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29页)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29页)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5 5 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竺可桢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理的特点。熟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学习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它们自己的语言,俗话说“蚂蚁垒窝要落雨”,意思是蚂蚁开始垒窝天就快下雨了。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1890一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还带头撰写物候学专著,普及物候知识。物候学一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他结合我国的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发展
2、、物候学的基本定律、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作者简介作者简介1963年,竺可桢的物候学一书出版在即,为了迅速普及这门学科知识,作者写了一部以介绍物候学为主要内容的科普读物。同年,科学大众第1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门丰产的科学一物候学的文章,署名即为竺可桢、宛敏渭。篇尾编者注明:“本刊根据作者尚未出版的知识丛书之一物候学摘编。”原文约4900字,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一个小标题。“大自然的语言”是原文的第一个小标题。写作背景写作背景翩然()孕育()簌簌()刺槐()萌发()农谚()衰草()连翘()载途()销声匿迹()()pinynshuimngynshuiqiozixion读清字音读清字音次第:依
3、次。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悬殊:相差很远。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花香鸟语:花儿飘香,鸟儿叫,多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草长莺飞:江南暮春时节景象。多用来形容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解释词义解释词义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文章梳理文章梳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31-3)第二部分第二部分(4 4、5 5)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第三三部分部分(6-10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说
4、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第四四部分部分(1111、12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性质、特点(特征)或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说明文的三要素说明文的三要素内容的科学性: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说明的条理性: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
5、、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语言要简明,说明要严密。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总说-分说;分说-总说;总说-分说-总说递进式并列式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下定义:用准确的、简明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使这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区分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分类别:对复杂的事物进行分门别类地介绍的说明方法。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要统一。举例子:用实际的事例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具体、形象、生动的一种说明方法。作比较: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说明的一种说明方法。知识
6、链接知识链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打比方:以比喻的方式进行说明的一种说明方法。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时还可以认为是描写的表达方式,一般采用明喻,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简明生动、通俗易懂。引用:用有关的资料、名言、俗语、谚语来进行说明的一种说明方法。列数字:运用数字来进行说明的方法,可以采用确数、约数、倍数、百分比等。列图表:用绘图和表格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摹状貌:对说明的事物进行描写的说明方法。采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可能同时还会带有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是描写的表达方式。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文章。空间顺序:按事物的空间方位的顺序安排文章。逻
7、辑顺序:按事物内部的联系安排文章。一般事理说明文多用这种顺序。1.“大自然的语言”在文中指什么?这篇课文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研读课文研读课文作用:把大自然人格化,这一说法巧妙、形象,能吸引读者。2.这篇文章介绍的仅仅是“大自然的语言”吗?如果不是,那介绍的是什么?文章前面生动形象地介绍“大自然的语言”,又有什么作用?不是。研读课文研读课文文章介绍的是物候学。前面生动形象地介绍“大自然的语言”,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既生动形象,又高度概括,使读者对物候学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作者再以具体现象做例子,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自然
8、地引出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3.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研读课文研读课文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成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4.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研读课文研读课文5.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研读课文研读课文6.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研读课文研读课文1.
9、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这些都以逻辑顺序排列,使文章条理清晰。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这些都以逻辑顺序排列,使文章条理清晰。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左右”一词是否可去掉?为什么?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左右”一词不能去掉。“左
10、右”表示约数,比“十天”稍多或稍少,如果去掉了它,就成了刚好“十天”,这样反而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本文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提醒人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文章主旨文章主旨本文语言典雅、生动。如开篇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形象贴切。用“翩然”写燕子归来,写出了燕子轻盈灵动的姿态:用“簌簌”写秋风吹落叶的声音,写出了秋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变黄”写叶子颜色逐渐变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北雁南飞”“田间草际”“销声匿迹”“衰草连
11、天”“风雪载途”等词简练、典雅、生动,富有表现力。用语典雅、生动、准确文本特色文本特色同时语言准确、严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如“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一词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辞严谨。全文共分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写的。第一部分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话题转到农业生产上,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部分也与文章结尾相互照应;第三部分写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一部分写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再次突出了“大自然的语言”,与第一部分相照应。全文思路清晰,结构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思路清晰,结构分明文本特色文本特色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课文中说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了这一点。诗人在大林寺里重遇春天美景,在喜出望外中,不禁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其实,诗人并不会真的以为如此,这只是文学笔法罢了。答案示例答案示例谢谢欣赏谢谢欣赏