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2016级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及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2016级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及解析.pdf(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届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2016级高三下学期 2 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祝考试顺利1.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1880 年,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B.1953 年,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数学模型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C.1958 年,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答案】B【解析】【分析】1880 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他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临时装
2、片暴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的部位。【详解】由分析可知,1880 年,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A正确;DNA 的双螺旋结构属于物理模型,B错误;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取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放入含有植物激素、无机盐和糖类等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这些细胞旺盛地分裂和生长,形成一个细胞团块,继而分化出根、茎和叶,移栽到花盆后,长成了一株新的植株。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即全能性,C 正确;1970 年,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
3、。这两种细胞刚融合时,融合细胞的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一段时间后,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故D正确。故选 B。2.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酶、抗体、激素都在上合成B.结构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C.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膜成分更新越快D.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依赖结构的参与【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是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酶的化学本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和少量 RNA,RNA 在细胞核中合成;激素大部分是蛋白质,有的激素,比如性激素是脂质,在内质网上合成,A错误;结构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能
4、够将丙酮酸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而葡萄糖分解首先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正确;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以分泌小泡的形式进行相互转换,所以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膜成分更新越快,C正确;是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D正确。【答案】分析细胞图中各种细胞器的的种类,根据各种细胞器对应的生理功能答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合成都需要经过转录,某些酶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B.酶活性受环境温度影响,所以酶制剂应保存于最适温度C.只要含有某种酶的基因,细胞中就会有相应的酶存在D.90 高温会使 Taq酶(DAN 聚合酶)失去催化活性【答案
5、】A【解析】【分析】绝大多数的酶都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它们都需要先经过基因表达中的转录过程才能合成。酶的作用条件温和,需要适宜的PH和温度,但为了不破坏酶的结构,酶的保存需要在低温环境中保存;也有少数酶耐高温,如Taq酶,可以在 95温度下保持活性。细胞内有关酶的基因很多,但并不是都要表达,因为细胞分化过程中只是选择性表达部分基因。【详解】酶的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都需要经过转录过程,RNA聚合酶启动基因的转录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A正确;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保存酶需要在低温条件下保存,B错误;基因在细胞中选择性表达,所有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遗传物质相同,但是并
6、不是所有细胞都含有相同的酶,C错误;Taq酶(具有热稳定性的 DNA聚合酶)是从一种耐热菌株中分离提取的,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在95下仍具有活性,D错误。4.ATP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下图是 ATP分子结构简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水解和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后的产物之一可作为RNA 分子的合成原料B.和之间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后所释放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C.C、H、O、N、P是 ATP、质粒、中心体共有的化学元素D.植物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内合成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ATP由 1 分子腺嘌呤,1 分子核糖和 3 分子磷酸基团组成。【详解】和之间的高能磷酸键水
7、解后,形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磷酸基团。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作为RNA 分子的合成原料,A正确;和之间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后所释放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B错误;ATP的组成元素是 C、H、O、N、P。质粒是环状 DNA 分子,由 C、H、O、N、P组成。中心体主要由蛋白质组成,组成元素有 C、H、O、N等。因此,C、H、O、N是 ATP、质粒、中心体共有的化学元素,C错误;植物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内光反应合成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D错误。故选 A。5.下图表示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表示不同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产生的 C3的具体名称是丙酮酸B.合成 ATP的生理过程C.
8、人体中进行过程的场所是线粒体D.过程除需要酶的催化外还需要H 和 ATP【答案】B【解析】【分析】对题图进行分析可知,图中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其产物是丙酮酸;过程是有氧呼吸的二、三两阶段,其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表示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的固定,表示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这个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还原型辅酶(H)和 ATP。【详解】由题图可知,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的C3为丙酮酸,A正确;过程是放能反应,伴随着ATP的合成,B错误;在人体中,有氧呼吸的二、三两阶(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C正确;过程是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除了需要酶的催化外,还需要H 和 ATP,D正确。故选
9、B。6.下图所示为人体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 1 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 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无限增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成体干细胞经过过程形成浆细胞等,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B.-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是过程和过程C.效应 T细胞经过过程使细胞1 和细胞 2 凋亡,属于细胞免疫D.细胞 2 与正常肝细胞相比,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由于“细胞1 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因此过程表示细胞的衰老;由于“细胞2 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无限增殖”,说明过程表示细胞癌变;过程表
10、示细胞免疫过程中的效应阶段。【详解】成体干细胞经过过程形成浆细胞等的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而已经分化的细胞必需要发育为完整个体才能够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细胞分裂和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过程中,只有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正确;效应 T 细胞经过 IV 过程使细胞1 和细胞 2 凋亡,属于细胞免疫,C正确;细胞 2 为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相比,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D正确。7.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功能B.精子的变形过程有利于受精作用的完成,受精之后次级卵母
11、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C.受精卵中全部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D.受精作用的随机性是孟德尔实验中F2代出现特殊性状分离比的重要前提之一【答案】C【解析】【分析】在遗传中,有着典型的规律,如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等,自交、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都有着典型的分离比。但在各种内在与外在因素的作用下,这些典型的分离比就会改变而出现“例外”,出现特殊的性状分离比。【详解】精子和卵细胞能够结合,与其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作用有关,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功能,A正确;精细胞需经变形过程才能成为精子,该过程中将丢弃大部分的细胞质及多数细胞器,但全部线粒体被保留下来,并集中在尾的基
12、部,使精子有充足的能量,灵活游动,从而保证受精作用的顺利完成。精子进入卵细胞后激活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完成减数分裂,B正确;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母方,C错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以及受精作用的随机性是孟德尔实验中F2代出现特殊性状分离比的重要前提,D正确。故选 C。8.图为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灰身)、b(黑身)控制,不含该等位基因的配子无法发育。乙、丙细胞其他染色体组成与结构正常。乙产生生殖细胞时一对同源染色体分离,另一染色体随机分配。下列叙述正确
13、的是A.乙是三倍体,丙是染色体结构变异B.甲与乙杂交后代性染色体为XXY与 XXX的比例为 11C.甲与丙杂交后代中染色体变异个体占2/3 D.对甲与丙杂交后代中的雄性个体测交,子代灰身果蝇:黑身果蝇的比例为31【答案】C【解析】【分析】对题图分析可知:乙中多了一条含B 基因的常染色体和一条X 染色体,但其他染色体组成与结构正常,说明发生了个别染色体数目增加,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丙中含 B 基因的常染色体片段转移到Y 染色体上,说明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详解】乙中多了一条含B 基因的常染色体和一条X 染色体,但其他染色体组成与结构正常,说明发生了个别染色体数目增加,属于三体,
14、不属于三倍体;丙中的染色体发生了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 错误;丙中XXY产生的配子为XYXY XX=2 121,所以甲与乙杂交后代性染色体为XXY与 XXX的比例为21,B错误;甲产生的配子有bX,丙产生的配子有 BX、BYB、OX、OYB,由于不含B、b 等位基因的配子无法发育,所以甲与丙杂交后代中染色体变异个体占2/3,C正确;甲与丙杂交后代中的雄性个体为BbXYB、ObXYB,BbXYB可产生 BX、BYB、bX、bYB共 4 种可育配子,ObXYB只可产生 OYB、bX、bYB共 3 种可育配子,OX无法发育。所以对这些雄性个体测交,即与bbXX杂交(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bX),
15、子代灰身果蝇黑身果蝇的比例为52,D错误。故选 C。9.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不发生基因突变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发生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后,编码的蛋白质可能与原来的相同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变异来源都可以是基因重组【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本质基因的重新组合产 生 新的基因型,使性状重新组合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出现了新的性状发生时期1、减四分体时期由于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2、减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任何细胞【详解】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分子复制,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而分裂
16、期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基因突变后,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所以编码的蛋白质可能与原来的相同,C正确;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变异来源都可以是基因重组,例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为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 A。10.某未被32P标记的 DNA 分子含有 10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300个,将该 DNA分子置于含32P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 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所有子代 DNA 分子都含32P B.含32P的子代 DNA 分子中,可能只有一条链含32P C.第三次复制过程中需要消耗
17、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900个D.子代 DNA 分子中不含32P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链数的1/8【答案】C【解析】【分析】在 该DNA 分 子 含 有 的 碱 基 数 为:10002=2000 个,其 中G=C=300个,A=T=(2000-3002)/2=700 个。该 DNA分子连续复制 3 次形成 23=8个 DNA 分子。【详解】子代 DNA 分子都含32P,其中有 6 个 DNA 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2P,另外 2 个 DNA 分子只有其中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2P,故不含32P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链数的2/(8 2)=1/8,A、B、D 正确;第三次复制过程中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18、为(2322)700=2800,C错误。故选 C。11.下图为利用玉米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为BbTt)进行实验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现过程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B.植株 C是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C.植株 A与 B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4 D.过程都有染色体复制和着丝点分裂的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对题图进行分析可知,过程表示组织培养,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表示有丝分裂。【详解】芽尖细胞经组织培养(过程)形成幼苗1,组织培养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A正确;植株 C是花粉(雄配子)直接培育成,为单倍体,B正确;植株 A产生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T BtbTbt=1111,经
19、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故植株B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TT BBtt bbTT bbtt=1 111。而植株 A的基因型为 BbTt,因此植株 A与B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C错误;过程都有有丝分裂过程,都会进行染色体复制和着丝点分裂的,D正确。故选 C。12.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D.由同一物种进化形成不同物种的外因有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等【答案】D【解析】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其中可遗传变异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生
20、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互助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错误;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等是生物进化的外因,D正确。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HIV 攻击人体的 T 细胞,感染后有一定的潜伏期B.HIV 感染初期,T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C.HIV 侵入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D.HIV 破坏免疫系统,机体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 感染【答案】D【解析】【分析】1、体液免疫2、细胞免疫【详
21、解】HIV攻击人体的 T 细胞,感染后有一定的潜伏期,A正确;HIV侵入人体后,首先大部分的 HIV 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将信息呈递给 T 细胞,细胞接受刺激产生淋巴因子,少部分的 HIV直接刺激 B细胞。然后B细胞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C正确;HIV感染初期,机体通过体液免疫产生大量抗体,可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 HIV 感染,D错误。故选 D。【点睛】识记艾滋病的致病原理及传播途径,结合题意分析便可准确判断各选项。14.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喜鹊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
22、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D.草原中的群落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答案】D【解析】【分析】1、种群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集合体。2、顶极群落是演替达到的最终稳定状态,顶极群落并不是绝对稳定,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相对稳定状态。【详解】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A正确;喜鹊的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通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正确;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群落内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C正确;草原中的群落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D错误。故选 D。15.下图为在一密闭环境中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变化曲线。下列相
23、关分析正确的是A.T1后持续通入无菌空气,酵母菌种群数量将持续上升B.T1T2时间段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C.T2后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与葡萄糖浓度迅速下降有关D.此实验结果证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C02【答案】C【解析】【分析】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T0T1时间段无乙醇产生,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T1后乙醇开始产生,酵母菌开始进行无氧呼吸。【详解】T1后持续通入无菌空气,酵母菌种群数量将会上升,但由于葡萄糖的减少,所以不会持续上升,A 错误;T1T2时段,一方面,酵母菌数量多,分解掉的葡萄糖量增多;另一方面,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24、,因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故达到维持酵母菌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时需消耗的葡萄糖的量大大增加,B 错误;T2后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与葡萄糖浓度迅速下降、有毒物质(如乙醇)的积累和培养液 pH的变化等有关,C正确;实验中只有乙醇的变化曲线,因而此实验结果无法证明酶母菌有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都产生CO2,D错误。故选 C。16.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在一年时间内对能量的同化、利用和传递等的部分数据统计(单位:百万千焦/年)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种群输入的总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传递给分解者传递给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a 65.5 3.0 15.0 41.5 b
25、15.0 5 0.5 2.5 c 2 0.6 1.4 微量(不计)无A.种群 a、种群 b 和种群 c 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生态系统中种群 b 呼吸消耗的能量值为10 百万千焦/年C.能量从种群 b 到种群 c 的传递效率是 12%D.种群 a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125百万千焦/年【答案】B【解析】【分析】1、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abc中,则 A表示生产者,B、C表示消费者。2、群落: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生物。3、输入的总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详解】种群 a、b
26、、c 不包含该生态系统的所有生物,无法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A错误;种群 b 呼吸消耗的能量=种群 b 输入的总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15-5=10 百万千焦/年,B正确;能量从种群 b 到种群 c 的传递效率是 215100%=13.3%,C错误;种群 a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3.0+15.0+41.5=59.5百万千焦/年,D错误。故选 B。17.“无废弃物农业”是生态工程最早的模式之一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案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再生”是“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主要生态学原理B.施用有机肥能为作物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能量C.
27、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优于D.通过蚯蚓、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等分解者能有效地促进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答案】B【解析】“无废弃物农业”是生态工程最早和最生动的模式,通过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植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采用堆肥和沤肥等方式,制成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培育土壤微生物,实现土壤中养分的循环利用,因此“物质循环再生”是“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主要生态学原理,A正确;施用有机肥能为绿色植物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但不能提供能量,B错误;对有机废弃物进行、的处理,既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又减少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所以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优于,C正确;通过
28、蚯蚓、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等分解者能有效地促进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D正确。18.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被称为“活化石”研究者试图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中华鲟体内的某些蛋白质,使其更加适应现在的水域环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工程可以定向改变蛋白质分子的结构B.改造蛋白质是通过改造基因结构而实现的C.改造后的中华鲟和现有中华鲟仍是同一物种D.改造后的中华鲟的后代不具有改造的蛋白质【答案】D【解析】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A正确;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来改变蛋白质的功能的,B正确;改造后的中华鲟和现有中华鲟仍是同一物种,C正确;蛋白质工程改变的是
29、基因,是可以遗传的,所以改造后的中华鲟的后代可能具有改造的蛋白质,D错误。19.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A.固定化酶可以反复使用,但不足之处是不能催化一系列反应B.在果酒或果醋发酵过程中,都需要限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C.通常情况下,添加复合酶的加酶洗衣粉能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D.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加入洗衣粉中的酶制剂的不同,将加酶洗衣粉分为单一加酶洗衣粉和复合加酶洗衣粉。单一加酶洗衣粉:只加入一种酶制剂的洗衣粉,例如蛋白酶洗衣粉、脂肪酶洗衣粉、淀粉酶洗衣粉等。复合加酶洗衣粉:加入了多种酶制剂的洗衣粉。由于复合酶洗
30、衣粉加入的酶制剂种类较多,可以发挥其独特的“协同效应”,因此与单一加酶洗衣粉相比,对污渍有较好的洗涤效果。【详解】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固定后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生化物质,不能催化一系列反应,A正确;在果酒发酵过程中,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B错误;由分析可知,通常情况下,添加复合酶的加酶洗衣粉能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C正确;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正确。故选 B。【点睛】了解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制作原理及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下列关于“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的说法,合理的
31、是()A.它们的遗传物质都只来自于一个亲本B.它们在形成过程中一般都有卵细胞的参与C.它们是通过相同的生殖方式获得亲本的优良性状D.培育过程都用到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答案】B【解析】三种羊的遗传物质都不只来自一个亲本,如克隆羊也有少量遗传物质来自供质的亲本,试管羊是体外受精的产物,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A错误;克隆羊的培育,要把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试管羊的培育需要精子和卵细胞体外受精;转基因羊中,往往把目的基因导入卵细胞,B正确;克隆羊、转基因羊属于无性生殖,试管羊属于有性生殖,C错误;三个成就都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但试管羊和转基因
32、羊没有用到核移植技术,D错误。21.实验操作不当一般情况下不能达到预期结果,但有的实验或调查若能及时调整也能完成。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DNA的粗提取实验中,如没有体积分数为95%的冰酒精,可用冰的高度白酒代替B.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如发现试管中反应溶液pH为 0.9 时,可调至中性C.调查遗传病发病率时,如发现样本太少,可扩大调查范围,已获得原始数据不能再用D.鉴定蛋白质时,若只有斐林试剂的甲、乙液,可适量减少滴加斐林试剂乙液的量【答案】AD【解析】【分析】斐林试剂,甲液:0.1g/mL 的 NaOH,乙液:0.05g/mL 的 CuSO4;双缩脲试剂,A液:0.1g/m
33、L 的 NaOH;B液 0.01g/mL 的 CuSO4。【详解】DNA 的粗提取实验中,如没有体积分数为95%的冰酒精,可用冰的高度白酒代替,A正确;试管中反应溶液pH为 0.9 时,唾液淀粉酶已经失活,即使将反应溶液调至中性,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也无法恢复,B错误;调查遗传病发病率时,如发现样本太少,可扩大调查范围,将已获得原始数据和新增样本获得的数据一起使用,C错误;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A 液均是 0.1g/mL 的 NaOH,但斐林试剂乙液的浓度比双缩脲试剂B 液高,因此,鉴定蛋白质时,若只有斐林试剂的甲、乙液,可适量减少滴加斐林试剂乙液的量,D正确。故选 AD。【点睛】注意:过酸、过
34、碱、高温均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22.图中-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三种物质合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发生的场所只有细胞核B.过程双向合成,过程单向合成C.过程的 链中 A占 17%,U占 21%,则对应的 DNA 片段中 T 占 38%D.浆细胞中可以发生图示过程,记忆细胞中可以发生图示过程【答案】AC【解析】【分析】对题图进行分析可知,过程表示DNA的复制,过程表示转录,过程表示翻译过程。【详解】DNA 复制(过程)和基因的转录过程(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也会发生在线粒体中,A错误;DNA 复制(过程)以DNA 分子双链为模板,双向合成,基因的转录过程(过程)
35、以 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单向合成,B正确;a 链为 mRNA,己知 mRNA 中 A=17%,U=21,模板链中 T=mRNA 中的 A=17,A=mRNA中 U=21,则模板链中 A+T占该链碱基的 17+21=3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中 A+T占双链碱基的比例也是38,所以 A=T=38 2=19,C错误;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无法进行分裂,可以发生图示过程;记忆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可以发生图示过程,D正确。故选 AC。【点睛】掌握 DNA 复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准确判断表示的生理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3.下列对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A.甲图若在 c
36、点切断,则刺激 b 点后,a 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B.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之间都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 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 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 C对应的浓度D.丁图可表示植物根部细胞吸收矿质元素速率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答案】AB【解析】【分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递。2、对乙图进行分析可知,A是组织液,B是淋巴,C是血浆,D是细胞内液。3、对丙图进行分析可知,在较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较高浓度生长素会抑制生长。【详解】甲图若在 c 点切断,则刺激 b 点后,a 点会兴奋,肌肉不会收缩,A错
37、误;B是淋巴,可与淋巴细胞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单侧光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故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因此,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C正确;植物根部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需要载体的协助和能量。当氧气浓度为0 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植物根部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大于0;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大,产生的能量逐渐增多,植物根部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也逐渐增大;氧气浓度超过某一浓度时,由于载体数量有限,植物根部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不再增大。因此,可用丁图表示植物根部细胞吸收矿质元素速率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D正确。
38、故选 AB。【点睛】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特点,内环境各组分的物质交换和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下列有关细胞工程叙述正确的是A.用原生质体制备人工种子,要防止细胞破裂B.乳腺癌细胞比乳腺细胞更容易进行离体培养C.生产单克隆抗体需要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D.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都能形成杂交个体【答案】BC【解析】【分析】1、外植体经过组织培养形成胚状体,再通过人工薄膜包装便可得到人工种子。2、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3、植物体细胞杂交:将不同种植物体的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过程
39、。【详解】通常人工种子是利用完整细胞制备而成,不用原生质体,A错误;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因此乳腺癌细胞比乳腺细胞更容易进行离体培养,B正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C正确;动物细胞融合无法培育出新的动物个体,D错误。故选 BC。【点睛】易错点:动物细胞融合无法培育出新的动物个体。25.下图为纤维单胞菌(能产生纤维素酶)的获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都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B.图中所用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C.所用的接种方法可对培养的微生物进行计数D.可用刚果红染料鉴定,看菌落周围是否出现透明圈【答案】ABD【解析】【分析】选择培养基
40、: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用以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详解】培养液中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时,只有能利用纤维素的微生物才能生长繁殖,从而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A正确;对培养基灭菌采用高压蒸汽进行灭菌,对接种环采用火焰灼烧法进行灭菌,B正确;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利用平板划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接种、纯化、分离,但是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计数一般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错误;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透明圈,因此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
41、素分解菌,D正确。故选 ABD。【点睛】掌握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的原理和操作流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6.下图为相关实验所得结果,请分析并回答问题:(1)图 1 为使用花生子叶进行脂肪鉴定实验,该实验使用的染色剂是_,实验中,使用 50%的酒精的作用是 _。(2)图 2 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的相关实验,图示现象为_,某同学利用清水进一步实验,发现实验现象无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3)图 3 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4)图 4 是某同学观察到的经染色后的根尖细胞的一个视野,在该视野中他寻找不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是_。(5)
42、图 5 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经离心后的一试管,其上清液中有较强的放射性,说明该组实验用于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是_,观察发现,沉淀中也有少量的放射性,其原因是 _。【答案】(1).苏丹 (2).洗去浮色 (3).质壁分离 (4).细胞失水过多死亡 (5).菠菜放置时间过久发黄 (6).他观察的是伸长区细胞(或不是分生区细胞)(7).35S (8).搅拌不充分(或离心不彻底)【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脂肪的鉴定,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等相关知识点,通过分析各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再结合题意作答。(1)脂肪需要使用苏丹(苏丹)染色,
43、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2)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图示现象为质壁分离,若利用清水进一步实验,发现实验现象无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是细胞失水过多死亡。(3)图 3 色素带只分离出两条色素带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表明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较少,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菠菜放置时间过久发黄。(4)图 4 是某同学观察到的经染色后的根尖细胞的一个视野,在该视野中他寻找不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是他观察的是伸长区细胞(或不是分生区细胞)。(5)用放射性同位素
44、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蛋白质外壳不进入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放射性出现在上清液中,观察发现,沉淀中也有少量的放射性,其原因是搅拌不充分(或离心不彻底)。27.在农业生产中,高温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甚至死亡。下面是关于不同程度高温对黄瓜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 l 可知,随着温度升高和高温持续时间延长,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_,由此推测可能的原因有 _、_。(2)欲探究高温造成的损伤是否可恢复,研究人员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各组植株幼苗在中度高温、极端高温条件下分别处理1、3、5、7、9、11 天,再转入正常温度条件下恢复生长,5 d 后测定其净光合速率,得到
45、图2 所示结果。分析图2可得出结论:中度高温 _对作物造成的损伤可基本恢复,极端高温 _对作物造成的损伤可完全恢复。(3)研究人员发现高温还能诱导细胞产生自由基从而影响到膜的稳定性,同时发现热激蛋白(HSP)是机体受到高温伤害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应激蛋白。据此分析:一方面 HSP可以帮助变性的蛋白质恢复_进而恢复功能,或者促进变性的蛋白质降解;另一方面,一些HSP与膜脂结合,限制了膜脂分子的运动,降低膜的_性,以稳固膜的结构。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温热害初期可通过外施一定浓度的Ca2来缓解高温热害对作物减产的影响,可能的原因是Ca2通过_ 来维持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答案】(1).下降
46、(2).高温影响酶的活性 (3).气孔关闭影响CO2吸收 (4).7d 内 (5).3d 内 (6).空间结构 (7).流动 (8).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与积累【解析】试题分析:图1 分析可知:高温影响酶的活性,高温破坏酶结构,气孔关闭影响CO2吸收,因此随着温度升高和高温持续时间延长,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分析图 2 可知,中度高温对作物造成的损伤在7d 内可恢复,极端高温对作物造成的损伤在 3d 内可恢复。(1)由图 1 可知,高温影响酶的活性,高温破坏酶结构,气孔关闭影响CO2吸收,因此随着温度升高和高温持续时间延长,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2)将植株幼苗在中度高温、极端高温条件进行处理
47、,并分别在处理的第1、3、5、7、9、11天转入正常温度条件进行恢复生长,测定各处理恢复5d后的净光合速率,由图 2 中数据表明,中度高温对作物造成的损伤在7d 内可恢复,极端高温对作物造成的损伤在3d 内可恢复。(3)蛋白质酶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功能会丧失。HSP可以帮助变性的蛋白质恢复空间结构进而恢复功能,或者促进变性的蛋白质降解;另一方面,一些HSP与膜脂结合,限制了膜脂分子的运动,降低膜的流动性,以稳固膜的结构。由此可见,HSP可以缓解高温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Ca2通过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与积累来维持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所以高温热害初期可通过外施一定浓度的Ca2来缓解高温热害对作物减产
48、的影响。【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柱状图图和曲线图,分析随着自变量温度变化后的实验结果的变化及其原因。28.牛的毛色与真黑素(黑色)和褐黑素(栗色)有关。下图表示牛黑色素细胞中正常基因 E控制这两种色素合成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中过程称为 _,该过程第二阶段的场所是_。(2)基因 E的编码区有一段编码序列,可编码M受体蛋白(一条由317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构成),若第 296 位的碱基 C被 T 取代,则基因 E突变成基因 E+,导致M受体蛋白中第 _位氨基酸发生改变,此时酪氨酸酶含量增高,真黑素增多;若基因 E的编码区第 310位缺失一个碱基G,则基因 E突变成隐性基因 e,导致_含量
49、降低,褐黑素增多。(3)酪氨酸酶的合成还需要基因D和 F,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 与 f 基因共同存在时,酪氨酸酶的合成量有所下降,表现为栗色;个体缺少酪氨酸酶时表现为白色。让基因型为 DdFf 和 ddFf 的牛杂交,后代 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_。若选择 F1中的黑色牛和栗色牛杂交,F2白色牛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F2中 f 基因频率为_,从 F1到 F2代,基因 F(f)控制的性状是否发生进化?_。【答案】(1).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2).核糖体 (3).99 (4).结合物 C(或酪氨酸酶)(5).黑栗白=125 (6).1/2 (7).1/4 (8).是【解析】
50、【分析】对题图进行分析可知,过程表示基因E 表达形成受体蛋白,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过程是受体识别相应激素的过程。【详解】(1)分析图 1 可知表示基因E 表达形成受体蛋白,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2)mRNA 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就是一个密码子。基因 E第 296位的碱基 C被 T取代后,则第 99个密码子会发生改变,因此导致 M受体蛋白中第 99位氨基酸发生改变。如果基因E突变成隐性基因 e,导致 M受体不能合成,M激素因缺乏相应的受体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酪氨酸酶含量下降,褐黑素增多。(3)基因型为 DdFf 和 ddFf 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