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在转型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在转型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引领努力在转型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90年的奋斗历程。90年来,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历届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建设“六市”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课题,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提出转型跨越发展,大力实施“资源转资本、地下转地上”的“两转”战略,
2、用三到五年时间初步完成产业转型,改变“一煤独大”的粗放经济发展方式。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取得初步成效:煤炭产值在GDP中的比重由2006的80以上下降到50;经济结构从原来的“一煤独大”转变为煤焦产业、非煤工业、现代农业为核心的“多元并举”。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省实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背景下,GDP、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没降反增,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发展水平位居全省第五位,发展指数位居第二位。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和“山西省文化强县”、“省级文明和谐城市”、“全省和谐社会建设先进市”等光荣称号。一、以
3、观念更新为抓手,推动思想转型资源型地区实现转型发展,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型,勇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真正从“煤情结”、“煤依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用与时俱进的观念更新、理论革新、工作创新的成果,开创各项事业的新局面。一是走出去学习取经。组织各部门、各乡镇和工矿企业负责人到江苏苏州、浙江余杭、北京大兴、河南济源以及我省的长治潞宝、襄垣、屯留、潞城、阳城等地,就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设等进行学习考察;组织100余名民营企业家赴清华大学、江苏苏州就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进行学习培训。2009年以来,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举办了五期短期培训班,对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普遍进行了一次轮训。选派1
4、5名乡镇长、办事处主任到浙江余杭挂职锻炼。通过走出去学习,使全市各级干部进一步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差距、学到了经验。二是请进来开办讲堂。开办了“*大讲堂”,邀请省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到*传经送宝,目前已举办15期。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了“21世纪创新思维总裁班”,100余名厂矿长经理参加了学习培训。先后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113期,培训党员干部3万余人次,进一步开拓了视野,提升了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动力。三是沉下去搞好调研。持续开展了以“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为主题的“百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组织全市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广泛宣传调研。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开展了“六个一”大调研活动,要求市委中心组成
5、员每人联系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示范村、一个经济薄弱村、一个农户、一个项目,市直单位负责人每人联系一个企业、一个村、一个农户,领导干部到所联系农户中吃一顿饭、过一夜,从思想和灵魂深处增强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宗旨意识,增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持续深入的观念大更新、思想大解放,全市上下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市情、民情、企情把握更加准确,加快转型发展的行动更加自觉。在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上,确立了城乡一体化、特色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转型发展战略,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提出了
6、加快实施资源转资本、地下转地上的“两个转移”战略和建设四大工业园区、组建六大企业集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加快转型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要求。二、以“两个转移”为重点,推动经济转型经济转型是一个城市转型创新发展的基础。为了从根本上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投资结构单一畸形发展的被动局面,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实施“两个转移”步伐、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全面打造“一城五镇双百村”特色城镇化格局,努力建设县域经济强市、精神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一流宜居城市、平安和谐城市、富裕幸福城市的“六市”奋斗目标。(一)加快实施“两个转移”步伐。“两个转移
7、”,就是按照“资源转资本、地下转地上”的要求,积极引导煤炭企业充分发挥资本、土地、废水、厂房等优势,投资兴办农业产业化、社会公益事业、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工业化和三产服务业项目,真正形成一批经济效益好、投资回报率高的地面产业。在具体工作中:一是规划建设七大经济区块。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规划建设了西部煤电化、冶铸机械制造建材、轻工食品、医药生物以及生态农业、物流和文化产业七大经济区块,促使相关产业集中连片发展,提高了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约度。二是积极组建六大企业集团。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适应市场竞争、具有*特色的煤炭、焦电、冶铸、服饰、饮料、生猪加工六大企业集团,通过集团化的资
8、本运营和经营管理,努力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水平,走出一条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新型化的企业发展之路。三是强势推动全民创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大力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鼓励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带头创业,下岗职工、退伍转业军人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农民增收创业。截止目前,全市民营企业总数达到6000余家,从业人员达8万余人。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大激活了全市县域经济的活力、生机和效率,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经济增长、就业岗位增多的主要力量。(二)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按照党中央“二十字”方针要求,我们提出并实施了“八大工程”
9、,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富民工程,围绕“三种、三养、三加工”的思路,依托三大龙头企业,加快生猪、果蔬、蚕桑三大龙型产业链建设,厦普赛尔3万吨果汁饮料、雨润集团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佶利迩100万套服装家纺扩改等项目进展顺利。从2004年起,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扶持补助生猪产业发展,全市生猪出栏达到130万头。健康工程,围绕“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市”的目标,按照“村巩固、乡达标、市提高”的工作思路,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卫生事业发展基金,新改建乡镇卫生院13所,全部达到甲级一等医院标准;实现了村村有卫生所全覆盖的目标,建成甲级卫生所320个。被省政府列为
10、全省医药体制改革试点县(市)。希望工程,市财政每年投入1亿多元,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两免一补”全部到位;实施了中小学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和校舍安全工程,建成农村标准化小学132所,“六有”幼儿园144所,消除危房面积29.1万平方米,实现了校舍安全工程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生态工程,全市投入资金4.7亿元,累计完成道路绿化里程600多公里,河道绿化50余公里,荒山造林3万亩,建设生态园林村100个,育苗面积1万亩,发展干果经济林8000亩。完成了长晋高速公路、世纪大道、北环路、丹河两岸、七佛山、西山、羊头山等一批绿化工程。林木覆盖率提高6个百分点,
11、达到24%,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太行山绿化先进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光荣称号,被列入全省“绿色山西”建设12个重点示范县之一。户通工程,全面铺开了户通水泥路工程,全市累计投入资金8亿元,其中市财政投入补贴资金4亿元,完成硬化面积1150万平方米,434个行政村实现了户通水泥路全覆盖。从2007年开始,市政府每年拿出2000万元用于扶持沼气工程建设,建成大中型沼气、秸秆气化站25个,供气户数达4万户。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农村饮水工程195处,解决了275个村、14.6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创建工程,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示范村和达标村全部达到“五有”标准。平安工程,全面实施了“
12、天网工程”,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民调和治保组织建设,所有乡镇都建立完善了综合治理机构和制度。强基工程,大力加强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和支村两委活动阵地建设,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达到“三室八有”标准。(三)全力构筑“一城五镇双百村”特色城镇化格局。大力实施了“一城五镇双百村”的特色城镇化战略,初步构建起以市区为龙头,以5个中心城镇为支撑,以100个新农村示范村和100个经济薄弱村为基础的特色城镇体系。完成了第三轮*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城市建成区9.8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性规划。全市13个乡镇、239个村全部完成了总体规划。五年来累计投入20多亿元
13、,先后完成了世纪大道、神农路、北环路等19条城市道路新改建工程,基本形成了“五纵九横”的主干道路网。建成了全省一流的县级体育中心,全面启动了丹河市区段综合整治、职工活动中心、“三馆三中心”、城市集中供暖供气、火车站改造等重点城建工程,实施了306套经济适用住房和30套廉租房建设工程,建成10个高标准住宅小区,新增居住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实施绿化亮化工程,完成市区7个小游园、16个临街单位拆墙透绿,开工建设长平苑、南湖公园和丹河湿地,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三、以打造绿色*为目标,推动生态转型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原则,把生态建设、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
14、经济结构优化统筹考虑,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促进了生态转型。一是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和绿化工程。按照“绿色*”总体规划要求,围绕“全民造绿、身边增绿、以煤换绿、以水养绿、依法护绿”的思路,先后投入2亿多元,大力实施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先后完成了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通道绿化等一批重点工程,累计造林9万余亩,育苗6000亩,封山育林5000亩,林木覆盖率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以上。二是高标准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通过园林工程规模增绿、道路绿化路通街绿、临街单位拆墙透绿、庭院小区见缝插绿等形式,完成了世纪大道、友谊街延伸、康乐街延伸的绿化改造和朝阳路、丹河路延伸绿化建设
15、。目前,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绿地率3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2平方米。三是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程。按照国家产业、土地、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政策要求,严把源头关口,有效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依法关闭取缔“土小”污染企业574家,爆破工业污染烟囱300余根。认真实施节能减排项目,完成了一批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全市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展了环利达、晋丹建材等一批新型墙体材料厂,促进了新型墙体材料的普及应用。四是全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蓝天工程”方面,实施了市区集中供热、供气工程,开展了市
16、区燃煤锅炉治理,严厉查处市区使用劣质煤炭和烟尘污染案件。2010年,市区空气质量优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54天,比上年增加4天。“碧水工程”方面,组织实施了丹河综合治理五大战役,目前“双清”、绿化、护坝三大战役已经胜利完工,丹河市区段改造一期工程全面竣工。重点加强对丹河流域两侧污染企业和污染源的整治力度,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确保了饮用水水质安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处理水质达到了设计要求。四、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推动社会转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创新发展,归根结底要落实在民生改善上、体现在社会和谐上。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抓了民生改善和平安创建两方面的工作。在关注和改善民生方面
17、,在关注和改善民生方面,举全市之力,下功夫解决农民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就业难、生活难等问题。针对烧煤难问题,每年都组织国有、二轻和乡村煤炭企业,为全市农民群众和弱势群体以成本价格供应煤炭近20万吨,相当于让利于民近1亿元。针对吃水难问题,全力组织实施了饮水安全工作,累计解决了解决了275个村、15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针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达到39.3万余人,参合率达到95.4%,目前全市共有41万人次获得了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补偿金额达3796万元。针对住房难、住房贵问题,目前已落实经济适用住房306套、廉租住房30套,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000套、廉租住房90
18、套已经开工建设。针对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每年下拨义务教育公用经费2500余万元;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杂费9860万元,其中市区农户享受人数达2722人次;补助寄宿生生活费75.37万元,享受人数达5430人;免除教科书费96万元,享受人数达24021人次。针对就业难问题,2010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800余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与就地转移1.4万人次。针对特困群众、弱势群体生活困难问题,按时足额发放了国有企业下岗人员、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费,对全市70岁以上老人实施了生活补助,实现了老有所养。针对农民群众洗澡难、购物难问题,在全市广大城乡建设大众太阳能浴室工程18
19、0个,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130个农家店。在平安创建方面,以创建省级平安市为目标,积极推进“十大平安创建”活动。投资3000万元实施了“天网”工程,完成了市区、46个乡镇所在地、重点村的“天网”工程,95%的企业、单位安装了电子监控,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平安互助大喇叭”工程农村全覆盖。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矛盾排查调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指导意见,整合乡镇原综治、信访工作力量,完成了16个乡(镇、街道)的综治中心、437个村综治工作室建设,构建起市、乡、村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机制。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2010年,全市累计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54起,打掉犯罪团伙29个,
20、保持了连续7年命案全破,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力度,一批安全事故隐患得到及时整改,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稳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落实和完善市乡书记大接访、领导干部包案、机关干部下访等信访工作制度,妥善处理了一批信访积案、疑案,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化解了一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稳控了一批上访老户。进一步推广化解社会矛盾的“四级六步”调解机制,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重大信访事件不出市”的目标,被省委、省政府,晋城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和谐社会建设先进市”。五、以转变政府职能为载体,推动环境转型我们坚持
21、从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的“两转”入手,强化服务,完善机制,努力优化转型发展的软硬环境。在作风转型方面,建立了“三考两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对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理论考试、工作考评和年度考核,实行党委(党组)、群众“双向推荐”, 树立了“以项目论干部、以实绩论干部、以服务论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建立健全了四大班子领导包乡镇和联系村(户)责任制,要求处级领导干部每年下基层调研不少于三个月,科级领导干部不少于五个月。成立了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盯住不落实的事,倒查不落实的人,追究不落实的责任,使各级干部不能懈怠、不敢懈怠,用制度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在政策转型方面,在产业发
22、展规划上,规划建设了七大经济区块(四个工业园区、两个物流园区、一个生态农业园区、一个文化产业园区),提出了招商引资和“盘活内资”相结合、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的思路,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支持配套政策。在产业发展扶持上,提出了“以煤为基、以煤兴产,多核并举、多元发展”的思路,在做精做细煤炭产业的同时,积极引导煤炭资金发展非煤产业、第三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同时,我们将实施“两个转移”战略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引导各级干部推动转型;对煤炭老板转产或发展非煤项目施行重奖;大力推行“百矿百园”工程,累计投资近2亿元,由煤炭资金建起各类农业园区110个,旅游园区4个,生态园区8个。在环境转型方面,一方面,进一步优化软环境,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了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的“两转”活动,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双服务”理念,强化干部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另一方面,积极改善城乡硬环境,大力开展县域经济强市、精神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平安和谐城市、一流宜居城市、富裕幸福城市的“六市联创”活动,努力做到筑巢引凤,为转型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