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育理论探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美术教育理论探讨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小学美术教育理论探讨中小学美术教育理论探讨第一章第一章 美术教育总论美术教育总论第一节 美术教育概论一、美术教育的涵义 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适应于人们延续美术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渐趋成熟。(一)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这种美术教育的着眼点是美术本身,即由美术本位出发,以教育为手段,延续和发展美术文化。换句话说,即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横向和纵向传播美术知识和技能,促进美术文化的发展。现代社会中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1.首先是教学内容及门类的多样化。2.其次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丰富性和有效性。3.综上
2、所述,作为延续和发展以美术文化为主要方式的美术教育,无论是过去、现在、将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美术教育尤其要注意汲取有价值的知识,优化教学内容,发现和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推进美术文化向更高水平发展。(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与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不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的着眼点在教育即从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追求一般教育学意义的功效,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美术教育有目的地培养人的道德感、审美趣味、意志、智力和创造性等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及进行心理疏导和艺术治疗等。任何教育科目都有双重功能,即除了传授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外还会使受教育者的
3、精神素质和行为特点发生相应的改变。(三)美术教育中的美术学科性将上述两种取向加以综合,对美术教育的完整表述应该是: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力,获取一般教育学意义的功效。对美术教育的正确理解正是建立在这种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基础上。二、美术教育的分类(一)一般的分类1从年龄段上分为学前美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美术教育和大学美术教育学前美术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主要指在幼儿园、托儿所或学前班进行的美术教育。2从教育的场所方面可分为学校美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和家庭美术教育(二)根据
4、美术教育涵义进行的分类可分为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 这两种美术教育类型的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目标 2本体性与工具性3对象 4内容 5评价 第二节美术教育学概论一、美术教育学的形成(一)美术教育学形成的背景(二)美术学科教育理论及课程发展美术教学法真正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还得从近代师范教育出现之后算起。1906年两江优级师范学堂设立的我国第1个高师美术系科图画手工科,即开设了图画、手工、音乐3科教学法。尽管由日籍教师担任教学工作,但却是我国高师艺术系科设置教学法课程的发端。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我国美术教学法的研究又跃上高峰,大量的学术著作、教材和文论相继出版和发表,烘
5、托出浓郁的学术气氛。第二章 美术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影响美术教育发展的因素一、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二、经济目的与经济状况美术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一)美术在造型性上与非美术的造型活动相同,从而使美术教育在造型能力的培养上能满足广泛的经济生活的要求,反过来说,广泛的经济生活的种种需求也将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二)产品都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性质,在实用性大体接近的情况下,审美性就会成为商品竞争的重要因素,所以,审美趣味和品质在商品上的反映,将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三)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对美术教育的规模、质量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经济的发展。能为美术教育提供必要的经
6、济基础。三、美术自身的发展和变化这主要来自2个方面:一是美术在内容、形式、材料等方面的变化;二是人们对美术本质和内容以及变化的态度和认识。第二节 中国美术教育发展概述一、古代美术教育人们在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创造了与自然世界相对的人造世界,人造世界又可以再分为造型的世界与语言、文字和符号的世界。在造型世界中,造型产品总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一般都包含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学校教育与“世业”传授并存,构成了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一大特征。由此,我国古代美术教育就形成了以精神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和以实用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前者可称为“艺”的美术教育,后者则可称为“技”的美术教育。(一)“艺”的美术教育“
7、艺”的美术教育浮泛于上层社会及文化人中,主要作为一种提升道德、陶冶性情的精神文化活动而存在。其特征是重娱乐遣兴,抒情展意。1.古代类学校典型的例子是汉代的鸿都门学和宋代画院。2.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艺”的美术教育也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一,注意习者整体素养的提高。画品即人品,古人论画往往将画品视为人品道德、文学修养、生活阅历的反映。苏轼:“诗在口,竹在手”邓椿:“画者,文之极也”除通过提高素养、人品来提高画品之外,我国古代美术教育还非常强调智慧性,追求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其二,临摹、观察、记忆和写生相结合。学画不食古不行,临摹是食古的最佳方法,但食古不化也不行。最终要脱离
8、古人自成一家。要创新,则最重要的是师造化。先以古人为师,进而以天地为师,“古人之法是用,造化之象是体”。(二)“技”的美术教育“技”的美术教育具有实用性和物质性的特征,主要沉落于社会中属于匠的一类人。二、近代美术教育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出现,近因是废科举,兴学堂。远因是由于西洋人传教和通商的关系。1.近代艺术教育的发展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内设船政学堂。其教学科目除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外,还包括画法。天津电报学堂(1880年创办)、江南水师学堂(1890年创办)和天津中西学堂(1895年创办)。我国近代教育活动家张之洞于1902年创办的(1904年正式开学)两江师范学
9、堂(初名三江师范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该校设本科、速成与最速成科3科,。王国维在1906年发表的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对美育倡导最力、感召最大的当属蔡元培先生。他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他指出:“我以为现在的世界,一天天往科学路上跑,盲目地崇尚物质,似乎人活在世上的意义只是为了吃面包,以致增进了贪欲的穷性,从竞争而变为抢夺。我们竟可以说大战的酿成,完全是物质的罪恶。”“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到他们遗失了的情感。”在蔡元培的支持和帮助下1918年4月5日成立的我国第一所公立美术学校
10、北京美术专门学校,1927年秋成立的中央大学艺术系。1928年3月成立的杭州“国立艺术院”以及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所正规美术专门院校1911年冬成立的上海图画美术院 三、现代美术教育(一)建国至50年代末1950年印发的小学美术课程暂行标准初稿,1952年颁布的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二)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由于频繁的政治运动和其他原因,美术教育的地位一落千丈。(三)70年代末以后 这期间美术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美术教育形成较为合理的组织管理系统2.美术教育范围扩大,品类增多3.重视美术师资的培养第三章 美术教育的目的论 第一节 美术教育的价值马克思曾经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
11、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是主体的人与客体的物或主体的人与客体的人即主客体之间因需要和满足需要所构成的一种关系的反映,这种“关系”既可以是实践的也可以是认识的,它所揭示的是客体对主体或主体发现客体有着某种积极意义与作用的属性。一、美术教育的本质价值观这种美术教育价值观的着眼点在美术即从美术本位出发,以教育为手段,发展和延续美术文化。(一)认为美术教育的价值,就是通过受教育者的美术接受,实现美术的社会直接功利性的认识价值1可使人们认识多样的社会情态观赏我国古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使人们通过画中描绘认识我国北宋时期都市市井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当时的社会情态。2
12、可使人们认识丰富的精神世界例如,观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认识人物不同的内心世界、精神境界。3可使人们认识各类生活经验、文化知识及技能(二)认为美术教育的价值,就是通过受教育者的美术接受实现美术的社会间接非功利性的审美价值美术的审美本质决定了它对人们有着美化心灵、美化生活的意义与作用。可升华人的情感,净化人的灵魂、培育人的审美力以及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生活1可培育人的审美素养与能力美术的社会意义与作用主要不是借助于理性的启示,而是着重“以美启真、以美扬善”。再拿美术创作学习来说,学习者离不开这样一个审美活动的过程,即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或审美发现、艺术构思、美术传达。2
13、可陶冶人的性情与美化生活美术活动具有调剂精神节奏,丰富精神内容的作用。二、美术教育的工具价值观这种美术教育价值观的着眼点在教育,即从教育本位出发,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追求一般教育学意义的功效。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人、造就人。二、美术教育的工具价值观(一)认为美术教育的价值,就是通过受教育者的美术学习。实现教育促进人的个体发展价值。美术教育的对象是人。自然,美术教育的价值是通过所培养的一个个的人来实现的。1能促进大脑的健全发展要使人的大脑健全发展,通过学习美术或接受美术教育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现代社会已步人了“右脑革命”的时代,“开发右脑”在人的一生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能促
14、进身心健康发展除了前面已阐述的能升华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性情、美化生活外,目前人们也认识到,一定的美术活动及学习还具有丰满人性及“宣泄与治疗”的意义和作用。3能促进人格的完善发展人格的形成主要是教育的产物。当代美学家鲍列夫指出:“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的教育作用具有局部性质的话(例如,道德形成的是道德规范,政治形成的是政治观点,哲学形成的是世界观,科学把人造成专家),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艺术的影响可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成完整的个性。”通过美术教育能促进人格完善发展,使人最终走向完善自我的人生境界。(二)认为美术教育的价值就是通过受教育者的美术学习实现教育促进
15、入的社会发展价值1能促进人类生存环境的美化2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通过美术教育活动使人际关系和谐发展更多地体现于广泛的社会生活交往之中。群体意识与认同感通过美术的中介活动。便反映为一种人类情感的共通性或人类精神的感召力。瑞士心理学家容格所说:“只有在艺术中,人们才理解到一种能允许所有人都去交流他们情感的韵律,从而使人结合成一个整体。”3能促进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首先,这来源于美术在横的层面上同多种社会文化的相关联。其次,这来源于美术在纵的发展上同多种社会文化传统,尤其是自身传统的相关联。三、对于美术教育价值及其与目的关系的基本理解(一)关于美术教育价值的问题主张美术教育的本质价值观的人,一般看
16、中美术教育中的美术的社会价值,因而认为美术教育价值的社会实现就是实现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达到传递、普及、发展美术文化的目的。主张美术教育的工具价值观的人,一般看中美术教育中的教育的社会价值,因而认为美术教育价值的实现就是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从而达到培养人、造就人的教育目的。1.美术教育两种价值观的关系首先,我们认为无论是美术教育的本质价值观还是工具价值观,都有相对合理的认识方面与因素。美术教育是美术与教育的合二为一,因而其价值理应包括有美术价值与教育价值两个方面。其次,我们又需清醒地看到这两种价值观的认识分歧,一种认为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传递美术文化上;一种认为美术教育的价值在培养人上。上述2种美
17、术教育的价值观在统一的美术教育活动中不存在着绝对的对立。是事物矛盾着的2个方面,因而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取舍关系,而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结的。(二)关于美术教育价值与目的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美术教育的价值具有客观性,是构成其目的大厦的“地基”之一;而美术教育的目的具有主观性,它是对其价值选取的结果。美术教育的价值重在告诉我们“客观存在”,而美术教育的目的重在告诉我们“主观追求”。第二节 美术教育的目的一、关于美术教育目的的不同见解首先,从历史上看,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的民族国家传统、不同的科学技术水平、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等,会对美术教育目的的确立与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其次,对
18、美术教育的不同价值取向,也会对确立与形成美术教育的目的产生重要的影响。影响最大的两大目的论:认为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传递、发展美术文化的本质目的论和认为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促进人的社会发展的工具目的论。二、确立美术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确立美术教育目的的依据任何美术教育都需要生产力提供所需要的教育设施等物质条件,体现生产力中劳动者的审美美术文化素质及相关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同时,它又需要根据这一生产力的发展对受教育者提出相应的素质要求,为促进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生产力对美术教育目的的制约,主要是从其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对所培养的人才的素质方面表现出来;生产关系对美术
19、教育目的的制约,主要是从其目的的思总政治因素和人才的社会价值上表现出来。(二)社会需要是确立美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积极成果是物质文明,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是精神文明。人类的审美美术文化正是这种精神文明的积极成果之一,反过来它又对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设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净化社会的精神环境方面还起着其他文化艺术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美术教育正是为了培育具备此种素质与观念的人才。(三)个体需要是确立美术教育目的的要求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造成了人们片面的、畸形的发展,所以,人的和谐发展的问题成了思想家、教育家十分关注的问题。自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0、诞生后,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认为,审美美术文化的学习是解决人的和谐发展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具体地说,通过美术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大脑健全、心理健康、人格完善以及发展人的创造力、发掘人的多种潜力。(四)未来需要是确立美术教育目的应体现的目标三、美术教育的一般目的美术教育的一般目的包括智育目的、德育目的、美育目的。(一)智育目的所谓智育,即知识和智力的教育。在美术教育中包含了许多智力开发教育,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的开发教育。只有左右脑相互协调发展,人脑的发展才是健全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容纳知识和发展智力。(二)德育目的美术教育不是德育,但它却包含有德育的内容与任务。德育,即道德教育的简称,包括
21、人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三)美育目的美育即审美教育的简称,又称为美感或美学教育。美育和美术教育的关系,从教育总体上看可视作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若从美术一科看,则可理解为“教育活动形式的一定方面,或者特殊部分”。概括地说,美育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观即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审美与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对美、审美、美的创造与发展等问题所持有的基本观点(包括标准、趣味和理想等),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反映。它主要受社会的、民族的、阶级的影响,也与个人的个性有关联。2培养审美感受力审美能力之一便是审美感受力。审美感受力即由客观对象的审美属性
22、引起的人感情上愉悦的心理状态和直接的审美感觉的能力。3培养审美鉴赏力审美鉴赏力是审美能力的一种,即对审美对象的鉴别与评价的能力。审美鉴赏力的形成与发展,又与阶级的、民族的、时代的审美意识影响以及个人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的渗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4培养审美创造力审美创造力是审美能力的一种,指对美的想象力、表现力,也即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教育的一般目的具体运用于初中美术教学中,则正好反映了其教学大纲(试用)的基本精神,即: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四、美术教育的具体目的美术教育的具体
23、目的是通过美术教育,使初中生的美术“双基”水平、美术心理素质、美术鉴赏力得到提高。(一)要使学生的美术“双基”水平得到提高所谓美术“双基”,即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简称。(二)要使学生的美术心理素质得到提高美术心理素质就是人对造型艺术的感知、体验与创造的素养。(三)要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通过美术鉴赏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基础史论水平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及加强学生的政治道德修养等。第四章 美术教育的学习论第一节 美术能力的发展一、美术技能发展的规律(一)美术技能发展的特点美术技能有3个特点:第一、美术技能不是先天形成的
24、,而是经过美术实践和艺术培养逐渐形成的;第二、美术技能只是美术能力(指美术创造)活动中自动化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美术技能要受一定的意识(艺术观念)所控制。(二)美术技能形成的规律美术技能包括2个方面:一是操作技能,二是智力技能。1操作技能形成的规律(1)认知定向阶段(2)联系阶段掌握局部动作动作的交替并初步掌握完整动作动作的协调完善(3)自动化阶段2智力技能形成的规律智力技能是美术能力发展的核心。智力技能的形成是一个从外部物质活动向内部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即技能内化过程。为了说明智力技能形成的规律,我们拟借助心理学术语来表达。(1)技能训练的定向(2)物质活动和物质化活动(3)有声言语
25、(4)无声的外部言语(5)内部言语(三)美术技能的培养途径1.美术技能的学习规律(1)从不会画到会画,即练习初期成绩提高较快(2)技能发展的速度时快时慢,出现练习的起伏现象(3)练习成绩出现停顿现象、即所谓的“抑制期”或“高原期”2美术技能的学习途径(1)明确美术学习目的和要求,熟悉所使用的材料,掌握有关技能练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增强视觉思维的感知能力。(2)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要领,避免盲目尝试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及时知道练习结果达到心中有数,对结果要有所分析指出错误的原因,准确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作品(3)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掌握练习速度和练习质量的要求,先慢后快、先易后难,使速度与质量同步
26、发展(4)学习方式要多样化,不断吸引练习兴趣,保持注意,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二节 美术学习中的智力开发智力是能力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智力的构成要素也必然成为人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基础或有机构成因素。一、美术学习中智力开发的意义(一)发展了学生的视知觉能力(二)促进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三)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创造是智力的成果。(四)培养了学生概括、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五)促进了其他智力活动的发展(达芬奇)二、美术学习中智力开发的内容实践证明,在美术学习中一方面要重视形象思维的训练,发展学生智力;另一方面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美术学习兴趣,通过非智力因素来开发学
27、生的智力。(一)培养观察能力(二)培养记忆能力(三)培养思维能力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理解知识、转化知识的心理因素。三、美术学习中智力开发的途径(一)重视双基学习,增强理解能力(二)重视知识应用提高创造能力(三)重视不同风格促进形象转化(四)丰富表达能力,强化学习目的(五)培养思维品质,讲究学习方法第三节 美术学习中个性的发展个性主要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构成。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一、美术学习中的个性化特征与形成因素雨果科学是我们,艺术是我(一)个体的差异性(二)表现的自由性(三)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1气质是个性形成
28、的基础2教育环境在个性形成中起主导作用3美术实践是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4主观努力是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力二、美术学习中个性培养的途径(一)美术学习中动机和兴趣的激发1确立学习目标,通过有效方法培养强烈的求知欲2创设美术环境,提供表现机会,激发学习兴趣3调整教学内容,增强趣味性,以点带面深化兴趣层次4利用竞赛活动,做到评价准确,适当表扬,拓宽兴趣范围(二)美术学习中情感和意志的培养1.情绪和情感作为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2.意志制约着学生活动的发展方向,强化或抑制学习发展的进程,并构成推动或中止主体学习活动的动力。3.意志对学习活动的影响表现 一是意志使学
29、习更加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二是意志的动力作用。4.如何进行美术学习中情感和意志的培养要善于调动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以情感物化对象,使情感在美术学习中发挥主导作用要逐步培养顽强、果断的意志树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信念,增强情绪的稳定性要充满自信,明确奋斗目标,强化戚理意识,对已确定的目标要有献身精神要保持乐观主义精神,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先从心理上因势利导,转败为胜,化险为夷,勇渡难关。逐渐培养一种转化困境的良好的自裁心理素质(三)美术学习中性格与习惯的培养1.性格是人对现实具有社会评伊意义、稳定态度和习惯行为方式。2.四种性格和美术创造方面的对应性思考型写实主义感情型超现实主义感觉型表现主义直觉
30、型构成主义3.培养良好的性格和习惯,的途径1开阔视野,全方位培养2不同画种,磨练性培养3因材施教,针对性培养4知己知彼理解性培养5约束习惯,持久性培养第四节 美术学习中的创造力发展日本学者恩田彰认为:创造性,就是有新的价值的特性;创造力,就是产生形成新思想观点的能力。”一、美术学习中创造意识的培养(一)关于创造力的理解1.人的创造力是和创造性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创造性活动有两个基本特点,即有创造性和具有社会价值。2.创造力分两部分,即“创造的灵感和创造的实施”。(二)关于创造性思维的认识1.阿瑞提曾经指出,创造是由不会逻辑开始,再经逻辑的润饰和整合,最终达到超越逻辑。2.创造性思维贯串在发现新问
31、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之中。首先,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开端。其次,提出新问题的同时还要弄清问题的性质。3.真正代表创造性思维特征的是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创造性思维方法。美术及其教育一书的作者归纳出6种发散性思维的美术创作方法:改变事物正常的逻辑关系;通过辅助工具获得新形象;改变正常比例;局部重组;改变功能;改变视点。(三)关于求知欲和想象力的理解1.求知欲属于内部动机,是创造性的发端。2.想象是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后得到的一种形象思维。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3.创造性想象有两个鲜明特点:综合本质和夸张特征。二、美术学习中创造能力的培养(一)美术创造的阶段(王国维“三境界”)第一阶段,灵感阶段第二阶段,搜集和积累素材阶段第三阶段,构思构图推敲阶段第四阶段,制作表现阶段(二)妨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1.胆怯心理2.缺乏自信3.兴趣狭窄4.缺乏独立性5.注入式教育6.死记硬背7.教师教法不灵活(三)培养美术创造力的途径1.培养良好的心境2.培养创造性思维3.技能训练中的培养(1)临摹中的创造(2)写生中的创造4.培养独立精神5.培养吃苦精神6.美术教育的中心任务是通过美术学习和记忆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