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技术基础.ppt(7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摄影器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学好摄影,拍出好照片,你就必须对照相器材的作用及其性能有所了解。只有了解了照相器材的各种特性及其对照片影像质量的影响,你才能从种类繁多的照相器材中挑选出合适的工具进行创作。本章主要介绍照相机及感光材料胶卷,讲解照相机的各主要部分及其作用、不同类型照相机的特点与用途、胶卷的种类、性能和用途。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镜头的性能指标与影像效果之间的关系。本章是摄影技术课程的基础。结构图结构图光路图光路图取景、聚焦时,光线经过镜头和反光镜到达五棱镜,在折射后到达取景器。快门释放时,反光镜弹起,光线直接到达胶卷的乳剂层。照相机主要装置标准镜头标准镜头焦距长度等于或接
2、近所用底片画幅的对角线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如135相机的画幅为2436mm,其标准镜头焦距则为50mm。其特点是视角与人眼的视角相近似,即约为50度。标准镜头的成像效果与人眼观看的效果类同,画面影像较为真切自然,其成像质量相对来说比较高,故而在各种摄影中应用广泛,适应力强。它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镜头。广角镜头广角镜头焦距长度短于所用底片画幅的对角线的镜头称为称为广角镜头。视角在70度至90度左右之间的镜头,称为普通广角镜头;视角为100度左右的镜头,称为超广角镜头;视角为180度的镜头,称为鱼眼镜头。它具体的特性与用途表现在:景深大,有利于把纵浓度大的被摄物,清晰地表现在画面上;视角大,有利于
3、在狭窄的环境中,拍摄较广阔的场面;景深长,可使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比例强烈,使画面透视感强。其缺点是,影像畸变差较大,尤其在画面的边缘部分,因此在近距离拍摄中应注意变形失真。长焦镜头长焦镜头 焦距长度大于所用底片画幅的对角线的镜头称为长焦镜头,或称为远摄镜头、窄角镜头。这类镜头具有的特点表现在:景深小,有利于摄取虚实结合的形象;视角小,能远距离摄取景物的较大影像,在拍摄不易接近的物体(如动物、风光、人的自然神态等)时,均能在远处不被干扰的情况下拍摄;透视关系被大大压缩,使近大远小的比例缩小,使画面上的前后景物十分紧凑,画面的纵深感从而也缩短;影像畸变差小,这在人像摄影中尤为见长。变焦镜头变焦镜头
4、 变焦镜头是镜头可以改变焦点距离(焦距)的镜头。所谓焦点距离,即从镜头中心到胶片上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焦距决定着被摄体在胶片上所形成的影像的大小。焦点距离愈大,所形成的影像愈大。变焦镜头的焦距可在较大的幅度内自由调节,这就意味着拍摄者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能够在较大幅度内调节底片的成像比例,也就是说,一只变焦镜头实际上起到了若干只不同焦距的定焦镜头的作用。但在质量技术水平相同的前提下,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总比定焦镜头要差。光圈光圈光圈由许多弧形的金属叶片组成,安装在镜头的透镜组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光圈的孔径。光圈的大小用光圈系数表示,光圈系数是将镜头焦距除以光圈的直径所得的值,用f或
5、f/或F表示。相机镜头的光圈都已标准化,就是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等。进光照度与光圈系数平方成反比,也就是相邻两挡光圈的进光照度是两倍的关系,如f2的进光照度是f2.8的2倍。光圈可调节在两挡之间。快门速度标记快门速度标记快门速度盘上的数字通常表示实际快门速度的倒数秒。如果在1秒标记的另一侧用不同颜色标出2、4、8等数字,则代表整秒时间。快门的作用:1、控制进光时间;2、影响成像清晰度。不仅表现在动态摄影,而且表现在静态拍摄中存在的相机持稳问题。快门速度对影像清晰度的影响快门速度对影像清晰度的影响快门速度越慢,曝光时间越长,动体影像
6、越模糊,但能表现出强烈的动感。快门速度越快,曝光时间越短,动体影像越清晰。聚焦准确聚焦不准确裂像棱镜式是一种最精确的调焦方式。在照相机取景框的中央有一小圆,圆的当中又以一条横线或斜线一分为二。让调焦的对象与这一横线或斜线垂直相交,如果调焦不准,物体会产生错开的现象。此时旋动调焦环,使影像重合对齐,则说明调焦准确了。这种调焦方式容易判断,精确度最高,但比较费时,主要适用于静止的对象,如风光,人像等的拍摄。取景取景这是同轴取景式单镜头反光相机的结构图。它主要通过一块感光板的上下翻动,使取景和成像都在同一个光学通道中完成。底片的成像与取景框所见图像一致。这是平视旁轴取景相机的结构图。由于取景和拍摄的
7、光学通道相分离,底片的成像与取景框所见图像有微小差别;相机的镜头可换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常用照相机类型135相机相机:特点:底片画幅为24mm36mm,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取景视点与成像视点一致。大部分相机的镜头可拆卸,可配置其它镜头,使用方便;袖珍式照相机操作简单,便于携带,常用于家庭生活照或抓拍。尼康f60全自动相机120相机:相机:特点:使用120、220胶卷,底片的规格可以分为:6cm4.5cm、6cm6cm、6cm7cm。底片画幅较大,影像质量较好,但相机体积较为笨重。人像,风光摄影师较多选用。哈苏903SWC相机胶卷的种类黑白胶卷经拍摄冲洗后,以黑、灰、白深浅不同的影调来表现景物的颜色
8、和亮度等级。按感色性能还可以分成全色片、分色片、色盲片、红外线片、光片等。我们常用的是全色胶片。黑白摄影是将客观的彩色世界抽象为黑白画面,靠黑、白、灰之间的影调变化来表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虽然它不如彩色摄影那样绚丽、逼真,但是,从艺术创作上说,它又往往较彩色摄影更含蓄、更蕴藉、更有韵味,从而也更能体现摄影者的创造性。在新闻摄影领域,由于新闻纸的质量、成本、时效等因素,黑白摄影至今仍占据主导地位。实景图底片彩色负片经拍摄、冲洗后,在胶片上产生原景物的补色影像,如红、绿、蓝色的景物分别被记录为青、品、黄色。彩色负片的主要用途是印放彩色照片,也可用于制作彩色幻灯片,但需要另行购买供复制用的彩色正片
9、,而且工序繁复,制成幻灯片的质量也不如彩色反转片。不过,当批量制作幻灯片时,采用彩色负片比采用彩色反转片来得经济。彩色负片还可用于制作黑白照片。有专供彩色负片印放黑白照片的全色黑白相纸,能印放出高质量的黑白照片。当采用普通的黑白相纸印放时,影像的反差小、层次少、缺乏应有的黑度。彩色反转片经拍摄、冲洗后,在胶卷上产生原景物的影像,呈彩色透明正像片。彩色反转片的主要用途之一是制作幻灯片。拍摄、冲洗后,装上幻灯片框即成彩色幻灯片,可供放映。彩色反转片的主要用途之二是用于印刷制版。彩色反转片也可用于制作彩色照片,有专供彩色反转片印放彩色照片的彩色反转相纸(又称“正正”相纸),但供应较少。只有通常的彩色
10、相纸(又称“负正”相纸)时,则需要先从彩色反转片复制出彩色负片,然后再用复制出的彩色负片印放,过程比较繁复。当以获得彩色照片为拍摄目的时,远不如直接采用彩色负片拍摄便捷。在同等质量、相同片速的前提下,彩色反转片的色彩更鲜艳、颗粒更细腻、清晰度更高、层次更丰富,影像的保存性也更好。胶卷性能的内在规律感光度宽容度反差性颗粒性解像力灰雾度保存性低小大细大小好高大小中小大差感光度感光度这是胶片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特性,也就是胶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请参看下面胶卷感光度的标记及其对照表,表格中数字越大,胶片的感光能力就越强,所需的曝光量就越少。也就是说,在同一光线下,感光度高的,光圈可小些,快门速度可快些。1
11、00以下称为慢速胶卷,100200为称中速胶卷,400以上称为高速胶卷。感光度低感光度高胶卷感光度的标记及其对照表:中国标准制GB美国标准制ASA德国标准制DIN国际标准制ISO18501850/18度;2110021100/21度;2420024200/24度;2740027400/27度;3080030800/30度;胶卷的使用与保存:胶卷的使用与保存:1、避免在强烈光照下装卸胶卷。2、装片时注意使收片轴勾紧胶卷片头。3、倒片速度要缓慢均匀,不要把片头倒进暗盒。4、拍摄后及时冲洗胶卷。5、保存胶卷注意防热防潮。安装胶卷安装胶卷(1)拉出倒片旋钮,开启相机后盖。(用35mm暗盒式胶片。切忌在
12、阳光射照下装入或取出胶片。)(2)把胶片装入暗盒室内。(3)拉出片头,并把它插入卷片轴中任意缝内。(4)扳动卷片扳手,使胶片进入片孔,关闭相机后盖。(5)扳起倒片手柄,依箭头方向转动,收紧松驰的胶片。(6)扳动卷片扳手至尽头,按下快门。重复该动作,直至胶片计数器显示1。安装镜头安装镜头安装:安装:持稳镜头,使镜头后端面上的红点对准机身卡口上的红点,套上镜头,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至锁紧为止。拆卸:拆卸:按下镜头拆卸按钮,把镜头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到位,取出镜头,盖上镜头的前盖、后盖和机身盖。注意注意事项:事项:安装或拆卸镜头时,避免手指触摸到相机内部或镜头玻璃。安装或拆卸装有胶片的相机的镜头时,避免光线
13、直射相机内部。横幅站姿横幅站姿:双手平稳握紧相机,左手手指调节光圈及焦距,右手按快门。双肩自然下垂,双腿微张,重心平稳分配到两只脚上。为了进一步增强稳定性,可以收紧手臂,用肘部抵住自己的胸膛。竖幅站姿竖幅站姿:拍摄竖幅照片时手法不变,只是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左手掌顶住相机底部,手指调光圈对焦,右手五指聚拢,食指按动快门,其余四指握紧机身。蹲姿蹲姿:蹲姿拍摄时上半身的姿势要点与立姿一样。下半身左膝抬起,利用膝盖支撑左手,可以辅助稳定相机。身体重心在右脚,臀部坐在脚跟上,使身体保持平衡。三脚架固定相机三脚架固定相机作长时间的曝光时或使用长焦镜头拍摄时,为获得最大的清晰度,应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选购
14、三脚架一是要保证结实,根据自己使用相机和镜头的分量,选择尽可能稳定的三脚架。二是要考虑携带的方便,在满足稳定的基础上尽可能选用体积小的、分量轻些的。固定在三脚架上的相机,如果直接按动快门,还会产生抖动。避免抖动的方法是使用快门线触发快门。准确聚焦准确聚焦各种聚焦指示各有优缺点,不同聚焦方式适合不同的聚焦对象:若聚焦对象有明显的直线部位,宜用裂像式聚焦;若聚焦对象轮廓线条不明显,宜用微棱镜式聚焦。此外,聚焦方式的选择与个人的习惯有关。要取得精确的聚焦效果,摄影者要认真聚焦,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聚焦时,在感觉的最清晰点前后反复调节,找到两个刚能分辨的模糊点,然后焦点定在着两点之间。
15、认识曝光认识曝光曝光不足曝光适当曝光过度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像的密度、清晰度与色彩三方面。1、曝光与密度对负片来说:曝光过度,密度大,俗称“底片厚”,色彩浓重、暗黑。曝光不足,密度小,俗称“底片薄”,色彩浅淡、透亮。彩色反转片的情况则与负片正好相反。2、曝光与影像清晰度曝光对影像清晰度的影响表现在曝光量的大小和曝光的组合。(1)曝光量的大小对影像清晰度的影响。曝光严重过度时,由于光线在胶片乳剂层中的散射,导致影像轮廓线被柔化而显得不够清晰:曝光过度还会引起乳剂颗粒增粗,也使影像细节表现的清晰度下降。曝光严重不足时,由于缺乏构成影像的必要密度,也就无法清晰地再现影像。(2)等量曝光的
16、不同曝光组合对影像清晰度的影响。光圈大小直接影响景深效果:光圈大时,景深小;光圈小时,景深大。快门速度影响动体影像的清晰度和手持相机时抖动带来的影像模糊程度:快门速度越快,动体影像也就越清晰;反之,也就越虚糊。手持相机时,使用过小的快门速度容易引起抖动。建议初学者选择大于1/60的快门速度.3、曝光与色彩在彩色摄影中,曝光过度或不足都会导致影像的偏色。这是因为彩色胶卷分别感受红光、绿光和蓝光的三层感光乳剂,对曝光过度或不足时受到的影响是不一致的,色彩平衡也就遭到到了破坏。曝光估计曝光估计“宁多勿少”原则:由于黑白片和彩色负片在曝光过度方面有较大的曝光宽容度,因此,估计彩色负片的曝光量时应注意“
17、宁多勿少”。而彩色反转片在曝光不足方面有较大的宽容度,因此,估计彩色反转片的曝光量时应注意“宁少勿多”。“梯级曝光”原则:为了保证拍摄时曝光量的准确,在面对同一拍摄对象时,可先根据估计出的曝光量拍摄一张,然后再分别增加和减少曝光量进行拍摄,这样一定能从中找出一张曝光理想的底片。当然,无论是使用“宁多勿少”原则还是“梯级曝光”原则,都应当先对拍摄环境做出初步的曝光估计。下面给出的曝光表仅供参考:室外曝光参考表天气情况强烈阳光薄云厚云阴天光圈f/16f/11f/8f/5.6快门速度胶卷ISO片速的倒数测光技艺机位法机位法机位法就是在相机位置朝被摄体测光,在机位测到的景物平均亮度接近18%的中灰亮度
18、时,产生理想的曝光效果。近测法近测法近测法就是靠近被摄体测量其局部亮度。代测法代测法代测法就是向被摄体之外的物体测光,常用的代测法是测量摄影者自己的手背。景深含义景深含义景深就是在所调焦点前后延伸出来的可接受的清晰区域。实际上,在任何照片上只有聚焦了的平面才是真正清晰的。然而,在观赏者看来,这一平面前后一段距离内的物体也可能会相当清晰,那么这段距离就叫景深。在主体之前的清晰部分,叫前景深;在主体背后的清晰范围,则称为后景深。拍摄时对景深的选择应取决于照片要表达的意境。例如,在拍摄沙漠时你想要表现沙漠的浩瀚无际,就可以选择比较大的景深,使构图中的物体都显得锐利清晰。又如你想抓拍复杂环境中的某个对
19、象,则可能只须把特定对象突出,而模糊背景,这时则应选择教小的景深。对景深的选择是一种重要的创作技巧,它会直接影响摄影作品的风格和表达光圈大小对景深的影响光圈大小对景深的影响在镜头与被摄物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我们通常用调节光圈的方法来控制景深。光圈越小(f/值越大),景深越阔;光圈越大(f/值越小),景深越浅。因此,在拍摄人像照片时,通常使用大光圈,这样可使景深变浅,从而突出人像;拍摄风景或写实照片则可用小光圈,目的是要获得阔景深的效果。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焦距大小对景深的影响焦距大小对景深的影响焦距是影响景深的另一个因素。焦距愈长,景深愈浅;焦距愈短,则景深愈阔。有一些初学者以为,在同一
20、级光圈及同一主体距离下,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同一个画面,两者的实际景深是一样的,只要把广角镜拍摄的影像放大到远摄影的同样大小了,以两者同一面积比较便会有同一样的景深,这观点是绝对不正确的。其实如果他真的细心比较一下,便知道不同焦距对景深的影响。事实上,所谓同一光圈,其通光孔径的大小根本不一,因为光圈值只是相对值,200mm的/2.8光圈,比100mm的f/2.8光圈大足一倍,其影像的模糊圈自然亦不一样,故此,镜头的焦距愈长,景深自然愈浅了。长焦镜头拍,景深较小短焦镜头拍,景深较大摄距大小对景深的影响摄距大小对景深的影响对焦距离(物距)愈近,景深愈浅,对焦距离愈远,景深愈阔。如图所示:在图一中,镜
21、头聚焦在最靠近画面的圆环上,物距较小,因此得到的景深也较浅。而图二中,镜头聚焦在画面远端的圆环上,则得到了较阔的景深。当对焦至无限远,便会有最大的景深,但当拍摄微距照片时,对焦到最近距离,景深便会最浅。拍摄无限远的照片,你不会有景深的问题;拍摄微距照片,景深极浅是你要面对的大问题。所以拍摄微距照片,一般要把光圈尽量收细,更要利用三脚架支持相机,以便用较小的光圈。拍摄的焦点越近,景深越小拍摄的焦点越远,景深越大摄影构图要让照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更能传达你的意图,学习摄影构图是关键。什么是摄影构图呢?摄影构图就是运用相机镜头的成像特征和摄影造型来构成画面,以揭示一定内容的一种手段;就是摄影者把要
22、表现的客观对象有机地安排在一定的画面的艺术形式中,以表达意图和观念的一种途径。在学习构图中要注意“画有法,画无定法”。也就是说,既要注意学习有关摄影构图的规律、法规,又不要被这些“规律”、“法规”所束缚;既要以摄影构图的常识为基础,又应勇于创新、突破。本章主要介绍如何选择拍摄点、合理布局画面的各要素、运用不同的影调与色调来构造画面,表现拍摄者的摄影意图。拍摄距离-远景远景古代画论说“远取其势”。远景包括大范围的景物,表现宏大的气势。远景总是以自然的气势取胜,表现地形特征,地理位置,山川形势及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环境氛围等等。但是,它不能鲜明地显现被摄主体的细部。拍摄远景照片,要立足于大的气势和气氛
23、的渲染,表现景物的深远和辽阔。我们一般利用影调透视和线条透视的手法表现画面的空间感和深度感。全景全景以表现某一个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所处的环境为目的。全景用来交待事件发生的环境及主体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与远景比较,全景有较明确的内容中心。结构全景画面,主要考虑环境与主体物的某种关联,注意主体整体的固有特征的轮廓线条,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呼应关系,以达到内容上的丰富和结构上的完整。中景中景中景通常用于表现某一事件或对象富有表现力的情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表现事物矛盾的焦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联系等。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环境降到次要地位,如果是静的物体,也总以该对象中最有趣味,最引人注意的部分为
24、主,如人民大会堂的中景,可能是突出正门的一排有气势的廊柱。中景人物拍摄中,手势动作常常成为画面中的主要部分。近景近景从相当近的距离上拍摄,或者从不太远的距离上用长焦距镜头拍摄,可以获得一幅近景照片。近景照片所包括的景物范围很小,其视觉效果与人们从近处去观察被摄体所得到的视觉效果相似,它对环境的表现是不充分的。但是,在近景照片中,被摄体能表现出较丰富的细节,容易给观众留下具体而深刻的印象。特写特写特写突出表现被摄体的某一局部,常常用来展现被摄体自身结构上的一些细节,引起观众浓厚的兴趣。小结:小结:景别的确定是摄影者创作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别运用是否恰当,决定于作者的主题思想是否明确,思路是否清
25、晰,以及对景物各部分的表现力的理解是否深刻。确定拍摄范围,主要通过两个途径:选择拍摄距离和确定所用镜头的焦距。拍摄距离和镜头焦距的改变,都会使拍摄范围有所变化,但是,这两个手段并非完全一样。改变拍摄距离,不仅带来拍摄范围上的变化,还带来被摄景物的透视关系的变化;而在原来的位置上变焦拍摄,只改变拍摄范围,并不改变前后景物的透视关系。拍摄方向-正面构图正面构图照相机的方位正对着被摄对象的正面拍摄。这个方向有利于展现被摄对象正面的形象特征;擅长表现对称美;能产生庄重、威严、静穆之感。但正方向同时也会使画面呆板,使被摄景物缺少一定的空间透视感。在人像摄影中,被摄人物面对着观众,似乎可以通过眼神、表情和
26、姿态与观众产生交流和联系,具有吸引力和亲切感。被摄景物则可表现其对称的风格特征,让人产生一种肃穆、庄严、稳定的视觉印象。斜侧面构图斜侧面构图照相机的方位处在被摄对象的正面至侧面之间的某点上拍摄。在这个方向拍摄,各类线条均按一定的方向由近而远汇聚,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有利于加强空间纵深感和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将画面中的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等配置适当,可以产生强烈的透视感,增加景物的层次,使构图清新活泼,富有生气。在某些情况下,把主要的被摄对象置于线条透视的会合处,易于突出主体。正侧面构图正侧面构图照相机的方位与被摄对象成90度角拍摄。这个方向拍摄能够明确地表达出被摄对象的侧面形象特征,适于表现人物
27、或景物的侧面轮廓效果。在拍摄某些运动中的被摄对象时,能够加强活跃、动荡的效果。侧面构图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是:运用侧面方位拍摄某些建筑物或其他物体,由于只能表现侧面的特征,同样产生了正面构图的某些缺陷,侧面的一些平行线条也难以产生汇聚,使主体物的透视效果大为减弱,这是其一;其二,由于只能看到侧面特征,正面的主要特征难以表达,构图容易流于散漫和不集中。这种构图不适于表现平静、严肃的主题。背面构图背面构图照相机的方位处于被摄对象的后方,对着被摄对象的背部拍摄。这个方向拍摄将主体与背景环境融于一体,形成主体与环境的呼应与烘托关系,而拍主体的背景又能使观赏者产生联想,使画面产生一种含蓄之美。小结:小结:选
28、择不同的拍摄方位,产生不同的构图形式,都是作为摄影造型的表现方法而存在的。任何一种构图形式,只要它与某些被摄对象特点相结合,充分发扬其特点而避免其不足,能够深刻地揭示主题思想,并给人一种美感,即可称之为优良的构图形式,且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摄影作品。拍摄高度-平拍角度平拍角度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于同一水平线上,以平视的角度来拍摄,这种角度称为平拍角度。平拍角度所构成的画面效果,接近于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觉习惯,它所形成的透视感比较正常,不会使被摄对象因透视变形而遭到歪曲和损害,适于表现具有明显线条结构或有规则图案的物体。因此,这种平拍角度的表现方法在摄影实践中应用最广泛,运用起来比较快捷方便。平拍角度的缺
29、陷和不足之处是往往把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前后各种景物,相对地压缩在一起,缺乏空间透视效果,不利于层次感的表现。仰拍角度仰拍角度拍摄点低于被摄对象,以仰视的角度来拍摄处于较高位置的物体,这种角度称为仰拍角度。仰拍角度的视平线较低,如果以仰拍角度拍摄室外的各种景物,可以在照片画面中造成很低的地平线或水平线,使杂乱的背景掩盖在较低的地平线以下,天空作为背景占据了画面中相当大的面积,前景高大,主体突出,能够改变前后景物的自然比例,产生一种异常的透视效果。在体育、舞台摄影中为了强调表现某些运动员和舞蹈演员的跳跃动作的高度,采用拍摄点较低的仰拍角度极为有效。这种低角度可以把被摄对象有限的跳跃高度极大地夸张,
30、形成一种展翅凌空的视觉效果。用仰拍角度拍摄某些竖立的物体和高大的建筑物,可以收到挺拔直立、刺破青天的效果;拍摄有人物活动的某些场面,能够获得朝气蓬勃,升腾向上的效果。运用仰拍角度拍摄,仰角之大小,与距离的远近有关,距离愈近,仰角愈大;距离愈远,仰角愈小。根据不同被摄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仰拍角度,才能增强摄影构图的表现力。如果仰拍角度运用不当,容易产生严重变形或使直立的物体向后倾倒。俯拍角度俯拍角度拍摄点高于被摄对象,以俯视的角度来拍摄处于较低位置的物体,这种角度称为俯拍角度。俯视角度的视平线较高,如果以俯拍影角度拍摄带有地平线的景物,地平线往往被置于照片画面的上方,地面景物占据画面中的绝
31、大部分,天空常常只占一线的位置。在俯摄角度所拍摄的画面中,主体人物或景物与广阔的空间相比,显得渺小。当拍摄点升高到空中时,即通常所说的航空摄影,简称航拍。航拍所构成的画面,可以使远近景物在照片中由上至下有层次地平展铺开,最大限度地表现自然的空间感,能够清晰地交待总体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完整概念。航空摄影所形成的俯摄角度,一般称为鸟瞰。俯拍角度适于表现规模和气势,能富有表现力地展示巨大的空间效果。它适于表现辽阔的原野、大规模经济建设场面以及群众集会壮观的宏大场面等等。在体育运动和文艺表演中,常常用俯摄角度来展现优美的图案效果,或以净化的背景衬托被摄对象形体姿态。在人物摄影中,俯摄角度应用不当,会对人
32、物的形象起到丑化作用。一般来说,不宜用过大的俯摄角度拍摄面部结构正常的人物肖像。画面要素及作用画面要素及作用画面要素及作用一幅摄影作品中,除了有主体,还要有陪体。陪体可以起到营造气氛,烘托情节的作用。在主体前面的环境元素,称为前景部分;在主体后面的环境元素,成为背景部分。前景和后景相互依托。我们来看图一,这是一张猫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照片中白猫是画面的主体,而深绿色的树叶构成了背景。茂密的叶子与白色的主体产生鲜明的对比,有效地突出了主体,同时给人深邃的感觉。小猫前面的一些杂草和树叶,构成了前景。前景大部分都被虚化掉,这样的处理避免了与主体的冲突,而且可使画面具有层次感。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
33、看到,前景的作用就是引导观众的视线到画面上的主体,是为主体服务的。要为画面增加前景,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相机的角度或利用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来实现。背景的作用是烘托主体,表现环境。在处理背景的时候,要注意到背景的色调以及结构,避免和主体冲突。如果背景比较杂乱,影响到主体的突出,我们可以利用镜头的景深效果来虚化背景,将不必要的元素从画面中模糊出去,达到构图的目的。看图二,这是一张人物照。当时模特所处的环境背景十分糟糕,有树、停泊的汽车等与画面不相关的东西,如果一起纳入画面,会感觉相当杂乱,不利于突出主体。在这种情况下,摄影者利用大光圈将背景中的杂乱元素全部虚化,突出了模特这个主体,同时虚化的背景也起到
34、了很好的烘托作用,整个画面显得干净而又不失单调。整体布局设计整体布局设计想创作好的摄影作品,首先要对画面进行精心设计,这就了包括对线条、形状、前景背景的均衡安排。均衡决定了画面的整体结构。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处处存在着均衡,例如有着宽大底座的金字塔,四条腿的桌子等,都给人以稳定的感觉。人们在生活中,也养成了追求均衡的审美心理。在构图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画面的视觉均衡。但均衡不等于绝对的对称。绝对的对称会给人单调、刻板、缺乏活力的感觉。为了打破这种感觉,我们可以运用“黄金分割”概念来指导构图。黄金分割比率(1:0.618)最早是由古代希腊人发现的,它被人们认为是最美、最谐调的比例。在摄影构图中,我
35、们可以运用黄金分割率做四条直线,将画面等分为九个格,俗称为九宫格。把画面要表现的主体放在等分线的交汇处,就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构图效果。如右图所示:这张照片要突出的主体是左面的两只小狗,它们处在画面左上角的黄金分割线交汇处,右下角的交汇处则放置了一个皮球。这两个元素出现在黄金分割线的两个交点上,相映成趣,起到了均衡画面的作用。线条的运用线条的运用线条在画面中起到了骨架的作用。我们从任何一张照片上发现,整个画面都是由不同形状的线条所构成。线条可以起到引导观众视线的作用,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同时不同的线条的所代表的含义也是不一样的,线条的合理运用,可以让观众更容易的理解照片的主题以及所要表达的含义。
36、垂直的线条,它象征的是坚强、庄严、有力,例如高耸入云的建筑,参天的古木;如图,这是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垂直线条的运用,让人感觉到它的庄严和稳固。横线横线象征着宁静、宽广、博大,例如右图那一望无际的大海,用横线来表现的地平线,给人以非常宽阔的感觉。斜线斜线象征着不安定和动态的感觉,也可以表现出纵深的效果。如图,由于透视的缘故,道路变成了斜线,通向远方,斜线在这里就引导人们的视线到画面深处,体现处了一种纵深效果。曲线曲线象征着柔和、浪漫、优雅。如图,天桥在画面上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让人有一种柔美的感觉。除了具体的线条之外,一些抽象的线条,如长时间曝光而形成的光带,非常具有动感。慢快门下的瀑布形成
37、的曲线既有动感而又不失优雅等,所以,线条并不都是客观存在特定实体的,是要靠自己的双眼去发掘、创造的。色彩表现力色彩表现力黑白摄影讲究影调,彩色摄影强调色调,影调与色调都是为了表现摄影艺术的画面。色彩会使画面形成特别的气氛或感情。白色:白色:白色纯洁,神圣,典雅,清淡,能使人的视觉产生平衡感,任何色彩在白色之中都会充分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并与之友好相处,但白色有时也表示哀伤,寒冷与奸诈。黑色:黑色:黑色:黑色壮观,肃穆,超俗,沉静,是安定稳重之色,但大面积的黑色会使人的心理推动平衡,产生恐怖感,压抑感。它是极好的衬托色。任何色彩与黑色在一起都会显得更鲜艳明快。红色红色红色:红色:红色是强有力的色彩
38、,是热烈、冲动的色彩。约翰伊顿教授描绘说:在深红的底子上,红色平静下来,热度在熄灭着;在蓝绿色底子上,红色就像炽烈燃烧的火焰;在黄绿色底子上,红色变成一种冒失的、莽撞的闯入者,激烈而又寻常;在橙色的底子上,红色似乎被郁积着,暗淡而无生命,好像焦干了似的。橙色橙色橙色:橙色:橙色是十分活泼的光辉色彩,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色彩,它使我们联想到金色的秋天,丰硕的果实,因此是一种富足的、快乐而幸福的色彩。橙色稍稍混入黑色或白色,会成为一种稳重、含蓄有明快的暖色;但混入较多的黑色后,就成为一种烧焦的色;橙色中加入较多的白色会带有一种甜腻的味道;橙色与蓝色的搭配,构成了最响亮、最欢快的色彩。黄色黄色黄色:黄
39、色:黄色是亮度最高的色,在高明度下能够保持很强的纯度。黄色的灿烂、辉煌,有着太阳般的光辉,因此象征着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黄色有着金色的光芒,因此又象征着财富和权利,它是骄傲的色彩。黑色或紫色的衬托可以使黄色达到力量无限扩大的强度。黄色最不能承受黑色或白色的侵蚀,这两个色只要稍微的渗入,黄色即失去光辉。绿色绿色绿色:绿色:鲜艳的绿色非常美丽,优雅。绿色很宽容、大度,无论蓝色还是黄色的渗入,仍旧十分美丽。黄绿色单纯,年青;蓝绿色清秀、豁达。含灰的绿色,也是一种宁静、平和的色彩,就像暮色中的森林或晨雾中的田野那样。蓝色蓝色蓝色:蓝色:蓝色是博大的色彩,天空和大海都呈蔚蓝色,蓝色是永恒的象征。蓝色是最
40、冷的色,使人们联想到冰川上的蓝色投影。蓝色在纯净的情况下并不代表感情上的冷漠,它只不过代表一种平静、理智与纯净而已。紫色紫色紫色:紫色:约翰伊顿对紫色做过这样的描述:紫色是非知觉的色,神秘,给人印象深刻,有时给人以压迫感,并且因对比的不同,时而富有威胁性,时而又富有鼓舞性。用紫色表现混乱、死亡和兴奋,用蓝紫色表现孤独与献身,用红紫色表现神圣的爱和精神的统辖领域。色彩搭配色彩搭配1、色彩的对比俗语说:“万绿丛中一点红”,这是指色彩的合理对比。各类艺术在色彩上都有一种对比的手法。比如,在拍摄一幅人物照片时,选择的外景是公园,绿油油的草坪和优雅的柳树组成绿色的基调,这时人物的衣服色彩就最好选择黄色、
41、红色或其他的颜色,这样人物就会突出,在色彩上形成对比的感觉。2、色彩的和谐与平衡色彩的和谐与平衡是色彩对人的眼睛产生的一种视知觉现象,是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在生活中,我们看多了红色,就希望有绿色来补充;看多了明亮、刺眼的颜色,就希望出现一些灰暗、淡雅的色彩加以调节。平衡的色彩组合,能给人以舒适的美感。类似色配合:类似色配合:光谱色带上相邻的两色为类似色,类似色的搭配能达到调和又有变化的效果。点缀式配合:点缀式配合:点缀色的面积不宜过大,其色彩应与画面主色调形成对比,位置应是作品的视觉中心。同种色配合:同种色配合:将深浅不同或冷暖不同的同一种颜色系统的色彩放在一起,易于达到协调的目的,但有时会使人感到不够丰富。对比色配合:对比色配合:把光谱上的两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色环,在色环上相对的两色为对比色,对比色搭配效果特别强烈。冷暖色:冷暖色:在色彩感觉上,暖色有扩大感,冷色有缩小感,在进行配合时要注意每种颜色的冷暖关系统一协调。互补色配合:互补色配合:互补色是色相环上相距180度之色,这种配合是色相冲突最强烈的一种配合,是一种即强烈又稳定优美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