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ppt(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一、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论著作者情况、相关背景和论著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排除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在整体了解论著内容的基础上,细读教材提供的章节,有侧重地进行探究学习,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化经典,理解古人的现实处境,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学会以现代观念审视古代文化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从中寻找
2、现代社会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学习古代文化作品,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进一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经典作品名篇、名段。二、教材的选文及编排原则二、教材的选文及编排原则兼顾两条线索。一条是历史发展的线索,大致上反映中国文化由古到今的发展脉络;另一条线索则是从经典的性质着眼的,力求涵盖中国文化的主要方面。两条线索相互结合,力图使学生在选修了本课程以后,对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论著有相对来说较为系统的学习,进而初步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充分考虑了与必修课的衔接。三、教材整体框架三、教材整体框架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第五单
3、元 佛理禅趣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第七单元 天理人欲第八单元 科学之光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四、教材的体例四、教材的体例题解对本单元所涉及的专题名目、代表论著及其作者、课文的基本情况等作提纲挈领的简要提示。经典原文从有关论著中节选约一千字左右的章节,附以较详细的注释,供学生细读,使学生藉以了解本专题最具代表性的思想论著。相关读物节选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其它经典,字数在千字左右,加以简明的注释,供学生在课下扩展阅读。这些文章,或者与“经典原文”形成对照,引导学生发现某一思想的发展流变;或者是对“经典原文”的有益补充,可以丰富和深化学生对本专题的认知。阅读指南围绕单元专题和经典文章而设计,形
4、式为问答式。或者介绍本专题的概貌,或者介绍所选文化经典的背景知识,辅助学生阅读,并引导学生领略文化经典中蕴含的思想魅力。思考讨论练习练习的设计主要关照两个方面。一方面,对课文所涉及的重大文化理论问题展开讨论,思考题的设计尽可能与必修课所学内容相关联。另一方面,围绕文言文的学习,设计一些文言词汇积累性的练习题,目的是为了与必修课相衔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大视野节选一到两篇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现当代文化论著,或者阐释经典的现代意义,或者与经典的文化精神相对比,目的在于增强本教材的时代感,启发同学思考古代经典与当代精神文化的联系。它同时还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文言作品觉得单调、疲乏时的一种调剂。知
5、识链接以名词解释的形式,对一些重要的文化背景及相关资料作扼要的补充说明,有时增加一些古人的轶闻逸事,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兴趣,并起到活跃版面的作用。五、总体教学建议五、总体教学建议以文化经典阅读为中心,紧扣文本进行深入与展开,不可脱离文本做天马行空式的讨论与探究。加强诵读。加强积累。积极联系现实,思考经典本身的现代意义及其之于学生自身做人、为学等方面的现实意义。应积极开发和利用与课文相关的各种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形成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考察文化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在打通各种关联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阅读延伸活动,使学生能够自主地通过引入与课文相关的一些文化现象、文化故事、文化作品进行一定的阐释与
6、论述。对学生的学习展开多个层面、多种形式的评价。六、单元教学说明与建议六、单元教学说明与建议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入门四问教学目标(详见教师教学用书)引导学生解决四个主要问题。为什么研读古代文化经典?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分为哪些类?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是什么?本书的结构、编排思路以及学习本书的方法。指导学生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中国文化经典的最主要价值是什么?“四书”包括那些著作?是谁最初编辑了“四书”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史部书籍包括哪几类作品?何谓“前四史”?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编写体例有哪些?“三通”指的是哪三部历史著作?举例说说集部典籍分为哪两类。中国文化经典有哪
7、些主要特点?怎样才能学好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做一些实践性练习。请将我们在必修课中学习、接触过的文化经典著作以表格的形式分别列入经史子集四部。教法建议:自读为主,组织讨论。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儒道互补教学目标(详见教师教学用书)走近作者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孔子、老子的了解。教师结合学生的介绍进行补充。读译课文初读课文,扫清读音障碍。再读课文,尝试翻译,勾画出难解字词,难译语句。生生交流,互助学习,解决翻译问题。教师就学生普遍感到难解、难译的内容进行点拨、讲解。整理重点字词、句式、难解句子的翻译等。(可联系必修课中所学;可考虑安排到课后)读解课文请说一说论语十则中的各则语录分别是
8、从哪个方面出发而谈的。请说一说老子五章中各章的主旨分别是什么。请分别从论语十则、老子五章中自主选择一则(一章),谈自己对它的理解,谈其现实意义。拓展延伸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指南”,分别从论语十则、老子五章中选择相关内容,或自己所了解的论语老子的有关内容,举例分析孔子、老子思想的核心。专题探究备用专题示例:孔子其人其行。孔子教育思想的进步性。孔子的社会理想。试谈孔子眼中的“君子”。儒家思想中的“仁”和“礼”。历史上的孔子与电影孔子。老子哲学观初探。简释道德经中的“道”。道德经的艺术手法浅析。试谈老子眼中的“圣人”。怎样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对后世的影响及其这些影响产生的原因。试谈孔子的“道”
9、与老子的“道”之间的异同。儒道两家的思想为什么能够互补、为什么有必要互补?亦儒亦道的大文学家苏轼。其它教学内容或教学点的处理。“相关读物孟子见梁惠王、胠箧”,主要请学生读一读、译一译,整理一下重点字词句,就文中关键句看一看其所体现的儒、道思想。另外还可以作为学生进行专题探究的研读资料。“题解”、“大视野论中国文化”及“相关链接”等内容请学生课外自读。指导学生完成思考讨论练习,不一定全形成书面作业,可以考虑以师生共同研讨的形式完成。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的一些名句。教学建议结合学生学习特点,确定是缓步进入选修课程还是快步进入选修课程。抓住一些具体的点切入展开探究活动,面不要延展得太宽。如:请结合课文中相应的句子谈一谈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老子所说的“圣人”分别是怎样的人,然后就君子与圣人的异同谈儒与道的异同,并指出孔子、老子为什么分别树立“君子”“圣人”这样的楷模?对于比较深的问题,可考虑简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