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分析.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2565118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分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分析一、单元分析及训练重点:本单元共有5 篇课文,其中4 篇为精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都主要以描写人物为主,通过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让学生体会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或思想感情。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掌握联系课文内容,揣摩重点字词的含义来领会人物品质和思想感情。体会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作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句子,体会人物情感内涵,增强语言感受能力。二、单元目标:(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1.自学字词,积累词语。2.读课文,理解词句的含义。3.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4.了解关于名人的故事,体会他们的品质。三、本单元课时安排:(在课时上,我是这样安排的)一

2、幅名画的诞生 1课时推敲 1课时苏武牧羊 2课时笛声 2课时将相和 2课时四、教材分析及建议:(针对本单元四篇精读课文,我从教材简析、课前预习、教学目标、训练重点和课后练习五个方面做了简要的分析。)31 一幅名画的诞生叙述了俄国画家列宾创作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原因及过程,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表现了列宾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文章生动具体地描述了整个画面的内容,特别是对纤夫的形象勾勒得既准确又栩栩如生,语言朴实、精练。课文的三至五节是重点,细腻而传神地描写了纤夫衣着的肮脏、褴褛和神情的凝重。教学上的设计:课前预习: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2.查词典理解词语“褴褛、难以磨灭、凝

3、重、蠕动”。3.读课文,试着圈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想想围绕这些时间,分别写了什么事(在预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读,就要给学生一定的方向,让学生在圈划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1.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褴褛、难以磨灭、凝重、蠕动”意思。2.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简要说说围绕这些时间,分别写了什么事。3.通过抓关键词语来 理解关键句段,体会列宾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变化。4.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段,体会画家的勤奋刻苦以及对纤夫的同情和赞美。训练重点:理解词语体会句子含义忽然,迎面来了一只大木船,列宾发现岸上有什么东西在蠕动 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这样 褴褛 呀!有些人的裤

4、子破了,就赤裸着大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呀,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每个人的脸都是 阴沉沉 的,流淌着 亮晶晶 的汗珠;在 乱蓬蓬 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 的神情。(本课的训练重点是,理解词语,体会句子含义。课文中有这样三句描写纤夫的句子,课文通过生动的描写,揭露了黑暗社会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表现了列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在理解这些句子时,要抓住关键的词语,通过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理解句子的意思。词语的理解要放在语言环境中,同时要注意词语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词句引导学生了解纤夫的贫穷和艰辛,感受到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以及画家对他们的同情。同时请学生了解纤夫生活的社会背景,从

5、而了解纤夫表情凝重的原因。配合有感情地指导朗读,努力做到传情达意的效果。在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进行观察想象续写,把画面的内容写具体。)课后练习:查一查 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社会的资料,以此让学生更深地感受到这幅画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这是一个拓展性作业,通过作业布置,旨在引导学生历史感兴趣,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的范围。)33 苏武牧羊讲述了苏武出使匈奴后,被匈奴扣留,苏武面对匈奴王的利诱、威逼、折磨依然心向祖国,毫不动摇的故事,赞颂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在这篇文章中,苏武对旌节的态度以及他和匈奴王三次针锋相对的斗争是文章的重点。课前预习: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通过查词

6、典理解词语“旌节、恭恭敬敬、气节、置之度外、依偎、忘恩负义”。3.查资料了解苏武牧羊的故事。完成填空:西汉时期,苏武(),匈奴王()想让苏武屈服,但苏武(),他受尽(),()年后,终于回到了祖国。(在上课前让学生先完成填空,旨在让学生对这个历史故事有初步的了解。)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词语“旌节、恭恭敬敬、气节、置之度外、依偎、忘恩负义”。2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苏武牧羊”故事的内容。3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学习排比句的写法。4在读读议议中,理解旌节的含义,感受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坚韧不拔,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训练重点:概括理解课文重点句学习体会排比句

7、的作用1.按照苏武到匈奴后发生的事情,可以列出三个故事,组织学生用简洁的语句概括。(1)以死抗辱(2)怒斥叛贼(3)荒漠牧羊(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三个故事,接着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2.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饿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饥;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这段话在文章中是具有代表性的。它运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告诉我们苏武忍受着许多非人的折磨。具体写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这个内容采用了排比的手法,说明了苏武克服的困难多。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来感受苏武忍受各种折磨,从而体会苏武坚贞不屈的品质和排比句的作用。老师在教学时

8、,应该把知识渗透进去。因此,可以设计一个相关的练习。)想象写话(1)苏 武 顽 强 地 忍 受 着 各 种 折 磨。,他就;,他就;,他就。课后练习:1.背诵第一节2.写话练习:老师关心爱护着周围的每一个学生。有的同学生病了,她就;有的同学,她就;有的,。(本课要求背诵课文第一小节。在课后让学生做一个这样的练习,将训练重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相信学生对于排比句的把握会更牢固、更深刻)34.笛声讲述了聂守信(聂耳)小时候受老木匠笛声的吸引,跟随老木匠学吹笛子的故事,表现聂守信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课前预习: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为下列词语注音:2.甬道啼啭啁啾作坊循声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9、“渴慕、啁啾、啼啭、莫逆之交”。教学目标:1.自学字词,用学会的方法 理解词语“渴慕、啁啾、啼啭、莫逆之交”。2.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笛声美妙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作用。3.了解聂守信和老木匠成为莫逆之交的过程,感受聂守信对音乐的执着。4.理解文中首尾相同句子的不同含义,体会句子在文中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训练重点:理解词语体会句子含义1.但是,在共同的劳动力,这两个年龄相差几乎半个世纪的邻居成了“莫逆之交”。(在本篇课文中,这是一句非常重要的句子,是理解课文的一条重要线索。怎么理解这句话其中,学生对于“莫逆之交”的理解相当重要。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让学生想想聂守信和老木匠为什么会成为“莫逆

10、之交”以此引出老木匠优美笛声的句子。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描写笛声的句子。笛声是本文的主线,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抓关键词的方法来感受笛声的美妙动听。通过笛声的美妙,来理解聂守信被笛声吸引而和老木匠成了“莫逆之交”那么在课文中,有好几句描写笛声的句子,这句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时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群鸟的 啁啾(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标红词语,体会排比句的作用,以此感受笛声的变化多,变化快,从而体会老木匠笛技高超,笛声优美婉转。)2.“听,笛声又响起来了。”这句句子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各出现了一次。通过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它们首尾呼应以及在文中的

11、不同含义开头是老木匠吹奏的,是聂守信学吹笛子的原因。结尾的笛声是师徒两人吹奏的,是聂守信学吹笛子的结果。课后练习:1.理解句子。那笛声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只要一吹响,聂守信就情不自禁地循声走向老木 匠 哪 里。这 一 句 运 用的 手 法,句 中 把比作,这样写。2.仿写句子。琴声太优美了,时而,时而,时而。(课后,还可以设计仿写句子的练习,锻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写话。)35、将相和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为线索,主要通过“渑池相会”、“负荆请罪”两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从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廉颇勇于改过的品质,以及两人

12、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课前预习: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用掌握的方法理解词语:推辞、勉强、勃然变色、声色俱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3.对文中不清楚的内容可查阅相关资料。4、复习完璧归赵的故事。教学目标:1.自主识字,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推辞、勉强、勃然变色、声色俱厉、负荆请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看图认识“瑟、缶”。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3.通过对人物语言的转述训练,体会人物品质。4.品读重点语句,学习通过抓人物的言行,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体会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宽宏大量的品质和廉颇居功自傲、心直口快、勇于改过的品质;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

13、国之心,知道“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训练重点:抓人物言行理解句子含义1.就在这时,蔺相如 捧着一个缶,突然 跪在秦王面前,说:“听说大王善为秦声,请为赵王击缶。”(第一课时我们要让学生学习作者是怎么样来写蔺相如这个人的他的言和行具体有什么特点才能够得出最后的机智勇敢,就是抓提示语的这一部分内容。其实提示语就能说明说话人当时的状态是怎么样的。再让学生朗读蔺相如提示语部分,一定要将提示语读清楚。我们先来关注一下这两个动词,“捧、跪”。通过这两个动作,学生可以理解到蔺相如是在有礼有节的情况下,保护赵国的尊严。先让学生揣摩着读,再来一个个读,只有这样才能读出蔺相如在渑池相会上不仅是机智勇敢,更是为了

14、保护赵国的利益。)2.蔺相如忽地 站了起来,声色俱厉 地说:“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从动作上来看,面对秦王无声地拒绝,蔺相如从“跪”到“站”,“声色俱厉”地说,说话的语气已经变化了。从说话内容上来看,从一开始的请到“我就跟你拼了”,两句说话内容虽相同,但是语气是截然不同的。这样就很明显地写出了人物形象,先礼后兵是机智的,面对秦王他是勇敢的。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具体是怎么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训练重点:对人物语言的转述训练体会人物品质3.这话 传到蔺相如耳朵里,他就请病假不上朝,避开廉颇。蔺相如的话 传到了廉颇那里。(在第二课时中,张老师通过转变语言形式

15、,用转述的形式来体会这两个人物的品质。这里有两个内容,先是廉颇不服,原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为了赵国拿下无数汗马功劳,现在蔺相如一个门客从完璧归赵到自己位置之上,因此这时候的廉颇是非常不服气的。在这种情况下,蔺相如回避廉颇,顾全大局。第二块内容就是廉颇面对蔺相如,负荆请罪。张老师就抓住了两个“传”字,让学生想象哪些人会跟蔺相如说。首先,想谁会向蔺相如传话,比如说车夫、大臣。如果是大臣,他会用什么口气来说。如果是随从,又会用什么口气怎么从简接语言转化到直接语言还要思考不同职位的人面对蔺相如的称呼这个话又要传到廉颇那里去了,又进行了第二次转述。张老师利用一切语言情境进行语言活动,不仅能将学生切实地带

16、入到了文章中,更让学生通过语言转述体会到两个人物的不同品质)3.扩写练习:廉颇决定负荆请罪,只见他。蔺相如连忙走上前,。从此以后,两人结为知己,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扩写练习。在经过分析课文,抓人物言行之后,相信学生们对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后练习:1.扩写练习:廉颇决定负荆请罪,只见他。蔺相如连忙走上前,。从此以后,两人结为知己,同心协力保卫赵国。(课上时间比较紧缺,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练习,以求更深地了解这两个人物的不同品质)。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网络、书籍了解一些其他的历史故事。(这个练习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拓宽他们的课外阅读。那么此次我主要通过课前预习、教学目标、训练重点和课后练习四个方面对本单元四篇课文做了初步的分析,感谢在座各位老师的聆听。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