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程门立雪》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2449486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4.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程门立雪》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程门立雪》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程门立雪》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程门立雪》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程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程门立雪门立雪“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拜师求教的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拜师求教的事。杨杨时时游游醡醡杨时和游酢原先以程颢为师杨时和游酢原先以程颢为师。院里的院里的童子童子听见听见,连忙出来对他连忙出来对他们摆手说:们摆手说:“先生正在午睡呢先生正在午睡呢。”杨杨时时向向童童子子说说明明来来意意。童子让他们在书房等一等,他们童子让他们在书房等一等,他们怕惊醒了老师,于是谢了童子怕惊醒了老师,于是谢了童子。然然后后恭恭恭恭敬敬敬敬的的站站在在门门外外等等候候。当当时时正正值值隆隆冬冬季季节节,阴阴沉沉的的天天忽忽然然下下

2、起起了了鹅鹅毛毛大大雪雪。没没多多久久,二二人人的的脸脸上上和和身身上上就就积积了了厚厚厚厚的的一一层层雪雪。远远望去就像两个雪人,可他们远远望去就像两个雪人,可他们谁也没有要离开的意思谁也没有要离开的意思。等等程程颐颐午午睡睡醒醒来来。童童子子端端来来热热茶茶。说有两个学生来访,见先生午睡说有两个学生来访,见先生午睡不敢打扰,现在还在门外等候不敢打扰,现在还在门外等候。程颐很惊讶,程颐很惊讶,赶赶忙让童子请他们进来忙让童子请他们进来。程颐被这两程颐被这两个个人的求学精神和人的求学精神和尊敬师长的品德深深打动,于尊敬师长的品德深深打动,于是尽心尽力的教他们是尽心尽力的教他们。终于杨时学到了老师

3、的全部学问,终于杨时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后来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后来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并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并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同学们,读完这个故事,同学们,读完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想呢?你们有什么感想呢?后人用后人用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诚恳求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诚恳求教尊师重道的学子,这种刻苦学习教尊师重道的学子,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和尊师重道的品德直到今天的精神和尊师重道的品德直到今天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范小芬范小芬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防治原则与治疗

4、方法 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 在整体观念和辨证的基础上,以四诊收集的客观在整体观念和辨证的基础上,以四诊收集的客观资料为依据,经过全面分析,综合判断,根据不同资料为依据,经过全面分析,综合判断,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不同治疗原则,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法。病情制定不同治疗原则,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法。防治原则防治原则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调整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调整 阴阳、扶正祛邪、三因制宜、病治异同等。阴阳、扶正祛邪、三因制宜、病治异同等。治疗大法治疗大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八法。第一节第一节 防治原则防治原则 防治原则防治原则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总原则。预

5、防和治疗疾病的总原则。防治原则包括:防治原则包括:预防原则预防原则-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三因制宜、病治异同等。三因制宜、病治异同等。(一)预防原则(一)预防原则一、预防的基本概念一、预防的基本概念1.1.预防的含义预防的含义-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发生发展。孙思邈:孙思邈:上医,医未病之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预防原则预防原则一、预防的基本概念一、预防的基本概念 1.1.预防的含义

6、预防的含义 2.2.中医学的预防观念中医学的预防观念-治未病治未病 治未病包括: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未病治未病-体现了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体现了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一、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1.1.定义定义 未病之前,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未病之前,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2.2.目的目的培养正气,防止邪气的侵入。培养正气,防止邪气的侵入。素问素问:“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 从来从来”。3.3.方法方法如调摄精神,锻炼身体,适应四时,调节饮食及如调摄精神,锻炼身体,适应四时,调节饮食及 生活起居,劳逸结合等;

7、生活起居,劳逸结合等;此外强调避其毒气;此外强调避其毒气;另外还包括药物预防、人工免疫。另外还包括药物预防、人工免疫。二、二、既病防变既病防变1.1.定义定义 疾病发生以后,早期诊断疾病发生以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把疾病消灭在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把疾病消灭在 萌芽阶段。萌芽阶段。2.2.目的目的防止传变。防止传变。3.3.方法方法(1 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2 2)控制传变。)控制传变。二、二、既病防变既病防变 3.3.方法方法 (1 1)早期诊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治疗 “见微知著,防患未然见微知著,防患未然”(2 2)防止传变)

8、防止传变 截断病邪的途径截断病邪的途径-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防止演变。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防止演变。熟悉五行生克乘侮、经络传变、卫气营血传变规律。熟悉五行生克乘侮、经络传变、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如如难经难经“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无令得受肝之邪”。先安未受邪之地先安未受邪之地 难经难经“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先实其脾气,无,无令得受肝之邪令得受肝之邪”。(二)治疗原则(二)治疗原则1.1.定义定义治疗疾病的总原则。治疗疾病的总原则。最基本的治则包括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最基本的治

9、则包括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三因制宜、病治异同等。扶正祛邪、三因制宜、病治异同等。2.2.治则和治法的关系治则和治法的关系一、一、治病求本治病求本1.1.定义定义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 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素问素问“治病必求于本治病必求于本”。“本本”是疾病的本质、根本,包括疾病的病因、病位、是疾病的本质、根本,包括疾病的病因、病位、病病 性、病势等。性、病势等。2.2.意义意义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对其他治则有指导意义。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对其他治则有指导意义。3.3.在应用这一治疗原则时,必

10、须掌握在应用这一治疗原则时,必须掌握“正治与反治正治与反治”、“治治标与治本标与治本”两种情况。两种情况。一、治病求本一、治病求本-正治与反治正治与反治正 治1.1.定义:指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治疗法则,又称为定义:指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治疗法则,又称为“逆治逆治”。“逆逆”是指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是指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2.2.适应症: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本质相一致的病症。适应症: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本质相一致的病症。具体包括:具体包括:n n热者寒之:热者寒之:热证用寒凉药物治疗;热证用寒凉药物治疗;寒者热之:寒者热之:寒证用温热药物治疗;寒证用温热药物治疗;实者泻之:实者泻之

11、:实证用攻下药物治疗;实证用攻下药物治疗;n n虚者补之:虚者补之:虚证用补益药物治疗。虚证用补益药物治疗。反治1.1.定义:是顺从疾病的定义:是顺从疾病的假象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为又称为“从治从治”。“从从”是指所用药物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一致。是指所用药物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一致。2.2.适应症:反治法是在临床征象和其本质不相一致的情适应症:反治法是在临床征象和其本质不相一致的情 况下应用的治法。况下应用的治法。具体用于以下四种情况:具体用于以下四种情况: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一、治病求本一、治病求本-正治与

12、反治正治与反治反治热因热用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是以热治热,即用温热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即用温热药物治疗具有假热 症状的病证(真寒假热证)。症状的病证(真寒假热证)。用于用于阴寒内盛阴寒内盛,阴盛格阳,反见面红、脉大等,阴盛格阳,反见面红、脉大等 热象的真寒假热证,如寒厥;热象的真寒假热证,如寒厥;寒因寒用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是以寒治寒,即用寒凉药物治疗具有假寒即用寒凉药物治疗具有假寒 症状的病证(真热假寒证)。症状的病证(真热假寒证)。用于用于里热盛极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四肢厥冷、,阳盛格阴,反见四肢厥冷、脉沉等寒象的真热假寒证,如热厥;脉沉等寒象的真热假寒证,如热厥;反治反治塞因塞用

13、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药物治疗具有闭塞即用补益药物治疗具有闭塞 不通症状的病证(真虚假实证)。不通症状的病证(真虚假实证)。用于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用于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如因虚所致的腹胀、便秘,血虚闭经等;如因虚所致的腹胀、便秘,血虚闭经等;通因通用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药物治疗具有实性即用通利药物治疗具有实性 通泄症状的病证(真实假虚证)。通泄症状的病证(真实假虚证)。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病证。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病证。如食积腹痛如食积腹痛,泻下不畅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热结旁流;淤血崩漏淤血崩漏;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膀胱湿热所

14、致的尿频,尿急尿急,尿痛等。尿痛等。一、治病求本一、治病求本-标本缓急标本缓急 1.基本概念 标标,即现象;,即现象;本本,即本质。是中医在治疗疾,即本质。是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分析病证的两个矛盾。病时分析病证的两个矛盾。从正邪来分从正邪来分正气为本,邪气为标;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从病因与症状来分从病因与症状来分病因为本,症状为标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以疾病的新旧或发病的先后来分以疾病的新旧或发病的先后来分旧病为本,旧病为本,新病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新病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2.2.标本缓急处理原则标本缓急处理原则 标本治法的临床应用,一般是标本治法的临床应用,一般是“治病必求于治病必求于

15、本本”。但在有些情况下,就应采取。但在有些情况下,就应采取“急则治其标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缓则治其本”、“标本同治标本同治”的原则。的原则。一、治病求本一、治病求本-标本缓急标本缓急 一、治病求本一、治病求本-标本缓急标本缓急3.3.运用原则运用原则n n急则治其标急则治其标:就是在标症危急时,必须首先治标,就是在标症危急时,必须首先治标,后考虑治本。后考虑治本。如高热、大出血、剧痛、慢性病复发较急者等。如高热、大出血、剧痛、慢性病复发较急者等。n n缓则治其本缓则治其本:就是在标症不急,病势轻缓时就是在标症不急,病势轻缓时 应采用治本的方法。应采用治本的方法。对慢性病和急性病恢复期有指

16、导意义。对慢性病和急性病恢复期有指导意义。n n标本同治标本同治:就是在标病本病俱急或标本都不就是在标病本病俱急或标本都不 急时,可采用标本同治。急时,可采用标本同治。如虚人感冒、阴亏便秘等。如虚人感冒、阴亏便秘等。二、调整阴阳二、调整阴阳 阴阳是辨证的总纲,疾病的各种变化可以用阴阳失调来概括。故调整阴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乃是临床治疗的根本法则之一。二、调整阴阳1.1.损其偏盛损其偏盛对于阴阳偏盛,即阴或阳对于阴阳偏盛,即阴或阳 某一方过盛有余的病证,可采用某一方过盛有余的病证,可采用 “损其有余损其有余”的治疗原则。的治疗原则。如阳热亢盛的实热证用清泻其阳热的如阳热亢盛的实

17、热证用清泻其阳热的方法、阴寒内盛的寒实证用温散阴寒的方法。方法、阴寒内盛的寒实证用温散阴寒的方法。二、调整阴阳2.2.补其偏衰补其偏衰对于阴阳偏衰,即阴或阳对于阴阳偏衰,即阴或阳 某一方虚损不足的病证,可采用某一方虚损不足的病证,可采用 “补其不足补其不足”的方法治疗。的方法治疗。如阴虚宜滋阴、阳虚宜补阳等。如阴虚宜滋阴、阳虚宜补阳等。三、三、扶正与祛邪扶正与祛邪 疾病的过程,从正邪关系来说,就是正气与疾病的过程,从正邪关系来说,就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的胜负,邪气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进退。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决定着疾病的进退。邪胜于正

18、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正气充沛,则人体可防御外邪;正气不则病退。正气充沛,则人体可防御外邪;正气不足,则外邪可致病。因此治疗疾病,就要扶助正足,则外邪可致病。因此治疗疾病,就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气,祛除邪气,改变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向疾病痊愈方面转化。所以,扶正祛邪是有利于向疾病痊愈方面转化。所以,扶正祛邪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三、三、扶正与祛邪扶正与祛邪1.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扶正扶正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增强体质,提高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增强体质,提高 机体抗邪能力。机体抗邪能力。扶正多用补虚的方法,包括针灸

19、、推拿、气功及体育锻炼等。扶正多用补虚的方法,包括针灸、推拿、气功及体育锻炼等。祛邪祛邪应用泻法祛除病邪,以消除或削弱病邪对机体的损害。应用泻法祛除病邪,以消除或削弱病邪对机体的损害。祛邪多用泻实的方法。祛邪多用泻实的方法。扶正祛邪扶正祛邪应用应用“虚者补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实者泻之”以解决邪正矛盾,以解决邪正矛盾,促使促使 疾病向愈。疾病向愈。扶正与祛邪虽然方法不同,但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扶正与祛邪虽然方法不同,但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扶正即可祛邪,祛邪即可扶正扶正即可祛邪,祛邪即可扶正。三、三、扶正与祛邪扶正与祛邪2.运用原则 扶正与祛邪实际上是要处理好正邪两方的矛盾,扶正与祛邪

20、实际上是要处理好正邪两方的矛盾,如何处理?如何处理?辨虚实辨虚实虚者扶正,实者祛邪。虚者扶正,实者祛邪。别主次别主次攻补的先后与轻重缓急。攻补的先后与轻重缓急。总之,应遵循总之,应遵循“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原则。的原则。三、三、扶正与祛邪扶正与祛邪3.运用方式(1 1)单用)单用 扶正扶正适用于单纯正气虚而无邪气或邪气不盛适用于单纯正气虚而无邪气或邪气不盛 的虚性病证(虚证或真虚假实证)。的虚性病证(虚证或真虚假实证)。祛邪祛邪适用于单纯邪实而正气不虚,以邪实为适用于单纯邪实而正气不虚,以邪实为 主要矛盾的实性病证(实证或真实假虚证)。主要矛盾的实性病证(实证或真实

21、假虚证)。三、三、扶正与祛邪扶正与祛邪3.运用方式(2 2)并用)并用 扶正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盛的病证,扶正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盛的病证,两者兼用要注意扶正不留邪,祛邪又不伤正。但两者兼用要注意扶正不留邪,祛邪又不伤正。但 在具体运用时,要分清正虚为主,还是邪实为主。在具体运用时,要分清正虚为主,还是邪实为主。扶正兼祛邪扶正兼祛邪适用于正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适用于正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祛邪兼扶正祛邪兼扶正适用于以邪实为主的虚实夹杂证。适用于以邪实为主的虚实夹杂证。3.运用方式(3 3)先后应用)先后应用 先祛邪后扶正先祛邪后扶正(先攻后补)(先攻后补)适用于邪盛正虚,适用于邪盛正虚,而正

22、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会助邪而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会助邪 的病证。的病证。如如 淤血所致的崩漏,宜先活血化瘀,后补血。淤血所致的崩漏,宜先活血化瘀,后补血。先扶正后祛邪先扶正后祛邪(先补后攻)(先补后攻)适用于正虚邪盛,适用于正虚邪盛,但正虚较甚、不耐攻邪的虚实夹杂病证。但正虚较甚、不耐攻邪的虚实夹杂病证。三、三、扶正与祛邪扶正与祛邪四、四、病治同异病治同异 1.1.同病异治同病异治:相同的疾病,由于病机、病因相同的疾病,由于病机、病因 不同而有不同的治法;同一疾病,在不同不同而有不同的治法;同一疾病,在不同 阶段,反映疾病的性质不同,也有不同的阶段,反映疾病的性质不同,也有不同的

23、 治法。如外感有风寒、风热的不同。治法。如外感有风寒、风热的不同。2.2.异病同治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同一性质的证候,用相同的方法治出现了同一性质的证候,用相同的方法治 疗。如气虚下陷的脱肛、崩漏、久泻等。疗。如气虚下陷的脱肛、崩漏、久泻等。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区、气候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情志等的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1.1.因时制宜因时制宜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 疗用药的原则。一般来说,春夏季节不宜使疗用药的原则。一般来说,春夏季节不宜使 用辛温

24、发散药物,以免开泄太过,耗伤阴用辛温发散药物,以免开泄太过,耗伤阴 气;秋冬季节,当慎用寒凉药物,以防伤气;秋冬季节,当慎用寒凉药物,以防伤 阳。阳。2.2.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考虑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考虑 治疗用药。西北方天气寒冷,其病多外寒而治疗用药。西北方天气寒冷,其病多外寒而 内热,应散其外寒,凉其里热;东南方天气内热,应散其外寒,凉其里热;东南方天气 温热,因阳气外泄,故生内寒,应收敛外泄温热,因阳气外泄,故生内寒,应收敛外泄 之阳气,温其内寒。之阳气,温其内寒。3.3.因人制宜因人制宜: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 活习惯等不同,

25、考虑治疗用药活习惯等不同,考虑治疗用药 .第二节第二节 治法治法 治法治法,指在辨证的基础上,对疾病采取适当的指在辨证的基础上,对疾病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总则,它指导治法;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总则,它指导治法;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是治则的具体化,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是治则的具体化,任何治法从属于一定的治则。任何治法从属于一定的治则。治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n n 治疗大法治疗大法:概括了治疗的共性,在临床上具有:概括了治疗的共性,在临床上具有普遍意义,主要指普遍意义,主要指“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八法。n n具体治法具体治法:是针对具体病

26、证而拟定的治法,属是针对具体病证而拟定的治法,属于个性的、各具自己特定应用范围的治疗方法。于个性的、各具自己特定应用范围的治疗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治法治法一 汗法:又叫解表法。又叫解表法。指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指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治法。邪随汗而解的治法。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期以及水肿、泄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期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而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表证者。泻、咳嗽、疟疾而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表证者。汗法根据表证性质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两类。汗法根据表证性质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两类。汗法

27、的注意事项:汗法的注意事项:二 吐法:又称催吐法。又称催吐法。指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隔、胃脘指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隔、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治法。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情急迫又急于吐出的实证。情急迫又急于吐出的实证。吐法的注意事项:该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吐法的注意事项:该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应慎用。人新产、孕妇等应慎用。三 下

28、法:又称泻下法。又称泻下法。指通过荡涤肠胃、排除粪便的方法,使停留在指通过荡涤肠胃、排除粪便的方法,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排出的治法。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排出的治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痰结停饮以及虫积等里实证。消,痰结停饮以及虫积等里实证。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祛瘀及攻补兼施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祛瘀及攻补兼施等不同治法。等不同治法。下法的注意事项:下法的注意事项:四 和法:又称和解法。又称和解法。是指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是指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

29、得以解除的治法。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治法。适用于邪犯少阳的半表半里证,肝脾不和,寒热适用于邪犯少阳的半表半里证,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错杂,表里同病等。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表里双解等。和法的注意事项:和法的注意事项:五 温法:又称温里法、祛寒法。又称温里法、祛寒法。指运用温热性质的药物,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指运用温热性质的药物,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得以消散的治法。在里之寒得以消散的治法。适用于里寒证,即脏腑的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适用于里寒证,即脏腑的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

30、及阳气衰微等病证。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病证。有温中散寒,温经散寒,回阳救逆等治法。有温中散寒,温经散寒,回阳救逆等治法。温法的注意事项:温法的注意事项:六 清法:又称清热法。又称清热法。指运用寒凉药物,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指运用寒凉药物,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方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治法。血等方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治法。主要适用于实热证。主要适用于实热证。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养阴清热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养阴清热等不同治法。等不同治法。清法的注意事项:清法的注意事项:七 消法:又称消导法。又称消导法。指运用消食导滞方药,使体内有形之邪渐消缓指运用消食导

31、滞方药,使体内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治法。散的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症瘕积聚,水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症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等证。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等证。有消食导滞,消坚化积,行气消瘀等治法。有消食导滞,消坚化积,行气消瘀等治法。消法的注意事项:消法的注意事项:八补法:九 又称补益法又称补益法。十十 指通过补养的方法,以恢复人体正气的指通过补养的方法,以恢复人体正气的一种治法。一种治法。十一十一 十二十二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脏腑气血、阴阳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脏腑气血、阴阳虚弱的病证。虚弱的病证。十三十三 十四十四 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不同。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不同。补法的注意事项:补法的注意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