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白杨礼赞》课文重要知识讲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白杨礼赞》课文重要知识讲解.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 15 课白杨礼赞课文重要知识讲解一、作者简介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蚀(包括幻灭动摇 追求),子夜 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等。二、故事背景白杨礼赞写于 1941 年,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 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 年 3 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
2、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三、文学常识抒情散文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四、理解词义1.礼赞:表示尊敬和赞美。2.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3.无边无垠: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3、同“无边无际”。4.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宽平的意思。5.潜滋暗长:暗暗的生长,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2 6.恹恹:精神不好,困倦的样子。7.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8.不折不挠:折磨不了,压迫不倒,形容意志坚强,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服、退缩。9.纵横决荡:纵横驰骋,横冲直扫,冲杀突击。这里是指到处同敌人进行激烈战斗。五、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段):开篇点题,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领起全文。第二部分(第-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三部分(第、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第四部分(第、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4、,点明主题。第五部分(第段):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六、问题归纳1.找出文中多次出现的“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找出这些句子,并说一说“不平凡”的含义。课文四次提到“不平凡”,三 次提到“极普通”,“伟大和不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不平凡而又普通,意思相 同。“不平凡”就是伟大,极普通就是很平凡。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显示它很平常;外形的美尤其是内在美,显示它是不平凡的。2.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扑”与“奔驰”照应,准确而形象地写出了静态的黄土高原迎面而来的情景,突出了汽车速度之快。
5、同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黄土高原”比喻成“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辽阔平坦、色彩鲜艳的高原图画,为写白杨树开拓了广阔的天地。3.第段有什么作用?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在内容上,点出“不平凡”,以“极普通”来反衬3 白杨树的伟大,寓伟大于平凡之中。为下文歌颂北方普通军民埋下伏笔。4.作者为什么要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是为了赞美白杨树的树中“伟丈夫”形象,突出白杨树的与众不同,突出白杨树的内在美。同时,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好女子”和下文的“伟丈夫”对比,突出了白杨树的与众不同。由赞美树到赞美人,过渡自然。5.第
6、 7 段中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这里作者用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层层深入。第一个“难道”以反问句引入,使读者思考人和白杨树的联系,为下文作铺垫。第二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不平凡的品质,肯定白杨树和北方的农民之间的联系。第三个“难道”以反问句进一步明确指出白杨树象征着坚强战斗的抗日军民。第四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的精神面貌正是敌后抗日群众的精神和意志的象征。6.第段已经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那么第段是否显得多余?为什么?不多余。这一段进一步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说明了作者“礼赞”白杨树的真正原因,点明了全文的主旨。作者所揭示的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因为抒情议论的点染,而显得更加鲜明、突出。这一段既是对上文联想的补充,又是为下文表明态度作铺垫。因此,不多余。7.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在内容上将白杨树和楠木对比。对“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表示愤慨鄙弃之情,深化了主题。以高昂的调子再次赞美白杨树,在结构上,呼应开头。七、课文主题文章采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通过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和外形特征,赞美了白杨树倔强、力争上游的精神,同时也进一步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团结向上、坚强质朴的精神,歌颂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