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课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汇报课电子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题:光的传播汇报人:王爱玲时间:2013.11.11 新乡市十中英才学校课题:光的传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 3108m/s。(二)过程与方法1欣赏反映光信息的图片,了解光的重要性。2观察光在空气、水和有机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3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
2、理学习活动。【教学资源】1演示:小激光灯、手电筒、演示课件;2学生探究实验器材:小激光灯、水、空气清新剂喷雾、有机玻璃等。【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请欣赏屏幕中的图片:太阳光的照射下,演绎出了春夏秋冬私服美丽的画面,各种灯光、烟火的照射下生活中出现许多绚丽多彩的景象 同学们,能形成如此美丽的景象都是谁的功劳呢?(光)如果没有了光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漆黑一片)。可见,光很重要,这节课开始学习光现象。第五章 光现象第一节 光的传播讲授新课:一、 光源有哪位同学会做手影游戏?请举手。我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分别站在屏幕前和黑板前做手影游戏,请同学门注意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站在屏幕前的同学的
3、手影清晰可见,而站在黑板前的同学的手影却看不见),那这是怎么回事呢?(站在屏幕前的同学做手影时有灯光照射)。对,看来光在这里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光是哪里来的呢?(灯发出来的)。像灯这样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成为光源(板书)。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生活中还有那些常见的光源呢?请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太阳、闪电、电灯、蜡烛、萤火虫)在这些光源中,大家看是不是有些在自然界中原本就存在的,而有些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认为制造出来的呢?(是)。因此,我们将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除大家举的例子,大家看屏幕上也都是光源,你能说出他们分别属于什么光源吗?请举手回答。二、 光的传播老师打开激光手电,请同学门观
4、察能发光吗?(能)。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在远处的墙上有一个亮点)。你能猜想一下,从光源激光手电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到两点的呢?(沿直线传播)。她的猜想正确吗?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吗?播放多媒体让学生观察茂密的树林阳光“直”射大地和高大建筑物上方的灯光“直”射夜空的情景,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什么?(光沿直线传播)。那我们要想确切的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怎么办?(实验进行验证),恩,回答的非常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设计实验并观察现象。同学们请看课本第98页的学生实验:为了得出普遍性的结论,我们需要设计三个实验:让束光分别射入(气体)空气、(液体)水和(固体)有机玻璃中,观察光的传播路
5、径。实验一:让一束光射入空气中,但是观察不到光的传播路径,我们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在空气中纸制造烟雾、水雾或灰尘),好,那现在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帮老师演示,同学们请注意观察现象,看能得出什么结论,请举手回答。(结论: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是一条直线)实验二:让一束光射入水中,但是观察不到光的传播路径,我们又该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在水中滴一些牛奶、豆浆或墨水)。恩,非常好,那我现在请同学来演示该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结论: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指一条直线)实验三:让一束光射入玻璃中,我们一块来演示该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结论: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径指一条直线)。请同学
6、们进一步思考,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吗?请大家观察屏幕中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的传播路径,现象是什么?(光的传播路径在界面发生了变化)。那综合以上的实验,说明了什么,我们能得到一个什么结论呢?(结论: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恩非常好,大家总结的很全面。(板书)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为了直观形象的将光的传播情况表示出来,我们需要引入一个物理模型即光线:我们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就叫做光线。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光虽然是实际存在的,但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光线只是为了直观、形象的表示光而引入的一种虚拟的物理模型。上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
7、直线传播的,大量的实例也可证实这一点。例如:1.激光准直挖山洞(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由于沿直线传播引导掘进机开凿出直的隧道);2.射击瞄准时做到“三点一线”(墙上的准星、缺口和设计目标在同一条直线上);3.战队看齐(当第一位同学把后面所有的同学都挡住了,就说明站直了);4.木工师傅刨木材单眼调线(没有凹凸不平的地方);5.两只眼睛可以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两物体射向两只眼睛的光线都沿直线传播);6.小孔成像:光源蜡烛的烛焰发出的光由于在同种均匀介质中要沿直线传播在小孔的后面的光屏上形成烛焰的像,这种现象称为小孔成像。你能举一个生活中属于小孔成像的例子吗?(例如:晴朗的天气看到的树荫下的光斑就是太阳经
8、树叶间的小孔所成的像)7.影子的形成:同学们请看视频,手影的形成视频,看能否说出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光沿直线传播,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其后面会有光照不到的区域,就会产生影子)。例如在晚上,当你从路灯下经过时,在路面上会形成你的影子,在你走过路灯的过程中,影子的长短是怎样变化的呢?(如图所示,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影子的长短变化时先变短后变长)。8.日食、月食的形成:日食有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环食;月食有月偏食和月全食,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具体形成过程是什么样子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了解影子的种类。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当一个点光源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方形成一个光源发出的所有光都
9、找不到的地方,成为本影区。 当一个面光源遇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时,除了在物体后方形成本影区;还会形成有一部分光照射不到,另一部分光能照射到的区域,称为半影区;还会形成只有光源的边缘的光照射到的区域,成为伪本影区。知道了看影子有这三个分类,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就不难理解了。同学们,你能说出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的转动情况吗?(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那么,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时候,会使怎样的一种情况呢?(从面光源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遇到不透明的月球,会在月球后方形成影子)。影子区域有几个呢?(影子有本影区、半影区和伪本影区三个区域之分)。于是,当人处于地球上的本影区看到的是日全食;当人处于
10、地球上的半影区看到的是日偏食;当人处于地球上的伪本影区看到的是日环食。同样的道理,你能说出月偏食和月全食的形成过程吗?(当地球转到太阳和月球之间的时候,从面光源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线遇到不透明的月球,会在地球后方形成影子),对,非常好。然后呢?(当月球处于半影区,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是完整暗淡的月亮;当月球处于本影区和半影区的交界处的时候,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是上弦月或下弦月即月偏食;当月球处于本影区时,地球上的人们看到的是月全食)。三、光速同学们,在打雷闪电的时候,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呢?(光传播的快)。是不是这样呢?大家请看课本第100页。光的传播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例如太阳光照射到地球
11、上需要的时间约为8min20s,如果能测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利用公式v=s/t即可求出光传播的速度。科学家已经帮我们测量出了光在某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为m/s,用字母c表示,c3x108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十分接近真空中的速度,即v空c;在水中的传播速度v水=3c/4;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v玻=2c/3。那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打雷闪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了吗?(因为光速比声速快)。小结:我们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有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之分;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激光准直、射击瞄准、站队看直
12、、木工单眼条线、小孔成像、影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等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真空中传播最快,约为3x108m/s,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真空中传播速度,在水中的为空气中的3/4,在玻璃种为在空气中的2/3。比一比:看谁能说出的方法最多?同学们:光是多彩的,光是神奇的,由于有了光,我们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由于有了光,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诸多方便。盲人能看到光吗?我们该如何去帮助盲人?请同学们发表看法(比如盲人单独过路,你可以牵着他;盲人乘公交时,你可以告诉他来的是哪路车;如果你和盲人同上一路车,可以牵着他的手放到可以抓握的地方,当然有人让座那是最理想的)
13、【课堂练习】1下列物体一定不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 B月亮 C萤火虫 D点燃的蜡烛2在恒星、火把、发光二极管等光源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_,属于人造光源的是_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线是真实存在的 C光是真实存在的,光线是不存在的 D影子的形成不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4.光在_中传播速度最大,这个速度是c=_m/s=_km/s。5.如图所示,是“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示意图,在图中的A处是_球,B处是_球。 【作业】第100页课后题1、2;思考3。【板书】第五章 光现象第一节 光的传播一 光源二 光的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三 光速 c3x108m/s v空c v水=3c/4 v玻=2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