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闽侯第六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2587832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57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福建闽侯第六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福建闽侯第六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福建闽侯第六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福建闽侯第六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福建闽侯第六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室温下,1 L含 0.1 mol HA 和 0.1 mol NaA 的溶液 a 及加入一定量强酸或强碱后溶液的pH 如下表(加入前后溶液体积不变):溶液 a 通入 0.01 mol HCl 加入 0.01 mol NaOH pH 4.76 4.67 4.85 像溶液 a 这样,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后pH 变化不大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 a 和 0.1 molL-1 HA 溶液中 H2O 的电离程度前者小于后者B向溶液a 中通入 0.

2、1 mol HCl 时,A-结合 H+生成HA,pH 变化不大C该温度下HA 的 Ka=10-4.76D含 0.1 molL-1 Na2HPO4 与 0.1 molL-1 NaH2PO4的混合溶液也可做缓冲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溶液 a 为酸性,HA 电离程度大于A-水解程度,相对于纯HA,同浓度下,溶液a 中存在一部分A-,起始时有了一部分产物,所以溶液a 和 0.1 mol/L HA 溶液中 HA 的电离程度前者小于后者,从而H2O 的电离程度前者大于后者,A 选项错误;B 根据表中数据,向溶液 a 中通入 0.1 mol HCl 时,溶液 a 中一共只有1L含 0.1m

3、ol NaA,则完全消耗NaA,这就超出了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了,NaA 变成了 HA,溶液便失去了缓冲能力,pH 不可能变化不大,B选项错误;CHA 的+-c Hc Ac HAaKg,由表可知,1 L含 0.1 mol HA 和 0.1 mol NaA 的溶液 a 的 pH=4.76,但此时c(A-)不等于 c(HA),故该温度下HA 的 Ka不等于 10-4.76,C选项错误;D向 0.1 molL-1 Na2HPO4 与 0.1 molL-1 NaH2P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溶液的组成不会明显变化,故也可做缓冲溶液,D 选项正确;答案选 D。2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

4、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所含原子数目为0.6 NAB常温常压下,11.2L 乙烯所含分子数目小于0.5 NAC常温常压下4.4gN2O 与 CO2的混合气体中含的原子数目为0.3 NAD常温下,1molC5H12中含有共价键数为16NA【答案】A【解析】A 10g 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0.1mol 的乙醇和0.3mol 的水,所含原子数目为1.5NA,故 A 错误;B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则 11.2L 乙烯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所含分子数目小于0.5NA,故 B 正确;CN2O 与 CO2相对分子质量均为44

5、,且分子内原子数目均为3,常温常压下 4.4gN2O 与 CO2的混合气体中含的原子数目为0.3NA,故 C正确;D每个 C5H12分子中含有4 个碳碳键和 12 个碳氢共价键,1molC5H12中含有共价键数为16NA,故 D 正确;答案为A。3对二甲苯(PX)可发生如下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PTA)。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12MnO4-+36H+12Mn2+28H2O A PTA是该反应的氧化产物B消耗 1molPX,共转移8mol 电子CPX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还有3 种DPTA与乙二醇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中 M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则PX作还原剂,所

6、以PTA是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反应中,Mn 元素的化合价从+7 价降低到+2 价,转移5 个电子,则1molPX 反应消耗2.5mol MnO4-,共转移12.5NA个电子,故B 错误,符合题意;C.PX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邻间对三种二甲苯和乙苯,共计四种同分异构体,所以PX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还有3 种,故 C正确,不符合题意;D.PTA与乙二醇通过缩聚反应即可生产PET塑料,对二甲苯与乙二醇之间能发生缩聚反应,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某些化合价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元素代号A B D E G I J K 化合价-1-2

7、+4-4-1+5-3+3+2+1 原子半径/nm 0.071 0.074 0.077 0.099 0.110 0.143 0.160 0.186 A常温下B 元素的单质能与K 单质反应BA、I、J 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AJI CG 元素的单质存在同素异形体DJ 在 DB2中燃烧生成B 元素的单质【答案】D【解析】短周期元素,A、E有-1 价,B有-2 价,且 A 的原子半径与B 相差不大,则A、E处于 A 族,B 处于 A族,A 原子半径小于E,可推知A 为 F、E为 Cl,B 为 O;D 有-4、+4 价,处于 A 族,原子半径与O 原子相差不大,可推知 D 为 C元素;G 元素有-3、

8、+5价,处于 A 族,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应处于第三周期,则 G 为 P元素;I、J、K的化合价分别为+3、+2、+1,分别处于族A、A 族、A 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且都大于P 原子半径,应处于第三周期,可推知I 为 Al、J为 Mg、K为 Na;ANa 与 O2常温下可生成 Na2O,故 A 正确;BF-、Mg2+、Al3+离子核外电子层数相等,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F-Mg2+Al3+,故 B 正确;C磷的单质有红磷和白磷,存在同素异形体,故 C错误;D镁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生成MgO 和碳单质,故D 错误;故选D。5二羟基甲戊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二羟基甲戊酸

9、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羟基甲戊酸的分子式为C5H10O4B二羟基甲戊酸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等量的二羟基甲戊酸消耗Na 和 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D二羟基甲戊酸与乳酸()互为同系物【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结构简式,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2O4,故 A 错误;B.二羟基甲戊酸中含有羟基,CH2OH 中羟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B错误;C.该有机物中能与Na 发生反应的是OH 和羧基,1mol 二羟基甲戊酸中含有2mol 羟基和 1mol 羧基,因此 1mol 该有机物消耗Na 的物质的量为3mol,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的是羧基,因此1mol

10、该有机物消耗NaHCO3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 C正确;D.二羟基甲戊酸与乳酸中羟基的数目不同,因此两者不互为同系物,故D 错误;答案:C。【点睛】同系数定义的理解,要求碳原子连接方式相同,含有官能团的种类、数目相同,然后再看组成上是否相差若干个“CH2”。6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基团间相互作用来解释的是A与 Na 反应时,乙醇的反应速率比水慢B苯酚能与NaOH 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C乙醇能使重铬酸钾溶液褪色而乙酸不能D苯、甲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一硝基取代产物时,甲苯的反应温度更低【答案】C【解析】【详解】A.与 Na 反应时,乙醇的反应速率比水慢,说明乙醇中羟基不如水中羟基活泼,这是因为烃基对羟基

11、产生影响,故A 能用基团间相互作用解释;B.苯酚能跟NaOH 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则说明苯环对羟基有影响,故B 能用基团间相互作用解释;C.乙醇具有还原性,乙酸不具有还原性,这是官能团的性质,与所连基团无关,故C不能用基团间相互作用解释;D甲苯的反应温度更低,说明甲苯与硝酸反应更容易,甲基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易被取代,故 D 能用基团间相互作用解释;答案选 C。7下列物质不属于危险品的是A硝化甘油B苯C重晶石D硝酸铵【答案】C【解析】【详解】A.硝化甘油是易爆品,易发生爆炸,故 A 错误;B.苯是易燃物,故 B错误;C.重晶石性质稳定,不属于危险品,故 C正确;D.硝酸铵是易爆品,易

12、发生爆炸,故 D 错误.答案选 C。8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氨水B蔗糖C干冰D碳酸【答案】D【解析】A、氨水属于混合物,不在弱电解质讨论范围,故A错误;B、蔗糖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干冰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碳酸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所以属于弱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基本概念,侧重考查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的理解和判断,解题关键:明确这些概念区别,易错点:不能仅根据溶液能导电来判断电解质强弱,如:氨水属于混合物,其溶解的部分不完全电离溶液能导电,不属于弱电解质,为易错题。984 消毒液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杀,其主要成分为NaClO。NaClO在空

13、气中可发生反应NaClO+CO2+H2ONaHCO3+HClO。用化学用语表示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0 的氧原子:108OBNa+的结构示意图:CCO2的结构式:O=C=O D NaClO 的电子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中子数为10 的氧原子,其质量数为18,应写成188O,A 项错误;B钠原子核电荷数为11,Na+的结构示意图为:,B项错误;C二氧化碳中的碳与氧形成四个共用电子对,CO2的结构式为:O=C=O,C项正确;D NaClO 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D 项错误。答案选 C。10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氢气和氮气直接化合制

14、取:3H2N2垐?噲?2NH3,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述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为了提高H2的转化率。应适当提高N2的浓度B达到平衡时,c(NH3)一定是 c(H2)的三分之二C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D达到平衡时,氨气分解速率是氮气消耗速率的两倍【答案】B【解析】【详解】A、增大 N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H2的转化率增大,选项A 正确;B、反应达到平衡时,c(NH3)不一定是c(H2)的三分之二,这与该反应的初始物质的量及转化率有关,选项B 错误;C、使用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能提高生产效率,选项C正确;D、氨气分解速

15、率是氮气消耗速率的两倍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反应达平衡状态,选项D 正确。答案选 B。11下列关系图中,A 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 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 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当 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 H2SO4B当 X 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 HNO3CB和 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当 X 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图中的转化

16、关系可知,A 一定是弱酸的铵盐,当X 是强酸时,A、B、C、D、E、F分别是:Na2S、H2S、S、SO2、SO3、H2SO4;当 X是强碱时,A、B、C、D、E、F分别是:NH4Cl、NH3、N2、NO、NO2、HNO3。【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当X是强酸时,F是 H2SO4,故 A 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当X是强碱时,F是 HNO3,故 B 正确;C.无论 B是 H2S 还是 NH3,B 和 Cl2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当 X 是强酸时,C是硫,在常温下是固态单质,故D 错误;答案选 D。12室温下,用10.10mol L的NaOH溶液滴定10.00mL10.10

17、molL的3CH COOH溶液,水的电离程度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B从P点到N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CN点溶液中-+33c OH=c CH COOH+c CH COO+c HDM点对应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10.00mL【答案】D【解析】【详解】A.用 NaOH 溶液滴定醋酸,由于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的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因此要选择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误差较小,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不能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A 错误;B.P 点未滴加 NaOH溶液时,CH3COOH对水的电离平衡起抑制作用,随着NaO

18、H 的滴入,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到M 点时恰好完全反应产生CH3COONa,水的电离达到最大值,后随着NaOH 的滴入,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B 错误;C.N 点溶液为NaOH、CH3COONa按 1:1 物质的量之比混合而成,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Na+)=2c(CH3COOH)+2c(CH3COO-),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H+)+c(Na+)=c(CH3COO-)+c(OH-),将两个式子合并,整理可得c(OH-)=2c(CH3COOH)+c(CH3COO-)+c(H+),C错误;D.M 点时溶液中水电离程度最大,说明酸碱恰好完全中和产生CH

19、3COONa,由于醋酸是一元酸、NaOH 是一元碱,二者的浓度相等,因此二者恰好中和时的体积相等,故 M 点对应的NaOH 溶液的体积为10.00mL,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13一定压强下,向10 L 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S2Cl2和 1 mol Cl2,发生反应S2Cl2(g)Cl2(g)?2SCl2(g)。Cl2与 SCl2的消耗速率(v)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B达到平衡后再加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A、B、C、D 四点对应状态下,达到平衡状态的为B、D D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重新

20、达到平衡后,Cl2的平衡转化率不变【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反应S2Cl2(g)+Cl2(g)2SCl2(g)可知,用氯气的消耗速率表示正反应速率和用SCl2的消耗速率表示逆反应速率,二者之比为1:2 时转化为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由图像可知 B、D 点时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为1:2,达到平衡状态;B、D 点为平衡点,由图中数据可知,B、D 点的状态对应的温度为250,300时,SCl2的消耗速率大于氯气的消耗速率的2 倍,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20。【详解】A.正反应的活化能是发生反应所需要的能量,逆反应的活化能是反应中又释放出的能量,正反应的

21、活化能减去逆反应的活化能就等于总反应的吸热放热量,由分析可知H 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故A 错误;B.由分析可知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加热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C.根据反应S2Cl2(g)+Cl2(g)2SCl2(g)可知,用氯气的消耗速率表示正反应速率和用SCl2的消耗速率表示逆反应速率,二者之比为1:2 时转化为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由图像可知 B、D 点时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为1:2,达到平衡状态;B、D 点为平衡点,故C 正确;D.根据反应S2Cl2(g)+Cl2(g)2SCl2(g)反应物和产物都是气体,且

22、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相等,所以改变压强不改变平衡移动,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后,Cl2的平衡转化率不变,故D 正确;答案选 A。14氯化亚铜(CuCl)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生成金属Cu 和 Cu2+,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2?2H2O 制备 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途径 1 中产生的Cl2可以回收循环利用B途径 2 中 20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l22CuO+2HClCX气体是 HCl,目的是抑制CuCl2?2H2O 加热过程可能的水解D CuCl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4H

23、+SO42-2Cu+SO2+2H2O【答案】D【解析】【详解】A.途径 1 中产生的Cl2能转化为HCl,可以回收循环利用,A 正确;B.从途径 2 中可以看出,Cu2(OH)2Cl2 CuO,配平可得反应式Cu2(OH)2Cl22CuO+2HCl,B正确;C.CuCl2?2H2O 加热时会挥发出HCl,在 HCl 气流中加热,可抑制其水解,C正确;D.2Cu+4H+SO42-2Cu+SO2+2H2O 反应中,只有价态降低元素,没有价态升高元素,D 错误。故选 D。15硫酸铁铵 aFe2(SO4)3 b(NH4)2SO4 cH2O 广泛用于城镇生活饮用水、工业循环水的净化处理等。某化工厂以硫酸

24、亚铁(含少量硝酸钙)和硫酸铵为原料,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制取硫酸铁铵。请回答下列问题:(1)硫酸亚铁溶液加H2SO4酸化的主要目的是_,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_。(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氧化剂B 是_。aNaClObH2O2cKMnO4dK2Cr2O7(3)操作甲、乙的名称分别是:甲_,乙 _。(4)上述流程中,有一处不严密,请指出并修改_。(5)检验硫酸铁铵中NH4+的方法是 _。(6)称取14.00 g 样品,将其溶于水配制成100 mL 溶液,并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得到2.14 g 沉淀;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0.05 mol Ba(NO3)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5、则该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_。【答案】抑制Fe2+的水解CaSO4b 冷却结晶常温晾干氧化后和加热蒸发前需检验Fe2+是否全部被氧化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样品和氢氧化钠固体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观察到试纸变蓝Fe2(SO4)32(NH4)2SO42H2O【解析】【分析】原料中加入硫酸酸化,可生成硫酸钙沉淀,减压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氧化可生成硫酸铁;加入硫酸铵在 80下反应可生成硫酸铁铵,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常温晾干可得到纯净的硫酸铁铵,据此分析。【详解】(1)硫酸亚铁溶液中Fe2+水解显酸性,加入硫酸抑制Fe2+的水解;同时硫酸根浓度增大,结合 Ca2+生成 CaS

26、O4沉淀,答案为:抑制Fe2+的水解;CaSO4;(2)为避免引入新的杂质,应该加入H2O2,因为其还原产物是水,答案为:b;(3)在 80下反应可生成硫酸铁铵,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常温晾干可得到纯净的硫酸铁铵,温度不能过高,防止其分解,答案为:冷却结晶;常温晾干;(4)为提高产品的纯度,在加热蒸发之前要检验Fe2+是否全部被氧化,答案为:氧化后和加热蒸发前需检验 Fe2+是否全部被氧化;(5)检验 NH4+的方法是加入强碱溶液,加热能够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气体,从而证明原溶液中含有 NH4+,答案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样品和氢氧化钠固体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27、检验,观察到试纸变蓝;(6)称取14.00 g 样品,将其溶于水配制成100 mL 溶液,并分成两等份,说明每一份的样品质量为7g;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过滤洗涤得到2.14 g 沉淀,沉淀为Fe(OH)3,物质的量为2.14g0.02107g/mnmolMmol,即 Fe2(SO4)3的物质的量0.01mol;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0.05 molBa(NO3)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BaSO4,则24SO的物质的量为0.05mol,Fe2(SO4)3中有0.03mol24SO,则(NH4)2SO4中有 0.02mol24SO,(NH4)2SO4的物质的量为0.02mol;一份样

28、品中水的质量2H O7g0.01mol 400g/0.02 132g/0.36gmmolmol,水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则a:b:c1:2:2,化学式为:Fe2(SO4)32(NH4)2SO42H2O。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10 分)16硫酸镍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是镍行业研究的热点。一种以石油化工中废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CO3和 SiO2,含少量Fe2O3、Cr2O3)为原料制备硫酸镍的工业流程如图:已知:NiS、Ni(OH)2、Cr(OH)3均难溶于水,Cr(OH)3是两性氢氧化物。Fe(OH)3不溶于 NH4Cl氨水的混合液,Ni(OH)2溶于 NH4Cl氨水的混

29、合液生成Ni(NH3)62+。离子浓度 10-5mol L-1时,离子沉淀完全。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提高“酸溶”时镍元素的浸出率,所采取的的措施为_(写 1 种)。(2)“一次碱析”时,加入的NaOH 溶液需过量,则含铬微粒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氨解”的目的为 _“氨解”时需要控制低温原因是_。(4)“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二次碱浸”时,若使溶液中的Ni2+沉淀完全,则需维持 c(OH-)不低于 _。(已知:Ni(OH)2的 Ksp=2 10-15,2 1.4)。(6)若在流程中完成“系列操作”。则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的是_(填下列各项中序号)。【答案】废

30、镍催化剂粉碎、增大硫酸浓度、升温一种合理即可3+-22Cr+4OH=CrO+2H O实现镍元素和铁元素的分离或除去铁元素防止氨水分解生成氨气,脱离反应体系,不利于生成Ni(NH3)62+3NiS+8HNO3(稀)=3Ni(NO3)2+2NO +3S+4H2O 1.42 10-5mol L-1cd【解析】【分析】废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CO3和 SiO2,含少量 Fe2O3、Cr2O3)经酸溶得到硫酸镍、硫酸铁、硫酸铬溶液,二氧化硅不溶于硫酸为滤渣I 的主要成分;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镍沉淀、氢氧化铁沉淀、偏铬酸钠溶液,偏铬酸钠溶液为滤液I 的主要成分;向沉淀中加入NH4Cl-

31、氨水的混合液,氢氧化铁沉淀不溶于此溶液,为滤渣 II 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镍沉淀溶于此溶液得到Ni(NH3)62+溶液;向溶液中通入H2S,生成 NiS 沉淀;向沉淀中滴入稀硝酸得到硝酸镍;向硝酸镍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镍沉淀;向沉淀中加入硫酸得到硫酸镍;在经过系列操作得到NiSO4 7H2O,据此解答本题。【详解】(1)为提高“酸溶”时镍元素的浸出率,可将废镍催化剂粉碎增加反应接触表面积、增大硫酸浓度、升温等措施,故答案为:废镍催化剂粉碎、增大硫酸浓度、升温一种合理即可;(2)根据信息可知,Cr(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性质类似于氢氧化铝,铬离子与少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铬,若氢氧化钠

32、过量,则过量的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铬反应生成偏铬酸钠,故“一次碱析”时,加入的NaOH 溶液需过量,则含铬微粒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22Cr+4OH=CrO+2H O,故答案为:3+-22Cr+4OH=CrO+2H O;(3)废镍催化剂中的铁元素在“一次碱析”时转化为氢氧化铁,由于Fe(OH)3不溶于 NH4Cl-氨水的混合液,Ni(OH)2溶于 NH4Cl-氨水的混合液生成Ni(NH3)62+,则“氨解”的目的是实现镍元素和铁元素的分离或除去铁元素;加热条件下,氨会挥发,因此控制低温的原因是:防止氨水分解生成氨气,脱离反应体系,不利于生成 Ni(NH3)62+,故答案为:实现镍元素和铁元

33、素的分离或除去铁元素;防止氨水分解生成氨气,脱离反应体系,不利于生成Ni(NH3)62+;(4)“氧化”时发生的反应是稀硝酸和NiS的反应,根据流程图反应生成S,则稀硝酸中氮元素由+5 价降低到+2 价生成 NO,NiS中的硫元素由-2 价升高到0 价生成 S单质,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iS+8HNO3(稀)=3Ni(NO3)2+2NO +3S+4H2O,故答案为:3NiS+8HNO3(稀)=3Ni(NO3)2+2NO +3S+4H2O;(5)氢氧化镍中存在溶解平衡,Ka=c(Ni2+)c2(OH-),根据信息,离子浓度 10-5mol L-1时,离子沉淀完全,则

34、 210-15=10-5c2(OH-),解得 c(OH-)=1.4 10-5mol/L,则若使溶液中Ni2+沉淀完全,需维持c(OH-)不低于1.4 10-5mol/L,故答案为:1.4210-5mol L-1;(6)“系列操作”的目的是从NiSO4溶液中得到NiSO4 7H2O,其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故不需要的操作为cd,故答案为:cd。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10 分)17现有五种可溶性物质A、B、C、D、E,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含有五种阳离子Al3、Fe3、Cu2、Ba2、K和五种阴离子NO3-、OH、Cl、CO32-、Xn-(n=1 或 2)中的

35、一种。(1)通过比较分析,无需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_ 和 _。(2)物质C 中含有离子Xn-。为了确定Xn-,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A 和 B,当C 与 A 的溶液混合时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过量A 溶液白色沉淀部分溶解,然后将沉淀中滴入足量稀HCl,白色沉淀不溶解,则C 为 _(填化学式)。写出部分白色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3)将19.2 g Cu 投入装有足量D 溶液的试管中,Cu 不溶解,再滴加稀H2SO4,Cu 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则物质D 一定含有上述离子中的_(填相应的离子符号),写出Cu 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若要将Cu 完全溶解,至少加入H2S

36、O4的物质的量是_。(4)E 溶液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使淀粉变蓝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K2CO3Ba(OH)2Al2(SO4)3Al(OH)3 OH=AlO2-2H2O NO3-、Cu23Cu8H2NO3-=3Cu22NO 4H2O 0.4mol 2 FeCl32 H I=2 FeCl2I22HCl【解析】【详解】因为碳酸根离子只能与钠离子结合才能形成可溶性物质K2CO3,与其他阳离子结合都是沉淀,氢氧根离子除与钾离子结合外还可以与钡离子结合形成可溶性物质,与其余三种结合都是沉淀,根据题意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所以氢氧根离子只能与钡离子结合形成Ba(OH)2,故答

37、案为K2CO3;Ba(OH)2;根据 C与 A 的溶液混合时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部分溶解,然后将沉淀中滴入足量稀HCl,白色沉淀不溶解,可知溶解沉淀为氢氧化铝,则B 为 Na2CO3,A为 Ba(OH)2则 C 为 Al2(SO4)3,则阴离子有SO42,则 X 为 SO42,即 C为 Al2(SO4)3,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故答案为Al2(SO4)3;Al(OH)3 OH=AlO22H2O;19.2 g Cu即物质的量为0.3 mol,Cu 投入装有足量D 溶液的试管中,Cu不溶解,溶液中没有Fe3+,再滴加稀 H2SO4,Cu逐渐溶解,管口有红棕色

38、气体,说明开始产生的是NO,说明 D 中的阴离子一定是NO3,则 D 为硝酸铜,E为氯化铁,管口有红棕色气体,说明开始产生的是NO,所以 Cu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3 Cu+8 H+2 NO3=3 Cu2+2 NO+4 H2O,根据关系0.3 mol Cu 消耗 0.8mol 氢离子,即0.4mol 硫酸;故答案为NO3、Cu2;3Cu 8H 2NO3=3Cu22NO 4H2O;0.4 mol;氯化铁溶液与氢碘酸反应氯化亚铁和使淀粉变蓝的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FeCl32 H I=2 FeCl2I22HCl,故答案为2 FeCl32 H I=2 FeCl2I22HCl;【点睛】加碱先生成

39、沉淀,继续加碱沉淀溶解,一定含有铝离子;加铜不反应,加硫酸生成气体,有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生成红棕色气体,说明含有硝酸根离子。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 个小题,共20 分)18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利用二氧化碳设计出适合高效清洁的合成燃料分子结构,实现CO2+H2OCxHy的分子转化,生产合成甲烷、醇醚燃料、烷烃柴油、航空燃油等可再生合成燃料。因此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1)一定条件下,在CO2与足量碳反应所得平衡体系中加入H2和适当催化剂,有下列反应发生:CO(g)+3H2(g)CH4(g)+H2O(g)H1=-206.2kJ/mol CO(

40、g)+H2O(g)CO2(g)+H2(g)?H2若 CO2氧化 H2生成 0.1molCH4(g)和一定量的H2O(g),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16.5kJ,则 H2=_。(2)合成二甲醚的总反应为2CO2(g)+6H2(g)CH3OCH3(g)+3H2O(g)?H=-122.4kJmol-1。某温度下,将2.0molCO2(g)和 6.0molH2(g)充入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到达平衡时,改变压强和温度,平衡体系中CH3OCH3(g)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p1_(填“”“”“57.1%ab60阳2CO2+2e-=C2O42-【解析】【分析】(1)由“若 CO2氧化 H2

41、生成 0.1molCH4(g)和一定量的H2O(g),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16.5kJ”,我们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4H2(g)=CH4(g)+2H2O(g)H=-165.0kJ/mol,利用盖斯定律,可求出 H2。(2)正反应为放热的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压强、降低温度,平衡都正向移动,提取图中信息,便可得出p1与 p2、K3与 K4关系及 T1、p1时 H2的平衡转化率。(3)利用?H-T?Sp2,T3T4,则 K3;57.1%;(3)?S0,利用?H-T?S0,可判断该反应的H0。答案为:;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则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42、表明反应达平衡状态,a符合题意;b1molCO2生成的同时有3molH-H 键断裂,反应的方向相反,数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表明反应达平衡状态,b 符合题意;c对于该反应,反应物的起始投入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不管反应进行到什么程度,CO2的转化率和 H2的转化率始终相等,则反应不一定达平衡状态,c 不合题意;d对于该反应,混合气体的质量与体积都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保持不变,反应不一定达平衡状态,d 不合题意。答案为:ab;由表可知,CuO的质量分数为60%时,CH3OH 的产率、CO2的转化率都达最大值,催化效果最佳。答案为:60;(4)因为在 Pb电极区得到ZnC2O4,则表明P

43、b电极上 CO2得电子,Zn 电极失电子作阳极;在阴极,CO2得电子生成C2O42-,与从阳极区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的Zn2+在阴极区发生反应生成ZnC2O4,电极反应式为2CO2+2e-=C2O42-。答案为:阳;2CO2+2e-=C2O42-。【点睛】若我们没有认真理解“已知在Pb 电极区得到ZnC2O4”,则可能会认为在Pb 电极上生成了ZnC2O4,从而造成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错误。19“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为减小和消除CO2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学家加强了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1)已知:CO(g)H2O(g)H2(g)CO2(

44、g)H 41 kJ mol1C(s)2H2(g)CH4(g)H 73 kJ mol12CO(g)C(s)CO2(g)H 171 kJ mol1写出 CO2与 H2反应生成CH4和 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2)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该反应原理,在容积为2 L 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 3.25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O2、CH3OH(g)和 H2O(g)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下列措施一定不能使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的是_。A 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 B

45、 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 mol H2C 在原容器中充入1 mol 氦气D 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E 缩小容器的容积F 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3)煤化工通常研究不同条件下CO转化率以解决实际问题。已知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反应:CO(g)H2O(g)H2(g)CO2(g)中 CO的平衡转化率随p(H2O)/p(CO)及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 Kp),则该反应的 Kp_(填表达式,不必代数计算);如果提高p(H2O)/p(CO),则 Kp_(填“变大”“变小”或

46、“不变”)。使用铁镁催化剂的实际工业流程中,一般采用400 左右、p(H2O)/p(CO)35,采用此条件的原因可能是_(4)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成如图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实现了用CO2和 H2O 合成 CH4。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_。A该装置能量转化形式仅存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铜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O2 8e 8H=CH42H2O C电池内部H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答案】CO2(g)4H2(g)CH4(g)2H2O(g)H 162 kJ mol10.112 5 molL1 min1ACD 放热pCO2?pH2/pCO?pH2O 不变催化剂的活性温度在40

47、0 左右;投料比太低,CO的平衡转化率不高,而 400 左右,投料比 35 时 CO的平衡转化率较高,已能满足要求,再增加投料比,成本增大,但 CO的平衡转化率提高不多,经济上不合算A【解析】【分析】(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分析计算;(2)根据图知,达到平衡状态时n(CH3OH)=n(H2O)=0.75mol,根据 H 原子守恒得消耗n(H2)=2n(CH3OH)+n(H2O)=2 0.75mol+0.75mol=2.25mol,结合 v(H2)=ct计算;使 CO2的转化率增大须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大压强、分离生成物或增加另一种反应物等措施;(3)由图可知,在相同

48、的2p H Op CO时,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低,据此分析判断;根据平衡常数的含义结合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判断;结合投料比、催化剂的活性、经济成本分析解答;(4)该装置中,根据电子流向可知GaN 是负极、Cu 是正极,负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正极反应式为:CO2+8e-+8H+=CH4+2H2O,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CO(g)+H2O(g)?H2(g)+CO2(g)H=-41kJ?mol-1,C(s)+2H2(g)?CH4(g)H=-73kJ?mol-1,2CO(g)?C(s)+CO2(g)H=-171kJ?mol-1,盖斯定律计算+-2 得到CO2(g)+4H

49、2(g)CH4(g)+2H2O(g)H=-162 kJ?mol-1,故答案为CO2(g)4H2(g)CH4(g)2H2O(g)H-162 kJ?mol-1;(2)根据图知,达到平衡状态时n(CH3OH)=n(H2O)=0.75mol,根据 H 原子守恒得消耗n(H2)=2n(CH3OH)+n(H2O)=2 0.75mol+0.75mol=2.25mol,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ct=2.25mol2L10min=0.1125mol/(L?min),故答案为0.1125mol/(L?min);A在原容器中再充入l mol CO2,平衡正向移动,但是反应消耗的二氧化碳增加量

50、小于加入二氧化碳增加量,所以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减小,故A 选;B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 H2,平衡正向移动,消耗的二氧化碳量增加,则二氧化碳转化率增大,故B不选;C在原容器中充入l mol 氦气,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则二氧化碳转化率不变,故C选;D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但是平衡不移动,则二氧化碳转化率不变,故D 选;E 缩小容器的容积,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碳转化率增大,故E不选;F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转化率增大,故F不选;不能使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的有ACD,故答案为ACD;(3)由图可知,在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