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2411799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哈尔滨市呼兰区建国小学张宇论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张宇新课标为我们实施新课程提出了明确任务,规定了基本的方向,这些要求内涵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广博的知识,即让学生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较丰富的知识内容,较雄厚的知识功底;二是敏锐的思维,即让学生能较快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恰当地解决问题;三是勤奋实践,即让学生积极投入,热情参与,大胆尝试,真正置身于广阔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要很好地完成课标提出的新任务,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原来教学中教与学的方式。所谓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不仅仅指的是某种学习方式方法的变化,而是学习理念的变革。从根本

2、上说,就是要消除学生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唤醒学生自主发展的主体意识,共同发展的合作意识,以及大胆探索的创造意识和勤于动手的实践意识。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致力于学生学习理念的更新,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课堂教学的转变首先,教学目标不同。传统的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传授,重结论,轻过程,这种教学忽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新课标注重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在课堂教学中,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学生怎么学及学的具体体验。其次,课堂教学气氛不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听得乏味,课堂气氛沉闷,无生气。

3、新教法使课堂“活”了。学生不再在束缚中学习,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的理解、自由表达质疑。学生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再次,教学过程不同,教师不再围绕“死教案”转。学习不只限于书本、教室,而是拓宽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教例一: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口语交际”找春天。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认识、热爱大自然,学生在室内完成一节复习课后,我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学校附近“寻找春天”。在找的过程中学生非常认真仔细,我借此机会有意识地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并让他们在观察中由各组说出“找到的春天”。然后进行扩展:画一幅关于春天的画。这时,

4、课堂学习气氛高涨了:老师,我画的内容是在清清的小河边,柳树发芽了,小草也绿了;我画的是桃花开了,小鸟在蓝蓝的天空中飞来飞去;我画我们的校园,同学们背着书包进学校,花坛里的花都开了这堂口语交际课,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二、教师的转变第一,改变过去以教为中心,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唱独角戏,而是试着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师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认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以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第二,教师从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与帮助者。教师虽无法决定学生是否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但有责任也有可能为学生有效学习创造条件,也有办法对学生的学

5、习活动进行指导、帮助。同时,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在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时,要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第三,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教书,研究则是专家的“权利”。而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去审视、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第四,教学不再是教学生学,而是师生的交往。所谓交往,即共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会话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

6、的统一。基于这一理念,课堂上的“师道尊严”就非要摒弃不可了。教师心目中的学生,首先是与教师具有同样价值的人。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教与学应是民主的,教学氛围应是愉快、和谐的。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所言所行,既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的凸现,心灵的开放,个性的张扬,潜能的释放。这样认识教学,教师便不会“满堂灌”、“一刀切”、“一锅煮”了;学生也不会听你讲,学你做,取而代之的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影响、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三、学生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以适

7、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自主学习即从“被动”到“主动”。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他主学习”或“被动学习”而言的。在以往的课堂里,教师处于中心地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学生围着教师转,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这种情况目前虽然有所改变,但仍不如人意。如果我们稍加留心,还不时能听到课堂里老师这样的指令:“这个句子谁来读给我听听?”“这个问题谁来回答我?”“我再给你们3分钟”看来,有些老师“主宰”或“驾驭”课堂的欲望还是十分强烈。小学生虽然处于成长和发展时期,但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自

8、主性。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接下来的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是把学生当作动物那样来“教训”呢,还是把学生视作真正意义上的“人”,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些命题,较之我们以往常说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那么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掌握语文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方法。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上下工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

9、在教师悉心的渗透和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方法。1、导学-开辟自主的空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时导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讲究教学方法。一改过去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方法,学生在教学中不是消极的受教,而是主动地探求,探求的兴趣引发了,探求能力得到培养,基本学习能力与积极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提高了。2、启思-激发积极的思维思维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智力的襁褓。教学时应让思维的绚丽花束灿烂地开放在每位学生心中。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

10、纵深思考。如司马光一课,让学生想一想除了“砸缸救人”,还能有哪些办法?这个问题新颖,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而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质疑-点燃创造的火花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对标题进行质疑;对矛盾处进行质疑

11、;对篇章中的详略安排,叙述顺序的变化,标点符号运用质疑;甚至对课文插图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如教学每次有进步一课时,首先提出问题,谁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他是怎样进步的?他都有哪些进步?等等,带着这些疑问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学生们又冒出许多新奇的想法: “下一次再去看的时候,还会有进步吗?”“我要怎样做才能像小燕子一样进步呢?”等等,思路如泉涌般展开来。课堂是属于孩子们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使“有疑-释疑”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参与、自能探求知识的过程,才能孕育学生创造的能量,点燃创造的火花。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变化带来了学生的变化。以前的教育方式总是力求整齐划一,把不同的学生培养成为同样的学生。而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提倡学生在读中学、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在合作中学,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全面发展。总之,课改使学生由“要我学”逐步走向“我要学”。学生经常说:“我喜欢上语文课,因为学起来容易,也很有趣。”同时,学生要有“一杯水”,教师就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常流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