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之道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之道课件.pptx(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道1第一章第一章 沟通是家园共育的基础沟通是家园共育的基础2一、沟通缺位的三个误区 (一)忽视沟通(二)过度自卑(三)过度自信3(一)忽视沟通1.有利于发挥家园共育的最大效果 2.有助于解决幼儿园成长中遇到的麻烦 3.是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与宽慰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认识4(二)过度自卑1.拓展知识范畴,树立幼儿教育的专业自信2.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早期教育观念3.挖掘高学历家长的教育资源5(三)过度自信1.克服经验优越感带来的自负心理2.以平和的态度与家长沟通3.沟通不仅要说,更要倾听4.定期收集家长的书面意见和建议6二、沟通到位的三个目标
2、(一)理解(二)信任(三)合作7(一)理解1.相互理解是家园沟通的第一个目标2.理解偏差是站位视角差异造成的3.相互理解需要教师先接纳再引导8(二)信任1.信任需要理解,但理解不等于信任2.理解侧重理解沟通,信任侧重情感交流3.孩子对教师的热爱情感是赢得家长信任的基础9(三)合作1.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合作2.每个家长的合作意识不同,教师需要因人而异3.合作是家园沟通最理想的目标10第二章第二章 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11一、与妈妈沟通的侧重点(一)当代年轻妈妈的特点1.以第一代独生子女为主体2.涌现出很多“网络达人”3.有追求个性化育儿的倾向4.与祖辈家长的教养观念
3、与方法明显不一致5.与保姆的关系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二)与年轻妈妈沟通的侧重点1.建立平等、开放、智慧的沟通交流关系2.坚持主流教育思想,积极引导非主流教育观念3.引导年轻妈妈把个性化教育与社会性教育相结合4.提醒妈妈与祖辈家长平等地探讨教养观念与方法12二、与爸爸沟通的侧重点(一)当代爸爸群体的主要类型1.不管型爸爸2.严管型爸爸3.溺爱型爸爸4.伙伴型爸爸(二)与年轻爸爸沟通的侧重点1.向不管型爸爸宣传父亲参与早教的意义(1)父亲的教育要用心(2)父爱的榜样力量(3)尽量来园接送孩子、参加幼儿园的活动2.帮助严管型爸爸树立亲和的父亲形象13二、与爸爸沟通的侧重点3.帮助溺爱型爸爸尊重儿童
4、的独立性(1)放纵孩子(2)对孩子百依百顺(3)祈求哄劝孩子(4)对孩子过度保护(5)偏袒孩子4.让伙伴型爸爸发挥榜样示范作用(1)组织班级家长参与“我是一个好爸爸”的征文活动(2)利用多媒体宣传伙伴型爸爸与孩子的亲子游戏(3)专门设计父亲参与的家长开放日活动14三、与祖辈家长沟通的侧重点(一)祖辈家长代养孩子的三大特点1.给家庭和孩子带来很多益处2.隔代教养的矛盾比较突出3.在教育上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二)与祖辈家长沟通的侧重点1.向祖辈家长宣传“生活即教育”的教养观念2.传授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具体操作方法(1)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事(2)经常启发孩子“试一试”、“想一想”(3)家长做一半,为孩
5、子留一半(4)勤快的家长有时要巧妙地装懒3.为祖辈家长开设“隔代养育聊吧”,拓展他们的教育视野15四、与保姆沟通的侧重点(一)当代保姆的三大特点1.文化与学历水平有限,教育孩子不自信2.健康与安全责任压力大,教育意识薄弱3.知识经验不足,教育方法不够科学(二)与保姆沟通的侧重点1.树立与保姆的沟通责任意识2.尊重保姆,增强保姆的自尊心与自信心3.帮助保姆履行“代理家长”的角色4.提高保姆的阅读水平,帮助保姆增长育儿知识5.为保姆传授生活中的教育小窍门16 第三章第三章 与不同性格的家长沟与不同性格的家长沟通通17一、与敏感多疑的家长沟通(一)了解家长的特点(二)与家长沟通的策略1.开导家长学会
6、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事物2.指导家长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3.给家长示范帮助孩子放松的方法4.提醒家长不要连续不断的追问孩子18二、与攀比好强的家长沟通(一)了解家长的特点(二)与家长沟通的策略1.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孩子喜欢模仿与比较的心理2.号召家长共建朴实平易的班风班貌3.提醒家长不要流露攀比好强的言行19三、与孩子气的家长沟通(一)了解家长的特点(二)与家长沟通的策略1.与祖辈家长沟通,请他们帮助年轻父母成长2.与老教师沟通,请他们直言提醒年轻父母3.与孩子沟通,请他们教爸爸妈妈学儿歌4.班级举行“为人父母的责任与使命”等专题征文与交流活动20四、与容易冲动的家长沟通(一)了解家长的特点(二)与家
7、长沟通的策略1.平时经常向家长说说孩子撒谎的事情2.借孩子之力平息家长的冲动情绪3.与孩子的另一位家长的坦诚交流21五、与不识大体的家长沟通(一)了解家长的特点(二)与家长沟通的策略1.直接拒绝与暂缓之计相结合2.了解并帮助家长打消顾虑3.通过孩子引导家长识大体4.教师平时待人处事要公平22六、与钻牛角尖的家长沟通(一)了解家长的特点(二)与家长沟通的策略1.倾听家长的描述,梳理关键知识点2.勤于利用周边资源,提高专业沟通能力3.把向家长推荐的教育方法理论化23 第四章第四章 与不同从业背景的家长沟与不同从业背景的家长沟通通24一、与从事经商活动的家长沟通(一)了解家长的基本特点(二)与家长沟
8、通的策略1.为沟通预热并营造放松的沟通氛围2.提醒家长生意再忙也不要忘记孩子的教育3.帮助家长正确理解孩子对金钱的需求25二、与从事管理类家长沟通(一)了解家长的基本特点(二)与家长沟通的策略1.指导家长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式管教孩子2.提醒家长善言管理自己的情绪,不把消极情绪带回家3.发掘家长利用量化管理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有益健康26三、与外来打工的家长沟通(一)了解家长的基本特点(二)与家长沟通的策略1.不但让家长知道孩子的问题,还要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2.帮助家长改善自己的言行与习惯,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3.发现和培养“家长老师”,激发家长教育孩子的信心与潜力27四、与全职在家的家长沟
9、通(一)了解家长的基本特点(二)与家长沟通的策略1.尊重家长的选择,对家长全职照看孩子持鼓励态度2.提醒家长教育孩子不要率性而为,应尊重孩子的个性与成长规律3.发展全职家长做家长志愿者,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28五、与具有海外工作经历的家长沟通(一)了解家长的基本特点(二)与家长沟通的策略1.平时多关注中外教育信息,为沟通储备知识2.倾听个别家长的建议,恰如其分地提供服务3.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不直接与家长争辩观念的对错29 第五章第五章 与存在教养误区的家长沟通与存在教养误区的家长沟通30一、与包办代替的家长沟通(一)了解包办代替的主要原因(二)分析包办代替的表现形式1.在饮食上包办代替:吃流食
10、、吃碎菜、吃烂饭,不用孩子动牙2.在行动上包办代替:一出门就抱、就坐车,不用孩子动脚3.在语言上包办代替:一个眼神或动作,家长即心领神会,不用孩子动口4.在思维上包办代替:孩子一遇到困难就帮助,不用孩子动脑5.在情绪上包办代替:孩子一不高兴就满足,不用孩子动心31一、与包办代替的家长沟通(三)避免包办代替的策略1.鼓励孩子动手做,宽容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2.经常启发孩子“试一试”、“想一想”3.家长做一半,为孩子留一半32二、与崇尚孩子自由的家长沟通(一)了解家长的认识误区(二)与家长沟通的策略1.引导家长相互尊重,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2.与家长就事论事,避免在抽象观念上争论3.知道家长与孩子建立
11、起权威型亲子关系33三、与过度关注孩子的家长沟通(一)分析过度关注给孩子带来的危害(二)走出过度关注的误区1.想家长阐述幼儿教师关注孩子的特点2.培养孩子乐于为他人喝彩、乐于帮助他人的品质3.正面鼓励孩子,不要一味的哄劝孩子4.不助长孩子增强好胜、唯我独尊的心理34四、与过度忽视孩子的家长沟通(一)分析过度忽视给孩子带来的危害(二)提供关注孩子的策略1.教师与家长用相互传达的方式给与孩子积极的关注2.家长饶有兴趣地倾听或询问孩子,鼓励孩子讲述幼儿园发生的事3.通过关注孩子的表情来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35五、与在孩子面前缺乏威信的家长沟通(一)帮助家长意识到有威信才有教育(二)为家长建立威信出谋划
12、策1.对孩子讲威信,许诺要量力而行2.柔中带刚地执行已经确定的规则3.严厉与惩罚不能带来真正的威信4.别让孩子“吃掉”家长的威信36六、对过度表扬孩子的家长沟通(一)向家长分析过度表扬孩子的隐患(二)指导家长调整教育策略1.表扬要具体,不宜空洞地泛泛而谈2.表扬要针对孩子的努力,不宜随意夸大其词3.以精神鼓励为主,不宜总是物质奖励4.小心迁就和妥协是对孩子所犯错误的无言支持37七、与过度批评和惩罚孩子的家长沟通(一)向家长分析过度批评和惩罚的隐患1.胆怯2.孤僻3.固执4.叛逆(二)指导家长调整教育策略、1.家长在批评和惩罚孩子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绪2.用温和而坚定、严肃而不严厉的态度要求孩子3
13、.帮助家长调整与孩子交流的语气与句式4.教育孩子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以批评和惩戒为辅38 第七章第七章 与不同年龄幼儿的家长沟与不同年龄幼儿的家长沟通通39一、与亲子班幼儿的家长沟通1.向家长阐明早教班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2.帮助家长解决孩子不跟老师学习的烦恼3.帮助家长解决孩子在早教班怯生胆小的烦恼4.提醒家长从三个方面做好入园准备5.为家长剖析幼儿入园的普适年龄40二、与小、托班幼儿的家长沟通1.提醒家长放松心态,帮助孩子缓解分离焦虑(1)铺垫分离的心理经验(2)带领孩子正视分离(3)让孩子带上心爱的小物件到幼儿园(4)避免消极心理暗示2.鼓励家长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让孩子在锻炼中成长。
14、3.告诉家长孩子入园后生病不可怕,要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生活的好习惯。4.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做到“快乐起床不迟到”,提高孩子的出勤率。5.告诉家长孩子出手打人有原因,帮助孩子学会交往是关键。41。三、与中班幼儿的家长沟通1.鼓励亲子运动,促进幼儿体质的全面发展。2.尝试家务劳动,培养幼儿的爱心与动手能力。3.支持同伴交往,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4.改善教养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5.优化亲子关系,锻炼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42四、与大班幼儿的家长沟通1.提醒家长注重幼小衔接教育2.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入学要面临的变化(1)师生关系的变化(2)同学关系的变化(3)行为规范的变化(4)学习性质的变化(5)学习方式的变化(6)期望水平的变化43四、与大班幼儿的家长沟通3.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1)熏陶孩子的上学意识,而不是片面而追求成绩 (2)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不是强行灌输知识4.指导家长利用暑假做好入学准备(1)入学的物质准备清单(2)入学的心理准备清单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