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21《芦花鞋》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21《芦花鞋》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21* 芦花鞋【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芦花鞋的美,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学习理解小说的典型人物性格、特定的环境,以及故事情节。思维能力: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审美创造:品味故事,感受他们勤劳质朴,直面生活的困难,互相温暖的一颗心。【课前解析】 关注文章结构:课文选自曹文轩长篇小说青铜葵花,主要写了青铜一家人为了增加收入,一起动手编织芦花鞋,然后让青铜背着到油麻地镇上去卖的故事,赞美了青铜勤劳、纯朴等美好品质。课文比较长,用空行的方式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青铜一家人为了增加收入,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这一部分的描写细腻优美
2、,特别是对芦花鞋的描写,把芦花鞋上柔软的芦花想象成鸟细软的绒毛,把两双鞋想象成四只鸟窝、两对鸟,丰富的想象让人感受到芦花鞋的温暖与美好。第二部分写在一个大雪天,青铜不顾家人的劝说坚持去镇上卖芦花鞋。这部分中人物的语言令人印象深刻,奶奶、爸爸妈妈和葵花的话透射出全家人对青铜的关心;青铜说的话表现了他的执着,显示了他要尽量为家人分忧的责任感。第三部分写几个城里人买了十双芦花鞋。这一部分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也十分细致。对几个城里人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可以看出他们对芦花鞋由衷的喜爱。而青铜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喜爱而涨价,可以看出青铜的纯朴与善良。第四部分写了青铜卖最后一双芦花鞋的情景。青铜忍受着寒冷脱下
3、脚上芦花鞋的内容很感人,为了不让这位喜欢芦花鞋的人失望,青铜宁可赤脚走在雪地上,反映了青铜的憨厚与善良。关注芦花鞋的时代背景:一是因穷所迫。当时人多地少,人们全靠种地为生,其它没有一点经济来源,就连棉鞋也只能走亲戚和逢年过节时穿几天,只能穿廉价的芦花鞋;二是便于就地取材。制作芦花鞋的原材料无非是芦苇花和稻草,而这二种原材料在这里遍地都是,制作成本很低;三是制作方便。在那穷乡僻壤,没有机电,干活全是手工,打一双棉鞋一个人要用二三天时间,十分费时,而制作芦花鞋可容易多了,一天也能打二三双;四是适应当时的环境。芦花鞋底虽然是用稻草制作,但那时的家前屋后和乡间道路没有一点水泥和石子,所以不易磨破鞋底,
4、一双芦花鞋能穿一个冬天。 【教学目标】1.会读会认“搓、葵”等7个生字,理解词语,流畅地朗读课文。2.列小标题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3.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教学重点】列小标题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教学难点】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2.快速默读课文,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介绍小说,引发阅读期待(出示课件3)1.出示作家图片,引导
5、学生说说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 预设:学生读过曹文轩的作品,如五个小鬼黑鸽子杜夏老师大声呼喊草房子等。 简介作者:曹文轩,195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当代作家。代表作: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蜻蜓眼等。2.(出示课件4)看一看青铜葵花封面,说说人物印象。 (1)引导学生猜测“青铜葵花”的意思,说说对人物的简单了解。 预设:城市女孩葵花因为一个意外,失去了自己的爸爸,被哑巴男孩青铜家收养,成了他的妹妹。 (2)(出示课件5)引导学生观察:请仔细看封面上的图画,从这个画面推测故事背景。预设:故事在这样一个水乡,这个地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大麦地。 3.(出示课件6)看青铜葵花目录,浏览小说主
6、要故事。 (1)关注小说的主要故事:小木船、葵花田、老槐树、芦花鞋、金茅草、冰项链、三月蝗、纸灯笼、大草垛。 (2)看看芦花鞋在小说中的位置。(位于第四章)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芦花鞋,学生齐读课题。 4.(出示课件7)今天要学的芦花鞋也是一篇长文章。这篇文章既没有小标题,也没有用数字分隔,它是用什么方式将长文章分成若干部分的呢?请同学们观察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何不同之处呢? 预设:(出示课件8)课文用空行的方式分成了四部分。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重在唤醒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期待,利用他们所熟知的作家信息打开交流的通道,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进入故事情境,为后续学习进行铺垫。)二、初读课文,感知
7、故事情节 1.(出示课件9)听课文范读,教师出示自读要求:(1)集中注意力,快速默读课文。(2)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2. 交流反馈: (1)(出示课件10)交流在本课认识的生字:搓进 葵花 祈求 遗憾 污迹 雪屑指名读,师正音。开火车读。教师引导:在默读中,你认识了哪些生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预设:(出示课件11)“屑”的读音及字义。“屑”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A.碎末;B.细碎;C.认为值得。 联系语境理解:“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中的“雪屑”指的是碎末般的雪。 (出示课件12)联系生活理解:说说哪些词语中含有“屑”,分别指什么意思。预设:木屑、铁屑、头皮屑、纸屑、琐屑、
8、不屑一顾“搓”的读音和字义。(出示课件13)试着做做动作来理解,“搓”指用两个手掌来回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揉。 3.利用“收集芦苇做芦花鞋”游戏巩固识字。(出示课件14) 4.理解词语的意思。 (1)(出示课件15)亮堂堂:形容非常亮。本课指全家人因为卖芦花鞋这笔收入而感到心情舒畅。感到未来的日子也充满阳光,十分明亮。 例句:灯火通明,照得礼堂里亮堂堂的。 (2)(出示课件16)遗憾:指不满意、悔恨、不甘心的事情,由无法控制的或无力补救的情况所引起的后悔。 例句:没有再见到老战友,是他终生的遗憾。 (3)(出示课件17)污迹:指龌龊的痕迹;污染的痕迹。本课指青铜穿过的那双芦花鞋上没
9、有一点被污染的痕迹。 例句:你那件满是污迹的衣服早该洗一洗了。 三、整体感知,列出故事标题 1.(出示课件18)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1)不能动嘴出声,也不能用手指着读。(2)想一想课文围绕芦花鞋写了哪几件事情?出现了哪些人物? 2.(出示课件19)利用表格梳理故事人物与主要事件。 (1)口头填一填。 (2)(出示课件20)同桌间相互说一说:在这些人物中,最核心的人物是谁?最主要的事件又是什么? 预设:核心人物是青铜。主要事件是青铜在大雪天忍受严寒坚持卖鞋,甚至卖掉自己脚上的芦花鞋而光脚跑回家。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环节,学生感兴趣的是小说的人物与故事的情节。因此,默
10、读时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四年级儿童的阅读心理,不宜太难。反馈环节,需要引领学生进行梳理,挑出核心人物与关键事件,为下面列小标题,概括故事内容作铺垫。) 3.回忆列标题的方法。 (1)(出示课件21)回忆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两篇课文,想一想列小标题有哪些方法?预设1:可以用“谁干什么”这样的句式。预设2:可以用课文关键语句。预设3:可以引用故事中人物的语言。预设4:可以用关键词语概括2. 想想课文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尝试运用上面的方法为每个部分列小标题。(1)引导学生想想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尝试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可以参考第 19 课的小标题格式,写在课文中相应位置。小组内交流:小
11、标题是否简洁、清楚。(2)浏览反馈。 预设1:(出示课件22)可以是关键词语概括,如“编芦花鞋”“卖出九十双芦花鞋”“卖出十双芦花鞋”“卖出脚上的芦花鞋”等; 预设2:可以是简洁的句式,如“全家一起制作芦花鞋”“青铜大雪天坚持卖芦花鞋”“最后十双芦花鞋幸运卖出”“青铜卖出自己脚上的芦花鞋”; 预设3:(出示课件23)采用课文关键语句拟小标题,如“编织一百零一双鞋”“青铜拿起最后十双芦花鞋,跑进风雪里”“城里人二话没说,就付了钱”“青铜的赤脚踏过积雪”,等等。3. 概括故事内容。(出示课件24)(1)利用自己的小标题,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在小组内练说,互相
12、帮助,注意语言的完整性与表达的流畅性。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25)青铜一家编织了 一百零一 双芦花鞋去卖,青铜先是卖走了 九十 双,然后自己穿了其中一双,接着去卖,结果剩下的 十 双也被买走了,青铜返家的路上又遇到一位喜欢芦花鞋的顾客,青铜最终 脱下自己的鞋朝那人追去 。 教师板书:做芦花鞋 卖芦花鞋 意外收获 赤脚回家 三、对比童年,感知故事环境1.(出示课件26)互动课堂。教师提问质疑,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感知故事的特别之处。 (1)引导学生思考:青铜葵花的童年和你们的童年有很大不同,课文中有哪些描写让我们产生了疑问呢?(2)预设:关于芦花鞋的制作。(出示课件27)芦花为什么只要当年的?怎样
13、将芦花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呢?芦花鞋的芦花是暴露在外面的吗?草绳容易扎人,这鞋子会舒服吗?为什么编织芦花鞋,不做棉布鞋?关于芦花鞋的重要性。(出示课件28)为什么说“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呢?青铜有一双芦花鞋?那葵花没有吗?进到屋子里,也可以看到外面的芦花鞋呀,为什么青铜拒绝别人的好意呢?一百双芦花鞋对青铜一家意味着什么呢?这笔收人重要到什么程度呢? 关于青铜。(出示课件29) 青铜不能说话,怎么向顾客表示价格?青铜把自己脚上的那双鞋都卖掉了,究竟是为什么?他的脚不会被冻伤吗?2. 读原著其他片段,了解人物的成长环境(出示课件30) (1)补充青铜葵花里的其他片段。 大麦地的孩子,有到
14、了上学年龄就准时上学的,也有的到了上学年龄还在校外游荡的。上了学的,也有读不安稳的-欠学费,学校在不停地催要。若多少次点名之后,还不能将所欠的学费交齐,老师就会对那孩子说:“搬了你的凳子,回家去吧。” (出示课件31)这些天,青铜家的大人们每天夜里都睡不好觉。沉重的心思,压迫着他们。家里原先是准备了一笔钱的,那是让青铜进城里聋哑学校读书用的。青铜已经十一岁了,不能再不去读书了。可葵花已经七岁,也到上学年龄了。 (出示课件32)从此,青铜一家人更加辛勤地劳作。年纪已大的奶奶一边伺候菜园子,一边到处捡柴火,常常天黑了还不回家。寻找她的青铜和葵花总见到,在朦胧的夜色中,奶奶弯着腰,背着山一样高的柴火
15、,吃力地往家走着。他们要积攒一些钱,一分一分地积攒。他们显得耐心而有韧性。 (出示课件33)爸爸妈妈将装钱的木盆端了出来。这些钱是一只只鸡蛋换来的,是一条条鱼换来的,是一篮篮蔬菜换来的,是从他们口里一口一口省下来的。他们将钱倒出来,数了又数,算了又算,怎么也不够供两个孩子同时上学。望着这一堆零碎的、散发着汗味的钱,爸爸妈妈一筹莫展。(2)自读:说说阅读的感受。青铜葵花的童年生活是 的。(3)释疑:现在,你能自己解释刚才的疑问了吗? (4)(出示课件34)总结:在小说中,青铜一家人历经了蝗灾、水灾、旱灾、饥荒等一系列苦难的生活,但一家人相濡以沫,仍然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有一股逆风而行、与困
16、难斗争到底的精神。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深处,去细细品味这种阳光的、让人感动的精神。(设计意图:学生作为课文的对话者,是存在许多疑问的。这些疑问的产生,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故事的特殊背景之间的差异有关。及时链接原文,引导学生理解相关背景,对后续把握课文主旨、感悟人物形象起到了铺垫作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感受青铜的美好品质。2.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再读课文,体会印象深刻的内容(出示课件35)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青铜和葵花艰苦的成长环境,这节课让我们走进青铜感受他的美好品质吧。教师出示自读要求:浏览课
17、文,想想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学生自主阅读、圈画、批注。二、组织交流,感受印象深刻的内容1.走近芦花鞋,感受芦花鞋的美预设:(1)关于芦花鞋的“暖和”。 (出示课件36)互动课堂。请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文中“暖和”一词出现了几次? 那鞋很厚实,像暖暖和和的鸟窝。 那芦花很像鸭绒,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 他觉得双脚暖和和的。 我感受到芦花鞋很实用。预设:(2)关于芦花鞋的“美观”。(出示课件37)文中多处表现了芦花鞋的美观,有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这两双芦花鞋,实在是太好看了。那柔软的芦花,竟像是长在上面的一般。被风一吹,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露出金黄的
18、稻草来。让人想到落在树上的鸟,风吹起时,细软的绒毛被吹开,露出身子来。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我感受到作者的想象丰富,芦花鞋温暖又美好。 (出示课件38)那些芦花鞋实在太招人喜欢了,一双一双地卖了出去,仅仅过了三天,就只剩下十一双了。三天卖了九十双,芦花鞋多美呀,衬托出了芦花鞋的美观。 (出示课件39)那十双被雪地映照着的芦花鞋,一下吸引住了他们。其中肯定有一两个是搞艺术的,看着这些鞋,嘴里啧啧啧地感叹不已。他们忘记了它们的用途,只是觉得它们好看不是一般地好看,而是特别地好看。他们一个个走上前来,用手抚摸着它们这一抚摸,使他们对这些鞋更加喜欢。还有几个人将它们拿到鼻子底下闻了闻,一股
19、稻草香,在这清新的空气里,格外分明。过路的城里人对芦花鞋的喜爱,更衬托出芦花鞋的美观。 过渡:就这样,青铜一家竟然做出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这些芦花鞋是青铜家“一笔很重要的收入”。教师板书:全家参与 一百零一双(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印象深的内容时,很容易关注芦花鞋,因为这对于他们的生活来说,比较陌生,具有新鲜感。引导学生从反复出现的“暖和”入手,一方面可以体会芦花鞋既美观又实用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可以揣摩作者表达的妙处。)2.走近青铜,感受青铜的美好品质。(出示课件40)文中多处出现青铜的描写,请你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预设: (1)关于青铜的吃苦耐劳。思考:文中哪些词句表现
20、出天气异常寒冷?(出示课件41)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开。雪还在下。到了镇上一看,街上几乎没有人,只有大雪不住地抛落在空寂的街面上。不一会儿,挂在绳子上的十双芦花鞋就落满了雪。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说说体会。教师小结:天气异常寒冷,青铜坚持去卖鞋,青铜真是个吃苦耐劳的人。教师板书:勤劳预设:(2)关于青铜的淳朴善良。(出示课件42)讨论:城里人喜欢芦花鞋,青铜趁机提高价格吗?为什么?他没有因为他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他们都觉得便宜,二话没说,就付了钱。青铜抓着一大把钱,站在雪地上,一时竟有点儿反应不过来。教师板书:十双全部被买
21、走从青铜的做法中,你想对他说些什么?预设:尽管你看出他们非常喜欢芦花鞋,但你还是按照原来的价钱卖,我为你喝彩!教师小结:多么淳朴善良的青铜呀!教师板书:淳朴 善良讨论:卖出最后一双芦花鞋的意义是什么?仅仅是因为钱吗?教师板书:青铜脱下自己的鞋朝喜欢芦花鞋的顾客追去预设:(3)关于青铜对妹妹的关爱呵护。(出示课件4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支撑青铜在如此大雪天,坚持卖鞋,甚至卖掉自己脚上的芦花鞋的力量是什么?补充资料:当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时,青铜为了让妹妹安心去上学,故意在摸银杏时做了手脚,其实他自己也非常渴望上学。补充原文:“中午,他从怀里掏出又冷又硬的面饼,一口一口地咬嚼着。本来,家里人让他
22、中午时在镇上买几只热菜包子吃,但他将买包子的钱省下来了,却空着肚子站了一天。家里人只好为他准备了干粮。”总结:是的,青铜对葵花的关爱与呵护,是多么珍贵的兄妹之情,是人间最美好、最感人的爱!(设计意图:青铜对妹妹葵花的爱让人为之动容,尤其是联系小说原文中的前因后果,更能深切地感受到。)2.(出示课件44)青铜的家人有哪些特点?画出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一起来交流这是一个怎样的大家庭吧!走近家人,体会家人乐观互爱等品质。 预设:(1)关于全家人合作编鞋。补充资料:采足了花,全家人就开始行动起来。青铜用木榔头捶稻草。奶奶搓绳。葵花将绳子绕成团。爸爸妈妈编织。理解“想到这笔收入,全家人都很兴奋,觉得心
23、里亮堂堂的,未来的日子亮堂堂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青铜一家在苦难面前乐观坚强。(2)(出示课件45)青铜雪天想去卖鞋。引导学生说说大家的反应:奶奶对青铜说:“今天就别去镇上卖鞋了。”爸爸妈妈也都对青铜说:“剩下的十一双,一双是给你的,还有十双,卖得了就卖,卖不了就留着自家人穿。”葵花也一个劲地说: “哥,今天就别去卖鞋了。”青铜却坚持着今天一定要去镇上。他用手势对奶奶他们说:“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买鞋的。”妈妈说:“那你选一双穿上,不然就别去了。”家人们是什么反应?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大家对青铜的关爱。教师板书:卖走九十双,青铜穿了一双继续去卖鞋 (3)(出示课件46)总结:苦难的生活并
24、没有压垮乐观坚强、相互支撑、相互体贴的一个家庭,他们互相支撑,互相体贴,在苦难面前表现出了内心的强大与人性的魅力。(设计意图:通过品析关键语句,交流自己对印象最深的内容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能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见解,充分体现出学习的自主性。青铜一家人在苦难面前乐观坚强的态度、互助互爱的亲情令人动容,这是小说非常感人的地方,同样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适当的拓展与提炼可以激发学生后续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三、体味文章美 1.(出示课件47)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思考:说说这样的表达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 (1)想到这笔收入,全家人都很兴奋,觉得心里亮堂堂的,未来的日子亮堂堂的。 (2)
25、他看看天空,看看雪地,最后又把目光落在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上。 (3)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预设1:我感觉曹文轩作家写的情节很美。预设2:我感觉文字很纯美。 2.(出示课件48)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曾这样评价曹文轩: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文中有哪些语言的描写在我们看来是陌生的,是有新鲜感的,是有作家特有的诗意的表达的? 3.学生汇报交流。四、归纳总结,拓展训练1.(出示课件49-50)根据结构梳理小结概括:课文选自曹文轩长篇小说 青铜葵花 ,主要写了青铜一家人为了增加收入,一起动手编织芦花鞋,然后让青铜背着到 油麻地 镇上去卖的故事,赞美了青
26、铜 勤劳 、 淳朴 等美好品质。2.(出示课件51-53)拓展青铜葵花节选。五、课堂演练,课后作业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54-56)(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想象故事的结局,借机进行小练笔,提高习作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阅读整本书,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芦花鞋选自曹文轩长篇小说青铜葵花,主要写了青铜一家人为了增加收入,一起动手编织芦花鞋,然后让青铜背着到油麻地镇上去卖的故事,赞美了青铜勤劳、纯朴等美好品质。情感是课堂教学的法宝。没有情感的教学是平淡乏味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游离文本的教学。学生交流对青铜的印象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浓浓的情意。汇报中,学生们或是低沉的诉说,或是强忍的泪花,或是会心的微笑,或是动人的话语,感染了在座每一个人,也将这部作品的人性之美、大爱之美推向了高潮,阅读教学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整个交流过程中,努力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创设一个诗意的课堂,带给学生一次精神的旅行和享受,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畅所欲言中,激发他们更大的阅读热情。但本堂课中对朗读的指导就比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