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鱼我所欲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鱼我所欲也.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5 页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鱼我所欲也孟子中考考点梳理(第一段)一、重点词语1.通假字故患有所不辟也_同_,意思:_2.古今异义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义:_,今义:能够3.重点实词(1)生,亦我所欲也欲:_(2)故不为苟得也故:_苟得:_(3)死亦我所恶恶:_(4)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_甚:_(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非独:_是心:_(7)贤者能勿丧耳丧:_二、句子翻译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翻译:_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翻译:_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翻译:_4.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翻译:
2、_第 2 页 共 5 页(第二段)一、重点词语1.通假字(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同_,意思:_(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同 _,意思:_同 _,意思:_(3)乡为身死而不受_同_,意思:_2.古今异义(1)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_,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2)是亦不可以已乎古义:_,今义:已经3.重点实词(1)一箪食,一豆羹豆:_羹:_(2)蹴尔而与之蹴:_(3)乞人不屑也不屑:_(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_(5)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_(6)妻妾之奉奉:_(7)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_二、句子翻译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翻译:_2.万钟则不辩
3、礼义而受之。翻译:_3.万钟于我何加焉!翻译:_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翻译:_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第 3 页 共 5 页翻译:_6.此之谓失其本心。翻译:_内容探究理解概括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_”。(用原文的话回答)2.礼 记 檀 弓 中 说:“予 唯 不 食 嗟 来 之 食,以 至 于 斯 也!”其 中“不 食 嗟 来 之 食”与 文 中“_”相同。3.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本心”的理解。(统编课后“思考探究”)写作技巧4.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5.这篇文章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第二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主旨情感6.“是亦不可
4、以已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素 养 提 升 设 问7.孟子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在当今社会,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如何处理好“舍生取义”和“珍爱生命”的关系?请举例说明。第 4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中考考点梳理(第一段)一、1.辟避躲避2.能够用来3.(1)喜爱(2)所以;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3)讨厌,憎恨(4)祸患,灾难(5)假如,假使;超过,胜过(6)不仅,不只是;这种心(7)丧失二、1.但我所讨厌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祸患 我不 躲避。2.假如 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
5、用呢?3.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不肯采用。4.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第二段)1.(1)辩辨辨别(2)得德感恩、感激与欤语气词(3)乡向先前、从前2.(1)益处(2)停止3.(1)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用肉(或肉菜相杂)调和五味做的粥状食物(2)踩踏(3)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4)优厚的俸禄(5)有什么益处(6)侍奉(7)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二、1.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踩踏 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2.(可是有的人)见了 优厚的俸禄 不辨别 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 了。3.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6、 呢!4.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 我吗?5.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 却接受了。6.这就叫作丧失了人的羞恶之心。内容探究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或“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示例:本文两段文字的结尾,都以归纳总结的方式说到“本心”:第 1 段称“是心”,第 2 段称“本心”。“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内核分别为仁、义、礼、智。在本章中侧重指羞恶之心。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本心”是孟子基于人性本
7、善的观点提出来的重要概念,他认为人类的良知是一种本能的心理状态,不学而有,不教而在。所谓修身,就是要保有“本心”。4.示例: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论证的方法,举例浅显,形象生动地第 5 页 共 5 页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舍生取义。5.示例:观点: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应该舍生取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6.示例:表达了作者对不义行为的鄙夷,并希望人们停止不义行为的思想感情。7.示例一: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我们应该舍生取义。如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决不吐露党的秘密,用青春诠释了舍生取义,用无畏谱写了英雄赞歌。示例二:生命只有一次。面对诱惑和考验,我们既需要珍爱生命,同时也应该用智慧去维护“道义”。比如:鲁迅先生,用100 多个笔名,与敌人斗智斗勇,既保全了自己,又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捍卫了正义和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