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2632095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5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9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2019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19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9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题(时间:60 分钟满分:85 分)第卷(选择题共 3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 10 小题,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2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

2、的 st 图像如图所示,经过 4 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v甲、v乙,P、Q 间的距离为 s,则(D)Av甲v乙,s16 mBv甲v乙,s8 m Cv甲v乙,s16 mDv甲v乙,s8 m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4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C)ABCD A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C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从声音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D发声的扬声器使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5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其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D)A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B商场内监控探头的应用C鱼缸中金鱼“变大”D日食现象6(泸州中考)一束平行光从水中射入空气,OP 是其中的一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光线OP 的光路图是(B)7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呈加速减少之势,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C)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8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4、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9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甲乙为(D)A1 2 B2 1 C4 1D8 1 10甲物质的密度为5 g/cm3,乙物质的密度为2 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 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C)A5 2B2 5C5 4D4 5

5、 第卷(非选择题共 55 分)二、填空题(本大题 10 小题,共 22 分)11(哈尔滨中考)小聪坐在一辆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上,车运动的快慢是变化的,小聪用手表计时 t 是 3 min,还知道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s 为 4 km,则st80 km/h,这个物理量反映了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12(德阳中考)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 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 0.3 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

6、9 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 m/s,汽车在两次接受信号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34 m,汽车的速度是42.5 m/s。13公园里正在进行庆“六一”节目会演,小朋友的欢呼声传遍整个公园,这反映了声音响度(选填“响度”或“音调”)的特性。美妙的声音是孩子们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家中正在备考的小明羡慕地望着窗外,无奈地关上窗户,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4小贺听到优美的琴声来自琴弦的振动,悠扬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琴声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响度(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5王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 m 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3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 m处,如

7、图所示,这时她仍能(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16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20_cm。17手背擦上酒精后,擦酒精的位置会感到凉,这是因为酒精发生了汽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同时能闻到酒精气味,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8如图为某晶体的凝固与熔化过程。其中表示该晶体熔化的为图像中的 _EF_段,该晶体的熔点为 _45_。19利用橡皮擦将纸上的字擦掉之后,橡皮擦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均选填“变小

8、”“变大”或“不变”)20一瓶标有“555 mL”字样的纯净水,水的质量是_555_g;小明喝了半瓶水,则剩余半瓶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三、作图题(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 分)21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天文望远镜已将神话变成现实,图中的天文望远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请完成图中入射光线经过这两个透镜的光路图。(其中 F1是透镜 L1的焦点,F2是透镜 L2的焦点)。题图答图22.如图所示,光沿CO 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请在图中作出光线分别透过平直界面AOB 和圆弧形界面 AMB 时的光路图。题图答图四、创新设计与实验探究题(本大题 2 小题,共 13分)23

9、(6 分)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数据。(1)选取铝和铜制成的实心金属组件各1 套,形状如图甲所示。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分别测出各金属块的质量。用直尺或量筒(排水法)分别测算出每个金属块的体积。(2)下表为部分小组收集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已根据表中数据画出了铜组件的mV 图,请在同一坐标上画出铝组件的 mV 图。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该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称为密度。若测得另

10、一铝质实心物体质量为135 g,则该物体的体积应为50 cm3。24(7 分)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 102”和“20 102”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20 102 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2。(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 mL,小明加了 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 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

11、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盐水浓度(%)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4)如图是某次用冰给物体降温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冰的熔化过程 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熔化过程共用4min。(5)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 积雪上撒盐能使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五、综合运用

12、与计算题(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14 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过程,只写结果不得分)25如图 a 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 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 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 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m/s,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1)图 b 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0.1 s。(2)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

13、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3)汽车的速度是多少?解:(2)P1到 n1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3 s,则超声波从发出到被测汽车接收到用时0.15 s svt340 m/s0.15 s 51 m(3)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共行驶:s51 m34 m17 m 汽车所用时间为:t0.15 s 0.6 s 0.1 s 0.85 s 汽车的速度:vst17 m0.85 s20 m/s 26一水桶内结满了冰,且冰面正好与桶口相平,此时桶与冰的总质量是 22 kg,当冰全部融化为水后,需再向桶中倒入2 L 水,水面才正好与桶口相平。(冰0.9103 kg/m3)试求:(1)桶内冰的质量是多少?(2)桶的质量?(3)桶的容积?解:设桶中冰的质量为m kg,V加水2 L2103 m3,根据题意得,V冰V冰化水V加水,m冰m水V加水m0.9103 kg/m3m1.0103 kg/m32103 m3解得:m18 kg,则桶的容积 V容m冰0.02 m3桶的质量:m桶m总m冰22 kg18 kg4 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