页第五十二页,共85页。腰椎腰椎(yozhu)(yozhu)矢状面屈伸矢状面屈伸(q shn):自上而下:自上而下 逐渐增加,比其逐渐增加,比其 它节段活动度大它节段活动度大冠状面侧屈:大致相同,冠状面侧屈:大致相同,
39、腰骶关节稍小腰骶关节稍小轴向面旋转:大致相同,轴向面旋转:大致相同,腰骶关节则大许多腰骶关节则大许多解剖解剖(jipu)第53页/共85页第五十三页,共85页。解剖解剖(jipu)后关节周围包以薄而紧的关节囊。关节囊分为内外两层,内为滑膜层,外为纤维层。滑膜层内有丰富(fngf)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对刺激和炎症极为敏感,其受脊神经后支之内侧支发出的关节支支配。第54页/共85页第五十四页,共85页。因姿势不良或突然改变体位因姿势不良或突然改变体位(t(t wi)wi)引起肌肉损伤或脊柱引起肌肉损伤或脊柱小关节错位,滑膜嵌顿从而破坏了脊柱力学平衡和脊柱运小关节错位,滑膜嵌顿从而破坏了脊柱力学平
40、衡和脊柱运动的协调性。动的协调性。同时各种损伤刺激可刺激感觉神经末梢而引起疼痛并反同时各种损伤刺激可刺激感觉神经末梢而引起疼痛并反射性的引起肌肉痉挛,肌肉痉挛进而可引起关节解剖位置射性的引起肌肉痉挛,肌肉痉挛进而可引起关节解剖位置的改变,发生交锁或扭转。长期的交锁及各种炎性反应的的改变,发生交锁或扭转。长期的交锁及各种炎性反应的刺激均可导致小关节粘连而影响其功能。刺激均可导致小关节粘连而影响其功能。RL病因病因(bngyn)病机病机第55页/共85页第五十五页,共85页。病因病因(bngyn)病机病机RL1 1、病因、病因(bngyn)(bngyn)主要是外力的作用。这种外力主要有以下几种:主
41、要是外力的作用。这种外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拉应力拉应力(yngl)(yngl)压应力压应力屈伸应力屈伸应力旋转应力旋转应力复复复复 合合合合 应应应应 力力力力第56页/共85页第五十六页,共85页。病因病因(bngyn)病机病机2、病理、病理关节错位(位移关节错位(位移(wiy))滑膜嵌顿滑膜嵌顿肌肉痉挛肌肉痉挛炎症渗出炎症渗出RL第57页/共85页第五十七页,共85页。诊断诊断(zhndun)依据依据外伤史:患者大都有腰部扭伤、闪伤的病史;有慢性外伤史:患者大都有腰部扭伤、闪伤的病史;有慢性腰痛史的青壮年可能因日常生活中的轻微动作而产生腰痛史的青壮年可能因日常生活中的轻微动作而产生腰部剧痛,
42、突然腰部不能活动,被迫卧床休息者;此腰部剧痛,突然腰部不能活动,被迫卧床休息者;此类患者少数人可有放射性疼痛。类患者少数人可有放射性疼痛。老年患者多因脊椎退行性变、身体肥胖发病老年患者多因脊椎退行性变、身体肥胖发病(f bng)(f bng)。疼痛:伤后即痛(一般多因小关节滑膜嵌顿引起)疼痛:伤后即痛(一般多因小关节滑膜嵌顿引起),腰痛难忍,表情痛苦,不敢活动,惧怕别人搬动,轻腰痛难忍,表情痛苦,不敢活动,惧怕别人搬动,轻轻移动下肢则疼痛无法忍受。轻移动下肢则疼痛无法忍受。等嵌顿解除后,剧痛可自行缓解或转为一般扭伤性腰等嵌顿解除后,剧痛可自行缓解或转为一般扭伤性腰痛痛亦可有神经根刺激症状。亦可
43、有神经根刺激症状。第58页/共85页第五十八页,共85页。患者腰部呈僵硬屈曲位,后伸活动明显受限,损伤的关节突关节及其同节段上的棘突偏左或偏右,并伴有压痛X线改变:可见小关节间隙不对称、狭窄或消失;关节面错位相嵌;小关节面骨质密度增高;小关节骨质增生;椎体(zhu t)后关节排列方向不对称,腰椎侧弯和后突,椎间隙左右宽窄不等及退变性滑脱等。注意:X线改变与临床症状并一定是一致的诊断诊断(zhndun)依据依据第59页/共85页第五十九页,共85页。鉴别鉴别(jinbi)诊断诊断l l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放射性坐骨神经疼痛史,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放射性坐骨神经疼痛史,椎旁放散性压痛,除棘突偏歪外,
44、存在椎间隙椎旁放散性压痛,除棘突偏歪外,存在椎间隙改变改变(g(g ibin)ibin),影像学支持。,影像学支持。l l 腰椎压缩骨折:外伤史,影像学支持。腰椎压缩骨折:外伤史,影像学支持。第60页/共85页第六十页,共85页。鉴别鉴别(jinbi)诊断诊断l l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病程较久,腰部疼痛,活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病程较久,腰部疼痛,活动动(hu dng)(hu dng)后减轻,棘突无偏歪。后减轻,棘突无偏歪。l l 强直性脊柱炎:晨起腰部僵硬痛,实验室检查及强直性脊柱炎:晨起腰部僵硬痛,实验室检查及骶髂关节骶髂关节CTCT支持。支持。l l 骨肿瘤、骨结核:患者疼痛、剧烈,根据
45、病史及骨肿瘤、骨结核:患者疼痛、剧烈,根据病史及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第61页/共85页第六十一页,共85页。治疗治疗(zhlio)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治疗原则舒筋活血舒筋活血舒筋活血舒筋活血行气行气行气行气(xn(xn q)q)止痛止痛止痛止痛整复错缝整复错缝整复错缝整复错缝治疗目的治疗目的治疗目的治疗目的纠正小关节错位,治疗软组织损伤。纠正小关节错位,治疗软组织损伤。纠正小关节错位,治疗软组织损伤。纠正小关节错位,治疗软组织损伤。第62页/共85页第六十二页,共85页。治疗治疗(zhlio)l l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多为保守治疗,其中以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多为保守治疗,其中以手法治疗为主,配
46、合休息、理疗、热敷、封闭等。法治疗为主,配合休息、理疗、热敷、封闭等。l l 手法治疗包括有: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晃手法治疗包括有: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晃腰推拿法、卧位斜扳法、提腿压腰法、抱膝滚腰推拿法、卧位斜扳法、提腿压腰法、抱膝滚动动(gndng)(gndng)法、循经点揉法、仰卧牵抖法等。法、循经点揉法、仰卧牵抖法等。第63页/共85页第六十三页,共85页。治疗治疗(zhlio)第64页/共85页第六十四页,共85页。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本病多是由于弯腰姿势不当或有力过猛,使腰椎后关节滑膜被嵌顿于腰椎后关节之间引起的,以剧烈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1做腰部扳法前,先做腰部放松手法有利于扳法
47、的有效使用。2患者腰部自然放松,能为扳法整复创造有利条件。本法操作的关键技术:一是明确损伤(snshng)节段,确定斜扳作用力支点,选择相应的腰部扳法;二是需联系腰部分段斜扳法操作熟练度。第65页/共85页第六十五页,共85页。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1、症状缓解或消失后,应适当休息,以稳定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或消失后,应适当休息,以稳定治疗效果;2 2、注意腰部保暖,必要时可用腰围加以保护、注意腰部保暖,必要时可用腰围加以保护(b(b oh)oh),缓解,缓解期应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期应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3 3、完全康复后,进行加强胸背及腰背肌力的功能锻炼,增、完全康复后,进行加强胸背及腰背肌
48、力的功能锻炼,增强保护强保护(b(b oh)oh)机制。机制。第66页/共85页第六十六页,共85页。第67页/共85页第六十七页,共85页。棘上、棘间韧带棘上、棘间韧带(rndi)损伤损伤第68页/共85页第六十八页,共85页。n n简介n n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是指在过度前屈体位时突然遭受外力或负重引起的损伤,主要导致腰背(yo bi)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据临床统计,棘上和棘间韧带损伤占软组织损伤所致腰背(yo bi)痛患者的18%,好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男性多女性。该症又称棘突骨膜炎、棘间韧带断裂或撞击性棘突滑囊炎。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位于棘突之上和棘突之间,将相邻两棘突连结在一起,因韧
49、带位置较浅,活动时又易受到牵拉而损伤。易发生部位:腰椎4、5(44.8)、腰5骶1(34.3)及胸椎(7.8)。第69页/共85页第六十九页,共85页。n n解剖生理解剖生理n n 棘上韧带是从枕骨隆突到第棘上韧带是从枕骨隆突到第5 5腰椎棘突,附着腰椎棘突,附着在棘突的表面。颈段的棘上韧带宽而厚,称为项在棘突的表面。颈段的棘上韧带宽而厚,称为项韧带,胸段变得纤细,腰段又较为增宽,故中胸韧带,胸段变得纤细,腰段又较为增宽,故中胸段棘上韧带损伤多见。这两种韧带主要是防止脊段棘上韧带损伤多见。这两种韧带主要是防止脊柱的过度前屈,往往同时发生损伤。由于腰柱的过度前屈,往往同时发生损伤。由于腰5 5骶
50、骶1 1处无棘上韧带,且处于活动腰椎和固定的骶处无棘上韧带,且处于活动腰椎和固定的骶椎之间,受力最大,故此处棘间韧带损伤机会也椎之间,受力最大,故此处棘间韧带损伤机会也最大。最大。n n 棘间韧带连接于相邻椎骨两棘突之间,较薄棘间韧带连接于相邻椎骨两棘突之间,较薄弱而无力,不如棘上韧带坚强,主要是由致密排弱而无力,不如棘上韧带坚强,主要是由致密排列的胶原纤维和少量弹性纤维构成。棘间韧带向列的胶原纤维和少量弹性纤维构成。棘间韧带向下下(xin(xin xi)xi)附着于椎弓板上缘及棘突根部,朝附着于椎弓板上缘及棘突根部,朝上后附着于上一椎骨的棘突,向前与黄韧带合并,上后附着于上一椎骨的棘突,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